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曆,在我的小時候它是掛在牆上的月份牌。第一頁一般是一張紅色的紙,中間有一幅畫,有時候是年年有餘,有時候是四季發財,有時候是財神到。撕掉第一頁,一年開始了,正中間寫著公曆的年月日,旁邊小字是農曆,平時它是黑色的大字,在周末和節假日這些字就換成紅色的。另外月份牌還提示二十四節氣,還有潮水漲落的具體時間,每一頁給我們的信息就這些了。
月份牌不美觀,它一樣使用,準確的開始一年,結束一年。是的不管日曆是什麼樣式的,都是在年初有厚厚的一摞時間,年底的時候只能我們只能和它們揮手告別,但是,並不是說因為日曆提供的日期是一樣的, 就可以說用什麼樣式的日曆也無所謂了。這本物種日曆比起月份牌,掛曆,簡單的檯曆,它的好處到底有哪些呢?
一、每頁一副精美的手繪圖的百科全書
這些手繪作品,不多,總共53張,一周一張。不管是從色彩,還是從畫工,正適合一家人一起臨摹作畫。一周時間用來畫好一幅畫,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時間剛剛好,作業之餘心神放鬆正合適,父母和孩子一起,每一周都有親子時光的溫暖。
大花君子蘭的花、葉、果都能用來欣賞,是中國家庭的常客,不過的原產地其實遠在南非。曾經,盆栽君子蘭是致富創收的對象,彼時家家養君子蘭,花價飛漲,據說當時有人甚至想用一輛汽車交換一盆君子蘭。但飄風不終朝,「君子蘭熱」只持續了短短一年就謝幕了。如今,走下「神壇」的君子蘭靜靜地開在各個家庭,為寒冷的冬日增添一份火紅。
圖畫的底部是關於這個物種的解說,有中文和英文的學名,然後是物種的詳細介紹,嚴謹又不失風趣。每一個物種的介紹都凝練著100多位科學家的用心。讓你每天都可以做一個博物學家。
一頁紙,一幅畫,七個物種,你會知道樹袋熊斷奶後的輔食是母親特殊的便便。 還會知道馬來貘雖然和豬很像,但是它是犀牛有很近的親緣關係。從國寶熊貓到亞洲哥黑熊,從白旗兜蘭至麵包樹,這些物種解說簡短又風趣,可以和孩子一起當百科全書閱讀。
二、每天一個物種單詞
正面的底部從周一到周六,每天一個物種,正面是中文名和英文名,反面對應的還是英文名,但不是重複的,等它在你的裡,你會發現這個是為什麼。保留點神秘給你。
是不是覺得只有中英文名字,沒有插圖,沒有解說有些單調呢?
不要著急,掃碼,跟著果殼公眾號,每天認識一個物種。果殼網公眾號會在零時更新內容。清晨打開手機,看著物種介紹,日曆在桌角打開著,新的一天果殼網給你一個新的知識點。這是一項有益的碎片化閱讀。
人類是這個星球的高級物種,我們和許許多多的動植物共處一個地球,認識他們你會發現地球的廣大,不止是面積,還有時間。
三、溫暖的點陣記錄
每一頁用完,可以從虛線處剪下每一天的單詞,做一個單詞卡片收集,也可以一整張剪下來,作一個手帳記錄本,反面的點陣記錄區域,適合做筆記。
就在這裡寫下你的故事吧,或許我們僅是宇宙中渺小的存在,但是這是一趟奇妙的獨一無二的旅行,沒有兩個人是完全一樣的行程,但是我們可以把自己生命旅行中的故事記錄下來,告訴他,告訴她,告訴他們,這樣的溫暖,正是生命存在的意義。
確實,不管日曆是簡單的月份牌,還是掛曆時間一樣會溜走,但是物種日曆會你感覺到是,溜走了時間,留下的生命給我們的感動。
2020年物種日曆的關鍵詞是故事,關於物種的故事,這些物種或許沒有自己的語言,它們不強求生命的長度,但是你會發現他們從來都在生長時熱烈的生長,就像日曆支架寫到的:在你的故事裡,我看到一切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