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摘錄 | 新興技術論壇:雲時代的科學第四範式

2020-11-04 上海科技

2020年浦江創新論壇-新興技術論壇「雲時代的科學第四範式」於10月29日下午在錦江飯店錦江小禮堂舉行。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發育與健康微生物學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法國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德國科學院院士、瑞典工程院院士、英國皇家學會會士Philippe Sansonnetti,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常務副校長、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院長金力,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上海營養健康研究所生物醫學大數據中心首席科學家趙國屏,以及青雲QingCloud CEO,Eclipse Committer黃允松,分別做主題報告。(按演講先後排序)。


主題報告

Philippe Sansonnetti,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發育與健康微生物學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



大數據時代下微生物與宿主相互作用的研究

1.如今數據的溝通和交流變得越來越重要,在生物學的傳染疾病研究過程中,微生物整個發展的相互介入包括整個遺傳學還有物理、化學包括基因組學各方面相互作用,所有的研究過程均會生成大量數據,更需要相互之間的協同效應。


2.所有人體中都有生物,且是微生物群落,存在於人體皮膚的各個地方,在新冠疫情下,需要更加注重微生物群落相互之間的作用,研究如何應對各種各樣的疾病或者細菌和病毒。


3.隨著科技的發展和變革,在進行微生物研究的過程中,可以更方便獲得數據,而且數據處理方法也更為強大,使得每一次研究都發生質的飛躍。


4.新的測序和新的生物信息方式可以幫助科研工作者了解整個微生物群落的情況,相關數據採集量越來越大,總體上的數據複雜度也越來越高。


5.人體體系非常複雜,人體中的微生物菌落能起到屏障功能,以刺激或消弱病毒感染,多年來做了很多研究,探尋細菌感染的發病機理,研究結果表明,在一開始感染時就對病菌有充分了解並且進行幹預措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金力,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常務副校長、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院長



表型組學-大數據時代生命科學範式變革

1.傳統的科學研究是問題導向的研究,而大數據時代的科學第四範式下的科學研究是產生問題,核心是通過產生大量數據而產生問題。這兩種範式並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補充,使研究效率更高。


2.數據的作用是從觀察現象到發現因果關聯,因果關聯構成對自然界認識的重要部分。首先要通過「測量」獲得大量數據,然後才能進行分析。生命科學已進入大數據時代,與大數據的概念相似,基因組學範式的第一步即是發現基因與表型的關聯。


3.表型組範式是繼基因組學範式的一種新科學範式,是大數據時代生命科學的第四範式。表型組範式與基因組範式的主要區別在於從篩基因到篩表型+基因。


4.精密測量技術和大數據科學的發展使科學家們可以對大規模人群樣本進行全景精密測量後獲得海量表型大數據,並加以科學分析,繼而,發現表型—環境—基因之間、宏觀表型—微觀表型之間的跨尺度關聯與相互作用,最終繪製出人類健康與疾病的全景式表型組「導航圖」。


5.新範式下的產業創新鏈主要體現在:一是以精密測量為導向,突破一批生命健康與臨床診療關鍵技術,推動健康管理與醫療設備的研發;二是通過對健康人群和疾病人群精密測量,發現全新生物表現標誌物,研發新型診斷試劑和產品;三是解晰健康與疾病表型的遺傳基礎及致病機制,數量級獲得新型新藥靶點及組合,為原創新藥提供源頭支撐;四是挖掘表型組圖譜大數據,發掘全表型組基因關聯分析方法,形成系列健康管理數據產品和智能化輔助診斷系統。


趙國屏,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上海營養健康研究所生物醫學大數據中心首席科學家



新冠大疫和生物醫學大數據

1.生物學經歷了三次革命,伴隨著每次革命,數據量在不斷增大。第一次革命始於上世紀中葉,進入分子生物學時期;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時,發生第二次革命,進入基因組學時期,此時數據量已達到TB級;第三次革命開始於21世紀初,即進入了生命科學、物理科學和工程學的會聚時期,數據量則進入了EB級。


