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詩詞中的風雲雨雪

2021-01-07 黨史頻道

原標題:毛澤東詩詞中的風雲雨雪

「八月秋高風怒號」「白雲千載空悠悠」「清明時節雨紛紛」「有梅無雪不精神」。古典詩詞對氣象景觀的描繪異彩紛呈,反映出人們對自然的觀察認知、生活體驗和情感態度。毛澤東詩詞涉及風、雲、雨、雪等意象的句子也不勝枚舉,這些意象既是自然物象的表現,又是時代風雲的象徵,體現了毛澤東對人生的細緻體悟,對時勢的敏銳洞察,對社會的深刻把握,對事業的執著追求。這些詩句或直抒胸臆,或深沉含蓄,或讚賞有加,或極力貶抑,生動形象地抒發了毛澤東的政治理念、奮鬥精神和英雄情懷。

一年一度秋風勁

風,是流動著的空氣,難以捉摸,正如清代詩人江湜《彥衝畫柳燕》所寫:「柳枝向西又向東,此非畫柳實畫風。風無本質不上筆,巧借柳枝相形容。」毛澤東把風刻畫得風姿綽約,風味十足。「風卷紅旗過大關」,寒風翻卷紅旗,跨越雄關險隘,神採飛揚。「風煙滾滾來天半」,敵人部隊大舉進攻,甚囂塵上,面目猙獰。「鐘山風雨起蒼黃」,渡江戰役狂飆突進,摧枯拉朽。「風起綠洲吹浪去」,毛澤東在嶽麓山上極目遠眺,和風吹起橘子洲上的層層綠浪,直向遠方滾去,有模有樣。「帝子乘風下翠微」,清風讓美麗仙女從青翠微茫的九嶷山峰巒飄然而下,實實在在。

風,有春夏秋冬的四時風。「春風楊柳萬千條」是春風拂面;「熱風吹雨灑江天」是夏風陣陣;「一年一度秋風勁」「秋風度河上」是秋風襲來;「風展紅旗如畫」是冬風凜冽。風,也有東西南北的四向風。毛澤東詩詞沒有直接寫東風和南風,但多處提到了西風和北風,如「西風烈」「紅旗漫捲西風」「西風漫捲孤城」「正西風落葉下長安」「徵馬嘶北風」。強勁秋風和猛烈西風充滿挑戰,也更能磨礪意志。最典型的是「要似崑崙崩絕壁,又恰像颱風掃寰宇」,初稿曾為「我自欲為江海客,更不為暱暱兒女語」,修改之後更能凸顯毛澤東為革命事業而「憑割斷愁絲恨縷」,絕不沉湎於兒女情長的英雄本色。風不會獨往獨來,如「贛江風雪迷漫處」「風雨送春歸」。而「風」「雷」組合最多,如「一從大地起風雷」「五洲震蕩風雷激」「風雷動,旌旗奮」「風雷磅礴」「一陣風雷驚世界」,風助雷霆萬鈞,雷促風生水起,這是自然造化的合力推動,更是社會運動的迅猛發展。

白雲山頭雲欲立

雲,形形色色,姿態萬千。毛澤東詩詞中的「雲」意象具有豐富的意蘊與情致。「雲開衡嶽積陰止」,連日來的陰雲寒氣一朝消散,嶽麓山青峰綠樹豁然開朗。「雲橫九派浮黃鶴」,毛澤東登臨廬山,向西遠眺長江,恰如李白詩句「碧水浩浩雲茫茫」,而武漢三鎮展翅欲飛。「五雲山上五雲飛,」西湖五雲山五色彩雲縈繞山頂。「九嶷山上白雲飛」,漢武帝劉徹《秋風辭》有「秋風起兮白雲飛」,後人常以「白雲」比喻思念家鄉親人。九嶷山是湖南名山,早在延安時期,毛澤東就不無惋惜地說過:「我是湖南人,卻沒有去過九嶷山。」「彩雲長在有新天」,彩雲象徵吉祥如意,表達了毛澤東對現實生活的美好祝願。

