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錶速記卡片:4 鈹元素(持續更新)

2020-12-06 李棟老師

元素序號:4元素符號:Be元素名稱:元素原子量:9.012元素類型:金屬發現人:沃克蘭 發現年代:1798年發現過程:1978年,法國的沃克蘭,在研究綠柱石時發現了鈹。在自然界中存在於綠柱石礦中。元素描述:一種稀有金屬,是最輕的結構金屬之一。電離能9.322電子伏特。呈灰白色,質堅硬。密度1.85克/釐米3。熔點1278±5℃。沸點2970℃。化合價為2。和鋰一樣,也形成保護性氧化層,故在空氣中即使紅熱時也很穩定。不溶於冷水,微溶於熱水,可溶於稀鹽酸,稀硫酸和氫氧化鉀溶液而放出氫。金屬鈹對於無氧的金屬鈉即使在較高的溫度下,也有明顯的抗腐蝕性。鈹可以形成聚合物以及具有顯著熱穩定性的一類共價化合物。元素來源:在自然界中存在於綠柱石礦中。可由電解熔融的氯化鈹或氫氧化鈹而製得。元素用途:金屬鈹對液體金屬的抗腐蝕性,對設計核反應堆的熱交換器是重要的。與通用的綜合劑乙二胺四乙酸(EDTA)的反應並不強,這在分析上是很重要的。鈹可以形成聚合物以及具有顯著熱穩定性的一類共價化合物。鈹用來製造飛機上用的合金、倫琴射線管、鈹鋁合金、青銅。也用作原子反應堆中的減速劑和反射劑。高純度的鈹又是快速中子的重要來源。元素輔助資料:含鈹的礦石有許多透明的、色彩美麗的變種,自古以來是最名貴的寶石。在我國古代文獻中記載著這些寶石,如貓精,或稱貓精石、貓兒眼、貓眼石,也就是我們現在稱的金綠玉。這些含鈹的礦石基本上都是綠柱石(beryl)(3BeO·Al2O3·6SiO2)的變種。

克拉普羅特曾經分析過秘魯出產的綠玉石,但他卻沒能發現鈹。柏格曼也曾分析過綠玉石,結論是一種鋁和鈣的矽酸鹽。18世紀末,化學家沃克蘭應法國礦物學家阿羽伊的請求對金綠石和綠柱石進行了化學分析。沃克蘭發現兩者的化學成分完全相同,並發現其中含有一種新元素,稱它為glucinium,元素符號定為Gl。這一名稱來自希臘文glykys,是「甜」的意思,因為它的鹽有甜味。沃克蘭在1798年2月15日在法國科學院宣讀了他發現新元素的論文。由於釔的鹽類也有甜味,因此glucinium改為beryllium(鈹),元素符號為Be。這一詞來自綠柱石。

鈹和它的化合物有毒,當吸入時,會引起呼吸器官的疾病。鈹是一種銀白色有光澤比較軟的金屬,比重比輕得出名的鋁還小一半。它和銅以及鎂可以製成輕的合金,這種合金已經應用在飛機製造中了。

