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藍色紅月亮」在上海,咔咔兔影友實拍分享
「紅月亮」、「藍月亮」、「月全食」,短短近十天,無論是電視報紙,還是網上朋友圈,關於「月亮」這一話題一直在延燒,各個攝影群內關於拍攝,而到了昨天晚上,關於此次「超級紅色藍月亮」的討論和分享,終於到達了這一事件高潮。
那麼,這個超級藍色紅月亮(super blue red moon)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中科院上海天文臺的老師們給大家做了簡單的科普:
月全食的原理示意圖
當太陽、地球和月球處在一條直線上時,地球在中間,擋住了太陽直接照射到月球上的光,即整個月球落在地球的影子裡,便會發生月全食。發生月全食時,月亮並沒有消失,只是亮度變暗,顏色變紅,因此,那時的月亮被稱作「紅月亮」或「血月」。
月亮為什麼這麼紅?
想回答這個問題,就要注意兩個重要因素:
1)陽光中的可見光近乎白光,包含了不同波長的可見光,波長越短,顏色越藍;2)地球的大氣。
月全食時,地球擋在了太陽和月亮之間,太陽光不能直射到月亮上。只有部分太陽光,能夠經過地球大氣層折射之後照到月亮上。
由於光會受到地球大氣中比波長更小的微粒(如氣體分子)的散射,顏色越藍的光被散射的程度越厲害,結果經地球大氣折射抵達月球上的光就主要以紅光為主,所以月亮看起來就是 「紅月亮」。
以上呢,就是關於這次「超級藍色紅月亮」的知識小科普。
這樣壯觀的天文奇景,同樣引起了我們上海咔咔兔攝影影友們的關注,特別是昨天,大家從早晨就在群裡熱烈討論如何拍到最好的月亮,每一位都興致勃勃。即使天公不作美,在pm2.5為249的惡劣天氣情況下,依舊期待著這一天天放晴的時刻,國楨老師更是在群裡不斷地提醒著大家,天氣在什麼時刻會變好,這種純粹熱愛攝影的心情讓小咔十分感動,其他的影友們也時刻關注著這一天的天氣狀況,大家都在互相匯報上海各地的天氣狀況,以及能見度,雖然隨著一聲聲「月亮見不到」的嘆息,但大家還是期待能在全國都在發布月全食的氛圍中,在我們的上海,能夠拍攝到這一個百年難遇的天文奇觀,作一個真實的記錄。
終於,在21點多,上海的天慢慢晴了,能見度高了起來,大家開始興奮的在這樣一個不平靜的冬夜,頂著室外嚴寒,不停歇的戰鬥在夜空之下。接下來,讓我們來欣賞下非常難得的來自於我們咔咔兔攝影大集體中各位傑作吧~
咔咔兔攝影 國楨老師
機身:尼康D850 鏡頭:適馬 150~600C版
F6.3 1/15s ISO 2000 600mm
F6.3 1/10s ISO 400 600mm
F6.3 1/13s ISO 400 600mm
F13 1/160s ISO 200 600mm
F11 1/160s ISO 64 600mm
雖然不是每一個交給我們照片影友,都有像國楨老師這樣的技術和能力,但在這個冬夜,能夠敢於在刺骨的寒風中還燃燒著攝影的熱血為我們記錄下月全食的過程,我們依舊要為這樣的影友鼓掌,所有的專業都來源於熱愛和堅持,以下是我們搜集到的其他影友的作品,這邊曬出來,供大家參考指正。
咔咔兔攝影 夏維琳老師
機身 EOS 6D 鏡頭:70-200mm
咔咔兔攝影 張靜忠攝影
機身:尼康D750 鏡頭:70-200mm 2.8G
F2.8 1/10s ISO 200 195mm
F5.6 1/8s ISO 200 190mm
F22 1/15s ISO 100 200mm
咔咔兔攝影 沈寶弟老師
機身:佳能550D 鏡頭:騰龍 18~270mm
F6.3 2s ISO 1600 270mm
F9 1/100s ISO 100 270mm
152年一次「超級藍色紅月亮」,3小時左右的時間裡足夠讓世界各地的人感動一生。願我們每一位看到這篇文章的影友們能夠永遠記得2018年一月最後一天裡的美好時刻。下面是影友沈寶弟的一組較為完整的月全食作品製作成GIF動態圖,一同欣賞下這個百年難遇的奇觀。
交通導航
咔咔兔攝影:上海閔行區新龍路1333弄19幢34號
乘坐地鐵:地鐵9號線中春路站6號口
導航提示:百度或高德地圖搜「咔咔兔攝影」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