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平衡是什麼
白平衡的基本概念是「不管在任何光源下,都能將白色物體還原為白色」,對在特定光源下拍攝時出現的偏色現象,通過加強對應的補色來進行補償。上圖照片均是在日光下拍攝,僅改變了白平衡的設置。各種白平衡下的照片所產生的偏色顯示出補償時的補色。
使用膠片相機時,為了對這些偏色進行補償,拍攝時要用各種彩色濾鏡。數位相機的基本原理與其類似,白平衡功能就相當於彩色濾鏡。但在彩色濾鏡中並沒有類似「自動白平衡」的濾鏡,在這一點上兩者有很大區別。一般使用時選擇自動白平衡(AWB)就足夠了,但在特定條件下如果色調不理想,可以選擇使用其他的各種白平衡選項。
應用
在傳統攝影裡幾乎沒有這個概念。所謂白平衡,就是在不同的光線條件下,調整好紅、綠、藍三原色的比例,使其混合後成為白色。使攝影系統能在不同的光照條件下得到準確的色彩還原。應當講這就如我們人眼一樣可在不同的色光下辨別固有色。這就如用濾色片校色一樣。只是數位相機不是依靠換用濾色片來調整色溫,而是利用電路改變不同色光所產生的電信號增益的方法來實現。
數位相機白平衡的調整通常有三種模式;自動白平衡,分檔設定白平衡,精確設定白平衡(手動設定模式)。不同的相機設有不同調節白平衡的方式。一般的普及型的數位相機大都採用自動白平衡。準專業數位相機大都設有分檔設定白平衡。專業的數位相機設有精確白平衡(手動設定模式)。專業數位相機這三種模式的白平衡都擁有,準專業數位相機擁有自動和分檔設定白平衡。可根據使用者的不同需要而選用。
自動白平衡,是依賴數位相機裡的測色溫系統,測出紅光和藍光的相對比例。再依據次數據調整曝光,產生紅、綠、藍電信號的增益。自動白平衡最大的優勢是;簡單、快潔。但有時按它的調整拍攝離準確的色彩還原還相距甚遠。有時它還會幫倒忙。
下面就白平衡的問題進行一些簡單的問答:
我從來沒接觸過白平衡,它有什麼作用?
相機的白平衡控制,是為了讓實際環境中白色的物體在你拍攝的畫面中也呈現出「真正」的白色。不同性質的光源會在畫面中產生不同的色彩傾向,比如說,蠟燭的光線會使畫面偏橘黃色,而黃昏過後的光線則會為景物披上一層藍色的冷調。而我們的視覺系統會自動對不同的光線作出補償,所以無論在暖調還是冷調的光線環境下,我們看一張白紙永遠還是白色的。但相機則不然,它只會直接記錄呈現在它面前的色彩,這就會導致畫面色彩偏暖或偏冷。
什麼叫冷調,什麼叫暖調?
每種光源都有它自己的顏色,或者稱「色溫」,從紅色到藍色,各有不同。蠟燭、落日和白熾燈發出的光線比較接近於紅色,它們在畫面中呈現的光線色調就是「暖調」的;而相對地,清澈的藍色天空則會讓畫面中呈現藍色的「冷調」。
那麼就是說,修改白平衡設置可以讓我改變相機「觀看」光線的方式和結果?
正是這樣。只要保證白色的物體在畫面中呈現出準確的、沒有偏色的白,那麼畫面中所有的其他顏色就也會得到準確的還原。通過特定的按鈕或者菜單項,你的相機提供了相應的控制,讓你可以調節白平衡設置,來與當前實際的光線條件相匹配。
我怎麼知道何種環境下該使用何種設置?
就如我們上期在討論曝光時一樣,有一系列白平衡設置可供你選擇,一開始,可能很難決定該使用哪一種。幸運的是,在大多數情況下,默認的自動白平衡(AWB)設置都能為你帶來不錯的效果。不過,就如同其他所有自動設置一樣,自動白平衡也有它自己的局限性。只有在一個相對有限的色溫範圍之內,它才能夠正常工作,而且在夜晚的室內拍攝時,它常常會使畫面偏橘黃;而在黎明時分拍攝時,它也會使畫面偏藍。對於這一點,相機的生產商們也非常清楚,所以除了自動白平衡,相機中還會提供一系列白平衡預設,來應對更多特定的光線環境。
詳解:如何設定一個「錯誤」的白平衡
自動白平衡設置會將日出或日落場景中的橘黃色光線統統「吞掉」,因為相機會傾向於獲得中性的色彩,從而導致整個畫面顯得蒼白。在拍攝此類場景時,為了最大程度地表現當時的暖調色彩,可以將白平衡設置為自然光預設之一,比如日光、多雲或陰影。
使用自動白平衡設置(AWB)會將日落場景中特有的色彩削弱。
換用日光白平衡設置,能夠更好的還原落日的輝煌和濃烈的金色光彩。
控制白平衡:掌握這些簡單的步驟,擺脫對自動白平衡的依賴。
1. 想要擺脫自動白平衡的控制,你首先需要放棄全自動拍攝模式,比如改用程序自動或者光圈優先模式。
2. 按下相機頂部或背部的WB(白平衡)按鈕。然後,就可以參照顯示屏或控制面板上的信息,更改白平衡設置了。
3. 相機的默認設置為AWB(自動白平衡)。轉動撥盤,將導航條移動到其他的菜單選項上,並選定其中一種。
4. 在很多相機中,允許你在選定的色溫值範圍之內,進行白平衡包圍,一次拍攝三張不同白平衡的照片。
詳解:色溫範圍
相機的色溫範圍,決定於你所使用的白平衡設置。下表中左側的數值單位是開爾文(Kelvin)
預設?就是白平衡菜單中那些帶有小圖標的選項嗎?
