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是日新月異的網際網路時代,也是信息共享、多元發展的大數據時代。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2020年3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杭州城市大腦運營指揮中心考察時指出,運用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推動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創新,從數位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讓城市更聰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廣闊。
這既為伊金霍洛旗大數據發展指明了方向,也提供了遵循。
作為鄂爾多斯市城市核心區的組成部分,近年來,伊金霍洛旗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大數據發展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審時度勢,精心謀劃,加強大數據開發利用和信息系統整合共享,謀劃《伊金霍洛旗智慧城市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9年—2021年)》藍圖,讓大數據發展為產業升級、社會治理、改善民生等工作賦能,也讓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提升,「數字伊金霍洛」蹚出一條「雲上」新路徑。
「大數據云海」的脈絡
一根「數據線」,就是縱橫交錯的脈絡。
當身居城鎮的我們暢通無阻地遠程辦公、共享信息,當僻遠鄉村的人們信號滿格、快樂上網,當大數據滲透到我們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隱藏」的關節其實時時刻刻都在發力。
「隱藏」的關節是什麼?就是那一根「數據線」。一根,締連著千萬根。
近年來,伊金霍洛旗採取自建、與通信運營商聯合共建等模式,建設弱電管道437公裡,打通斷頭管網30餘處,新建5G基站100個。特別是建成了自治區首個政務城域網,覆蓋範圍可達全旗,修建主幹光纜環網11條,敷設光纜1343公裡,這個距離相當於從伊金霍洛旗到青島。
「全旗政務城域網的建成,實現了集中辦公大樓網際網路、政務網、視頻專網三網並行,打造了全旗範圍內政府各部門的信息高速通道。」伊金霍洛旗大數據發展局副局長關偉說。
這樣一來,政府橫向數據的安全及互聯互通有了基礎性保障,無論是城市公共安全,還是精細化管理,無論是政務服務,還是資源共享,都有了「智慧化」的依託,智慧城市建設的「七經八脈」也就打通了。
隨之,政務數據資源共享的構想從紙面落地。本來,「伊金霍洛旗政務雲」平臺已經搭建起來,視頻專網存儲租賃規模達22PB。海量存儲,數據龐大,但政務系統孤立運行、數據分散存儲的現狀並未得到實質性的改變。
要達到全面服務百姓與智慧治理城市之間的高度統一,必須破除橫在其中的「數據壁壘」。從2019年9月起,伊金霍洛旗依託鄂爾多斯市政務數據資源共享平臺,37個部門完成數據上傳,梳理政務信息資源目錄163項,資源指標總數達905個,政務信息資源共享工作初步取得成效。
關偉舉了個例子。比如,一個殘疾人家庭的學生到教育部門申請助學金,以前可能要先到殘聯開證明才能申請,而現在數據共享後,教育部門可以直接從共享資料庫調出殘聯的相關數據,學生只需要跑一次就能辦成事。
「我們正在全面推動數據資源採集匯聚,打通數據『上下』『左右』通道,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關偉說。
由此,伊金霍洛旗數字城市的脈絡已經清晰可見。可是,距離脈絡遍布「全身」,還差一步距離。偏遠鄉村怎麼辦?智慧的觸角怎樣才能延伸到農村牧區的邊邊角角?88個村社沒有信號,這是亟待解決的「盲點」。
2020年,針對手機信號較差且常住人口超過20戶的自然村,伊金霍洛旗實施移動信號全覆蓋項目,該項目也是2020年伊金霍洛旗人大代表票決確定實施的8件民生實事項目之一。項目採用政府補貼、運營商共同承建的方式,截至目前新建39個宏基站,解決了47個社手機信號弱、無信號等問題。
「以前手機沒信號,打個電話還得站在坡坡上,可費勁兒了,更不用提上網了。」伊金霍洛鎮壕賴村村民奇香蘭說,「現在,走哪兒都是滿格的信號,看新聞、發視頻、網絡購物都可快了,再不卡了。」58歲的她,享受到了「滿格的幸福」。而很多鄉村裡的年輕人,也借「網」出招搞電商,村集體經濟發展、鄉村振興的「網路」也正在變作「致富路」。
在大數據浪潮下,伊金霍洛旗疏通了「血管」,打通了脈絡。網際網路讓伊金霍洛融入世界發展大潮,信息高速公路讓農村牧區不再閉塞。伊金霍洛旗正以迅捷的步伐,在「大數據云海」中力創一片新天地。
「雲上伊金霍洛」的維度
騰「雲」而上,方能一攬全局,把握維度。
身處「雲時代」中,伊金霍洛旗發展大數據卻並不「輕飄飄」。以大數據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以大數據引領產業轉型,以大數據服務社會民生,不斷凸顯大數據的「乘數效應」,這力度、廣度和溫度,正是「雲上伊金霍洛」的維度,也是大數據帶來的實實在在的「觸感」。
