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暴力革命是共產黨人最有效的「刀子」

2020-12-02 騰訊網

文章原標題為《毛澤東論60年前的「中國道路」——「打」》

劉少奇提出「中國道路」引發非議

1949年11月16日,新中國剛剛宣告誕生一個半月,就舉辦了一個國際會議,即世界工聯亞洲澳洲工會會議。劉少奇以會議主席團主席的身份,代表中共中央致開幕詞。他在致詞中首次提出了「中國道路」的概念,並概括了這條道路的基本公式:

(一)統一戰線;(二)共產黨領導;(三)武裝鬥爭。

劉少奇明白宣稱:這就是中國人民取得勝利的基本道路,就是毛澤東的道路。劉斷言:這一道路,不僅在中國適用,對世界落後國家和民族同樣適用。因為,「在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如果沒有這樣的武裝來保護自己,就沒有人民的一切」。故中國革命的道路,也「是許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民主所應該走的道路」。為此,劉少奇告誡與會亞洲各國代表:重要的問題是要建立革命的軍隊,「在已經存在人民解放軍的國家要為鞏固這些部隊而奮鬥,而在沒有建立這些軍隊的國家應當為建立這樣的軍隊而奮鬥」。

中共代表們顯然沒有注意到一個事實,那就是除蘇聯代表團外,與會代表多半都是以合法的身份,經過合法的渠道,從各個資本主義或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來的。換言之,多數與會者所代表的工人組織,在本國都有著合法的身份,都在法律範圍內進行活動。他們固然抱著同情和支持中國革命成就的態度來到新中國開會,卻完全沒有到中國取經的想法。公開號召各國代表回國後開展武裝鬥爭,推翻帝國主義和本國統治者,讓這些代表聽得膽戰心驚。開幕式一結束,不少代表就紛紛找到蘇聯代表團,向團長索洛維約夫激烈地表示異議甚至批評。他們認為,中國人本來只應禮貌性地致簡短的祝詞,怎麼能在這樣的會議上大談政治問題,甚至公開提出武裝鬥爭和推翻政府這種激進的革命號召。他們強烈要求,絕不能把這樣的發言登到報紙上去。

世界工會聯合會固然是得到蘇聯支持的帶有社會主義傾向的國際組織,但它歷來都照顧到各國工會組織所處的環境和從事合法鬥爭的現實,從不兜售或推銷俄國革命的經驗與作法。尤其二戰結束後,美蘇日漸走入冷戰狀態,雙方非常注意不在對方的勢力範圍內挑起衝突。因此,蘇聯代表團也對劉少奇的發言深感不滿。為此,索洛維約夫直截了當地向中共代表團反映了各國代表的意見。但中共代表不以為然,雙方的交涉無果而終。

索洛維約夫馬上通過蘇聯大使館向莫斯科匯報了這件事,並且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大會的決議稿沒有理會中共代表的要求,隻字未提與本國統治者和帝國主義進行武裝鬥爭的問題。中共代表團對此十分氣憤,與世界工會聯合會的執委們發生了激烈的爭論。但後者明確告訴劉少奇等人:如果按照中共的意見通過決議,「我們就得收拾行裝,從巴黎搬到莫斯科去。因為通過類似決議之後,處在帝國主義國家領土上的世界工聯任何事情都做不成了」。

結果,這次會議雖然在新中國召開,中共代表明確地表示了自己的意見,會議的決議卻和以往一樣,完全沒有響應中共的號召。

史達林的認可與力推

讓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在這種問題上一向十分謹慎的史達林,這次卻一反常態地站在中共代表的一邊。

史達林得到報告後不久,毛澤東即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政府主席的身份,親自前往莫斯科進行公開訪問。史達林最初在與新中國結盟的問題上還多有猶豫,不久就徹底打消了顧忌,下決心將中蘇兩國結為友好互助同盟關係。據此,他復電索洛維約夫,批評後者犯了嚴重的政治錯誤。史達林聲稱:劉少奇的講話不僅是正確的和及時的,而且應該公開發表,並應向各國代表團通報他的意見。為了表示蘇聯黨對中國黨這一立場的支持,蘇共中央機關報《真理報》還在1950年1月4日把劉少奇的上述講話譯成俄文刊發出來。

