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北京市養老機構入住率的影響因素研究——基於北京市養老...

2020-11-30 國家統計局

北京市養老機構入住率的影響因素研究

——基於北京市養老服務設施摸底普查數據

 

朱寶生 喬曉春

 

  內容摘要:本文以北京市2016年養老設施普查獲得的16個區460家養老機構調查數據為樣本,針對入住老人的不同類型,分4個方面對老年人入住比率與養老機構醫護條件、政府補貼、配套設施和服務、醫療機構收費等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自理老人和半自理及非自理老人的需求差異較大,自理老人對運動休閒活動有需求,對醫療照護沒有需求;半自理及非自理老人則需要醫療照護而不需要運動休閒活動。研究顯示,由於政府補助和各類優惠政策支持,養老機構的收費不是影響入住率的主要因素。最後針對北京地區的特點,分析了影響養老機構入住率的因素,並提出了政策建議。

 

  關鍵詞:北京市養老機構入住率;養老服務設施摸底普查;線性回歸;非自理老人;醫護人員

 

  中圖分類號:C91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794201809-0014-05

 

  DOI: 10.13778/j.cnki.11-3705/c.2018.09.003

 

  一、引言

 

  2010610日民政部發布的《2009年民政事業發展統計報告》顯示,到2009年底,我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超過1.13億人,佔全國人口的8.5%,中國已經快速迎來老齡化。北京市是中國人口老齡化嚴重的地區,截至2016年底,60歲及以上戶籍老年人口達329.2萬人,佔總人口的24.1%,遠高於全國水平[1-2]。中國老齡問題的核心是人口社會轉型迅速,而建設跟不上轉型的速度,無法滿足老百姓對社會公共資源的需求。北京市近年來的養老助殘設施有了快速增加,養老服務體系也在逐步完善。然而,北京市養老面臨的問題,並不是養老機構、養老設施發展不夠快的問題,而是人口年齡結構快速轉變、家庭結構迅速萎縮、人口老齡化加速、養老需求快速提升導致養老服務供給跟不上需求增長速度而出現的問題。因此,加快養老服務體系的建設,成為當務之急,它也是對政府執政能力的一種考驗,它關係到老年人是否能夠安全、舒適、有尊嚴地度過晚年,也關係到老年人能否真正地享受到改革開放成果的問題。

 

  二、文獻綜述

 

  國內外關於養老和養老機構入住需求的研究文獻很多,Kraus A S et al1976)對老年人服務需求進行了大量研究,從老年人個人特徵、家庭背景、經濟狀況、身體狀況等方面研究老年人對機構養老服務的需求[3]Jay N Greenberg et al1979)研究養老機構入住與性別、婚姻狀態、親屬幫助、個人和家庭偏好、ADL指數、醫療條件數量、收入等方面的關係[4]Tom Schaal et al2015)闡述了養老機構入住率與收費的關係;還有一些文獻談到養老機構入住需求與醫護人員的服務態度、醫療條件、私人收費、醫護服務質量的關係[3-6]。張文娟等(2014)、沈向東(2014)研究了北京市老年人入住需求問題[7-8]。專門針對養老機構入住率的研究文獻較少,而具體細分到自理老人、半自理老人和非自理老人入住率的影響因素研究還是空白。北京市2016 「養老服務設施摸底普查」 數據和相關報導顯示,北京市存在著床位數過剩與老年人入住難的矛盾,這充分證明了床位數的多少與是否滿足了老年人養老需求無必然聯繫。本文基於該普查中的機構調查數據,分別從自理老人、半自理老人、非自理老人和總的入住老人4個方面,分析研究影響北京市養老機構入住率的主要因素,找到導致養老機構入住率低的原因,為政府政策制定和養老產業投資提供指導。

 

  三、數據說明、變量設置與研究方法

 

  (一)數據說明

 