2.流行病學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以及健康相關狀況及其影響與決定因素,並研究防治疾病及促進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學。在流行病研究過程中的每個層次上都會產生大量數據,這些數據能夠有效的支撐研究工作。


3.傳染病暴發上升原因主要源於四大因素:一是全球經濟的一體化使人口和貨物的流通加速;二是全球氣候總體呈現變暖趨勢;三是城市化與壹健康,全球大城市人口量急劇上升;四是經濟社會發展與傳染病防控因素,貧困地區醫療衛生條件差,快速發展中國家防控體系不完善,發達國家「消費型」生活方式,因此新時代需要新的平衡。


4.從考慮應用目標和追求基本認識兩個維度,生物醫學研究或劃分為四大象限,一是巴斯德象限的應用基礎,尋求擴展知識的邊界,又受到應用目的影響的研究活動;二是愛迪生象限的應用研究,單純的應用研究,不尋求對某一學科的全面認識;三是波爾象限的基礎研究,只受認識需求推動,不受實際應用引導的研究活動;四是NCBI象限的數據/樣本積累活動,這是真正需要國家支持才能做好的事。


5.傳染病防治體系應將傳染病的相關研究納入其中,在疾控、醫療、研究教育機構相關單元之間建立經常性的聯繫和有效的科研合作。在實現信息與資源在安全可控及績效共贏基礎上的交流共享。以臨床為核心,建立「非典」研究的常規演練體系。


黃允松,青雲QingCloud CEO,Eclipse Committer



科研創新加速器——軟體定義的多維雲計算

1.軟體定義世界。以汽車為例,軟體定義汽車帶動商業模式的發展,汽車功能的發布和更新不再依託硬體的發布和更新,當下一代汽車進行投入的時候絕大部分崗位將是軟體工程師。


2.網絡是雲計算的核心服務,雲計算的拓展帶來SDN的多域互聯,SDN從局域往廣域拓展,到SDN-WAN。而雲網邊端帶來物聯網的落地和實踐。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加速物聯網的發展,三分之一的決策者表示將因新冠疫情而增加物聯網的投資。


3.雲計算的計算形態可劃分為幾種類型:一是科學家用的較多的高性能雲;二是較為普遍應用的面向雲原生應用的容器混合雲;三是私有雲或託管雲;四是公有雲。


4.數據如果是孤島式沒有共享,不能相互交叉,則研究則沒有意義,以上海為例,很多科學團隊在從事微生物、病毒傳染病等相關研究,這些研究是相互交叉的,是大數據的交叉和分享過程,這時無論公有雲還是行業科研雲形態都變得至關重要。


5.開源是全世界的基礎架構技術協作,基礎架構不存在國別,一定是全球一體化的。


本文由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產業創新研究室副研究員傅翠曉整理。文章觀點不代表主辦機構觀點。

