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的四篇大文章

2020-12-06 中國軍網

中華民族的復興之路曾經走得非常艱難,不僅在於陷中華民族於苦海的反動腐朽勢力異乎尋常強大,而且還在於民族的一盤散沙和人們對苦難的麻木不仁。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於1929年深入綏遠災區,曾被中國人民的消極忍受所驚呆,不禁感嘆到「沒有什麼事情能使中國人起來鬥爭」。

然而,當斯諾在西北一隅度過4個月後發現自己錯了。他在那裡看到一群為改變民族命運而奮鬥的生氣勃勃的中國人,這群人忠於理想、百折不撓、勇於犧牲,展現了中華民族勇擔道義、不屈不撓的性格特質。

從這群人身上,斯諾看到了中華民族浴火重生的未來。這群人的領袖是毛澤東。

歷史證明,斯諾看對了。毛澤東領導著這群先進的中國人,在中華大地上譜寫了四篇大文章,幹成了改天換地的大事業,為中華民族戰勝沉淪,實現偉大復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要把中國人民組織起來去衝決反動腐朽勢力的強大壁壘,再造中國,首先要形成強有力的政治核心,這就需要建立一個反映這個歷史需求的政黨。先進的中國人選擇來選擇去,最終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選擇了組建中國共產黨。

幼年的中國共產黨不乏革命激情、鬥爭勇氣和嚴明紀律,但卻屢遭失敗,付出了一次又一次血的代價。毛澤東最先認識到癥結所在,引導中國共產黨找到了正確方向,這就是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和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走上了一條完全不同於俄國十月革命的新道路——農村包圍城市。

在這條道路上,中國共產黨深深紮根於中國人民之中,以實現中國人民利益為最高準則,不斷克服自身的不健康因素,迅速成長為獨立自主的中國無產階級的先鋒隊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在這裡,毛澤東破解了一個歷史性難題,即如何使黨在主要依靠農民進行革命的同時,保持自身的無產階級先鋒隊和民族先鋒隊性質,而不是淪為「農民黨」。

有了這樣一個先進政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就有了堅強的政治領導核心,中國人民的力量被喚醒、被凝聚了起來,中華民族用數十年時間走過了其他民族用兩三百年時間走過的路,高高地揚起了民族復興偉業的風帆。

美國學者弗朗西斯·福山在蘇聯解體、東歐劇變之際曾提出著名的「歷史終結論」觀點,認為西方自由民主制度將成為永恆,然而不到20年時間,面對西方的困頓和中國的崛起,他修正了看法,承認西方自由民主制度表現得十分「差勁」,並參考中國國家治理經驗提出了由國家、法治和民主監督三要素構成的自由民主國家治理體系。

其實,福山仍不肯正視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才是中國有效治理體系中的決定性要素。毛澤東給中國共產黨注入了可以不斷煥發勃勃生機的基因,培育了可以及時糾正錯誤和克服消極因素的有效機制,確保中國共產黨能夠經得起各種歷史風浪的嚴酷考驗,始終成為中華民族復興偉業的中流砥柱。