雲,虛虛實實,變幻無窮。「千載長天起大雲」,寥廓天空烏雲密布,喻指歷代宦官專權把朝野搞得烏煙瘴氣。「採採餘孤景,日落衡雲西」,好友易昌陶病亡,如同太陽在嶽麓山的雲層之中隕落。「秋收時節暮雲愁」,收穫季節卻暮雲愁苦,象徵廣大農民飽受壓迫。「風雲突變,軍閥重開戰」,國內政局發生急劇變化。「天高雲淡」,六盤山頂秋高氣爽,晴空萬裡,預示紅軍長徵勝利在望。1962年生日那天,毛澤東有感於國際局勢動蕩複雜,專門賦詩《七律·冬雲》。「雪壓冬雲白絮飛」,濃雲之上還有大雪壓頂,更凸顯隆冬的嚴寒森冷,形勢嚴峻。

王勃《滕王閣序》有「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雲可用來抒發遠大之志。「重比翼,和雲翥」,毛澤東意欲和楊開慧比翼雙飛,直上雲霄共同奮鬥。「白雲山頭雲欲立」,白雲山頂的雲朵憤然而起,凌空挺立,表明根據地軍民同仇敵愾,鬥志昂揚。「四海翻騰雲水怒」,雲、水可以互相轉化,此處指怒潮,全世界被壓迫民族的抗爭洶湧澎湃,勢不可擋。「久有凌雲志」,毛澤東始終信念堅定,壯志凌雲。

紅雨隨心翻作浪

雨從天而降,常給不同人以不同感受。黃庭堅有詩謂:「三雨全清六合塵,詩翁喜雨句凌雲。」楊萬裡亦有:「詩人長怨沒詩才,天遣斜風細雨來。」毛澤東也從雨中獲得不少靈感與情思。「雨後復斜陽,關山陣陣蒼」,夏日陣雨之後,斜陽又出天宇,關山草木蒼翠欲滴,營造出一片嶄新天地,真乃「風景這邊獨好」。「雨從青野上山來」,夏雨驟降,雨從碧綠的原野直飛向嶽麓山頂,頗有幾分情趣。「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滂沱大雨傾瀉而下,北戴河巨浪翻滾,似有要淹沒蒼天之勢。「紅雨隨心翻作浪」,春雨隨著心意翻作波浪,這與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有異曲同工之妙。

「人稟七情,應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憑闌靜聽瀟瀟雨」,化用嶽飛《滿江紅·怒髮衝冠》「憑闌處瀟瀟雨歇」,其意頗似東林書院名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文天祥《過零丁洋》寫道:「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祖國山河像風吹柳絮飄散得七零八落,個人生涯如同雨打浮萍折騰得動蕩不安,雨象徵著苦難。「煙雨莽蒼蒼」則意味著時局險惡,淫雨霏霏,如煙似霧,使天地間一片迷茫,充分表露出毛澤東「大革命失敗前夕,心情蒼涼,一時不知如何是好」。「淚飛頓作傾盆雨」,革命成功的捷報迅即傳來,喜悅、自豪、欣慰之感油然而生,心潮翻滾,淚飛如雨,傾瀉而下。這淚雨承載了太多情感,正如周恩來所說:「『淚飛頓作傾盆雨』,是嫦娥之淚,吳剛之淚?還是作者之淚?是普天下革命人民灑下的傾盆熱淚。」

更喜岷山千裡雪

毛澤東南徵北戰,經歷過各種氣候條件,但他的軍旅詩詞寫得最多的是雪和雪天。「漫天皆白,雪裡行軍情更迫」「此行何去?贛江風雪迷漫處」,寥廓天空,疾風卷雪,「情更迫」三個字力透紙背,惡劣環境擋不住英雄紅軍,頂風冒雪行進的心情更加急切,這是一幅威武雄壯的雪裡行軍圖。「更喜岷山千裡雪」,「更喜」二字,把藐視艱難險阻的大無畏精神和樂觀心態淋漓盡致地表達了出來。

《念奴嬌·崑崙》描寫了「橫空出世」的崑崙山高寒多雪的壯麗景色。「飛起玉龍三百萬」,綿延起伏的雪峰像千百萬玉龍在飛舞。「夏日消溶,江河橫溢,人或為魚鱉」,使他深深憂患起人類的命運,意欲「倚天抽寶劍」將其「裁為三截」,進而實現「太平世界,環球同此涼熱」的宏大抱負。《沁園春·雪》是毛澤東詩詞的巔峰之作,「千裡冰封,萬裡雪飄」「山舞銀蛇,原馳蠟象」,銀裝素裹的「北國風光」激發起毛澤東「欲與天公試比高」的壯志豪情。「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毛澤東思接千載,對古代英雄人物進行評論,最後吟出「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千古絕唱。

