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都知道天然鑽石不僅是財富的象徵也是世界上最昂貴的物質之一,然而來自麻省理工大學、哈佛大學等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用地震設備偵測地殼運動頻率的時候,在地下200英裡處的克拉通底部遇到聲波出現異常的波動,根據聲波異常的頻率測試出可能是遇到了一種含有1%至2%鑽石成分的固態巨石,在地殼這個位置已經到達熔巖層,通常碳元素在這種高溫高壓環境下結構排列會非常緊密從而形成天然鑽石,這個發現意味著碳元素以鑽石形態出現在地心並不罕見。
克拉通是地心一種密度較小的構造,觀察它可以了解地球板塊的運動情況,在這個區域能發現巨型鑽石礦說明地球更深處還會有更多的鑽石,科學家估計以地球內核的規模可能含有鑽石量在1000萬億噸左右,雖然地核深處含有如此巨量的鑽石但對於人類來說,這些鑽石基本不可能進行開採,因為地核溫度高達6000度而且巨大的壓強足以摧毀任何物質,看看那些火山噴發的威力就能明白人類為什麼能進入太空卻無法探索地心。
上世紀七十年代初前蘇聯曾進行了一項名為「地球望遠鏡」的項目,該計劃是為了鑽探到地殼與地幔之間的界面即「莫霍洛維奇不連續面」,期望能在這個深度了解地球貴重礦物的形成機制,這個計劃從1970年一直持續工作到1994年才停止,最終形成了一個深達12000多米的「科拉超深鑽井」,然而也不過才鑽到地殼8英裡左右的位置,這已經是人類有史以來到達地球最深的位置。
8英裡深的科拉超深鑽井顯然距離200英裡的「克拉通」還有很大的技術難以突破,這也就是為什麼地球上雖然鑽石儲量豐富卻依然很昂貴的原因,地核高壓環境下形成的鑽石可能在地球形成之初就已經存在了,它們只會在偶然的情況下被流動的熔巖或者跟隨火山噴髮帶到地表,可以說每一顆天然鑽石都是地球歷史的見證者。
當人們都把目光放在太空探索的時候,卻對地心世界的了解非常少,大多數稀缺資源都隱藏在地心深處,有數據顯示地殼中的黃金和鑽石儲量分別有60萬億噸和1000萬億噸之多,如此驚人的含量卻因為地心探索技術的落後而無法開採,當然多數認為如此多的儲量一旦開採出來會造成當前經濟的崩潰,是否這才是地心探索技術落後的主要原因?
歡迎關注我的百家號,這裡將帶給您一個全新的視角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