  本文研究數據來源於2016年「北京市居家養老相關服務設施摸底普查」項目,本次普查共調查了北京市16個區460家養老機構,獲得符合條件的460家養老機構數據。普查結果顯示,全市每個養老機構平均設計床位數為210張,在民政局備案註冊的平均床位數為197張,而目前實際使用平均床位數為104張。全市所有養老機構設計床位總數為96540張,在民政局備案床位總數為90435張,目前正在使用的床位總數47964張;實際使用床位佔設計床位的比例或利用率為49.7%,實際使用床位佔備案床位數的比例為53.0%。養老機構調查表共採集了:「被調查對象基本情況」 「機構規模」 「人員情況」 「醫療配套及服務設施」 「建築與場地情況」 「服務及收費情況」 「機構運營及管理情況」 「養老機構輻射服務」等8大項數據信息,這些數據為研究養老機構入住率的影響因素提供了保證。

 

  對普查數據進行預處理,刪除無效數據後獲得448條研究數據。

 

  (二)變量設置

 

  1.因變量。

 

  養老機構入住率通常以養老機構的床位使用率來表示,它是養老機構實際使用的床位數佔養老機構備案床位數的比例,本文把養老機構入住率作為研究的因變量對象。

 

  2.自變量。

 

  根據北京市養老機構調查表,本次普查共獲得8大類數據信息,經過數據預處理和變量之間相關性預分析,結合已有文獻的研究結論[9-12],本文把以下5個方面的數據納入課題研究的自變量:養老機構醫護人員數量、生活配套設施、醫療護理服務、養老機構收費、政府補貼與優惠政策。

 

  (三)研究方法

 

  本文利用「北京市2016年養老服務設施摸底普查」項目數據豐富、分類細化的優勢,獲得養老機構自理老人、半自理老人、完全不能自理老人(以下簡稱「非自理老人」)和所有入住老人調查數據,採用如下的多元線性回歸模型構建4個模型,分別研究4種情況下老年人養老機構入住比率的影響因素。

 

  四、結果與分析

 

  (一)自理老人入住率的影響因素研究結果與分析

 

  利用SPSS23的多元線性回歸功能,採用逐步回歸法,以F的概率小於0.05為選入標準,大於0.1為剔除標準,進行變量篩選,獲得回歸模型1的顯示結果(見表1)。經過五步回歸過程,納入模型的自變量依次為:減免企業所得稅、各類運動場、醫療服務、舞蹈室和失智專業照護,模型結果意味著它們與自理老人入住率關係顯著。其中,運動場、舞蹈室等運動休閒場所的增加有助於提高自理老人入住率,表明自理老人對運動休閒場所有需求;增加失智專業護理反而影響自理老人的入住率,說明自理老人不需要失智專業照護;醫療服務每增加一個單位,養老機構自理老人入住率反而降低4.5%,反映了醫療服務的增加雖然提高了養老機構的服務水平,但是並不能保證養老機構入住率的提高,這可能與養老機構的服務意識和服務質量不高等因素有關,這一現象與現有研究有同樣的結果[7-9];研究結果雖然沒有顯示自理老人入住率與養老機構收費有直接顯著的關係,但是卻與政府的優惠政策關係顯著,這一結果與北京市養老機構的政府補助和政策優惠力度大有關。

 

1  自理老人入住率的影響因素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模型

未標準
化係數

標準
誤差

標準化
係數

t

顯著性

(常量)

0.218

0.023

 

9.608

0.000

減免企業所得稅

–0.049

0.020

–0.122

–2.445

0.015

各類運動場

0.051

0.023

0.109

2.190

0.029

醫療服務

–0.045

0.023

–0.101

–1.954

0.050

舞蹈室

0.068

0.027

0.129

2.499

0.013

失智專業照護

–0.040

0.020

–0.102

–1.971

0.049

 

  (二)半自理老人入住率的影響因素研究結果與分析

 

  表2是經過七步回歸過程獲得的模型2的研究結果,納入模型的自變量為:各類醫護專業技術人員數、本機構是否享受政府補貼優惠、舞蹈室、心理慰藉、生活照料、法律援助和失智專業照護,模型結果顯示它們與半自理老人入住率有顯著關係。醫護人員數量的增加、提高政府補貼優惠、提供心理慰藉、增加生活照料及提供足夠的失智專業照護有助於提高半自理老人入住率。這反映了缺失一定自理能力的老人對醫護人員的依賴,需要專業護理照料,與具有自理能力的老人相比,失去一定自理能力的老人對專業照護的需求很迫切,對服務的綜合化和專業性要求比較高,在家庭照料無法滿足的情況下,機構照料是滿足半自理老人需求的最佳方案。由於缺失一定的自理能力,因此生活照料對半自理老人也是很重要的需求,養老機構提供生活照料服務和心理慰藉服務能夠提高養老機構半自理老人的入住率[10]。由於自理能力的缺失,與自理老人的需要正好相反,舞蹈室這類運動場所反而不是半自理老人所需要的。