此後,史達林迅速採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來推動亞洲各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包括資本主義國家的共產黨人,學中共的榜樣,走「中國道路」,即實行武裝奪取政權的方針。

1950年1月6日,莫斯科改變了戰後與日共中央商談好的鬥爭策略,它通過歐洲九國共產黨情報局機關刊物發表文章,公開批評日共奉行的議會鬥爭政策,要求日共學中共,用武裝鬥爭將美國佔領者趕出日本。

一周之後,莫斯科又進一步發表文章,批評印共,同樣要求印度共產黨用武裝鬥爭的方式實現民族解放。

在日共、印共先後被推向武裝鬥爭的同時,史達林在1月下旬得到了朝鮮勞動黨領導人再度提出的,希望蘇聯批准和支持通過武力的手段實現朝鮮統一的要求。在數月前還明確反對這樣做的史達林,這一次終於表示了同意,並很快通過各種方式為朝鮮實現這一計劃提供了全面的指導和援助。

也正是受到蘇聯方面這一態度的鼓舞,還在莫斯科訪問的毛澤東也明確指示中共中央,要盡最大努力援助正在進行反法武裝鬥爭的越南黨,包括為越方人員在中國境內提供訓練場所,配備武器裝備,派遣軍事、政治顧問,等等。

由此不難看出,從1950年開始,在中國革命成功的影響下和「中國道路」推廣的作用下,中國周邊亞洲各國的武裝鬥爭都迅速擴展起來,其中尤以韓戰的爆發和越南抗法戰爭的迅速推進最為典型且影響最大。中國以某種形式參與朝鮮和越南戰爭,幾乎不可避免。

