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詩詞中的喜怒哀樂

2021-01-14 黨史頻道

原標題:毛澤東詩詞中的喜怒哀樂

陸機《文賦》曰:「詩緣情而綺靡。」白居易《與元九書》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詩詞之美,美在深情。元好問《摸魚兒·雁丘詞》中「問世間情為何物」一句,迷倒了無數人,也難住了無數人。毛澤東一生讀詩、解詩、論詩、賦詩,箇中必有一個「情」字,深邃、豐富、厚重。毛澤東詩詞究竟抒發了一些怎樣的感情?人們習慣於用「喜怒哀樂」來泛指各種不同情感,這四個字雖然難以涵蓋毛澤東的全部詩情,但如果能把毛澤東詩詞所表達的喜怒哀樂解析清楚,能使複雜問題簡單化,模糊問題清晰化,對把握毛澤東詩詞的總體風貌將大有裨益。

喜:喜看稻菽千重浪

毛澤東詩詞中有五處出現了「喜」字,其含義不盡相同。《五律·喜聞捷報》以「喜」入題,是1947年「中秋步運河上,聞西北野戰軍收復蟠龍作」。蟠龍既克,標誌著蔣介石的「重點進攻」徹底破產,是西北戰局乃至全國戰局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滿宇頻翹望,凱歌奏邊城。」頗似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喜悅溢於言表。《浣溪沙·和柳亞子先生》中「最喜詩人高唱至」的「喜」,和《五律·喜聞捷報》的「喜」大同小異。1950年11月,傳來志願軍在妙香山戰役的捷報,又收到柳亞子的詩作,毛澤東自然是滿心歡喜。《七律·長徵》「更喜岷山千裡雪」和《七律·冬雲》「梅花歡喜漫天雪」兩個「喜」字,既彰顯偏愛態度,體現一生鍾愛漫天飛雪的濃鬱情結;又蘊涵昂揚鬥志,顯示藐視困難、直面挑戰的堅毅性格,進而才有「雪裡行軍情更迫」的豪邁,「紅軍不怕遠徵難」的勇猛。《七律·到韶山》「喜看稻菽千重浪」中的「喜」字,含有多種意味。1959年6月,毛澤東回到韶山,他請鄉親們吃飯,殘羹不剩的情景使他隱隱作痛。「民以食為天」,當時農村形勢令人堪憂,「喜看稻菽千重浪」,是一種迅速改變落後現狀的強烈願望,更是一種對未來美好前景的熱切期盼。

怒:天兵怒氣衝霄漢

毛澤東詩詞中有三處出現了「怒」字,情感十分強烈。《漁家傲·反第一次大「圍剿」》「萬木霜天紅爛漫,天兵怒氣衝霄漢」,一個「怒」字力透紙背。「東海有島夷,北山盡仇怨。」舊中國任人宰割,西方列強橫行肆虐。「名世於今五百年,諸公碌碌皆餘子。」《孟子·公孫丑下》云:「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而現實社會的當權者碌碌無能,毛澤東言:「糞土當年萬戶侯」。「地主重重壓迫,農民個個同仇」,階級矛盾水火不容。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秋收時節暮雲愁,霹靂一聲暴動」「軍叫工農革命,旗號鐮刀斧頭」,人民軍隊橫空出世。毛澤東將革命武裝稱為代表公道、正義的「天兵」,國民黨反動派卻誣稱為「匪」,一再興兵「圍剿」,於是便有了「六月天兵徵腐惡」「天兵怒氣衝霄漢」。正是這股沖天「怒氣」,最終爆發出「席捲江西直搗湘和鄂」「橫掃千軍如卷席」「百萬雄師過大江」的磅礴力量。