相關焦點

  • 毛澤東與「四星望月」
    毛澤東與中共興國縣負責人陳奇涵、胡燦等湊錢請毛澤東打牙祭,吃興國縣的蒸籠粉魚。  蒸籠粉魚是興國縣的客家家常菜,用竹編圓籠盛魚,包含「合家團圓、吉慶有餘」的寓意。做法簡單:先將鮮魚肉切成薄片,拌好油鹽料酒,芋片先入鍋蒸熟,再鋪上魚片,澆上一層生薑、辣椒、芝麻混成的糊汁,蓋好蒸透,和竹籠一起上桌。籠蓋一揭,熱氣騰騰,香、辣、鮮味撲鼻而來,令人口舌生津,食慾大開。
  • 毛澤東與紅中社
    毛澤東作為紅一方面軍的最高領導人,對紅軍無線電事業的創立給予了很大的支持和關注。1930年12月30日,紅軍在第一次反「圍剿」鬥爭的龍崗戰役中殲滅了國民黨張輝瓚部。幾天後,剛剛從國民黨部隊加入紅軍的原電臺人員王諍、劉寅等,受到了毛澤東、朱德等紅軍領導人的親切接見。劉寅後來在一篇文章中回憶了這次見面的情景:「1931年1月3日下午,我們在一個祠堂裡見到了毛總政委和朱總司令。
  • 毛澤東講授的《辯證法唯物論》-光明日報-光明網
    黨史文獻——毛澤東講授的《辯證法唯物論(講授提綱)》,就是一個鮮明的例證。    在延安時期,毛澤東有一段相對寬鬆的時間,得以比較集中地閱讀大量馬克思主義的哲學書籍。現在保存下來的毛澤東在這個時期讀過並作過批註的哲學書籍中包括了西洛可夫、愛森堡等所著的《辯證法唯物論教程》,米丁主編的《辯證唯物論與歷史唯物論》(上冊)等。
  • 毛澤東曾評"中庸思想":本來有折衷主義的成分
    以上思想給毛澤東以極大的影響。毛澤東曾說:「有了學問,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遠很多東西。沒有學問,如在暗溝裡走路,摸索不著,那會苦煞人。」毛澤東從四五歲開始,讀了將近80年的書,可以說一輩子活到老、學到老。毛澤東有句名言:「學習的敵人是自己的滿足,要認真學習一點東西,必須從不自滿開始。對自己,『學而不厭』,對人家,『誨人不倦』,我們應取這種態度。」
  • 毛澤東對愚公移山精神的闡釋與升華
    1945年6月11日,毛澤東主席在黨的七大閉幕會上作了《愚公移山》的著名講話,深刻闡明了共產黨人的意志品質,也詮釋了共產黨的力量源泉,堪稱馬克思主義經典。對這篇被人稱為「老三篇」之一的著作,中學時期就耳熟能詳,在京讀研期間查閱過相關黨史資料,到濟源工作後反覆研讀,每每有新的收穫。
  • 毛澤東在世界軍事史上的地位
    多年來一直從事毛澤東軍事思想研究工作。參加編輯《毛澤東軍事文選》、《毛澤東軍事文集》等書,是宋時輪《毛澤東軍事思想初探》、《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形成及其發展》的撰稿人之一。著有《毛澤東軍事思想十一講》,發表論文、文章50餘篇。訪問人:我們曾聽到這樣一件事情,前幾年某部隊對戰士進行問卷調查,其中一項,當回答最崇拜的軍事家是誰時,結果不少戰士說,崇拜巴頓。
  • 毛澤東有生之年因何三次沒有出席中共黨代會
    編者按:《湘潮》發表文章《毛澤東與橫跨半個多世紀的十次黨代會》,文中記述,在毛澤東的有生之年,中共二大、四大和六大是他沒有出席的3次黨代會,也就是他在中共七大預備會議上所說的「二四六分明」,「逢雙的大會我都沒有參加」。那麼,是什麼緣故導致他未能出席這3次黨代會呢?
  • 毛澤東的"12月26日":自己不做壽 常祝賀別人生日
    葉子龍等人將公曆與農曆對照,核定毛澤東的生日為12月26日  毛澤東的生日,據《韶山四修族譜》卷十五記載:「清光緒十九年癸巳十一月十九辰時生。」即農曆十一月十九日生。毛澤東身邊的工作人員葉子龍等人,從曆書上查對,將公曆和農曆對照,核定毛澤東的生日為12月26日。
  • 毛澤東致信李達:要使幹部多懂得一點哲學
    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對寫於1937年7月和8月的《實踐論》《矛盾論》做了重要修改,並分別於1950年12月29日、1952年4月1日在《人民日報》發表。作為著名哲學家,李達結合自己的專長,對這兩篇文獻進行了詳細解讀。
  • 闢《炎黃春秋》謠:毛澤東否定抗美援朝戰爭?
    [283]】二、毛澤東三段否定抗美援朝的話都是子虛烏有的如上所述,這篇文章是對《炎黃春秋》2013年第12期刊發的何方的《抗美援朝的得與失》一文的摘錄。何方曾任張聞天的秘書,由於在毛時代受了點委屈,和李銳一樣蛻變為中國著名的親美賣國反共漢奸,成為《炎黃春秋》的主要骨幹。
  • 毛澤東在「大躍進」中的真實心態
    關於「大躍進」運動,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從1958年1月南寧會議到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會議,是「大躍進」運動的發動階段;從八大二次會議到1958年11月第一次鄭州會議,是以大煉鋼鐵為中心的「大躍進」髙潮階段;從第一次鄭州會議到1959年7月廬山會議前期,是初步糾正「左」的錯誤的階段;從廬山會議後期「反右傾」到1960年底1961年初,是「繼續大躍進」直至全面結束的階段
