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30日訊,當照片遇見水,不一樣的靈動與鮮活便展現於眼前。明天,一場名為《內太空》的水下攝影邀請展,將免費帶觀者潛入水下,領略攝影師們從海洋之中帶來的獨特影像。
攝影師從深海帶回的影像再回到水下展示,給觀者帶來完全不同的觀展體驗
展場位於望京澳洲康都社區內的遊泳健身會所,來遊泳的居民也能看到遙遠海域的影像
布展時,潛水員用寫字板在水下交流
策展人馮嚴也把自己拍攝於詩巴丹島海域的攝影作品帶到水下展廳
水下布展本身也給潛水者帶來了完全不同的體驗
「氣泡上升身體懸浮,耳邊能聽到的只有呼吸和氣泡破裂的聲音,身著潛水服潛入水中觀看拍攝於海洋的照片……」千奇百怪的海洋生物仿佛在真實的海底隱匿生活,而參觀者置身5米深的水底,一種改變以往感官經驗的方式便被呈現出來。照片與水融為一體,給參觀者帶來全新的視覺體驗。據了解,本次參展的孟慶然、宋靖、吳立新、邱雷、馮嚴5位攝影師有的已經是水下攝影的業界翹楚,有的是熱愛潛水的攝影專業院校師生。他們的水下攝影作品採擷自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等洋流活躍的海域,且因各自的經歷不同攝影作品各有獨到之處。
從海洋裡的龐然大物到隱匿在大海深處的微觀世界,從靈動的魚群到來自於海底的思考,鏡頭中的30餘種海洋生物,重新集合在水下共同展出,微觀了海洋,拉近了物種,作品力圖全方位展現出海洋世界的奇妙與不同。
在水下看照片究竟有什麼不同?借用一句當下流行的廣告語:「唯一的不同就是,處處不同。」在浮力與浮力背心的共同作用下,水中可以有效地抵消重力,身處於這樣的環境如同懸浮於太空之中。於是,有些照片需要觀者將整個身體旋轉90度甚至180度進行觀看,為的就是體驗如同太空般的失重感覺。與此同時,光線的傳播會隨著介質的改變而發生變化,由於折射現象的影響,在水中看到的任何物體都會比在空氣中觀看的體積大三分之一,而水對於紅光的吸收更是讓你置身於藍色的奇妙環境中,水波的光影變化使畫面更加生動鮮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