 

2  半自理老人入住率的影響因素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模型

未標準
化係數

標準
誤差

標準化
係數

t

顯著性

(常量)

–0.085

0.092

 

–0.921

0.357

各類醫護專業
技術人員數

0.002

0.000

0.220

4.291

0.000

本機構是否享受
政府補貼優惠

0.059

0.026

0.113

2.271

0.024

舞蹈室

–0.065

0.025

–0.133

–2.557

0.011

心理慰藉

0.086

0.034

0.135

2.551

0.011

生活照料

0.198

0.086

0.113

2.288

0.023

法律援助

–0.048

0.019

–0.132

–2.514

0.012

失智專業照護

0.040

0.020

0.108

2.029

0.043

 

  (三)非自理老人入住率的影響因素研究結果與分析

 

  表3是經過六步回歸過程獲得的模型3的研究結果,納入模型的自變量為:各類醫護專業技術人員數、減免營業稅、失智專業照護、政府補貼、生活照料和非自理老人收費,模型結果顯示它們與非自理老人入住率關係顯著。通過模型分析可以發現,與半自理老人一樣,非自理老人對醫護人員和失智專業照護同樣具有很強的需求。通過模型2和模型3的結果比較可以發現,非自理老人對醫護人員的依賴和失智專業照護的需求明顯比半自理老人要高,這是由於非自理老人完全喪失了自理能力,他們對醫護人員的依賴程度和失智專業照護的需求顯然要高於半自理老人。生活照料服務本應該是非自理老人需要的服務,可是從模型結果卻發現生活照料服務反而影響了養老機構入住率,這一結果反映出非自理老人(和家屬)對養老機構提供的生活照料服務和質量不滿意,從而影響了養老機構入住率。通過模型分析,政府補貼、政策優惠和養老機構收費與非自理老人的入住率也有顯著的相關性[7-12]

 

3  非自理老人入住率的影響因素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模型

未標準
化係數

標準
誤差

標準化
係數

t

顯著性

(常量)

0.374

0.105

 

3.556

0.000

各類醫護專
業技術人員數

0.003

0.001

0.272

5.126

0.000

減免營業稅

0.083

0.022

0.180

3.706

0.000

失智專業照護

0.057

0.022

0.126

2.586

0.010

政府補貼

–2.012E-5

0.000

–0.109

–2.204

0.028

生活照料

–0.233

0.103

–0.109

–2.273

0.024

非自理老
人收費

4.929E-6

0.000

0.103

2.017

0.044

 

  (四)養老機構總入住率的影響因素研究結果與分析

 

  表4是經過五步回歸過程獲得的模型4的研究結果,納入模型的自變量為:各類醫護專業技術人員數、法律援助、失智專業照護、政府補貼和減免營業稅,模型結果顯示它們與養老機構總入住率關係顯著。分析顯示,與半自理和非自理老人入住率一樣,增加醫護人員數量、提供失智專業照護有助於提高養老機構總入住率,這個結果也反映了養老機構的入住對象主要為缺失自理能力的老人,高齡和失能老人是養老機構的剛需人群,養老機構的軟硬體建設應該更多地考慮高齡失能老人的需要。模型結果雖然沒有顯示養老機構入住率與養老機構收費有直接顯著的關係,但卻顯示與政府補助和政策優惠有關,這一結果說明,費用在養老機構入住率上是有影響的,可能由於北京地區收入比較高,政府補助和優惠力度大,因此養老機構的收費與入住率的關係不是非常顯著[13-14]。模型分析發現,提供法律援助反而影響了養老機構入住率,這與老年人的法律意識不強的思想意識有關,老年人即使遇到與子女贍養、養老機構侵權有關的法律問題,也不希望走法律途徑,而希望自行解決。