相關焦點

  • 元素周期錶速記卡片:17#氯元素 (持續更新)
    MnO2 + 4HCl ——→ MnCl2 +2H2O + Cl2 ↑儘管舍勒很早就製得了氯氣,但卻並沒有完全認識它的一些性質,所以他不但沒認為是找到了一種新的元素,還把氯氣當成了是氧的化合物——「氧化的鹽酸」。直到1810年,英國化學家戴維確定了「氧化的鹽酸」氣是一種新元素,從希臘文chlōros(黃綠色)命名它為chloine。
  • 元素周期錶速記卡片:8 氧元素(持續更新)
    元素序號:8元素符號:O元素名稱:氧元素原子量:16.00元素類型:非金屬發現人:舍勒、普利斯特裡 發現年代:1773至1774年發現過程:1774年,英國的普利斯特裡,在玻璃容器中加熱氧化汞而得;1773年,瑞典的舍勒分解硝酸鹽和利用濃硫酸與二氧化錳作用亦製得氧。
  • 元素周期錶速記卡片:5 硼元素(持續更新)
    >元素符號:B元素名稱:硼元素原子量:10.81元素類型:非金屬發現人:戴維、蓋呂薩克、泰納 發現年代:1808年元素描述:它是最外層少於4個電子的僅有的非金屬元素。其單質有無定形和結晶形兩種。前者呈棕黑色到黑色的粉末。後者呈烏黑色到銀灰色,並有金屬光澤。硬度與金剛石相近。無定形的硼密度2.3克/釐米3,(25-27℃);晶形的硼密度2.31克/釐米3,熔點2300℃,沸點2550℃,化合價3。在室溫下無定形硼在空氣中緩慢氧化,在800℃左右能自燃。
  • 元素周期錶速記卡片:9 氟元素(持續更新)
    元素序號:9元素符號:F元素名稱:氟元素原子量:19.00元素類型:非金屬發現人:莫瓦桑 發現年代:1886年發現過程:1886年,法國的莫瓦桑,在鉑制U型管中,用鉑銥合金作電極,電解乾燥的氟氫化鉀,製得氟。
  • 元素周期表口訣 如何快速記憶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口訣 如何快速記憶元素周期表很多學生覺得元素周期表很難背誦,想知道怎麼才能快速記憶元素周期表,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元素周期表口訣快速記憶法。快速記憶元素周期表的方法諧音記憶周期表的具體方法如下:一、按周期記憶第一周期:「氫氦」。諧音:「輕嗨!」
  • 化學秘籍之元素周期表
    「氫氦鋰鈹硼,碳氮氧氟氖……」化學元素周期表可以說是化學研究及學習的神級「武功秘籍」,為我們學習化學提供了很好的幫助,那麼你是否知道它的起源與演變呢?他對當時已知的62個元素的原子量按遞增順序排列,發現元素的性質存在著周期性的重複,每八個元素為一周期。1869年,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製作了一張周期表,這張表格是化學研究歷史上最重要的一份研究成果。據說,在那年的一個夜晚,門捷列夫夢見已知的63種化學元素一一對應地落在格子裡,構成了一張鱗次櫛比的表格。一夢驚醒,他立即將夢中的表格還原,製成了第一張元素周期表。
  • 科學史上365天——元素周期表誕生
    元素卡片魔術門捷列夫在黑暗中長時間找不到方向,能帶給他一絲光亮的只有經他的雙手積累出來的一堆卡片。在整理這些卡片時,他先按照原子量的大小把元素順序排開。他發現,性質相似的元素,原子量並不相近,原子量彼此接近的元素性質卻並不相同,元素的性質是否有著周期性呢?
  • 元素電子字典;說愛你元素周期表
    【親測有效,強烈推薦】元素電子字典             為紀念國際化學元素周期表年
  • 高三化學教案:《元素周期律與元素周期表》教學設計
    本文題目:高三化學教案:元素周期律與元素周期表  一.理解元素周期律及其實質。  1.元素的性質隨著元素原子序數的遞增而呈周期性變化的規律叫做元素周期律。  主族序數、原子序數與元素的最高正價及最低負價數同為奇數或偶數。  六.能綜合應用元素周期表。  預測元素的性質;啟發人們在周期表中一定區域內尋找新物質等。  七.典型試題。
  • 元素周期表及原子團
    一、專題檢測1、默寫元素周期表前20號元素(見知識梳理)2、默寫常見原子團的化合價(見知識梳理)根據性質的類似,初步把元素分類為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含有稀有元素)【常見的元素符號】1.氫(H);2.氦(He);3.鋰(Li);4.鈹(Be);5.硼(B);6.碳(C);7.氮(N);8.氧(O);9.氟(F);10.氖(Ne);11.鈉(Na);12.鎂(Mg);13.鋁(Al);14.矽(Si);15.磷(P);16.硫(S
  • 化學元素周期表口訣 怎樣記憶元素周期表
    化學元素周期表口訣 怎樣記憶元素周期表化學元素周期表是學好化學的基本內容,想要學好化學一定要對化學元素著重記憶,下面小編為大家提供化學元素周期表的記憶方法,僅供大家參考。化學元素周期表內容在周期表中,元素是以元素的原子序排列,最小的排行最先。表中一橫行稱為一個周期,一列稱為一個族。