《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四海翻騰雲水怒,五洲震蕩風雷激」中,「怒」字帶有國際主義色彩。毛澤東以天下為己任,追求「太平世界,環球同此涼熱」的大同理想。二戰結束後,「小小寰球,有幾個蒼蠅碰壁」,國際社會出現「大動蕩、大分化、大改組」。面對「已是懸崖百丈冰」「高天滾滾寒流急」的嚴峻局勢,毛澤東「冷眼向洋看世界」「亂雲飛渡仍從容」。他堅決反帝反霸,堅定支持世界各國爭取民族解放的正義事業。世界人民的革命鬥爭像四海的怒濤滾滾翻騰,像五洲的風雷震蕩大地,已成為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七律·有所思》「青松怒向蒼天發,敗葉紛隨碧水馳」中的「怒」,反映了晚年毛澤東決心要像「亂雲飛渡仍從容」的勁松那樣愛憎分明、鬥志昂揚,譜寫新的奮鬥詩篇。

哀:壯志未酬事堪哀

毛澤東詩詞中有五處出現了「哀」字,並非都是指內心的悲痛與悽楚。1915年,毛澤東寫了《五古·挽易昌陶》,痛悼因病夭亡的同窗摯友,「愁殺芳年友,悲嘆有餘哀。」毛澤東以秋雁春水回顧往日與亡友肝膽相照的友誼,直抒對亡友的哀悼之情,詩情沉痛悲哀,卻並不讓人感到悲痛欲絕,而是洋溢著一股陽剛之氣和報國豪情。《七律·憶重慶談判》「遍地哀鴻滿城血,無非一念救蒼生」中,「哀鴻」本意指哀鳴的大雁,比喻到處是呻吟呼號、流離失所的災民。為了解救黎民百姓,共產黨人浴血奮戰、前赴後繼,「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七律·和周世釗同志》「尊前談笑人依舊,域外雞蟲事可哀」一句,指1955年毛澤東與老同學周世釗相聚時,談起早年學友蕭子升之事。蕭子升曾與毛澤東交往甚厚,終因志向不同而分道揚鑣。此處的「哀」並無悲切,充其量只是一聲慨嘆而已。

賈誼是西漢的政論家、文學家,一生坎坷。他做漢文帝之子梁懷王的太傅時,梁懷王不慎墜馬而亡,賈誼因過於自責而憂傷致死,年僅33歲。毛澤東一生都很欣賞賈誼的才華,為他寫了兩首詩。《七絕·賈誼》「梁王墮馬尋常事,何用哀傷付一生」,《七律·詠賈誼》「少年倜儻廊廟才,壯志未酬事堪哀」,兩個「哀」的主體和含義不同。前者指賈誼近乎迂腐的哀愁和抑鬱;後者指毛澤東對賈誼懷才不遇、英年早逝的深切同情和惋惜。

樂:萬方樂奏有于闐

「樂」字僅在《浣溪沙·和柳亞子先生》「一唱雄雞天下白,萬方樂奏有于闐」中出現了一次。這首詩寫於新中國第一個國慶節期間,毛澤東表達歡樂可謂是惜墨如金。「樂奏」就是「奏樂」,是音樂的「樂」。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音樂的「樂」和快樂的「樂」是相通的,正如《禮記》所云:「夫樂者,樂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樂必發於聲音,形於動靜,人之道也。」這一「樂」字來之不易,是毛澤東立志「改變中國與世界」所追求的目標,結束「長夜難明赤縣天,百年魔怪舞翩躚,人民五億不團圓」的舊時代,「換了人間」。這個「樂」是毛澤東個體的,更是全體人民大眾的。「于闐」本意是指新疆和田歌舞團排演的一出大型歌舞劇,詩人選取了很有特色的新疆少數民族,寓意則是中國人民站起來之後,全國各民族實現了大團結,長城內外縱情高歌,大江南北一片歡騰。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毛澤東是詩詞大家、語言大師,表達豐富情感決不拘泥於直接應用「喜怒哀樂」四個字。僅以抒發「樂」為例,表達方式異彩紛呈,達到了司空圖《二十四詩品》所稱頌的「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的極高境界。「收拾金甌一片,分田分地真忙」描繪了打土豪、分田地的熱鬧場面,歡欣鼓舞的翻身農民形象呼之欲出;「齊聲喚,前頭捉了張輝瓚」將口語入詩,歡慶勝利的場面躍然紙上;「有人泣,為營步步嗟何及!」用蔣介石哭泣失敗的慘狀,反襯紅軍慶功的歡樂;「更喜岷山千裡雪,三軍過後盡開顏」將紅軍長徵苦盡甘來的暢快盡情釋放;「呼報人間曾伏虎,淚飛頓作傾盆雨」用革命成功告慰先烈英靈,這是傷心之淚,更是快樂之淚,悲中喜和喜中悲相互交織。