相關焦點

  • 觀點摘錄 | 新興技術論壇:雲時代的科學第四範式
    2020年浦江創新論壇-新興技術論壇「雲時代的科學第四範式」於10月29日下午在錦江飯店錦江小禮堂舉行。表型組學-大數據時代生命科學範式變革○ 1.傳統的科學研究是問題導向的研究,而大數據時代的科學第四範式下的科學研究是產生問題,核心是通過產生大量數據而產生問題。
  • 微軟《第四範式:數據密集型科學發現》中文版發布
    本書擴展了開創性計算機科學家、圖靈獎獲得者、微軟研究院技術院士吉姆•格雷(Jim Gray)的思想,基於e-Science提出了科學研究的第四範式:以大數據為基礎的數據密集型科學研究(Data-intensive Science)以及學術交流。該書從地球環境、健康醫療、科學的基礎架構以及學術交流等四大部分,對數據密集型科學研究願景進行了探討,就如何充分利用科學發展的第四範式提供了深刻見解。
  • 《第四範式:數據密集型科學發現》中文版圖書正式發布
    10月23日,《第四範式:數據密集型的科學發現》中文版圖書在中國科學院國家科學圖書館正式發布。微軟研究院的《第四範式:數據密集型的科學發現》(The Fourth Paradigm: Data-intensive Scientific Discovery)是第一本、也是至今為數不多的從研究模式變化角度來分析「大數據」及其對革命性影響的專著。
  • 計算社會科學:一種新研究範式
    計算社會科學是大數據時代的產物,目前計算社會科學更多地被理解為一個利用計算的方法開展社會科學問題研究的新興領域。2009年2月,以David Lazer為首的15位學者在Science上發表題為「計算社會科學」的觀點性文章,標誌著這一領域的誕生。
  • 第四屆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學科高峰論壇在哈爾濱舉行
    東北網8月22日訊 (商豔凱 記者姜姍姍) 近日,由第七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學科評議組、中國工程院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部、中國航空學會和中國宇航學會聯合主辦,哈爾濱工業大學承辦的第四屆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學科高峰論壇在哈爾濱舉行。會議現場。
  • 2019新媒體國際論壇聚焦人工智慧時代的新興媒介(一)
    5G與人工智慧的結合,應際而生的新興媒體,將會突破人類的哪些想像?  10月26日,以「人工智慧時代:新興媒介、產業與社會」為主題的2019新媒體國際論壇在上海交通大學開幕。論壇由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傳播學院與國際傳播學會(ICA)共同主辦,國際傳播學會主席TERRY FLEW教授、海內外專家學者500餘人,以及近40位新聞與傳播院院長分享了AI時代各種新興媒介、智能傳播產業及其社會影響,以及智能新聞傳播教育等前沿成果。
  • 觀點摘錄 | 「一帶一路」專題研討會:科技創新的互信與互動
    科學發現、技術的進展不斷加快,在我們現代生活當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2.塞爾維亞有非常充沛的人力和技術能力,可以開展漸進式創新,這意味著一些小型的循序漸進的技術進步將被視作理想、可行的發展,在能源技術、生物技術、納米技術、信息和通信技術等領域取得不錯的成績。
  • 我校承辦第四屆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學科高峰論壇
    哈工大報訊(商豔凱 文/圖)8月15日至16日,由第七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學科評議組、中國工程院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部、中國航空學會和中國宇航學會聯合主辦,我校承辦的第四屆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學科高峰論壇在哈舉行。
  • 中國科大第四屆「墨子·雲論壇」北美專場活動順利舉辦
    中國科大第四屆「墨子·雲論壇」北美專場活動順利舉辦 為進一步匯聚優秀人才,促進學術交流
  • 第四屆地質信息技術發展論壇成功舉辦
    近日,為全面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中國地質調查局「全國地質調查信息化工作暨地質雲1.0發布會」工作部署,以總結提煉「地質雲」建設技術成果、全面推進地質調查信息技術發展為目的,國土資源部地質信息技術重點實驗室,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在雲南昆明成功組織召開了第四屆地質信息技術發展論壇。