 

4  養老機構老人入住率的影響因素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模型

未標準
化係數

標準
誤差

標準化
係數

t

顯著性

(常量)

0.483

0.034

 

13.997

0.000

各類醫護專業
技術人員數

0.004

0.001

0.320

6.005

0.000

法律援助

–0.101

0.031

–0.165

–3.271

0.001

失智專業照護

0.081

0.031

0.131

2.603

0.010

政府補貼

–2.654E-5

0.000

–0.104

–2.084

0.038

減免營業稅

0.064

0.031

0.101

2.062

0.040

 

  五、研究結論與政策建議

 

  (一)研究結論

 

  第一,運動場所和舞蹈室變量反映老年人對運動休閒娛樂設施的需求情況,自理和非自理老人的需求不同。對於自理老人,結果顯示兩個變量與自理老人入住率的相關係數在小於3%的水平上正向顯著。說明休閒娛樂和運動設施投入越多建設越好,自理老人入住率越高。與其相反,舞蹈室、運動場所兩個變量與半自理和非自理老人的入住率的相關係數均為負值,說明缺失自理能力的老人不需要相關的運動娛樂設施。

 

  第二,醫護專業技術人員數和失智專業照護兩個變量反映的是老年人對醫療照護的需求,它們也反映了養老機構醫療護理水平的情況。對於半自理和非自理老人,結果顯示兩個變量與老人的入住率都是正向顯著相關的,說明增加醫護人員和提供失智專業照護可以提高半自理與非自理老人的入住率。而對於自理老人,結果正好相反,這兩個變量與自理老人入住率的相關係數是負值,說明能夠自理的老人不需要專業的醫療照護[10]

 

  第三,模型結果顯示生活照料與半自理和非自理老人入住率也關係顯著,說明缺失自理能力的老人是需要生活照料的,同時模型結果顯示兩者的相關係數有正向也有負向的,這反映了,一方面缺失自理能力的老人需要生活照料,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目前養老機構所提供的生活照料服務還有不足,還不能滿足入住老人和家屬的要求。因此,養老機構要加強自身軟體投入建設,提高服務質量吸引更多的目標用戶入住。模型結果也顯示了心理慰藉與半自理老人入住率正向的顯著關係,說明了心理慰藉也是提高半自理老人入住率的影響因素,而對於其他老人,心理慰藉的影響效果不是很明顯。

 

  第四,通過4個模型的綜合分析可以得出:養老機構入住率與養老機構收費的關係不顯著,但是卻與政府補貼以及政策優惠顯著相關,這可能是由於北京地區收入比較高,政府補助和優惠力度大,因此養老機構收費對養老機構的入住率影響不大,兩者之間沒有顯著性相關性,國內外相關文獻的研究也驗證了這個結論[15-18];總的入住率影響因素與半自理及非自理老人入住率的影響因素基本是一致的,這一結果表明,養老機構入住的目標人群主要是失能老人,這就需要國家建立居家養老、社區養老和機構養老三位一體的現代養老服務體系(機構養老的主要入住對象是高齡失能老人,能夠自理的低齡老人以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為主,政府應該建立分類扶持政策,精準地進行養老機構建設投入,合理使用養老財政資金);一些本應該增加養老機構入住率的設施和服務,反而降低了入住率,這反映了養老機構的人員素質、服務意識和服務質量還比較低,影響了入住率。

 

  (二)政策建議

 

  第一,調整財政支出投向,合理引導養老機構的投入。政府部門利用財政補貼、政策優惠等經濟槓桿,促使養老機構改進服務、提高質量、增加軟體建設投入,加強專業人員的引進和培訓,滿足老年人實際的養老需求,提高養老資源利用率。

 

  第二,提高服務質量,推行醫養結合。研究結果顯示,養老機構入住主體是高齡老人和困境失能老人,真正對入住老人具有吸引力的是養老機構所能提供的醫療護理服務,增加醫護人員數量、提高醫療人員素質和醫護水平、推行醫養結合,是提高養老機構入住率的有效方式。

