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歐美科技封鎖!國家選14所重點大學,建14所前沿科學中心

2020-10-21 升學霸

長期以來,「研不如買,買不如租」的思想,導致我國很多基礎科學和前沿科學等重點領域嚴重依賴歐美,不僅每年浪費數千億的資金,還在關鍵時刻被歐美卡住脖子,讓核心產業的發展難以為繼,比如晶片製造的光刻機技術、航空發動機的關鍵技術等。

前沿科技代表了未來,我國如果能夠在前沿科技領先世界,就能夠在未來發展中佔據主動權。



國家挑選14所重點大學,建14所前沿科學中心。

為了突破歐美科技封鎖,在前沿科學領域佔據主動,甚至成為「領先者」,教育部從全國範圍內選擇了14所知名高校,從不同科學領域出發,相繼建設了14所前沿科學基地。

要想成為承載前沿科學中心的高校並不容易,首先必須要有已經運行的非常出色的國家級創新平臺、重大基礎科學設施,其次還要有長期自然形成的跨學科高水平團隊,並且在世界上處於「並跑」要和「領跑」地位。



具體是哪14所大學承載著哪14所前沿科學中心呢?

分別是清華大學的量子信息前沿科學中心;

同濟大學的細胞乾性與命運編輯前沿科學中心;

天津大學的合成生物學前沿科學中心;

四川大學的疾病分子網絡前沿科學中心;

浙江大學的腦與腦機融合前沿科學中心;

北京大學的納光電子前沿科學中心;

復旦大學的腦科學前沿科學中心;

武漢大學的免疫與代謝前沿科學中心;

中國海洋大學的深海圈層與地球系統前沿科學中心;

北京理工大學的高能量物質前沿科學中心;

華東理工大學的材料生物學與動態化學前沿科學中心;

上海交通大學的變革性分子前沿科學中心;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超循環氣動熱力前沿科學中心;

東南大學移動信息通訊與安全前沿科學中心。

從研究內容可以看出,主要集中在量子、計算機、人工智慧、生物、醫學、納米技術、材料科學等領域;各學校研究方向不同,分工明確,把資源利用最大化;

從學校類別來看,主要集中在985高校,只有華東理工大學不屬於985高校,其他都是。

從地域分布來看,主要集中在東部地區,西部地區則只有四川大學一所。

可以看到,其中包括了我國比卡脖子的納米晶片和航空發動機領域,但令人奇怪的是在計算機技術處於全國前列的華中科技大學、電子科技大學並沒有納入,在航空領域厲害的西北工業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也沒有入選。

不過在教育部最新發文中稱,到2025年,我國前沿科學基地將增加到40所,屆時這些高校都將那納入。

科技已經成為國家之間競爭的新戰場,誰掌握前沿科技,就能夠掌握世界話語權。

對於個人而言,也是同樣的,能夠成為前沿科技領域的參與者,就是成功人才的象徵。但人才不像小說裡靠一朝頓悟就能夠成功,需要優秀的老師指導,自身的努力學習,以及找好方向。

21世紀,是人工智慧的時代,要想在人工智慧時代有所作為,就必須從小培養計算機思維。思瑪德教育研發的德德編程,就是從少兒出發,以興趣做引導,以編程為載體,以實踐為結果,培養孩子的計算機興趣、計算機思維,為將來選擇世界打下堅實的基礎。