相關焦點

  • 毛澤東詩詞中的風雲雨雪
    原標題:毛澤東詩詞中的風雲雨雪 「八月秋高風怒號」「白雲千載空悠悠」「清明時節雨紛紛」「有梅無雪不精神」。古典詩詞對氣象景觀的描繪異彩紛呈,反映出人們對自然的觀察認知、生活體驗和情感態度。毛澤東詩詞涉及風、雲、雨、雪等意象的句子也不勝枚舉,這些意象既是自然物象的表現,又是時代風雲的象徵,體現了毛澤東對人生的細緻體悟,對時勢的敏銳洞察,對社會的深刻把握,對事業的執著追求。這些詩句或直抒胸臆,或深沉含蓄,或讚賞有加,或極力貶抑,生動形象地抒發了毛澤東的政治理念、奮鬥精神和英雄情懷。
  • 光大毛澤東詩詞中的中國精神
    原標題:光大毛澤東詩詞中的中國精神   汪建新簡介:   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教授、副院長。著有《毛澤東詩傳》《毛澤東的詩人情懷》等,主講電視系列片《毛澤東的詩人情懷——閱盡人間春色》。2005年8月至今,致力於毛澤東詩詞的教學與研究。2017年11月,在人民網開設《汪建新專欄》。
  • 毛澤東詩詞中的赤橙黃綠
    原標題:毛澤東詩詞中的赤橙黃綠 色彩是形式美的重要因素,把大自然裝點得五彩繽紛,煥發出無窮魅力和生動氣韻。詩詞中的色彩讓語言文字充滿形象感,使抽象的情感具體化、物態化,表達著詩人的精神意念。「人面桃花相映紅」之「紅」令人遐想,「春風又綠江南岸」之「綠」令人神往,「黑雲壓城城欲摧」之「黑」令人恐怖。獨領風騷的毛澤東妙手著詩詞,神筆繪畫卷。
  • 毛澤東詩詞的時代價值與現實意義
    毛澤東詩詞是一個說不盡的話題,在當今時代依然彰顯其光輝和魅力,是常讀常新、常悟常新的傳世經典。 一、毛澤東詩詞是滿腔熱忱為人民抒寫抒情抒懷的光輝典範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毛澤東是詩人政治家, 是政治家詩人。他在《七律二首·送瘟神》的「小序」中寫道:「讀六月三十日人民日報,餘江縣消滅了血吸蟲。浮想聯翩,夜不能寐。微風拂煦,旭日臨窗。遙望南天,欣然命筆。」
  • 毛澤東詩詞中的神仙鬼怪
    原標題:毛澤東詩詞中的神仙鬼怪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積澱了浩如煙海的神話傳說,為歷代文學創作提供了不竭素材毛澤東詩詞植根於傳統文化的深厚土壤,蘊涵著豐富多彩的中國文化元素,其中也包含對古老神話資源的挖掘與運用。毛澤東賦予神話人物以善惡、正邪、美醜等多種特徵,表達了鮮明的愛憎情感和深邃的價值觀念。毛澤東詩詞中的神話內容,與詩意水乳交融,顯示著他對神話原型的透徹理解和把握,反映出他對現實生活的深刻認識和感悟,也彰顯了他對神話人物形象獨具匠心的改造與超越,從而達到了「器大聲宏,志向高遠」的詩美境界。
  • 閎中肆外 國爾忘家——毛澤東詩詞中的家國情懷
    主講人:汪建新簡介: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教授、副院長,毛澤東詩詞研究專家。10多年來,專注於毛澤東詩詞的教學研究,著有《毛澤東詩傳》《毛澤東的詩人情懷》等,主講電視系列片《毛澤東的詩人情懷——閱盡人間春色》。2017年11月,人民網開設《汪建新專欄》,集中展示其毛澤東詩詞的研究成果。
  • 更喜岷山千裡雪,毛澤東詩詞中的風雲雨雪
