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日曆,與你體味時間的流逝,為你講述自然的故事

2020-11-30 宜輕晨

日曆,在我的小時候它是掛在牆上的月份牌。第一頁一般是一張紅色的紙,中間有一幅畫,有時候是年年有餘,有時候是四季發財,有時候是財神到。撕掉第一頁,一年開始了,正中間寫著公曆的年月日,旁邊小字是農曆,平時它是黑色的大字,在周末和節假日這些字就換成紅色的。另外月份牌還提示二十四節氣,還有潮水漲落的具體時間,每一頁給我們的信息就這些了。

月份牌不美觀,它一樣使用,準確的開始一年,結束一年。是的不管日曆是什麼樣式的,都是在年初有厚厚的一摞時間,年底的時候只能我們只能和它們揮手告別,但是,並不是說因為日曆提供的日期是一樣的, 就可以說用什麼樣式的日曆也無所謂了。這本物種日曆比起月份牌,掛曆,簡單的檯曆,它的好處到底有哪些呢?

一、每頁一副精美的手繪圖的百科全書

這些手繪作品,不多,總共53張,一周一張。不管是從色彩,還是從畫工,正適合一家人一起臨摹作畫。一周時間用來畫好一幅畫,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時間剛剛好,作業之餘心神放鬆正合適,父母和孩子一起,每一周都有親子時光的溫暖。

大花君子蘭的花、葉、果都能用來欣賞,是中國家庭的常客,不過的原產地其實遠在南非。曾經,盆栽君子蘭是致富創收的對象,彼時家家養君子蘭,花價飛漲,據說當時有人甚至想用一輛汽車交換一盆君子蘭。但飄風不終朝,「君子蘭熱」只持續了短短一年就謝幕了。如今,走下「神壇」的君子蘭靜靜地開在各個家庭,為寒冷的冬日增添一份火紅。

圖畫的底部是關於這個物種的解說,有中文和英文的學名,然後是物種的詳細介紹,嚴謹又不失風趣。每一個物種的介紹都凝練著100多位科學家的用心。讓你每天都可以做一個博物學家。

一頁紙,一幅畫,七個物種,你會知道樹袋熊斷奶後的輔食是母親特殊的便便。 還會知道馬來貘雖然和豬很像,但是它是犀牛有很近的親緣關係。從國寶熊貓到亞洲哥黑熊,從白旗兜蘭至麵包樹,這些物種解說簡短又風趣,可以和孩子一起當百科全書閱讀。

二、每天一個物種單詞

正面的底部從周一到周六,每天一個物種,正面是中文名和英文名,反面對應的還是英文名,但不是重複的,等它在你的裡,你會發現這個是為什麼。保留點神秘給你。

是不是覺得只有中英文名字,沒有插圖,沒有解說有些單調呢?

不要著急,掃碼,跟著果殼公眾號,每天認識一個物種。果殼網公眾號會在零時更新內容。清晨打開手機,看著物種介紹,日曆在桌角打開著,新的一天果殼網給你一個新的知識點。這是一項有益的碎片化閱讀。

人類是這個星球的高級物種,我們和許許多多的動植物共處一個地球,認識他們你會發現地球的廣大,不止是面積,還有時間。

三、溫暖的點陣記錄

每一頁用完,可以從虛線處剪下每一天的單詞,做一個單詞卡片收集,也可以一整張剪下來,作一個手帳記錄本,反面的點陣記錄區域,適合做筆記。

就在這裡寫下你的故事吧,或許我們僅是宇宙中渺小的存在,但是這是一趟奇妙的獨一無二的旅行,沒有兩個人是完全一樣的行程,但是我們可以把自己生命旅行中的故事記錄下來,告訴他,告訴她,告訴他們,這樣的溫暖,正是生命存在的意義。

確實,不管日曆是簡單的月份牌,還是掛曆時間一樣會溜走,但是物種日曆會你感覺到是,溜走了時間,留下的生命給我們的感動。

2020年物種日曆的關鍵詞是故事,關於物種的故事,這些物種或許沒有自己的語言,它們不強求生命的長度,但是你會發現他們從來都在生長時熱烈的生長,就像日曆支架寫到的:在你的故事裡,我看到一切生命。