是的。不同的相機所提供的預設數量也不一樣,但是大部分單眼相機都會提供以下預設:白熾燈(燈泡圖標)、日光(太陽圖標)、陰影(小房子圖標)、多雲(雲朵圖標)以及閃光燈(閃電圖標)。有時候還會有一個或多個螢光燈白平衡預設(發光燈管圖標)。
每一種預設,都會對其相應的光線作出白平衡校正。比如說,白熾燈白平衡設置會消除預定數量的暖調光線,來讓畫面的色彩平衡趨向於中性;而陰影白平衡設置則會消除晴天陰影中特有的冷調。
我的相機中還有其他一些選項,比如一個黑色的圓加上兩個三角形,還有「K」字母標識。這些是做什麼的?
「K」代表「開爾文」(Kelvin),即色溫的單位。「K」設置可以讓你設定具體的色溫值,這一數值越低,色彩就越偏暖。蠟燭光線的色溫約為1000K,藍天的色溫約為10000K。日光和閃光燈的色溫則位於中間段(日光大約5200K,閃光燈5900K)。另外一個看起來很奇怪的符號,代表的是自定義白平衡設置,也就是手動白平衡選項。這一選項允許你基於一張之前拍攝的照片、或者對一張白紙或灰卡拍攝的基準照片,自行創建一個精確的白平衡設置,並將這一白平衡設置應用於接下來拍攝的所有照片中。創建自定義白平衡的方式因相機而異,在相機的說明書中會有針對此的詳細解釋。
強大的RAW格式
以RAW格式拍攝,後期對白平衡進行調節。在白平衡設置非常關鍵的情況下,以RAW格式拍攝具有很大的優越性。因為這樣一來,在將照片轉換為JPEG或TIFF格式之前,你可以於後期處理階段,任意地調節白平衡設置,自由進行修正。
白平衡工具
在Adobe Camera Raw中使用這一滴管工具,只需在畫面中單擊,即可對白平衡進行設置。在畫面中應該為純白色、中性灰色或純黑色的區域單擊,即會以此為基準,消除整體畫面的色差。
預設菜單
在下拉菜單中提供了一系列與相機菜單類似的預設選項。此外,你也可以通過移動「色溫」和「色調」滑塊,來對白平衡進行微調。
軟體選項
在所有RAW文件處理程序中,都允許你對圖像的白平衡設置進行調節。事實上,這是Adobe Camera Raw插件最早提供的功能。
我的相機還提供了一個「白平衡包圍」選項。這是做什麼的?
你或許已經了解,使用自動包圍曝光可以拍出從暗到亮的一系列照片,而白平衡包圍也與此類似。在很多相機中,不僅允許你手動調節白平衡,也可以讓你在選定色溫值的正負兩個方向範圍之內,拍攝一系列色溫值不同的照片。你可能想要讓畫面略微偏暖或者略微偏冷,那麼使用白平衡包圍,就能讓你獲得這樣的效果。
在拍攝日落時分的風光時,為了讓畫面更有氣氛,我想保留光線的暖調,有什麼辦法能讓白平衡設置不要把這種暖調消除掉嗎?
的確,某些時候我們會希望保留畫面中的偏色。比如在拍攝日落時,金色的光線會增加畫面的氣氛,而如果將這種色調去除,就會讓畫面顯得蒼白、平淡。為了確保畫面的白平衡如你所願,最好使用RAW格式拍攝,這能讓你對畫面的控制更加靈活。如果使用JPEG格式拍攝, 圖像的白平衡設置會在相機系統內完成。
當然,你可以在後期處理階段,使用Photoshop對色彩平衡進行調整,但是這將是一種有損操作——它將犧牲一些圖像品質。
而如果使用RAW格式拍攝的話,你可以在Adobe Camera Raw或其他的RAW文件處理器中,隨時對圖像的白平衡設置進行更改。如果你想讓某張照片更暖一點或者更冷一點,只需要將「色溫」滑塊向左或者向右移動就可以了,就這麼簡單!
混合光源
在很多場景中,光線的色溫並不是單一的,而是由不同色溫的光線混合而成,比如日光與陰影。在這種情況下,你可以使用自動白平衡,或者選擇與主導光線一致的白平衡預設。以RAW格式拍攝,這樣在後期處理的過程中,你可以創建不同白平衡設置的多個圖像版本,並且將它們進行合成。
這裡使用了日光白平衡設置,其效果就是,陽光照射的一側色彩還原是準確的。而陰影覆蓋的一側畫面則會偏藍。
在這張照片中,白平衡設置為陰影,所以圖片右側的色彩還原是準確的,而另一側偏暖。相比之下,左圖更自然一些。
更多攝影知識以及後期技巧請加QQ群17761829學習交流,加群時註明來自每日一拍。
這是每日一拍的第629次發送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