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詠雪的熱情一如既往。「雪花飛向釣魚臺」「洞庭波湧連天雪」,是對錢塘潮水以及洞庭湖波濤浪花的一種形象比喻。《卜算子·詠梅》不是詠雪之作,但「飛雪迎春到」一句便道出了雪作為春天使者的風姿與神韻。「雪壓冬雲白絮飛」,用漫天飛雪反映當時國際鬥爭異常尖銳。「梅花歡喜漫天雪」,這「雪」是嚴酷的環境,是嚴峻的挑戰,是激烈的鏖戰,對以梅花自比的毛澤東來說,不啻於激發昂揚鬥志的興奮劑,無異於「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此後,毛澤東詩詞中的雪意象氣勢有所減弱,如「一篇讀罷頭飛雪」「鬢雪飛來成廢料」,指的都是白頭髮,雖有「飛」的動感,無非表明衰老過程之快,「悲」有餘,「壯」不足。但就總體而言,他筆下的雪靈韻十足,意境高遠,令人回味無窮。

相關焦點

  • 更喜岷山千裡雪,毛澤東詩詞中的風雲雨雪
    古典詩詞對氣象景觀的描繪異彩紛呈,反映出人們對自然的觀察認知、生活體驗和情感態度。毛澤東詩詞涉及風、雲、雨、雪等意象的句子也不勝枚舉,這些意象既是自然物象的表現,又是時代風雲的象徵,體現了毛澤東對人生的細緻體悟,對時勢的敏銳洞察,對社會的深刻把握,對事業的執著追求。這些詩句或直抒胸臆,或深沉含蓄,或讚賞有加,或極力貶抑,生動形象地抒發了毛澤東的政治理念、奮鬥精神和英雄情懷。
  • 毛澤東詩詞中的喜怒哀樂
    原標題:毛澤東詩詞中的喜怒哀樂 陸機《文賦》曰:「詩緣情而綺靡。」白居易《與元九書》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詩詞之美,美在深情。元好問《摸魚兒·雁丘詞》中「問世間情為何物」一句,迷倒了無數人,也難住了無數人。毛澤東一生讀詩、解詩、論詩、賦詩,箇中必有一個「情」字,深邃、豐富、厚重。毛澤東詩詞究竟抒發了一些怎樣的感情?
  • 光大毛澤東詩詞中的中國精神
    原標題:光大毛澤東詩詞中的中國精神   汪建新簡介:   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教授、副院長。著有《毛澤東詩傳》《毛澤東的詩人情懷》等,主講電視系列片《毛澤東的詩人情懷——閱盡人間春色》。2005年8月至今,致力於毛澤東詩詞的教學與研究。2017年11月,在人民網開設《汪建新專欄》。
  • 毛澤東詩詞中的赤橙黃綠
    原標題:毛澤東詩詞中的赤橙黃綠 色彩是形式美的重要因素,把大自然裝點得五彩繽紛,煥發出無窮魅力和生動氣韻。詩詞中的色彩讓語言文字充滿形象感,使抽象的情感具體化、物態化,表達著詩人的精神意念。「人面桃花相映紅」之「紅」令人遐想,「春風又綠江南岸」之「綠」令人神往,「黑雲壓城城欲摧」之「黑」令人恐怖。獨領風騷的毛澤東妙手著詩詞,神筆繪畫卷。
  • 毛澤東詩詞中的神仙鬼怪
    原標題:毛澤東詩詞中的神仙鬼怪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積澱了浩如煙海的神話傳說,為歷代文學創作提供了不竭素材毛澤東詩詞植根於傳統文化的深厚土壤,蘊涵著豐富多彩的中國文化元素,其中也包含對古老神話資源的挖掘與運用。毛澤東賦予神話人物以善惡、正邪、美醜等多種特徵,表達了鮮明的愛憎情感和深邃的價值觀念。毛澤東詩詞中的神話內容,與詩意水乳交融,顯示著他對神話原型的透徹理解和把握,反映出他對現實生活的深刻認識和感悟,也彰顯了他對神話人物形象獨具匠心的改造與超越,從而達到了「器大聲宏,志向高遠」的詩美境界。
  • 閎中肆外 國爾忘家——毛澤東詩詞中的家國情懷
