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的一隻奇特「綠青蛙」,因為一條尾巴,成為國家二級文物

2020-12-03 騰訊網

一般從3個維度去衡量,分別是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如果三者都是佔據極其重要地位的,那無疑是國家一級文物;如果三者具有一定價值的話,那就是國家二級文物;如果是三者價值相對一般,那只能是國家三級文物。

我們下面要來重點介紹的這件只特殊的「青蛙」,就因為比正常的「青蛙」多長了一條尾巴,讓它從國家三級文物升級為了國家二級文物。

看到這裡大家是不是懵圈了,青蛙居然長了尾巴,這估計不是青蛙吧,很可能是其他類似青蛙的動物,別多猜了,下面就來一起來看看這件特殊的「青蛙」文物吧!

這件文物叫做「越窯青瓷蛙形水盂」,如今被收藏在了常州博物館中,雖然說在常州博物館中算不上什麼重量級的文物,卻也吸引了許多遊客的觀摩。

「越窯青瓷蛙形水盂」是越窯,屬於西晉時期的文物,它的規格是高3.6釐米、口徑4釐米、底徑3.2釐米,功能應該是類似盂的器皿,一般用來盛放液體的。說實話這隻「越窯青瓷蛙形水盂」的造型還是蠻特殊的,西晉時期就有如此精湛的技藝,不得不佩服古代工匠的那種神乎其神的能力。

但是細心的人一看就會發現這隻「越窯青瓷蛙形水盂」非常的古怪,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越窯青瓷蛙形水盂」居然長了一隻尾巴,在我們的常識中,那麼為什麼這隻「越窯青瓷蛙形水盂」會有尾巴呢?

有文物專家解釋稱很可能是古代工匠在製作時發生了失誤,畢竟古代比不上現代那麼的文化水平進步,其實這個說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卻無法說服人。

還有的專家說這條故意留著的尾巴應該是古代工匠故意設下的懸念,或者說是一個創意,可能是有著某種特殊的寓意呢?