  • 科學趣談|元素周期表
    1864年,邁耶爾出版的《近代化學理論》中按元素的原子量遞增順序,論述了個元素的物理性質,之處元素性質與原子量之間的關係。邁耶爾與門捷列夫幾乎同時提出化學元素的周期性規律,邁耶爾的元素周期表與門捷列夫共同地方是都在表上給未發現的元素留有空位,按照原子量遞增的順序排列。但二者不同的是,邁耶爾側重研究元素的物理性質,而門捷列夫重於元素的化學性質。
  • 元素周期表中,第3、4和5號元素,為何在宇宙中非常罕見?
    導語:元素周期表中,第3、4和5號元素,為何在宇宙中非常罕見?地球上,人們進行化學研究時,需要用到各種化學元素。有些化學元素價格親民且量大,有些化學元素即使是耗費上千萬也只能得到零點幾克。這樣的現象不僅僅只是在地球這顆星球上存在,在整個宇宙中,有些化學元素同樣稀缺,這幾個元素分別是3號元素鋰,4號元素鈹,5號元素硼。那麼為什麼這幾個元素在宇宙中也同樣罕見呢?這就要涉及到恆星的發展過程中元素的轉變了。宇宙中充斥最多的元素就是氫和氦,其次才是氧。當一顆恆星形成時,它本身所攜帶的氫會發生核聚變。
  • 元素周期表中,第3、4和5號元素,為何在宇宙中非常罕見?
    導語:元素周期表中,第3、4和5號元素,為何在宇宙中非常罕見?這樣的現象不僅僅只是在地球這顆星球上存在,在整個宇宙中,有些化學元素同樣稀缺,這幾個元素分別是3號元素鋰,4號元素鈹,5號元素硼。那麼為什麼這幾個元素在宇宙中也同樣罕見呢?這就要涉及到恆星的發展過程中元素的轉變了。
  • 元素周期表中的未知元素合乎河圖璇璣
    從河圖洛書的規律來看元素周期表,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大家學習過中學化學,都了解了元素周期表的基本常識,我們把元素周期表,分成奇數周期組,和偶數周期組,來看他們的對稱性特徵,首先,我們要知道一組數列的規律,1*1=1,2*2=4,3*3=9,4*4=16,
  • 元素如何在元素周期表中分組
    150年後的今天,化學家們正式認可了118種元素(在2016年增加了 4位新人之後),並且仍然使用門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來組織它們。該表以最簡單的原子氫開始,然後用原子序數組織其餘元素,原子序數是每個元素包含的質子數。除少數例外情況外,元素的順序與每個原子的質量增加相對應。該表有七行18列。每行代表一個時期; 元素的周期數表示其能量水平中有多少容納電子。例如,鈉位於第三個時期,這意味著鈉原子通常在前三個能級中具有電子。向下移動,周期更長,因為它需要更多的電子來填充更大和更複雜的外層。
  • 元素周期表150歲了!你知道手機正在威脅表中元素嗎?
    到2019年,那些年折磨過我們的化學元素周期表就150歲了。1869年,俄羅斯科學家門捷列夫首次出版了類似於現代版元素周期表的周期表。為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在兩年前就將2019年定為「化學元素周期表國際年」,將用一整年時間開展各類活動,紀念元素周期表誕生150周年。
  • 【化學學科常識】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有7個周期,16個族。每一個橫行叫作一個周期,每一個縱行叫作一個族。
  • 元素周期表是如何誕生的?英媒講述150年前真實故事
    參考消息網3月4日報導英國《新科學家》周刊網站2月26日刊登題為《150年前元素周期表誕生的真實故事》的文章,講述了德米特裡·門捷列夫在150年前如何設計元素周期表的故事。文章稱,一些描述門捷列夫如何設計出元素周期表的故事試圖加載這個浪漫模板。它們聲稱,這名來自西伯利亞偏遠城鎮託博爾斯克的俄羅斯人痴迷於在這些元素之間尋找結構,並把它們寫在卡片上,就像玩紙牌遊戲那樣。故事說,門捷列夫嘗試了各種排列方法,但都沒有成功,直到1869年2月筋疲力盡的他在書房裡睡著了。
  • 氫氦鋰鈹硼,碳氮氧氟氖,這樣做,元素周期表根本不用背
    「氫氦鋰鈹硼,碳氮氧氟氖……」還記得中學化學元素周期表上這一串字符嗎?元素周期表揭示了物質世界的秘密,把一些看起來似乎互不相關的元素統一起來,組成了一個完整的自然體系。118個元素就像一群個性鮮明的小朋友,他們跟孩子對話,悄悄地告訴孩子關於自己的小秘密,一下子就拉近了孩子與化學元素之間的距離。上面這些人物角色來自《揭秘元素周期表》。這本書根據元素的屬性,把元素周期表分成幾個部分。書中一般一個跨頁介紹一類元素,用不同的顏色標記,使其清晰易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