  • 第四範式:借勢PC霸主,推出企業級AI作業系統
    AI進化,第四範式思考出一套「心法」。2017年庫伯學習圈(HyperCycle)。這個出生於1984年的理論在AI時代釋放了新能量。暗合體驗學習的四大步驟(反饋、反思、理論、行動),又對應(數據採集、數據標註、機器學習、機器模型),閉環結構實現對接和循環。
  • 數據科學研究的現狀與趨勢全解 - 大數據_CIO時代網 - CIO時代—新...
    在數據科學中,數據管理方法與技術也發生了重要變革——不僅包括傳統關係型資料庫,而且還出現了一些新興數據管理技術,如NoSQL、NewSQL技術和關係雲等。  數據分析:數據科學中採用的數據分析方法具有較為明顯的專業性,通常以開源工具為主,與傳統數據分析有著較為顯著的差異。目前,R語言和Python語言已成為數據科學家較為普遍應用的數據分析工具。
  • 大數據時代的社會科學研究新範式
    不同於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以人類社會現象為研究對象,其傳統研究範式在認知準確性方面飽受爭議。然而,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為彌補這一缺陷提供了潛在的解決方案。在維克託·邁爾·舍恩伯格的《大數據時代》一書中,大數據技術被描述為:不再基於傳統隨機分析法,而採用所有數據進行分析的處理模式。海量性(Volume)、實時性(Velocity)、多樣性(Variety)和有效性(Volatility)成為大數據的典型特徵。這也是大數據定義中被廣為接受的3V、4V或nV。
  • 高校科教雲服務與應用論壇在深圳舉行
    12月3日,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第二十七屆學術年會高校科教雲服務與應用論壇在深圳舉行。來自高校、行業協會及企業的專家學者,圍繞雲平臺、雲計算等方面的實踐和經驗,進行了深入交流和分享。
  • 少數科學家們往往不能完成科學革命,只能靜待下一代的成長
    這些少數人到底做了什麼才可以將新的範式推廣到整個科學共同體?原句摘錄:就一個從事常規科學的人而言,研究者是一個謎題的解答者,而不是一個範式的檢驗者。原句摘錄:在新的範式中,老的語彙、概念和實驗彼此之間有一種新的關係。
  • 上海交大科學史與科學文化研究院舉辦「人工智慧、倫理與文化高端論壇」
    、倫理與文化高端論壇」   10月31日上午9點,由上海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科學史與科學文化研究院主辦,上海交通大學文科建設處資助的「人工智慧、倫理與文化高端論壇」在上海交通大學閔行校區圖書信息樓9層會議室召開。
  • 科學證據審查範式:教條的科學主義與懷疑的理性主義
    而在法庭科學領域,也存在著對科學證據「祛魅」的過程,通過揭開科學證據的神秘面紗,逐步確立起一種崇尚理性主義的科學證據審查範式。《科學證據的秘密與審查》正是對上述過程的深刻探討。該書收錄了美國愛德華·伊姆溫克裡德教授關於科學證據主題的部分學術研究成果,這些研究在理論與實踐中都頗具影響力。
  • 科學證據審查範式:教條的科學主義與懷疑的理性主義
    而在法庭科學領域,也存在著對科學證據「祛魅」的過程,通過揭開科學證據的神秘面紗,逐步確立起一種崇尚理性主義的科學證據審查範式。《科學證據的秘密與審查》正是對上述過程的深刻探討。該書收錄了美國愛德華·伊姆溫克裡德教授關於科學證據主題的部分學術研究成果,這些研究在理論與實踐中都頗具影響力。
  • 第四範式入圍Forrester機器學習平臺Wave 位列前列
    憑藉完備的產品能力、優先的戰略布局、以及非常好的市場表現,第四範式以綜合較高分入選該報告,並位於前列位置。今年,Forrester從產品與技術能力、戰略布局、市場表現3個維度、29個子類標準對中國市場的預測分析與機器學習方案提供商進行全面評估。經過層層篩選與嚴格評估,第四範式最終位列前列。報告中指出,中國數字經濟正在蓬勃發展,AI更是成為推動中國數字經濟的關鍵組成部分。
  • 數字產業與雲、5G、AI將產生怎樣化學反應?數字創意高峰論壇一一揭曉
    廣東工業與信息化廳副處長胡興華、華為雲業務部部長潘捷、華為云云手機總經理王相、Cloud BU網際網路解決方案總監白雁、華為雲大數據專家李飛、筷子科技CEO陳萬鋒、速啟科技CEO周捷、詠聲動漫副總裁陸錦明等嘉賓出席論壇,並分享了數字創意的前沿認識、觀點和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