 

  第三,改變政策補助方式為需方補助,提高有效需求。單純根據新建床位數進行的補貼會刺激養老床位數的大量增加,在養老機構床位數嚴重不足的情況下,這個做法是合理的,但是在新增床位大量閒置的情況下,會造成資源浪費,而改為需方補助可以提高養老機構入住需求,提高養老機構入住率。

 

  第四,開展養老需求側普查,掌握實際養老需求,進行精準的機構養老投入,實現養老機構入住率的有效提高。由於文章的研究數據只有供給側養老機構入住率影響因素的數據,缺少老年人需求側的數據,缺少供需雙方數據的匹配,研究效果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如果能夠與北京市正在開展的精準幫扶普查數據結合進行分析,研究效果會更好。

 

  參考文獻

 

  [1]       黃毅, 佟曉光. 中國人口老齡化現狀分析[J]. 中國老年學雜誌, 201221: 4853-4855.

 

  [2]       北京市戶籍老年人口達329 老齡化已超24%[EB/OL]. [2017-10-31]. http://www.gov. cn/xinwen /2017-10/31/content_5235685.htm.

 

  [3]       Kraus A SSpasoff R ABeattie E Jet al. Elderly applicants to long-term care institutions. I. Their characteristics health problems and state of mind[J].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 1976 243: 117-125.

 

  [4]       Jay N. Greenberg Anna Ginn. A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the Predictors of Long-Term Care Placement[J]. Home Health Care Services Quarterly 1979 11: 75-99.

 

  [5]       Tom Schaal Tonio Schönfelder J Klewer et al. Market mechanisms among nursing homes: a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price quality and demand [J]. Heilberufe Science 2015 62: 43-47.

 

  [6]       Wolf R S. A social systems model of nursing home use[J].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 1978 138: 111-127.

 

  [7]       張文娟, 魏蒙. 城市老年人的機構養老意願及影響因素研究——以北京市西城區為例[J]. 人口與經濟, 20146: 22-34.

 

  [8]       沈向東. 北京市的養老機構及入住情況調查[J]. 北京: 中國統計, 20143: 32-34.

 

  [9]       王黎, 謝紅. 北京市養老機構入住費用現況調查及影響因素研究[J]. 中國全科醫學, 201422: 2630-2633.

 

  [10]      任豫晉. 太原市機構養老資源供給現狀及老年人口空間分布研究[D]. 山西醫科大學, 2016.

 

  [11]       喬曉春, 胡英. 中國老年人健康壽命及其省際差異[J]. 人口與發展, 20175: 2-18.

 

  [12]       穆光宗. 我國機構養老發展的困境與對策[J]. 華中師範大學學報: 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22: 31-38.

 

  [13]       丁華, 徐永德. 北京市社會辦養老院入住老人生活狀況及滿意度調查分析[J]. 北京社會科學, 20073: 15-20.

 

  [14]       裴育, 史夢昱. 地區公共養老服務資源利用率影響因素分析——以蘇南地區為例[J]. 江蘇社會科學, 20181: 50-57.

 

  [15]       王靜. 北京社會化居家養老問題與對策研究[J]. 人口與經濟, 20123: 65-66.

 

  [16]       康蕊. 養老機構與老年人需求分布的結構性矛盾研究——以北京市為例[J]. 調研世界, 201611: 36-41.

 

  [17]     桂世勳. 應對老齡化的養老服務政策需要理性思考[J]. 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74: 78-84 163.

 

  [18]       劉維林, 李放. 推進養老服務亟需六個轉變[J]. 新視野, 20174: 98-103.