伊金霍洛旗被外界稱為「地下煤海」,在煤炭的生產、經營、銷售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數據。若將這些數據進行整合,建立大數據平臺,那麼對於煤炭企業的生產創新,對於地方政府的結構調整,都會提供新的思路。
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大數據。伊金霍洛旗聖圓能源集團打造的易能通智慧能源服務平臺應運而生。平臺上線後,通過競價等交易模式,累計為煤礦銷售溢價1.21億元,新增稅收4598萬元,解決了長期以來產地煤炭大宗商品產業鏈上的「痛點」,成為伊金霍洛旗煤炭等大宗商品平臺化、電子銷售的新業態。2017年,該平臺獲得了國家工信部評選的「工業電子商務平臺」試點示範項目的殊榮。
而伊金霍洛旗能源局搭建的煤礦安全生產綜合監管信息平臺,可以監控到全旗67家煤礦的瓦斯動態監測情況,能夠第一時間排查隱患,保障生產安全,也能通過大數據,堵住無票購銷和隱蔽交易的漏洞。
可以說,讓網際網路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以大數據為推手強力推動產業創新升級,伊金霍洛旗開闢了大數據發展的一個新路徑。
眾所周知,城市管理少不了「千裡眼」。而「平安伊金霍洛」的建設,將資源進行了整合,「千裡眼」真正變成了多部門的「天眼」。
目前,「平安伊金霍洛」共接入監控設備圖像17093路,視頻監控區域遍布全旗七個鎮各街、路、巷,實現了公安、交管、城管、市政、環保等多部門共享同一攝像頭。公安視頻監控系統搭建了多引擎人臉識別分析平臺、車輛二次識別分析平臺、視頻圖像偵控作戰平臺、超級地圖等15個子平臺,極大提升了多警種合作水平和辦案效率。一隻只「智慧的眼睛」,猶如天網一樣,守衛著這座城市。
城市管理當然不只「千裡眼」,更有阿爾斯倫「雄獅之眼」。這隻「眼」,是伊金霍洛旗市政管理局打造的智慧照明平臺。平臺於2020年9月上線,預計節能效率將達到60%,每年可節省約1315萬千瓦的電量,可直接節約電費約835萬元。
除了節能降耗之外,平臺還具有遠程監測及智能控制的功能,可以根據道路環境因素、人車通行因素和時間因素等,自主設定路燈的開關及照明強度,實現單燈控制,還可以通過監測分析運行數據,定位顯示故障位置,提高檢修效率。
伊金霍洛旗公用事業管理服務中心路燈所所長鄔耀平說,隨著大數據的出場,他的「小夥伴們」再也不用每天都在查線和換燈的路上耽誤時間了。
與鄔耀平的「小夥伴們」相同,自從智慧水務管理系統上線後,如果發現跑冒漏滴,管網GIS直接關聯到導航地圖發現故障點,伊金霍洛旗自來水公司王浩東的「小夥伴們」再也不用憑著經驗和記憶尋找故障點,直接去維修就行了。
大數據正以其鋪天蓋地、不可阻擋之勢,為地方發展、城市管理貢獻智慧和力量,其彰顯出來的力度和廣度已經有目共睹。然而,大數據並非冷冰冰的數字,其民生溫度也在持續升高。
掛號看病用手機,在網上買東西,拿上手機就能去逛街,吃飯購物都可以用手機支付……這些,其實都是老百姓所能感受到的大數據。
就拿日常的外出就餐來說,只要在微信小程序上打開「舌尖720」,就能看到伊金霍洛旗範圍內大大小小的商家。點開任意一家,都可以直接從商家電子公示大屏中查看動態衛生登記狀況以及生產經營證照,還可以對存在問題進行投訴、舉報,直接通過該平臺上傳證據,方便執法人員進行溯源追責、調查取證。360度全方位監管,360度全流程溯源,兩個360度,是老百姓舌尖上的雙倍安全。
「以前總會為吃什麼、安不安全而糾結,現在一個『舌尖720』,商戶幾千家任意選,手機上看後廚,不滿意就地用手機投訴,再沒有這些方面的擔憂了。」經常在外就餐的楊豔梅說。
再比如就醫,伊金霍洛旗衛健委打造了全民健康信息平臺,連接了旗內各級公立醫療機構。患者去任意一家公立醫院看病,醫生可以直接從平臺上調閱就診人的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了解基礎病史及用藥禁忌。通過平臺,還可以看到實時的就診情況,包括開了什麼藥,這既為患者提供了便利,也確保了醫生「對症下藥」。而且,如果患者選擇到市裡的公立醫院就診,那麼市醫院也可以直接調閱患者在旗醫院的就診信息,縱向的數據也接通了。
2020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為智慧醫療提供了很多應用場景,如核酸檢測、線上配藥、線上醫保支付等,這些環節都開始逐漸被打通。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有了大數據的「加持」,老百姓看病問診更方便快捷了。
如今,伊金霍洛旗正在利用大數據洞察民生需求、優化民生服務,加快大數據在社保、醫療、教育、家居等民生領域的應用,不斷創新民生服務供給模式,以大數據手段實現民生需求和民生供給的精準對接。
站在大數據的「風口」上,縱觀整個伊金霍洛旗,大數據的運用,已經涉及全旗各行各業。為了讓「一朵雲」發揮更大的威力,伊金霍洛旗正在把智慧城管、智慧管網、智慧園林、智慧應急、智慧社區、一手辦等匯入「智慧大腦」中,全面解碼大數據,激活發展的內生動力。
未來已來,將至已至。「我們將搶抓機遇,乘勢而為,讓大數據產業助力智慧城市建設,從而實現優化區域經濟發展結構和提升政府服務能力的目標,讓城市更美好,讓人民更幸福。」伊金霍洛旗大數據發展局局長徐建霞說。
丨來源:鄂爾多斯日報
原標題:《大數據時代的伊金霍洛「雲」實踐》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