相關焦點

  • 孫佔元:毛澤東對中國革命和建設基本問題的探索和回答
    對如何實現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探索和回答 在如何實現新民主主義革命方面,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深刻分析中國社會形態和階級狀況,確定了正確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綱領,特別是對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道路的探索,走出了一條不同於俄國十月革命所走的城市武裝起義奪取政權的道路,這是因為中國民主革命與俄國十月革命的條件並不相同,十月革命是借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契機,突破帝國主義的薄弱環節而取得勝利的
  • 毛澤東的四篇大文章
    他在那裡看到一群為改變民族命運而奮鬥的生氣勃勃的中國人,這群人忠於理想、百折不撓、勇於犧牲,展現了中華民族勇擔道義、不屈不撓的性格特質。從這群人身上,斯諾看到了中華民族浴火重生的未來。這群人的領袖是毛澤東。歷史證明,斯諾看對了。毛澤東領導著這群先進的中國人,在中華大地上譜寫了四篇大文章,幹成了改天換地的大事業,為中華民族戰勝沉淪,實現偉大復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毛澤東關於五四運動的論述
    說研究,1939年5月,五四運動20周年之際,毛澤東寫了一篇文章《五四運動》,作了一次演講《青年運動的方向》,此外,他在《中國革命與中國共產黨》《新民主主義論》等文中,多次評價五四運動。重溫毛澤東對五四運動的有關論述,對於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對於今日廣大青年全身心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很有意義。
  • 共產黨什麼事情都替我們想到了
    毛澤東在講話中引用了贛南蘇區人民的一句由衷感嘆「共產黨真正好,什麼事情都替我們想到了」,要求共產黨人要關心群眾痛癢,真心實意地為群眾謀利益。今天重溫這一經典文獻,對於更好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厚植黨執政的群眾基礎,戰勝各種風險挑戰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 毛澤東軍事謀略思想是中國革命戰爭勝利的重要法寶
    毛澤東和他的戰友們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原理與當代中國革命戰爭的客觀實際相結合,用於指導軍事理論,提出了許多前人沒有發現、也無法發現的戰爭指導規律。在毛澤東軍事思想中,最寶貴、最富有民族氣派和特色的就是他的軍事謀略思想。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我國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共同創造的毛澤東軍事謀略思想,其內容之豐富、論述之深刻、運用之絕妙、成功之巨大,是古今中外軍事家所無法比擬的。
  • 夏遠生:毛澤東的中國性格之實踐特色
    1925年到1927年,毛澤東全力以赴組織領導了湖南為中心的農村大革命,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高潮,為國民黨叛變革命後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中國革命繼續發展創造了社會基礎、群眾基礎、思想基礎和幹部基礎。 ----領導挽救中國革命的三次大轉兵,開闢了革命勝利的道路。紅軍時期,毛澤東領導了三次大轉兵的成功實踐。
  • 黨史人物故事:毛澤東的眼淚
    燦若星漢的湘籍共產黨人,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優秀分子之一。湖南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是中國革命的主要策源地。在長期的革命鬥爭實踐和社會主義建設中,湘籍共產黨人繼承和發揚了中華民族優良傳統,把自己的命運與國家、民族的前途和共產主義偉大理想融為一體,湧現出一大批叱吒風雲、扭轉乾坤的傑出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和英雄模範人物。他們用熱血和汗水甚至生命鑄就了共產黨人的崇高精神品格,是我們彌足珍貴的財富。
  • 書海掣鯨毛澤東
    毛澤東深感中國共產黨員、黨的領導幹部需要讀書,更需要在實踐中用出門道。正如 《精講》 序言 《學用之道—— — 毛澤東書山路上的風景》 中的精彩表述,他要「將有字之書」與「無字之書」結合起來讀;既入書齋,又出書齋;「將書本知識轉化為認識,將認識轉化為智慧」。世上善讀書苦讀書的學者多了去了,有幾人能像他讀出那麼多風景?能像他讀出人民的痛苦,讀出革命的路徑選擇從而大獲全勝?
  • 毛澤東對愚公移山精神的闡釋與升華
    1945年6月11日,毛澤東主席在黨的七大閉幕會上作了《愚公移山》的著名講話,深刻闡明了共產黨人的意志品質,也詮釋了共產黨的力量源泉,堪稱馬克思主義經典。對這篇被人稱為「老三篇」之一的著作,中學時期就耳熟能詳,在京讀研期間查閱過相關黨史資料,到濟源工作後反覆研讀,每每有新的收穫。
  • 中國共產黨才是世界上最牛的創業團隊!
    但就在這一次授軍銜前,彭德懷向毛澤東匯報,提到段德昌這個名字時,毛澤東頓時兩眼淚花,匯報不得不改日進行。段德昌是湖南益陽南縣人,1921年就與毛澤東結下真摯友誼,他與賀龍、周逸群一起創建了湘鄂西蘇區,他還是彭德懷的入黨介紹人和革命引路人,26歲就當上了中國工農紅軍第6軍軍長,被譽為「常勝將軍」,遇難時年僅29歲。
