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大恐龍之最,最小的恐龍體重僅有0.26千克?
想必大家都多少對恐龍有一些了解吧,可能在很多人眼中他們是威猛兇狠的,令人恐懼的,但是具體的應該沒什麼了解,讓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恐龍吧。
中華鳥龍
最色彩繽紛的恐龍
有很多恐龍都是長羽毛的,但是有些根本看不出來。中華鳥類是第一種被發現化石中帶有羽毛的非鳥類恐龍,也是第一種被確定羽毛顏色的非鳥類恐龍。它生活在早白堊紀的中國,與秀頜龍(最小的恐龍)有著相近的親緣關係。
滑齒龍
海生的恐龍
滑齒龍是這裡唯一一種科學上不屬於恐龍類的物種,但是由於它們與恐龍一起生活在侏羅紀時期,所以通常上把它看成是恐龍的一種。主要發現滑齒龍化石的地區在英格蘭和法國,在俄羅斯也有較小的種類發現。它像划槳一樣的強健四肢說明它是個遊泳高手。它的衝擊速度很快,是一種很強的潛伏性捕食者,它會用鼻孔觀察水中的環境,來確定發出特殊氣味的來源――這很有可能就是它的美餐。
雷克斯霸王龍
恐龍中的王者
無論如何我們都不會忘記這種恐龍之王――雷克斯霸王龍。這也許是存活到最後的非鳥類恐龍。它生活在七百萬到六百五十五萬年之前北美洲地區。和其他霸王龍一樣,雷克斯霸王龍是一種兩足食肉動物,它巨大的頭顱恰好與又長又中的尾巴相平衡。
易碎雙腔龍
已知的最大恐龍
易碎雙腔龍是目前為止發現的最大最重的恐龍。它也許是已發現的最長的脊椎動物,長約30-40米,總重量大概達到122公噸。任何產生巨大體型變異的進化因素都要從這個種類的起源說起。我們來看看巨型食草類哺乳動物像大象和犀牛的研究,這些研究表明食草動物的體型越大,消化食物的效率越高。
速龍
類似猛禽的恐龍
速龍也許是大家最熟悉的恐龍之一,它大約生活在七千五百萬年到七千一百萬年以前。速龍是一種中型奔龍,成年速龍長約6.8英尺,高約1.6英尺,重約15千克。速龍的頭顱能長到9.8英寸長,呈獨特的倒弧形,上表面向內凹進而下邊向外凸。上下頜都長有26-28顆寬大的牙齒,兩側的牙齒比門牙更加尖銳,這也許是為了與它捕食跑得迅速的獵物的能力相適應。
秀頜龍
已知的最小恐龍
這種動物只有火雞那樣大,重量輕的只有0.26千克重,它生活在大約一億五千萬年前的歐洲地區。它是已知最小的恐龍。秀頜龍是世界上少數幾種確定所吃食物的恐龍,因為在它們的肚子中保留了小型蜥蜴的殘留。儘管發現時並沒有認出它屬於什麼物種,但是秀頜龍是最早從較完整的骨架開始被人們所認識,也是最小的,與早期鳥類始祖鳥親緣關係最近的恐龍。
劍龍
帶刺的恐龍
由於它奇特的尾刺和骨板,劍龍是最好認的恐龍之一。它們生活在一億五千萬到一億四千五百萬年以前,一個由巨型生物統治的時代。劍龍的體格龐大,是一種食草動物。它的姿勢非常獨特,巨大渾圓的背部,前肢很短,頭部離地面很近而僵硬的尾巴卻高高的翹在空中。
始祖鳥
唯一的鳥類恐龍
生活在侏羅紀晚期的始祖鳥也許是已知的最早能夠飛翔的獸腳類食肉恐龍。如果把始祖鳥定義成一種鳥類,那麼不是鳥類的鳥形生物就很少了。初鳥類是恐龍的一個分支,包括它的後期代表,鳥類,以及大多數立即滅絕了的鳥類的近親。始祖鳥與歐洲喜鵲大小形狀相似,它可以長到一米長。
三角恐龍
大寂滅前最後的恐龍
這是在大寂滅前出現的最後的恐龍種類之一。三角恐龍是四肢動物,身體上有一塊大型骨質褶邊和三個角,和現代的犀牛看起來有些相似。它是恐龍家族中最好辨認的物種之一。儘管它與可怕的暴龍生活在同一區域而且常常成為它們的獵物,我們不清楚這兩個物種是否真的發生過像博物館或者有些圖片上所描述的戰爭。
背甲龍
裝甲的恐龍
背甲龍常常被認為是裝甲恐龍的始祖。它的特徵就是全身帶甲殼的身體和巨大的椎尾。但是背甲龍是甲龍屬種最大的一種。與現在的陸地動物相比,背甲龍顯得尤為巨大。有的科學及估計它大概身長30英尺,雖然很矮但是體型寬大。
作者:白羊一抹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