    主講人:汪建新簡介: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教授、副院長,毛澤東詩詞研究專家。10多年來,專注於毛澤東詩詞的教學研究,著有《毛澤東詩傳》《毛澤東的詩人情懷》等,主講電視系列片《毛澤東的詩人情懷——閱盡人間春色》。2017年11月,人民網開設《汪建新專欄》,集中展示其毛澤東詩詞的研究成果。
  • 毛澤東詩詞的時代價值與現實意義
    毛澤東詩詞是一個說不盡的話題,在當今時代依然彰顯其光輝和魅力,是常讀常新、常悟常新的傳世經典。 一、毛澤東詩詞是滿腔熱忱為人民抒寫抒情抒懷的光輝典範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毛澤東是詩人政治家, 是政治家詩人。他在《七律二首·送瘟神》的「小序」中寫道:「讀六月三十日人民日報,餘江縣消滅了血吸蟲。浮想聯翩,夜不能寐。微風拂煦,旭日臨窗。遙望南天,欣然命筆。」
  • 《指點江山》:毛澤東詩詞蘊藏民族擔當和中國夢
    [摘要]《指點江山》根據紀錄片《指點江山——毛澤東詩詞故事》及其解說詞編輯而成,把毛澤東及其詩詞放在中國革命和建設中考察,概括毛澤東輝煌一生,體現毛澤東對民族復興擔當實現中國夢的偉大精神。《指點江山》根據紀念毛澤東誕辰120周年重點影視作品電視文獻紀錄片《指點江山——毛澤東詩詞故事》及其解說詞編輯而成,精選毛澤東詩詞36首,從言志、戰爭、愛情、友情、鄉情、詠物、山水和建設等方面,以詩意的語言、精美的畫面,深度解析詩詞的豐富思想內涵和高度藝術成就,同時從詩、書、畫、景等入手,結合毛澤東詩詞背後的故事以及對這些詩詞的賞析,形象地展示了毛澤東的偉大精神世界和革命領袖風採。
  • 十七年文學之毛主席詩詞
    一九四五年十月六日,毛澤東在重慶談判期間,以一九三六年二月之舊作《沁園春·雪》重新抄錄贈給柳亞子。毛澤東返回延安後,柳亞子和尹瘦石十月二十五日舉辦為期四天的「柳詩尹畫聯展」,《沁園春·雪》的手稿在聯展公之於眾,自此輾轉傳抄,流傳開來。
  • 鮮為人知的話題:藏在毛澤東書信裡的「詩情」
    詩人毛澤東,一生寫過許多詩詞,他的詩詞,大氣而沉穩,雄渾而豪邁,又樸素而真實,細膩而婉轉。  一位外國友人曾這樣評價一代偉人毛澤東:「一個詩人贏得了一個新中國。」毛澤東不僅「贏得了一個新中國」,而且還留下了許多影響深遠的詩詞:柳亞子在讀了《沁園春·雪》之後讚嘆道:「才華信美多嬌,看千古詞人共折腰」;郭沫若在讀了毛澤東詩詞後填詞稱讚毛澤東:「經綸外,詩詞餘事,泰山北鬥」;毛澤東詩詞研究的開創者臧克家說「毛澤東詩詞是一個說不盡的話題」。而藏在毛澤東書信裡的「詩情」,就是一個鮮為人知的話題。
  • 詩人毛澤東的山水情懷
    紅旗浸透著毛澤東的崇高理想和人生追求。 毛澤東又是一位樂水的「智者」。他生於湖南湘潭水鄉澤國,父親給他起名「澤東」,意為潤澤東方,他自己進而取字「潤之」。翻開毛澤東的詩集,他奮鬥的一生也與水相生相伴,其思想的睿智、情感的波瀾,都與水有著天然的聯繫。在水的啟迪中,毛澤東不斷地實踐和成就著他一生的偉業。
  • 毛澤東詩詞:《七律·吊羅榮桓同志》
    《七律·吊羅榮桓同志》  年代: 現代 作者: 毛澤東  記得當年草上飛,  紅軍隊裡每相違。  長徵不是難堪日,  戰錦方為大問題。  斥鷃每聞欺大鳥,  昆雞長笑老鷹非。  君今不幸離人世,  國有疑難可問誰?
  • 五首關於描寫雪的詩詞,讓我們欣賞雪在傳統詩詞文化中唯美的意境