相關焦點

  • 巨儒艮、漂泊信天翁……這位90後研究員用日曆講述「物種故事」
    而果殼網的粉絲們口口相傳的,也有一位以優美的筆觸講述物種故事的「盧平教授」。不過,與小說中那位滄桑而傷感的教授不同,「日曆」背後這位以「盧平」作為筆名的教授是一位陽光的年輕學者。他就是中科院90後研究員鄒徵廷。今年9月,剛剛應聘進入中科院動物研究所,成了該所最年輕的博士生導師。
  • 這本《時間簡史》,你讀得懂
    ◆ 吉 仁  這本《時間簡史》你可以讀得懂,不艱澀,適合看不懂霍金版《時間簡史》但又不想放棄的人
  • 你是如何定義時間的流逝的?
    你是如何定義時間的流逝的?看到這個問題,我就想問,我們為什麼要去定義時間的流逝呢?這根本就是一個不需要做的事情。它愛流逝就流逝唄。你定義它,只能讓你感到時間無限延續,而個人是多麼無力。你以為你是世界的主宰,其實不過是地球上的一個蟲子。你定義時,很可能會回憶過去。會不會想起那首歌,「時間一去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回憶甜蜜,會讓你感到當下的悲涼;回憶悲傷,會讓你本來好的情緒陷入低谷,或者本就不好的情緒更加悲觀。過去不過是一支精神安慰劑罷了。
  • 推薦8本經典的英文原版讀物,體味人生百態
    體會人物在逆境中向陽而生,體味人生百態,鑄造強大而美麗的內心世界。推薦8本英文原版書籍。單詞就應該活學活用,在名著中學習單詞,培養不光光是對單詞的記憶,而是對文章的理解能力,對語感的培養,這或許就是目前絕大多數英語學習者缺少的一部分。1.
  • 2020年日曆來了,裡面藏著百科全書
    2020年將迎來紫禁城建成600周年,《故宮日曆》也為紀念紫禁城六百周年特別呈現。第一個月與往年一樣選取與該年生肖(鼠)有關的文物。此後各月以紫禁城建築布局為線索,展現出一幅有全景有細節、有歷史有文物、有人物有故事的紫禁城六百年歷史畫卷。
  • 這本顏值爆表的高冷日曆,一般人可能看不懂
    原標題:這本顏值爆表的高冷日曆,一般人可能看不懂 2017年只剩下六分之一,我們在感嘆時間過得真快的同時,也同樣對即將到來的2018充滿著期待。 而一本日曆可謂是對新的一年最好的禮物。
  • 2018年日曆大賞,你買了嗎?
    2018年已經掀開帷幕了,可愛的狗年怎麼能沒有一本高顏值日曆呢?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推薦一波!大都會博物館2018每日服裝日曆在大都會博物館的服裝學院裡, 365天每一天都會展示一件時尚的服裝或配飾。2018貓咪日曆貓科動物在等著我們!貓奴們有福啦!無論這些貓咪是沉睡在草地上, 還是好奇地探索周圍的環境, 這本充滿可愛小貓咪的日曆一定讓你無法抗拒。2018紐約攝影日曆每個月都去探索一下紐約迷人的街道和備受追捧的地點吧!
  • 假如你是一束光,你會體驗到時間的流逝嗎?
    現在,假設你家附近有一家超市,距離你家800米,你走過去需要花八分鐘。也就是說,對於你來說,當你從家裡出發抵達超市的時候,你已經老了八分鐘。如果超市的店員一直看著你走到超市,她也會得到同樣的結果,覺得你老了八分鐘。如果我們認為牛頓定義的時間概念——即絕對時間——是真理的話,那麼,不管在宇宙中的任何人,任何地方,在所有的情況下都會體驗相同時間的流逝。
  • 2017年日曆登場 《故宮日曆》成「網紅」酷似「紅磚頭」
    《故宮日曆》 酷似「紅磚頭」 丁酉年是雞年,「雞」諧音「吉」,寓意吉祥如意。故宮專家從浩如煙海的文物中,甄選出365件以禽鳥為主題的藏品,編寫出2017年的《故宮日曆》,早在9月初就提前開始預售。日曆每月都有一個獨立的主題,「金雞獻瑞」、「百鳥朝鳳」、「珍禽翠羽」等吉言令人眼前一亮。   翻開這本日曆,裝幀精美的圖案秀出了古代皇宮奢華的生活全景。
  • 2017年日曆登場:文創日曆走紅
    此外,諸如《聯邦走馬日曆》《物種日曆》等一批個性日曆 也試圖在市場上分羹,成都博物館也在籌備一本大千檯曆,由漫畫版的張大千帶你暢遊成博。故宮專家從浩如煙海的文物中,甄選出365件以禽鳥為主題的藏品,編寫出2017年的《故宮日 歷》,早在9月初就提前開始預售。日曆每月都有一個獨立的主題,「金雞獻瑞」、「百鳥朝鳳」、「珍禽翠羽」等吉言令人眼前一亮。   翻開這本日曆,裝幀精美的圖案秀出了古代皇宮奢華的生活全景。
  • 如何定義時間的流逝?