相關焦點

  • 北京交通大學前沿科學中心獲國家正式立項!
    前沿科學中心的立項建設,標誌著北京交通大學在國家重大基礎研究平臺建設方面取得新突破,也標誌著我校不斷加快「智慧交通」世界一流學科和特色鮮明世界一流大學的建設步伐。2020年12月31日,我校「智慧高鐵系統前沿科學中心」獲國家正式立項建設,中心將圍繞「全天候列車自主運行、全過程旅客易行服務、全生命高鐵健康管理」等三個重點方向的科學技術難題,開展基礎理論和應用基礎研究,支撐我國「高鐵名片」和「交通強國」建設。
  • 教育部:中國14所頂尖「化學工程」大學,天大、浙大、哈工大競爭
    導語-科學世界博覽-教育品質專文:「在教育部最新的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我國14所化學工程與技術專業的頂尖高校進入A類高等成績的行列,其中天津大學、華東理工大學獲評A+頂尖成績,清華、北京化工大學、浙大、大連理工大學、南京工業大學獲評A檔成績,哈工大、華南理工大學等高校獲得
  • 引領科技!復旦大學腦科學研究拿下國家「珠峰計劃」首個前沿科學中心
    復旦大學腦科學研究拿下國家「珠峰計劃」首個前沿科學中心的相關資訊文章,一起了解一下吧~復旦大學「腦科學前沿科學中心」日前獲得教育部批准,成為國家「珠峰計劃」首個前沿科學中心。「珠峰計劃」全稱高等學校基礎研究珠峰計劃,是教育部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關於「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強化基礎研究」的精神而制定實施的有力舉措,重點建設在國際「領跑」的前沿學科。
  • 復旦大學腦科學研究拿下國家「珠峰計劃」首個前沿科學中心
    2019考研:2018考研初試已經結束,2019考研的同學們也開始起了前期準備工作,中公考研小編今天給大家普及一下考研經驗,復旦大學腦科學研究拿下國家「珠峰計劃」首個前沿科學中心,更多2018考研複習資料,歡迎訪問北京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 濟南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啟動規劃 落地「中科系」院所達14家
    濟南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啟動規劃 落地「中科系」院所達14家 2020-11-27 19: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兩所「雙非」大學:南方科技大學和南華大學選一所就讀你選哪一所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讓你選一所大學就讀,這2所你會選哪一所,理由是什麼,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喔。下面,帶領大家一起來看看這2所學校的辦學實力。01 南方科技大學南方科技大學(Souther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簡稱「南科大」,是國家高等教育綜合改革試驗校、廣東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是由廣東省領導和管理的全日制公辦普通高等學校,是深圳市創辦的一所創新型大學,2010年12月,教育部同意籌建南方科技大學
  • 多地籌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瞄準國際重大科研前沿
    《經濟參考報》記者從湖北方面獲悉,武漢市正積極爭取申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方案已經初步成型並上報國家部委。武漢有望成為繼上海張江和合肥之後的第三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將主打脈衝強磁場、精密重力測量、光電國家實驗室等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建設。除了湖北武漢之外,包括成都、深圳、西安、北京等城市也有意申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 電子科技大學5年獲14項國家科學技術獎!
    本期推送,就來回顧一下近五年來電子科技大學所獲得的14項國家科學技術獎。楊建宇教授團隊的研究成果在多個方面取得創新突破,發明了一種探測目標的新方法,構建了一種雷達成像的新體制。這是電子科技大學繼2014年在這一領域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後,取得的又一個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國家獎。
  • 「2019國家傑青」名單公布,廣東8所高校14人上榜
    其中,有5所高校入選人數超10名,分別為:北京大學22人、清華大學14人、復旦大學11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11人、浙江大學10人。 廣東一共8所高校14人上榜,分別為:中山大學4人、華南理工大學2人、南方科技大學1人、暨南大學1人、南方醫科大學1人、深圳大學3人、廣州大學1人、廣東工業大學1人。
  • 陝西這個男人:一舉打破歐美技術封鎖,研究成果獲院士肯定
    、國家教委優秀學術專著獎等5個國家獎項,所發表的論著H指數為82,連續六年入選愛思唯爾高被引學者榜單,培養的十餘名博士獲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提名獎及陝西省優秀博士論文獎。在學術研究取得突破的同時,焦李成也為學生們傾盡心血,他培養了一大批人工智慧及相關領域的傑出人才,例如國家科技進步獎獲得者、空軍軍醫大學羅二平少將;國防"973"首席科學家、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教育部長江學者、西北工業大學張豔寧教授;前美國亞馬遜首席科學家、Amazon Go創始人,京東數科首席科學家、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獲得者薄列峰;原Intel