或許正是因為「越窯青瓷蛙形水盂」的畫蛇添足,才讓「越窯青瓷蛙形水盂」的價值提升了一個等級,從國家三級文物升級為了國家二級文物吧

相關焦點

  • 雲陽縣博物館晉升為國家二級博物館
    三峽傳媒網訊 (記者 徐志全文 /圖) 9月25日,記者從雲陽縣文化委獲悉,中國博物館協會日前公布了第三批國家二級博物館名單,雲陽縣博物館榮獲二級博物館稱號。此次,重慶市共有三家晉升為國家二級博物館,彌補了全市無二級博物館的空白。
  • 走訪洛陽博物館 看古代「萌蛙」長這樣
    近日,隨著一款手機遊戲《旅行青蛙》的流行,一隻可愛的「小青蛙」出現在不少小夥伴兒的手機中。其實,從新石器時代開始,青蛙和蟾蜍就作為神獸被先民崇拜。我市出土的古代文物中,有不少青蛙和蟾蜍的可愛身影,本報記者帶您一睹為快。
  • 高安元青花博物館獲評為國家二級博物館!
    高安元青花博物館獲評為國家二級博物館!獲評國家二級博物館12月21日,中國博物館協會公布了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江西省共有23家博物館被成功核定為國家二級博物館,其中高安市博物館榜上有名,成為我市第一家國家二級博物館。
  • 高安有了首個國家二級博物館!
    12月21日,中國博物館協會公布了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江西省共有23家博物館被成功核定為國家二級博物館,其中高安市博物館榜上有名,成為高安市第一家國家二級博物館。第四批國家二級博物館名單(部分截取)高安市博物館此次能夠成功晉級國家二級博物館,是市委、市政府正確領導和高度重視的結果,在主管部門高安市文廣新旅局精心指導和大力支持下,高安市博物館上下勠力同心,早動員、早計劃、早籌備,全力做好各項創建申報工作,努力抓好「綜合管理與基礎設施」「藏品管理與科學研究」「陳列展覽與社會服務」等核心業務,補短板,強基礎,尋創新,才終於從眾多的參評單位中
  • 該國寶級青銅器造型奇特,現存於日本博物館,至今無人弄懂其含義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古代文化歷史的傳承不僅僅只是靠人類的繁衍,還要依賴文物的傳承。文物既是一個國家歷史文明的傳承,也是一個國家文化發展的有力證據。在我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給我流傳下來了很多的文物寶藏。但是我國不僅僅只是一個文物大國,同時也是文物流失最嚴重的一個國家。這很讓國人心痛。據記載,我國流失到國外的文物已經超過了1000萬件,西方很多博物館中都有中國珍貴文物的存在,當然不僅限於西方國家,就連我們的鄰國日本,他們的博物館中也有我國的文物。
  • 寧縣博物館精品文物|明褐彩詩文四系罐
    寧縣博物館精品文物|明褐彩詩文四系罐 2021-01-04 23: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幼兒園飛來一隻漂亮小鳥!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八色鶇
    揚子晚報網9月11日訊(通訊員 陳倩 記者 陳勇)9月10日上午,一隻身披彩色羽毛的奇特小鳥飛進了玄武區黑墨營路附近的一所幼兒園裡,吸引了老師和小朋友們的目光。玄武警方接到報警後,將這隻小鳥送到了紅山動物園野生動物救助中心安置,經過鑑定,這是一隻八色鶇(dong),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當日上午10點,新莊警務工作服務站接到幼兒園老師孫老師報警,稱有一隻長相奇怪的小鳥飛進了教室,轉悠了幾圈也飛不出去,最後摔落在地,被他撿了起來裝進了紙箱中,需要民警前來處理。
  • 河邊撿到一隻龜,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7月5日傍晚,梨洲派出所民警收到了一隻奇怪的小動物送來烏龜的曾先生說,他和表哥在大隱鎮的一條河邊偶遇了這隻特別的小龜,剛開始只是因為這隻龜花紋奇特有點好奇,結果上網一查,這隻龜有可能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 廣元一辦公樓現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飛狐」鼯鼠
    導讀:廣元市旺蒼縣鼓城鄉政府辦公樓裡發現一隻國家二級保護稀有野生動物棕足鼯鼠,俗名飛狐。據悉,這種動物在當地已消失多年……    這就是「飛狐」  本報訊(文/圖馬麗紅記者苗志勇)前幾天,一隻長相奇特的小動物,跑到廣元市旺蒼縣鼓城鄉政府辦公樓裡。經鑑定,這隻小動物為國家二級保護稀有野生動物棕足鼯鼠,俗名飛狐。
  • 讓文物映照現實——對話蚌埠市博物館館長季永
    現任蚌埠市博物館館長、蚌埠市美術館館長。曾入中央美術學院書法蘭亭班、景德鎮陶瓷大學進修。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安徽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蚌埠市書法家協會主席、國家二級美術師。近年來,各地博物館成為遊客網紅打卡地,蚌埠市博物館也不例外。深讀周刊記者多次到蚌埠市博物館參觀,寬敞明亮的展廳,精緻優美的文物,安靜有序的環境,駐足一件件文物展櫃前,仔細端詳,仿佛與歷史對話,讓人浮想聯翩,流連忘返。蚌埠市博物館從二級館升級為一級館,獲批4A級景點,認定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文物系統先進單位……蚌埠市博物館為何有如此魅力贏得這些稱號和榮譽?
