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製造的2納米晶片有望「破冰」。中科院向公眾宣布,中國科學家開發了一種新型垂直納米環形柵電晶體,被認為是2納米及以下技術的主要技術候選。這意味著,在這項技術成熟後,國內2納米晶片有望成功「破冰」
目前,最先進的晶片製造技術是7納米的EUV工藝。華為的麒麟990 5G晶片更加出名,內置了100多億個電晶體。麒麟990將首次將5G數據機集成到SoC中,這也是世界上第一個集成5G Soc。它確實在技術上取得了巨大突破,也是國內晶片的裡程碑。
繼華為之後,中國科學院開發了一種新型電晶體——堆疊垂直納米環柵電晶體,用於2納米及以下工藝。據報導,早在2016年,官員們就開始對此類技術進行相關研究。歷經重重困難,中國科學院獲得了世界第一名,研製出了世界上第一個具有自對準柵極的疊層垂直納米環柵電晶體。
同時,該專利還獲得了幾項發明專利的授權。中國科學院的研究成果意義重大。這種新型垂直納米環柵電晶體被認為是2納米以下工藝的主要技術候選,這可能會極大地推動國內晶片的製造。現在,在美國企業的壓力下,國內企業已經成為推動自我控制的主流意識,市場空間將進一步開放。人們相信,在5年內,技術將取得全面突破。切斷華為的技術供應將是中國整體晶片研發的一個裡程碑。中國將不再過分依賴美國提供的相關晶片和技術。
發展晶片不能幻想「彎道超車」 國產 CPU 強調建立自主生態
「核心技術的發展需要龔玉移山的精神和實事求是的作風。不要幻想在拐角處超車。」國內中央處理器製造商龍芯中科董事長胡魏武指出,高複雜性系統的能力建設需要30年的周期,這不能避免許多輪的反覆試驗,也不能指望一步到位。
龍芯、神威、趙信、騰飛都是「中國核心」的代表企業。12月24日,龍芯使用28納米工藝發布了新一代通用中央處理器產品3A4000/3B4000。胡魏武表示,3A4000通用處理性能相當於AMD的28納米最終產品「挖掘機」處理器。在此基礎上,龍芯公司明年將採用12納米技術推出4核3A5000和16核3C5000。它的主頻將增加到2.5千兆赫以上,一般處理性能將達到當時AMD的水平。
龍芯中科由中國科學院和北京市政府共同出資成立,致力於龍芯處理器研發成果的產業化。公司致力於龍芯中央處理器系列的設計、生產、銷售和服務。其主要產品包括用於工業應用的專用小型處理器、用於工業控制和終端應用的中型處理器以及用於桌面和伺服器應用的大型處理器。目前,其客戶主要是黨、政府和軍工企業。
從基本可用到好用
「核心技術的發展需要龔玉移山的精神和實事求是的作風。不要幻想在拐角處超車。」國內中央處理器製造商龍芯中科董事長胡魏武指出,高複雜性系統的能力建設需要30年的周期,這不能避免許多輪的反覆試驗,也不能指望一步到位。
英特爾和AMD等主要國際工廠幾乎壟斷了CPU消費水平和企業市場。國內中央處理器的主要客戶是黨、政府和軍隊。然而,華為事件後,供應鏈安全成為所有企業都不能忽視的問題,國內晶片企業可能會迎來更多的發展機遇。
儘管與英特爾和AMD仍有許多差距,但國內的CPU製造商正在技術和生態方面「彌補教訓」。平安證券在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騰飛、龍芯、申威、趙信和海斯等主要製造商已經在各自領域設計出了高度自治和控制的CPU。普羅迪
在技術方面,胡魏武指出,通過在市場上的反覆試驗,龍芯意識到中國CPU和外國CPU的主要區別在於一般的處理性能,而不是特殊的處理性能。同時,單個內核的性能不足,這一問題不能僅通過疊加內核來解決。設計能力不足,不能僅僅依靠技術。因此,龍芯希望通過優化設計來提高單核的整體加工性能。發布的產品基本上完成了「補課」。他也不怕,目前發布的產品技術不先進,功耗太高,DDR4內存頻率不夠高。
除了技術,生態是制約國內中央處理器發展的重要因素。業內許多人表示,只有進入應用程式並繼續迭代,電子產品才能不斷改進。中國半導體工業協會副主席於燮康多次表示,「中國集成電路工業的發展必須以應用為先導,推動底層。」
打造獨立的生態
胡魏武說,缺乏豐富的應用程式和匹配的行業已經成為自主CPU和作業系統發展的下一個瓶頸。過去,中國的信息化應用主要建立在Wintel和AA(ARM安卓)等國外系統以及中央處理器、GPU、網絡等產業鏈上。不夠。因此,在未來,中央處理器和應用軟硬體企業應該相互面對。
龍芯中國副總裁張戈表示,龍芯的合作夥伴已經增加到近1000家,下遊龍芯開發商的數量已經達到數萬家,已經應用在政府管理、安全、金融、能源、交通和教育等各種應用場景中。龍芯晶片的出貨量將在2019年超過50萬。
同一天,臺式機、筆記本電腦、一體機、伺服器、雲終端、網絡安全設備、工控電腦等基於龍芯晶片的產品也在產業鏈下遊發布,包括聯想、中科曙光、浪潮、同方和超越數控。
從事網絡信息安全的韋斯頓信息產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忠海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韋斯頓和龍芯之間的合作,通過韋斯頓獨立開發的高性能嵌入式安全SE,將安全性和可信度融入到龍芯處理器晶片的設計中,這比傳統的只在處理器內核外增加安全性和可信度模塊的中央處理器更安全。在市場推廣方面,商業大眾市場由龍芯(Godson)推動,而對安全要求較高的客戶由韋斯頓(Weston)帶領,通過定製實現「安全授權」。此外,韋斯頓還開發了基於龍芯的完整的安全機器、安全中間件和各種安全應用。
胡魏武指出,中國信息產業的根本出路是建立獨立於Wintel和ARM安卓系統的第三個生態系統。為此,龍芯提供開源基本作業系統,支持下遊作業系統企業、成套設備企業和解決方案企業推出產品作業系統。
曾領導並參與中國第一代作業系統研發的萬裡紅董事長李磊告訴記者,國內作業系統的主要客戶仍然是黨和政府。「沒有用戶,技術就無法迭代,軟體在未來將變得越來越重要。用戶真正關心的是最終體驗。坦率地說,他們正在處理軟體。蘋果是一款運行良好、流暢且有良好體驗的軟體。」他認為,國內晶片和作業系統在辦公領域已經成熟,在用戶體驗方面沒有差距,但在金融、遊戲和其他業務方面仍然存在差距,但總體而言差距正在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