 

  作者簡介:

 

  朱寶生,男,1969年生,江蘇句容人,現為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北京大學高級訪問學者。

 

  喬曉春(通信作者),男,1958年生,遼寧瀋陽人,現為北京大學人口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口學會副會長,中國人口學會人口信息和人口統計專業委員會主任。

 

相關焦點

  • 養老產業為何興旺不起來?不是沒有需求,而是沒有「市場」
    本文通過分析本次北京養老機構普查中有養老登記許可、且有入住老人人數登記的458家正規養老機構,旨在通過北京市的情況來回答和解釋養老產業為什麼興旺不起來。 調查中發現: (一)只有1.3%的戶籍老年人住在養老機構; (二)北京市有近20%的機構入住率不到20%,有50%的機構入住率不到50%。
  • 北京養老機構評星標準徵意見 老人滿意度率至少達85%能"掛星"
    按照徵求意見稿,「掛星」養老機構老人的滿意度率至少要達到85%,物品必須100%消毒合格,每日組織老年人活動不得少於2次,每周還要更換食譜並向老年人公布且存檔。   按照徵求意見稿,養老機構評定的等級從低到高共劃分為五個級別,即一星、二星、三星、四星、五星。星級也有時限,星級標誌實行統一管理,有效期為三年。
  • 2020年版中國養老公寓行業深度調研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1.7.5 老年養老需求分析——社會行為方面第八章 中國發展養老公寓可行性分析    1.8.1 市場人口因素分析    1.8.2 市場購買力因素分析    1.8.3 市場需求產生的購買意向分析第九章 中國養老公寓發展現狀分析    1.9.1 中國養老公寓發展的基本現狀調研    1.9.2
  • 差異化養老:基於我國老年殘疾人異質性特點分析
    原標題:塗愛仙 周沛:差異化養老:基於我國老年殘疾人異質性特點分析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積極福利視角下殘疾人就業問題研究」(14BSH104);海南省教育科學規劃項目「國際旅遊島建設背景下養老服務專業化人才培養模式研究」(QJY1251535) 一、問題的提出:老年殘疾人的個性化養老服務需求 隨著國家對殘疾人保障的重視
  • 「青年學者」李靜:寄居式養老——城鄉融合視域下大城市養老的紓困...
    來源:盤古智庫「提出寄居式養老,主要是基於大城市老年人需求的多樣性和養老服務有效供給不足的張力加劇而產生一種困局。從基層來講中國是典型的鄉土社會,如果讓農民居家附近提供一些服務,那是對他們的戀家情節很好的滿足。
  • 雙橋恭和家園運營滿三年 產權居家養老社區住著如何?
    以家庭為核心、以社區為依託、以專業化服務為依靠的居家養老模式,受到很多老人青睞。2017年11月,本市唯一一個共有產權養老服務設施項目——雙橋恭和家園竣工,並於2018年4月正式推出養老居室現房。對於這種產權居家養老社區的新嘗試,很多老年人甚至是即將步入老年期的中年人都非常感興趣。
  • 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2018年財政預算信息
    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2018年部門預算情況的說明一、基本情況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以下簡稱市社科規劃辦)成立於1983年9月,是隸屬於市委、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副局級事業單位。單位內設秘書處、規劃處、研究基地工作處、成果處、宣傳處和信息處等6個處室,事業編制29人,在職29人,退休人員9人。
  • 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科技支撐服務北京超大城市治理體系建設
    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北科院)作為北京市政府直屬的大型科研機構,緊緊圍繞首都城市功能定位,充分發揮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和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主力軍和排頭兵作用,多年來主動開展科技創新,為建設世界超大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典範提供科技支撐。
  • 對養老服務產業政府政策跟蹤審計的研究探索
