從表面看,中國在地球的的東方,而《聖經》多被認為是西方的神話,兩者應該沒有太多的共同性,可深入的探討的一下,相傳來自希伯萊人的《聖經.舊約》在許多地方都與中國古代的典籍有這驚人的相似性,如:聖經說:太初有道,道就是上帝,在空虛混沌中創造了天地萬物; 老子說:從無中生有,及天地之始,萬物之母。 聖經說:第七日,上帝造完萬物就安息了; 周易說:七日來復,天行也。 聖經說:伊甸園裡有四條河,流出珍珠瑪瑙; 淮南子說:天下有四水,凡此水者,帝之神泉,以和百藥,以潤萬物。 聖經說:伊甸園中有生命樹和智慧樹; 山海經說:都廣之野有不死樹和聖樹,聖樹又叫睿木,"食之令人聖智也。 聖經說:人類始祖貪吃了智慧樹的果子,被上帝趕出伊甸園,並由基路伯和火焰之劍阻斷了人神通路; 尚書和國語上說:人犯了罪,上帝命重黎堵絕天路,上下不相往來。
聖經說:後來地上充滿罪惡,上帝用大洪水衝刷了大地; 淮南子、國語上說:共工為始作亂,震滔天洪水,禍害天下,天柱折,地維絕,水潦塵埃歸。
由《聖經》和上述典籍的所成時間看,不存在誰抄襲誰的可能,再除去一些暫不介紹的神秘事物,那我們根據現有的資料能否大膽的說一句,西方文化和東方文化在遙遠的年代,曾經有一個共同的源頭。
不久之前在考古界和文化界有一個風靡一時的錯誤說法:「中華文明來源於巴比倫,中國人的祖先可能是古巴比倫人。」,後經過研究這個說法非常的荒誕,中華文明要遠遠的早於巴比倫,這樣形成此種錯誤說法的理由:「早期的中華文明與古巴比倫文明有著驚人的一致性」,就產生了相反的作用,成了中華文明由東向西傳播到了巴比倫的重要依據。
現代科學通過對非洲女性、亞洲女性、高加索女性、澳大利亞女性、北美土著女性和紐幾內亞女性基因的研究,得出了一個有爭議性的結論——人類共同的母親很可能生活在15年前的非洲,某些科學家甚至以此「確定」了人類走出非洲的路線:15萬年前人類起源於非洲,然後在大約5萬年前分布到世界各地;他們從非洲東部進入中東,此後到達東南亞和南亞、紐幾內亞和澳大利亞,最後到達歐洲和中亞。乍看15萬年仿佛非常的遙遠,可它和有跡可尋的中華文明的始祖有巢氏一比較,實在有些拿不出手,更不要說元謀人和藍田人。據據考古發現130萬年前藍田就有人類活動的跡象,區區的15萬年,隨便的聽聽也就算了。我們姑且先不談人類起源於何處何時,但有一點是學者們所共同認定的,這就是不管任何人種,都是由同一祖先進化而來的。那麼,為什麼同一祖先,會進化出黑、黃、白三大不同的人種來了呢?如果說人類是從猿猴進化來的,是何種原因讓人類的皮膚有了不同的顏色。 智力正常的人,都懂得太陽曬多了,皮膚會變黑;反之太陽曬少了,皮膚就會變白的道理。因為在日照過強的自然環境下,人類的機體為了自身保護,會在皮下沉積大量的色素,以免被紫外線灼傷,皮膚因而變黑;而在日照不太強烈的自然環境下,我們的機體又會消除過多的色素,以免妨礙維D的合成、影響鈣質的吸收,皮膚因而又變得白了起來。對此如果您不相信可以去非洲按當地非洲居民的方式生存十年,十年後如果您皮膚沒有改變,請再來反駁我。 以上基本就是形成不同人種的原因所在:在低緯度地區,日照強烈,為了適應環境,人類進化成黑種人;在高緯度地區,日照大大減弱,人類進化成白種人;而在中緯度地區,日照的強度介於兩者之間,因而人類在此進化成膚色介於黑種人和白種人之間的黃種人。此種日照對皮膚產生的影響在生存條件簡陋,經常赤身裸體暴露在陽光之下原始社會尤其嚴重。 之免遭寒冷空氣直接的侵襲。鼻子越大,毛細血管就越多,供血量就越大,預熱冷空氣的效率就越高,在嚴寒中生存的能力就越強。白種人的鼻子高,自然就造成了深眼窩;至於金髮碧眼,則與皮膚白皙的原因相同:隨著日照的減弱,色素慢慢退去,在皮膚變白的同時,頭髮的顏色開始變黃,眼睛的顏色開始變淺。同理,黑種人的相貌也可以用氣候、地理位進行分析。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一個結論:不同人種的產生不是先天形成的,而是後天在不同的日照、生存條件下慢慢演變而來的,如此全世界的人類來自同一種源便有了依據,但到底最早的人種在那裡,外形如何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探討完人種與日照的問題,我再拿起地球儀看看北緯三十度這條奇妙神秘的緯線,地球上最高的珠穆朗瑪峰、最深的馬裡亞納海溝、令人驚恐的「百慕達三角區」、遠古瑪雅文明遺址、古埃及金字塔群和獅身人面像、巴比倫的「空中花園」,中國神秘的神農架、三星堆,乃至傳說中的亞特蘭蒂斯都在這條緯線之上。除此之外,埃及的尼羅河、伊拉克的幼發拉底河、中國的長江、美國的密西西比河也均是在這一緯度線入海。
如此多的事物、奇觀讓北緯三十度有了與眾不同的含義,可這和本文所探討的內容關係不大,之所以提及北緯三十度這條奇妙神秘的緯線,是因為它與最初的文明有著特殊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