    在古代詩人眼裡,春花和秋月永遠有寫不盡的意境,那麼在即將到來的冬天,讓我們重新溫習一下「雪」在詩詞當中唯美的畫卷,這篇文章整理出了五首最具代表性的雪景圖:詩人用極為精煉的語言描繪出雪天夜宿他鄉的一幅情景,這就是中華詩詞的微妙之處。三、《夜雪》【唐】白居易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 毛澤東不願發表的一首詞,一生修改三次,展現了他思想的偉大升華
    毛澤東有一首詞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我也不止一次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那就是《賀新郎·別友》。毛澤東總說,他對詩詞的興趣是「偏於豪放,不廢婉約」,而這首《賀新郎·別友》就是屬於他早年所寫的為數不多的婉約風格詩詞的代表作之一,具有非常高的藝術價值和思想內涵。
  • 毛澤東「怒目金剛」 廬山會議與彭德懷對罵
    毛澤東說,不行,就是三七開。這時候就頂上牛了,互不相讓,不可開交,幾乎是對罵起來。  本文摘自《毛澤東詩詞的另一種解讀》,作者:朱向前,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前面談到比較有代表性的西方人的評價,現在我再介紹國內學界比較有影響的人物梁漱溟評價毛澤東的三句名言。
  • 毛澤東與賀子珍婚變內情:女翻譯是導火線
    史沫特萊是引火人,女翻譯是導火線  1937年2月,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人鼓勵史沫特萊設法引進一種新的娛樂:西方式的交際舞。  史沫特萊明白這些長徵的倖存者,需要學會鬆弛和娛樂。她還想到,跳舞有助於打破受領導幹部的妻子們影響,而形成的僵化的社會禮儀。
  • 毛澤東最「狂」的詞,蔣介石讀罷嚇出冷汗,究竟是否「言過其實」
    如果說毛澤東是一個天生的「詩人」,我相信沒有人會反對。在毛澤東一生創作的詩詞當中,有一首詞被譽為是毛詩創作的巔峰之作,影響力更是舉世公認,蔣介石的「推波助瀾」幾乎使得毛澤東的詩詞一躍而聞名全國,甚至在社會上激起巨大的波瀾,這首詞就是《沁園春·雪》。北國風光,千裡冰封,萬裡雪飄,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 風雲雨雪、甲乙丙丁、戊己庚辛……這也是中國人的姓氏?
    「風雲雨雪、甲乙丙丁、戊己庚辛……都是中國人的姓氏。」點擊播放 GIF 3.2M隨著收集姓氏工作的深入常老對姓氏的喜愛幾乎到了痴迷的程度無論酷暑嚴寒不管身體和精神上的勞損一門心思撲到了中華姓氏研究中點擊播放 GIF 1.2M記錄的15929個中華姓氏中
  • 書海掣鯨毛澤東
    莊子說:「且夫水之積也不厚, 則其負大舟也無力」,毛澤東讀後,「嘆其義之當也」。他舉李鴻章為例,說李是「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處理國務,總是失敗,如大舟行於淺水。毛澤東明白,僅有大志未必有用,為了避免置杯而膠著於水底,避免「志大才疏」,必須早早準備大水大海,使積也厚!什麼是水什麼是海?書中自有洪波湧,書中自有大浪翻!
  • 學者談毛澤東:英雄氣質最鮮明 一生保持平民本色
    從已知的文字記載和毛澤東大量詩詞文章中都可見到他的剛強,也可透過剛強看到他的倔強。論資歷,毛澤東是黨的「一大」代表,早期曾經做過黨內事實上的二號人物,但後來又多次降職,甚至被誤傳「開除黨籍」。毛澤東幾度沉浮,但都不曾灰心喪氣。可以說毛澤東身上的巨大能量和對理想目標追求的意志力是常人難以比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