    政府政策跟蹤審計能夠從體制機制等方面進行分析,找準問題的本質,發現根本阻礙因素,有效做好頂層制度設計,促進養老產業的政策制定合理化,一定程度上增強制度的可實施性,從而逐步削減影響養老產業或項目成果轉化的阻力,推動相關成果轉化,使得養老項目能獲得相應的成效。
  • 北京市發布2017年度職工平均工資
    北京市人力社保局表示:職工平均工資指標是有關部門制定社會保險徵繳標準、計算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制定最低工資標準以及確定人身損害司法賠償等問題的重要依據,關係你我和用人單位的切身利益。影響一.社保繳費基數上下限與平均工資最為密切相關的,則是五項社保繳費基數的相應調整。
  • 這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成功立項,涉及醫療、養老!
    項目下設五個課題,學校曹瑩瑜博士承擔課題1"護理床多體位姿態和體壓自適應調整技術及其工程實現"的1項子課題,梁亞軍工程師承擔課題3"基於個體化信息的智能二便監測技術及處理功能模塊研究"的1項子課題。
  • 東勝悅伴灣養老公寓獲評四星級養老機構
    (推廣)  近日,河北省民政廳發布了關於2020年度養老機構星級評定結果的通報,其中,東勝悅伴灣養老公寓榜上有名,獲評四星級養老機構。  星級評定被譽為養老機構的「高考」,嚴格按照國家標準進行考核。
  • 別讓「跑路」機構捲走老人養老錢
    入住養老機構已經成為人們重要的養老方式。然而,近期涉養老機構的服務糾紛有逐漸增多的趨勢。「新華視點」記者在北京、長沙、南昌等地調查發現,多地發生養老機構「跑路」事件,一些老人動輒數十萬元的養老錢被捲走。
  • 基於PS-InSAR數據的北京市地面沉降影響因素及其交互作用探測
    ②採用基於機器學習或空間統計方法分析各影響因素對地面沉降的作用,如Zhou等人基於梯度提升決策樹模型分別定量分析了地下水位變化、可壓縮沉積層厚度、地面荷載對沉降的影響程度;Omid等人採用最大熵值法和規則集的遺傳算法研究了地面沉降特徵與地質環境影響因素的關係。
  • 養老行業營銷破局新趨勢:流量破局、線上破局、成交破局
    嘉賓|顧穎、陳杏來、袁亞剛  來源|AgeLifePro(ID:AgeLifePro)前言自2013養老產業元年爆發以來,全國每年新增大量養老床位,產品類型涉及養老機構、CCRC、旅居養老等多種業態,但伴隨而來的是「低入住率」、「慢去化」、「大量床位空置
  • 養老機構頻繁跑路 監管如何施力防患未然
    入住養老機構已經成為人們重要的養老方式。然而,近期涉養老機構的服務糾紛有逐漸增多的趨勢。「新華視點」記者在北京、長沙、南昌等地調查發現,多地發生養老機構「跑路」事件,一些老人動輒數十萬元的養老錢被捲走。(新華網1月2日)要知道,這數十萬元是老年人辛苦幾十年積攢的血汗錢,一旦機構「跑路」或宣布破產,這些血汗錢可能就會「打水漂」。那麼養老機構「跑路」緣何頻發?
  • 養老機構如何玩轉視覺設計?不止「好看」這麼簡單!
    「一點小的改變,都能夠受益終身」目前,我國養老機構的服務水平尚處於發展期,亦出現比較完善的養老機構,但是總體來說,養老機構中的設計尚未跟上老人的需求,其中視覺設計介入就夠養老服務中的案例更少。一、視覺設計的重要性視覺設計對養老機構的影響:視覺設計也可以稱為視覺識別系統,也就是VI,是將企業的理念、文化等信息,通過標準化、系統化的視覺符號傳達給大眾,用以突出企業個性
  • 首創深耕養老生態鏈「首創」智慧養老社區
    甄選合作夥伴「椿萱茂」,深耕養老生態鏈,首創置業這一創新養老模式的運營發布,也是讓中國在實現「全民養老」的使命道路上,實現了新的跨越。對於正在步入「銀髮時代」的中國而言,「老有所養」、「老有所樂」不僅是美好生活的一大願景,也成為新時期急需攻堅的重要領域。
  • 讓更多年輕人投身養老產業
    張淳藝北京近日印發《北京市養老服務人才培養培訓實施辦法》,公布用「錢」引人、留人的獎勵政策。該《辦法》規定,對應屆畢業生進入養老服務行業的,將分3年發放入職獎勵,本科及以上獎勵6萬元,專科(高職)獎勵5萬元,中職獎勵4萬元。截至2019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約有2.54億,佔總人口的18.1%。隨著老齡化步伐不斷加快,養老服務行業前景廣闊,人才需求量巨大。
  • 我國養老服務業人才吸引力初步調查分析
    一、研究對象和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次調查對象為養老服務業從業人員,為儘量減少地域、單位性質、工作崗位等因素對調查結果的影響,我們選取了北京、南京、瀋陽、大連等不同地域、不同性質的10家養老機構的工作人員進行了抽樣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