  • 唐山大地震時高層的反應 保衛人員圍住毛澤東
    中國地震局局長陳建民說,這兩次地震均為唐山大地震系列衰減活動中的正常餘震活動,未來唐山不會發生破壞性地震。  這兩次輕微地震又勾起不少人關於1976年唐山7.8級大地震的慘烈回憶。人們還好奇,大地震發生時,處在有強烈震感的中南海的中央高層是如何反應的?
  • 改革開放以來的四次大爭論
    我今天提出一個思路和框架,梳理和概括30年的歷程,這就是"30年來的四次大爭論",也就是四次大突破。也有學者說是三次大爭論,這是偏重從經濟領域著眼的。我認為,如果把政治、文化、經濟各領域綜合起來看,可以說是四次大爭論。  這四次爭論有這麼兩個特點:一是過去的爭論意識形態色彩比較濃,到今天利益的博弈已經凸現出來,還有就是改革的技術層面也有爭辯,比如醫療改革方案的制定過程。
  • 新發現的毛澤東調查報告《仁風山及其附近》考析
    毛澤東同志全部作記錄,一邊聽匯報,還一邊向我們指出……」「毛澤東同志將我們的匯報情況,很快就寫出了兩篇文章,一篇是《仁風山及其附近》,另一篇是《肅清黨內流氓意識》,並油印成小冊子,發了兩份給我們帶回。」徐復祖:《毛澤東同志關懷邊區武裝》,載陳毅、肖華等著:《回憶中央蘇區》,江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89頁。
  • 造反有理:少年毛澤東的反叛性格解析
    文章摘自《毛澤東》 作者:李銳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毛澤東是高度讚揚造反精神的。他對自己一生的「無法無天」是極為欣賞的。因為他始終認為,革命的秩序才是最正常的秩序。在延安為慶祝史達林60壽辰的講話中,他把馬克思主義的道理,概括為一句極簡單的話,就是「造反有理」。「文化大革命」興起,這句話成了最重要的動員口號,紅衛兵們自稱「造反派」,別人也叫他們做「造反派」。毛澤東這時談論《水滸傳》時,曾大不滿於宋江的投降、招安,說宋江「搞修正主義」。
  • 正確認識長徵與毛澤東的關係
    編者按:2017年12月26日是中國人民的領袖,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毛澤東同志誕辰124周年紀念日。本刊特發表中央蘇區的親歷者張鼎丞之女張延忠所寫的文章,謹以此表達我們最深切的懷念。
  • 書海掣鯨毛澤東
    莊子說:「且夫水之積也不厚, 則其負大舟也無力」,毛澤東讀後,「嘆其義之當也」。他舉李鴻章為例,說李是「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處理國務,總是失敗,如大舟行於淺水。毛澤東明白,僅有大志未必有用,為了避免置杯而膠著於水底,避免「志大才疏」,必須早早準備大水大海,使積也厚!什麼是水什麼是海?書中自有洪波湧,書中自有大浪翻!
  • 毛澤東的讀書生涯和政治實踐-光明日報-光明網
    總的說來,毛澤東的閱讀範圍,可以概括為馬克思主義、哲學、自然科學、社會政治、經濟、軍事、歷史、文學、書法、報紙雜誌、叢書工具書,共11大類。   以上是毛澤東讀書之廣博。所謂偏深,就是除了常用的馬列經典和文史哲方面有代表性的著述外,毛澤東還有興趣讀一些在特定環境中流傳不廣的書,並注意其中一些細瑣的觀點。
  • 毛澤東關於五四運動的論述
    說研究,1939年5月,五四運動20周年之際,毛澤東寫了一篇文章《五四運動》,作了一次演講《青年運動的方向》,此外,他在《中國革命與中國共產黨》《新民主主義論》等文中,多次評價五四運動。重溫毛澤東對五四運動的有關論述,對於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對於今日廣大青年全身心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很有意義。
  • 毛澤東詩詞中的喜怒哀樂
    原標題:毛澤東詩詞中的喜怒哀樂 陸機《文賦》曰:「詩緣情而綺靡。」白居易《與元九書》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詩詞之美,美在深情。元好問《摸魚兒·雁丘詞》中「問世間情為何物」一句,迷倒了無數人,也難住了無數人。毛澤東一生讀詩、解詩、論詩、賦詩,箇中必有一個「情」字,深邃、豐富、厚重。毛澤東詩詞究竟抒發了一些怎樣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