    古典詩詞對氣象景觀的描繪異彩紛呈,反映出人們對自然的觀察認知、生活體驗和情感態度。毛澤東詩詞涉及風、雲、雨、雪等意象的句子也不勝枚舉,這些意象既是自然物象的表現,又是時代風雲的象徵,體現了毛澤東對人生的細緻體悟,對時勢的敏銳洞察,對社會的深刻把握,對事業的執著追求。這些詩句或直抒胸臆,或深沉含蓄,或讚賞有加,或極力貶抑,生動形象地抒發了毛澤東的政治理念、奮鬥精神和英雄情懷。
  • 《指點江山》:毛澤東詩詞蘊藏民族擔當和中國夢
    [摘要]《指點江山》根據紀錄片《指點江山——毛澤東詩詞故事》及其解說詞編輯而成,把毛澤東及其詩詞放在中國革命和建設中考察,概括毛澤東輝煌一生,體現毛澤東對民族復興擔當實現中國夢的偉大精神。《指點江山》根據紀念毛澤東誕辰120周年重點影視作品電視文獻紀錄片《指點江山——毛澤東詩詞故事》及其解說詞編輯而成,精選毛澤東詩詞36首,從言志、戰爭、愛情、友情、鄉情、詠物、山水和建設等方面,以詩意的語言、精美的畫面,深度解析詩詞的豐富思想內涵和高度藝術成就,同時從詩、書、畫、景等入手,結合毛澤東詩詞背後的故事以及對這些詩詞的賞析,形象地展示了毛澤東的偉大精神世界和革命領袖風採。
  • 十七年文學之毛主席詩詞
    一九四五年十月六日,毛澤東在重慶談判期間,以一九三六年二月之舊作《沁園春·雪》重新抄錄贈給柳亞子。毛澤東返回延安後,柳亞子和尹瘦石十月二十五日舉辦為期四天的「柳詩尹畫聯展」,《沁園春·雪》的手稿在聯展公之於眾,自此輾轉傳抄,流傳開來。
  • 鮮為人知的話題:藏在毛澤東書信裡的「詩情」
    詩人毛澤東,一生寫過許多詩詞,他的詩詞,大氣而沉穩,雄渾而豪邁,又樸素而真實,細膩而婉轉。  一位外國友人曾這樣評價一代偉人毛澤東:「一個詩人贏得了一個新中國。」毛澤東不僅「贏得了一個新中國」,而且還留下了許多影響深遠的詩詞:柳亞子在讀了《沁園春·雪》之後讚嘆道:「才華信美多嬌,看千古詞人共折腰」;郭沫若在讀了毛澤東詩詞後填詞稱讚毛澤東:「經綸外,詩詞餘事,泰山北鬥」;毛澤東詩詞研究的開創者臧克家說「毛澤東詩詞是一個說不盡的話題」。而藏在毛澤東書信裡的「詩情」,就是一個鮮為人知的話題。
  • 詩人毛澤東的山水情懷
    紅旗浸透著毛澤東的崇高理想和人生追求。 毛澤東又是一位樂水的「智者」。他生於湖南湘潭水鄉澤國,父親給他起名「澤東」,意為潤澤東方,他自己進而取字「潤之」。翻開毛澤東的詩集,他奮鬥的一生也與水相生相伴,其思想的睿智、情感的波瀾,都與水有著天然的聯繫。在水的啟迪中,毛澤東不斷地實踐和成就著他一生的偉業。
  • 毛澤東詩詞:《七律·吊羅榮桓同志》
    《七律·吊羅榮桓同志》  年代: 現代 作者: 毛澤東  記得當年草上飛,  紅軍隊裡每相違。  長徵不是難堪日,  戰錦方為大問題。  斥鷃每聞欺大鳥,  昆雞長笑老鷹非。  君今不幸離人世,  國有疑難可問誰?
  • 五首關於描寫雪的詩詞,讓我們欣賞雪在傳統詩詞文化中唯美的意境
    在古代詩人眼裡,春花和秋月永遠有寫不盡的意境,那麼在即將到來的冬天,讓我們重新溫習一下「雪」在詩詞當中唯美的畫卷,這篇文章整理出了五首最具代表性的雪景圖:詩人用極為精煉的語言描繪出雪天夜宿他鄉的一幅情景,這就是中華詩詞的微妙之處。三、《夜雪》【唐】白居易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 毛澤東不願發表的一首詞,一生修改三次,展現了他思想的偉大升華