  • 抗日戰爭與中國共產黨的崛起
    一方面,日本的右翼分子篡改歷史,企圖抹殺自己的罪惡行徑及中國共產黨的合法地位,另一方面,臺灣及國際上一些別有用心的人也將「乘機坐大」與「摘桃派」安在共產黨的頭上,觀點也五花八門,如「戰爭的真正得益者是中國共產黨人,他們利用國民黨剿共戰役中斷的喘息機會來擴張地盤。」 (1) 另有「共產黨人日益增強的勢力地區性的控制,對戰後時期的國家統一和穩定呈現了不祥之兆。」
  • 張全景:毛澤東是認識世界與改造世界的歷史巨人
    所謂高是說他站在歷史的交匯點上,從中國人民近代以來170多年的鬥爭史、中國共產黨90多年的奮鬥史、中華人民共和國60多年的發展史出發,全面肯定了毛澤東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社會主義革命的成功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全面展開,為實現中華民族的獨立和振興、中國人民的解放和幸福,作出的最突出最偉大的貢獻;所謂遠是說他用全新的視角,看待毛澤東思想是怎樣以獨創性的理論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怎樣教育了幾代中國共產黨人
  • 《共產黨宣言》與共產黨人的歷史使命
    1847年11月,共產主義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會委託時年29歲的卡爾·馬克思和27歲的弗裡德裡希·恩格斯為同盟起草綱領,於是共產黨人周詳的理論和實踐綱領——《共產黨宣言》(以下簡稱《宣言》)於1848年2月在倫敦出版了。《宣言》的發表,標誌著馬克思主義和馬克思主義政黨的誕生。
  • 正確認識長徵與毛澤東的關係
    編者按:2017年12月26日是中國人民的領袖,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毛澤東同志誕辰124周年紀念日。本刊特發表中央蘇區的親歷者張鼎丞之女張延忠所寫的文章,謹以此表達我們最深切的懷念。
  • 理論創新是中國共產黨砥礪前行的不竭動力
    毛澤東的這一重要論述,開闢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正確方向,在中國共產黨的理論創新中具有重要的方法論意義。遵循這樣的思想原則,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進程中,始終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和時代特徵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先後形成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 學者談毛澤東:英雄氣質最鮮明 一生保持平民本色
    意思就是代表大多數中國民眾意願和利益的共產黨,要戰勝代表少數人利益的國民黨,易如反掌。」——  氣質,語出宋代張載《語錄鈔》「為學大益,在自求變化氣質」。現代西方心理學的氣質是指人的心理素質、內在修養的外在行為的總和,一般是指人的個性特點、風格氣度。人的氣質是先天與後天的統一,內在與外在的統一,率真與理智的統一。
  • 18句習總引用過的毛澤東名言
    出處:毛澤東《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  習總原文:  毛澤東同志指出:「……國內各民族的團結,這是我們的事業必定要勝利的基本保證。」閩東革命歷史也證明了這一點。在革命戰爭年代,革命的火種之所以能在閩東大地傳播,革命的力量之所以能在最艱難的歲月裡得以保存和壯大,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民族的團結。
  • 毛澤東與蔣介石:相同和不同(圖)
    在這方面,毛澤東與蔣介石完全不同。毛是那種不拘小節的人,不僅談話喜歡嘻笑怒罵,海闊天空,就是日常生活工作也隨心所欲,喜歡天馬行空,自由自在。毛澤東講過他為什麼不想當國家主席,兩個原因:一是總要接見外賓,他最不喜歡穿那種要紀風紀扣的正式服裝;二是因為他不願意被種種的規矩所幹擾,想自由自在地生活和看書。
  • 新中國70年中國共產黨的自我革命:實踐歷程、基本經驗與戰略路徑
    【內容提要】 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的自我革命性是其與生俱來的政治基因,勇於自我革命是中國共產黨長期有效執政的根本原因。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越是長期執政,越不能丟掉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色,越不能忘記黨的初心使命,越不能喪失自我革命精神。」[1]作為肩負著改造社會、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並最終實現共產主義遠大歷史任務的使命型政黨,中國共產黨為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而堅持真理和修正錯誤,這是我們黨堅守革命精神和彰顯革命本色的集中體現,自我革命性是其與生俱來的政治基因。
  • 毛澤東三讀《魯迅全集》 稱他是現代中國的聖人
    魯迅生前在文章中公開表示要站在「毛澤東先生們」一邊,宣稱自己「即使怎樣不行」,被「毛澤東們」「引為同志,是自以為光榮的」。紅軍到達陝北後,他給毛澤東發電報,還捎帶火腿等等。如此立場感情,無疑使毛澤東感動不已。這就可以理解,在魯迅逝世一周年時,他為什麼會稱魯迅是「聖人」,稱魯迅是「民族解放的急先鋒,給革命以很大的助力。他並不是共產黨組織中的一人,然而他的思想、行動、著作,都是馬克思主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