  • 地理資源所:結合國家需求,探索科學前沿,實現陸地表層系統科學的...
    當時,實施領域前沿計劃的指導思想是通過這一舉措推動所創新基地對學科發展前沿的探索與把握,提升研究所的原始創新能力,進一步凝練和提升知識創新工程試點的科技目標,並且圍繞目標,優化資源配置,做出創新成果,培養優秀人才。為此,必須強調從世界科技發展和國家需求的戰略高度加強對知識創新工程科技目標凝練和項目組織工作的引導,突出國際科學技術前沿,突出創新,爭取在基礎理論和研究方法方面取得突破。
  • 這所雙一流,去海外建「交通大學」了
    這所雙一流,去海外建「交通大學」了 2020-09-14 11: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南京大學關鍵地球物質循環前沿科學中心獲批啟動運行!
    據TOP小編統計來看,目前已有16所「雙一流高校」獲批立項建設前沿科學中心。  前沿科學中心項目設立於2018年,是我國高等學校基礎研究珠峰計劃的核心內容,根據國家和教育部的定位,前沿科學中心要成為我國在相關基礎前沿領域最具代表性的學術高峰,實現原創成果的
  • 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喜迎建所40周年
    作者:戶華為  2018年是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建所40周年,日前該所舉辦了系列紀念活動。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靳諾,副校長朱信凱,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主任、清史研究所名譽所長戴逸,美國科學與人文學院院士唐納德·沃斯特,日本大學副校長加藤直人,臺灣「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長王明珂,香港科技大學教授李中清,德國法蘭克福歌德大學教授阿梅龍,文化和旅遊部清史纂修與研究中心主任崔建飛,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副館長李國榮,北京大學人文講席教授李伯重,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所黨委書記夏春濤,《歷史研究》主編李紅巖及海內外校友共二百餘人參加系列活動
  • 蘇州醫工所舉辦建所十周年紀念活動暨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討會
    金秋十月,千年古城姑蘇城西,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喜迎建所十周年。   10月20日,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建所十周年紀念活動大會在蘇州高新區隆重舉行。 他說,今年是蘇州醫工所建所十周年,也是中國科技大學建校60周年,雙方始終保持著深厚的友誼,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成果轉化、創新創業等方面都進行著深度的合作。   杜江峰提出三點想法:第一,堅持「全院辦校、所繫結合」的辦學方針,積極探索科教融合的新機制、新模式、新方法。以科教融合為切入點,共建生物醫學工程學院,共同推進生命科學與醫學部的建設。
  • 74所大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數量排名,沒有的,考研還報嗎
    這個題目今天雖不多提,但仍有一個被大家認可的題目,那就是國家重點實驗室,一所大學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在數據統計時,也有一類實驗室與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順序相同,即國家研究中心(National Research Center),該中心於2017年年底成為正式完工。 在高校四個國家科研中心建設之初,都是按照國家實驗室的標準建設的,但2017年移除後,變成了與國家重點實驗室同級的國家級研究中心。
  • 這所「雙一流」名校天津大學實力如何?
    它是中國第一所現代大學,開中國近代高等教育之先河。125年的風雨兼程,造就了它的大格局:從滿足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到緊跟世界科技發展前沿,家國情懷、變中求新日益成為它最閃耀的名片。聚焦前沿,科研成果豐碩得益於牢固的學科基礎和豐厚的歷史底蘊,天津大學的科學研究總是能緊跟時代趨勢、躍動時代脈搏,以實際行動踐行「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聚焦世界科技發展前沿,紮根國民經濟主戰場」的莊嚴承諾。
  • 山東省首個教育部前沿科學中心!中國海洋大學深海圈層與地球系統...
    近日,教育部發文正式批覆中國海洋大學「深海圈層與地球系統前沿科學中心」(以下簡稱中心)立項建設,成為繼第一批七個中心之後,教育部第二批立項的七個前沿科學中心之一,也是山東省首個教育部前沿科學中心。第二批其他6個前沿科學中心的依託高校分別是上海交通大學、武漢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6所高校。
  • 南京14所上班怎麼樣?
    ※高校專業那些事※為您分析、分享、解惑首先,關於南京14所的信息保證不洩密,一切資料來源於公開信息首先關於南京14所上班怎麼樣,我覺得需要幾個方面來回答:14所歷史14所實力怎麼才能進入14所,需要什麼專業,什麼大學最好待遇如何14所歷史南京這個地方和其他地方不一樣,其他地方很多單位都是根正苗紅,但是南京的很多單位都帶有
  • 國家科學中心城市!南京勝算如何?
    包括南京、武漢、廣州、成都、濟南…今天,武漢方面傳來重磅消息,科學中心把握大增。7月16日,中國科學院與湖北省人民政府在漢籤署新一輪科技合作協議。雙方表示,以湖北省建設武漢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綜合性國家產業創新中心為重點,開展廣範圍、多形式、深層次的全面科技合作,積極向國家有關部門申請建設武漢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