    毛澤東有一首詞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我也不止一次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那就是《賀新郎·別友》。毛澤東總說,他對詩詞的興趣是「偏於豪放,不廢婉約」,而這首《賀新郎·別友》就是屬於他早年所寫的為數不多的婉約風格詩詞的代表作之一,具有非常高的藝術價值和思想內涵。
  • 毛澤東「怒目金剛」 廬山會議與彭德懷對罵
    毛澤東說,不行,就是三七開。這時候就頂上牛了,互不相讓,不可開交,幾乎是對罵起來。  本文摘自《毛澤東詩詞的另一種解讀》,作者:朱向前,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前面談到比較有代表性的西方人的評價,現在我再介紹國內學界比較有影響的人物梁漱溟評價毛澤東的三句名言。
  • 毛澤東與賀子珍婚變內情:女翻譯是導火線
    史沫特萊是引火人,女翻譯是導火線  1937年2月,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人鼓勵史沫特萊設法引進一種新的娛樂:西方式的交際舞。  史沫特萊明白這些長徵的倖存者,需要學會鬆弛和娛樂。她還想到,跳舞有助於打破受領導幹部的妻子們影響,而形成的僵化的社會禮儀。
  • 八首如夢令:喜怒哀樂皆如夢,愛恨情仇俱隨風
    而我們卻仍然害怕,在哪個未知的夜裡,真的可以拋卻一切喜怒哀樂、愛恨情仇,真的可以迎來最終的紅塵如夢方醒。生命在寂寞中誕生,人生在矛盾中前行。卻無法捨棄靈魂的尋找,和對夢的憧憬。喜怒哀樂皆如夢,愛恨情仇俱隨風。多少盪氣迴腸,散盡前緣風雨中,都成空。古典君分享八首《如夢令》,歡迎詩友及讀者朋友們留言指教。
  • 中華詩詞學會新任「掌門人」周文彰:詩詞中國呼喚薪火相傳
    中華文化自信和繁榮發展的大背景,是促進中華詩詞事業發展極為有利的條件,也為我們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30日在京舉行的中華詩詞學會第五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上,剛當選的中華詩詞學會新任會長周文彰說。國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鑄之。中華詩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粹,凝聚著民族精神,也體現了時代風貌。
  • 境於一字中的詩詞 感受中華文字的力量和溫柔
    詩詞在於境界,有境界的詩詞自成名句流傳,讀之則如食甘飴心蕩神怡,腦海裡會浮現出一幅生動的畫面。1.紅杏枝頭春意鬧玉樓春·春景 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
  • 毛澤東最「狂」的詞,蔣介石讀罷嚇出冷汗,究竟是否「言過其實」
    如果說毛澤東是一個天生的「詩人」,我相信沒有人會反對。在毛澤東一生創作的詩詞當中,有一首詞被譽為是毛詩創作的巔峰之作,影響力更是舉世公認,蔣介石的「推波助瀾」幾乎使得毛澤東的詩詞一躍而聞名全國,甚至在社會上激起巨大的波瀾,這首詞就是《沁園春·雪》。北國風光,千裡冰封,萬裡雪飄,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