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在於境界,有境界的詩詞自成名句流傳,讀之則如食甘飴心蕩神怡,腦海裡會浮現出一幅生動的畫面。
1.紅杏枝頭春意鬧
玉樓春·春景
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春天來了,東城的景色越來越美麗,清風蕩起湖面波紋,如女子含笑接客。這是一幅靜態的畫面。而"紅杏枝頭春意鬧"一個鬧字讓整個詩動了起來,春天歡快熱烈,花兒嬉戲打鬧的爭相開放,鬥豔爭奇盡顯各自風流場面如置身之中。"鬧"字畫龍點晴,把景向情的轉換不留痕跡,帶動了後面文字的感情流露。
2.雲破月來花弄影
天仙子
《水調》數聲持酒聽,午醉醒來愁未醒。送春春去幾時回?臨晚鏡,傷流景,往事後期空記省。
沙上並禽池上暝,雲破月來花弄影。重重簾幕密遮燈,風不定,人初靜,明日落紅應滿徑。
臨老傷春,借酒宿醉,感嘆時光消逝人已老。天色已晚池中的水禽已經同眠了,而自己孤寂難解。整個畫面是陰沉悲涼的,而一句"雲破月來花弄影"給詩詞帶來了絲許喜悅和生動。"破""弄"把月和花擬人化了,月主動的撕開了雲,花開始戲弄影子,情境渾然天成妙不可言。
3.春風又綠江南岸
泊船瓜舟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整首詩是明快喜悅的,詩人表面寫景實則寓意自己政治生命再逢新春。這首詩在小學課本學過,一個綠字被老師再三的解釋。王安石改動此處十幾個字,最終選擇綠,"綠"字動態化,是感官的綜合體驗,把春來的動作和效果描繪得十分到位。
4.僧敲月下門
《題李凝幽居》
閒居少鄰並, 草逕入荒園。
鳥宿池邊樹, 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 移石動雲根。
暫去還來此, 幽期不負言。
"推敲"一詞由此詩化來,這首詩曾入中學課本,留下一段賈島與韓愈的文壇故事。"敲「字把僧人心無私念深夜求宿畫面描繪得如身臨其境,月色溶溶,一個僧人為何孤寂夜行,畫面有故事有延伸。
境於一字的詩句在浩瀚的中華詩詞裡舉不勝數,"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野渡無人舟自橫","窗含西嶺千秋雪"等等。中華文字力量溫柔美以及一字意涵出如臨其境的畫面,盪氣迴腸的心上的喜怒哀樂叫人拍案叫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