  • 濱州市出土文物蟬冠菩薩像亮相國家博物館
    」在國家博物館開展,本次展覽是首次對新中國成立以來流失文物追索返還工作成就進行全景式展覽,展覽匯集了來自13個省市、18家文博單位的600餘件回歸文物參展,濱州市博興縣出土的蟬冠菩薩像亮相國家博物館。蟬冠菩薩像1976年出土於博興縣龍華寺遺址,被發現之時就已斷為三截,當地文物工作者李少南前後用了三年的時間分三次從三位村民家中找到,終於拼接成一尊較為完整的菩薩像。1994年7月初被盜後,蟬冠菩薩像流轉到英國文物市場,1995年被日本美秀博物館花費巨資購得,成為該館的展覽文物。
  • 青蛙養殖廠為救一隻青蛙 打死一條蛇,卻讓他白白錯失 幾百萬
    據悉,國外一男子辦了個青蛙養殖基地,他的青蛙主要出售給寵物店作為寵物出售,一天男子在基地巡視時,發現一條藍色的蛇正在吞食一隻青蛙,看到自己的寶貝被蛇吃掉,男子二話不說就撿起身邊的木棍朝蛇打去。一陣擊打後蛇就斃命了。
  • 專家下鄉尋寶,卻5塊買走村婦家的「狗碗」,幾年後成了二級文物
    在幾十年前各地區博物館為了增加自家博物館內的文物數量,會經常性的下鄉去尋寶,現在看來覺得有點荒唐,畢竟農民手中怎麼可能有寶貝呢?隨後宮衍興就座在村婦家的院子裡休息了下,在後院就看到一隻小狗在汪汪的叫,可是沒想到的是這個時候宮衍興的卻被地上的那隻餵狗吃食的碗給吸引到了,於是宮衍興就走過去查看這隻瓷碗了,的確這隻「狗碗」很破舊,但是從顏色、造型等分析,宮衍興猜測這應該是宋代的一件瓷器。
  • 廣東省博物館龍門石窟文物展門票在哪裡預約?
    廣東省博物館龍門石窟精品文物展  時間:4月28日—8月28日  地點:廣東省博物館三樓展廳一  票價:免費不免票    此次展品包括一級文物11件、二級文物28件、三級文物27件,珍貴文物佔比非常之高。龍門石窟研究院院長餘江寧表示,這是近年來首次較大規模舉辦的龍門石窟精品文物專題展覽。  首次在廣東展出的8件回歸文物是本次展覽的一大亮點。20世紀初,洛陽龍門石窟被大規模破壞、盜鑿,大批石窟佛造像流落海外,直到80餘年後才開啟了「回歸」之路。
  • 永寧男子發現一隻長相奇特的「怪鳥」,一看了不得!極有可能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這隻長相奇特的動物你見過嗎?有鳥的翅膀 又有鴨子樣的腳蹼近日,家住永寧惠豐雅苑的李先生在平羅與永寧兩地不停奔波忙碌,27日這天李先生與往常一樣到平羅工作,工作過程之中發現一隻「怪鳥」,長得脖子修長,有顯著的黑色三角形羽冠後頸暗褐色,兩翅暗褐,長有像鴨子一樣的腳蹼。李先生懷疑此鳥某部位受傷,急忙撥打當地警方電話,尋求幫助。
  • 四川江安首次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小靈貓
    四川江安首次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小靈貓 原標題: 1月11日,四川省宜賓市江安縣林竹局野保站救助了一隻外形奇特的小動物,經專家鑑定,這是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小靈貓,也是當地首次發現小靈貓活體。
  • 芝加哥最奇特的博物館,神秘的物件,讓人流連忘返
    以下是芝加哥10個超常規的博物館,這些博物館賦予了利基新的意義。作為獎勵:大多數都是免費的。如果你想知道,託比罐是一個陶罐,形狀像一個胖乎乎的老頭,戴著三角形的帽子和18世紀的裝束。或者至少這是他們最初的樣子。幾個世紀以來,這些水壺扮演了其他角色,約翰·甘迺迪、約瑟夫·史達林或一隻眼睛悲傷的小狗說。大約8000隻水壺-世界上最大的藏品,誕生於一個人的激情之中-藏在埃文斯頓的地下室裡。
  • 院裡飛來一隻紅隼 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11月25日下午,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紅隼誤入居民區無法飛行,好心的龐先生發現後,怕它受到傷害,將其放入鳥籠後撥打110報警,後來紅隼被民警帶回由專業人員照顧。當天下午1時許,家住中雲街道諸朝中巷的龐先生在院子裡發現一隻鳥。「有動靜它也不走,人靠近它也不飛。」龐先生說,他將小鳥捉住,仔細檢查發現它並沒受傷。
  • 國家博物館不僅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這20件文物也都是鎮國之寶
    中國國家博物館,不但是世界上單體建築面積最大的博物館,也是中華文物收藏量最豐富的博物館之一,更是全世界最受遊客歡迎的博物館之一。2002年1月18日,被國家文物局作為國家一級文物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境展覽文物目錄》新石器時代人面魚紋彩陶盆,歷史課本上出現的文物之一,於20世紀50年代在西安半坡村出土後,被負責發掘的中國科學院考古所帶回北京,此後新石器時代人面魚紋彩陶盆就藏於國家博物館。新石器時代人面魚紋彩陶盆以寫實的手法刻畫魚的形象,充分反映了漁獵生活在原始社會中的重要地位。
  • 發現長著豬鼻子的紫色青蛙
    credit: Jegath Janani/Alytes/ResearchGate如果你在季風季節去印度西部的高止山脈旅遊,你可能會幸運地遇到最新的青蛙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