    作者:黎荔葡萄牙詩人、作家費爾南多·佩索阿,在《惶然錄》這本晚期的隨筆集中,曾寫道:「我不明白時間是什麼。我不知道世界上有何辦法,最能真實地測量時間,我知道用時鐘測量時間的辦法並不真實:它只是從外部把時間作空間性的分割。
  • 2020日曆比拼,這些公司腦洞真大
    「唯有一本戲很多的日曆,才能開啟一年的幸運。」文|高婧婧 編輯|石姿攝影|史小兵 高婧婧 被訪者日曆,最主要的功能是記錄時間流逝的軌跡。習慣了用手機去感知每天的生活,人們到底還需不需要日曆?也許是個問題。
  • 電影《Arrival》講述的是時間的故事
    這是影片的核心思想「文明的基礎是語言,語言影響人的思維方式,進而影響人感知世界的方式」。  為整個故事做了鋪墊,或許你會質疑Louise學習和通曉外星人語言的能力,或許你會認為Louise說服商將軍的過程有些牽強,但這個故事講述的是時間的概念,它打破了我們對時空的固有認知,儘管我們研究宇宙演化,研究彎曲時空理論,無論是de-sitter 彎曲時空,還是非de-sitter彎曲時空,宇宙黑洞和蟲洞理論,空間的非線性排布,通過蟲洞穿梭在不同時空中,建立了複雜的時空坐標體系,但是,這些研究體系中
  • 時間和年齡有關係嗎?為何年齡越大,感覺時間流逝過快?
    自從2008年奧運會後,大家感覺時間流逝得越來越快,轉眼間08年汶川地震,距離現在已經有12年的時間,在2012年被大家稱為「關乎人類命運的一年」,這一年大家每天都過得戰戰兢兢,瑪雅人曾經預言過2012年是人類的世界末日,大家仍然熬了過來,世界末日的預言不攻自破。但是2012年以後時間轉眼流逝,仿佛像昨天剛發生的事情。
  • 體味是怎麼來的,為啥有人體味重?體味能幫你找到另一半?
    還有人說,體味能幫你找到另一半,是真的嗎?不論臭味還是香味,身上的味道是怎麼來的?身上的味道是人體分泌的一些物質,揮發出來的味道,可能是皮脂腺、汗腺,也可能是多種物質結合產生的味道,其實每個人的體味都是獨特的。
  • 用物種日曆做禮物,讓366個物種故事陪伴心愛的人度過2020年
    每到年末,我都會送給女兒一份小禮物,那就是一本新年日曆,讓她對新年有一份期待,讓她增加強時間的概念,讓她學會珍惜美好的年華。這個習慣已經堅持了五六年了。光陰走進2019年10月末,我又送給女兒一份日曆。聽說送日曆,她很平淡地只說了「謝謝」,可是等到她真正把2020年物種日曆拿到手裡的時候,她不淡定了,很欣喜地說:「這本好看,媽媽太謝謝你了。」說完,還給了我一個吻。慚愧,是我孤陋寡聞,沒有早點將物種日曆推送到女兒面前。
  • 一本書餵飽你的求知慾,讀過《物種日曆》,更不能錯過它
    下次出去玩的時候:讓孩子從問你這是什麼物種,到主動給你講這是什麼物種;讓孩子從問你它有什麼故事,到主動給你講它有什麼故事;讓孩子從我要在家玩手機,變成主動要求親近大自然。《果殼給孩子的自然課》叢書一套6本,四色印刷,函套精美裝幀,匹配6大主題,甄選180個物種中的金銀木紅、秋海棠紫、綬草青、鶴望蘭橙、元寶槭棕、矢車菊藍作為6種主題潘通顏色。
  • 日曆書成「網紅」:市面上2018年日曆書已經推出50多種
    這本書可謂是「網紅」文藝日曆書的鼻祖,如果你認識足夠多的文藝青年,那麼相信在朋友圈和微博上,你會天天見到《單向歷》。現在,《單向歷》幾乎已經成為了文藝族群的「身份證」。2018版《單向歷》從今年8月份起就已經開始現貨發售,比《故宮日曆》還要早幾天。預售當天還曝光了這本日曆的廣告片,這次添加了AR功能,支持與單向歷APP連接。
  • 2019「日曆大戰」悄然開啟 《國家地理》、故宮「網紅」日曆你見過嗎
    「365天,每天一張精彩大片,從珍·古道爾與黑猩猩的故事,到阿波羅11號拍攝的地球照片……」昨天,阮璐瑤下單了《國家地理》出版的第一本日曆,價格99元。從每一個可能的角度看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是130年來這本《國家地理》雜誌給人最深的印象,如今,它也入局了日曆市場。
  • 《物種日曆》:366個有趣科普小故事,點亮2020每一天
    ①2020年的物種日曆,嘖嘖,那叫一個美!物種日曆是由果殼網策劃出品的一款非常精美的日曆。它的顏值之高,令人咋舌,就像我一樣,拿到手裡,嘖嘖稱讚不已。首先,它的外形就像一本稍窄的書籍,熱愛詩歌的我更願意把它比作詩集。不過,或許把它看作一本便籤更恰當。我的這本封面、背面都是很耐看的中國紅,如此喜慶的顏色領著我跨入新的2020年,心裡有按捺不住的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