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看動物世界、人與自然或者其他關於非洲動物的紀錄片時,經常能看到獅子、獵豹、花豹、斑鬣狗等掠食動物追著羚羊滿處跑,如果羚羊沒跑過這些天敵,那免不了成為口糧,就算一時幸運躲過了天敵的追擊,也不知道能安穩多長時間,很有可能今天躲過了獅子,明天就栽在了獵豹手上。
沒辦法,野生動物的生存條件普遍比較險惡,特別是體型不大的食草動物,過得真就是如履薄冰的生活,處處提防著隨時可能出現的危險。我們平時看到的羚羊個頭兒都不小,人高馬大的(至少比草高),眼神兒也挺好,能夠在活動時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隨時準備腳底抹油。但也並不是所有羚羊個頭都大,有幾種羚羊就小巧玲瓏的,比如最近上映的電影《獅子王》中出現過的犬羚(龍套角色)。
在電影《獅子王》中,辛巴跟著疣豬彭彭和細尾獴丁滿來到新家,也認識了許多新朋友,其中就有兩隻長得很像鹿的小動物,長得很可愛。但它們並不是小鹿斑比,而是非洲特有的小型羚羊——犬羚。犬羚是牛科、羚羊亞科、犬羚屬的動物,目前現存四種:艮氏犬羚(Madoqua guentheri)、柯氏犬羚(Madoqua kirkii)、銀犬羚(Madoqua piacentinii)和林犬羚(Madoqua saltiana)。以前有說法稱犬羚屬有六個成員,但是後來將斯氏犬羚和紅腹犬羚併入了林犬羚,成為了林犬羚的不同亞種,所以目前只有四種犬羚。
犬羚是一種非常有意思的羚羊,它們肩高只有30-40釐米,身長50-70釐米,跟中型犬差不多大小,這也是它中文名字的來歷之一。比較有意思的是犬羚的英文名字,叫做Dik-dik(不要跟某句英文粗話混淆),來源於犬羚用來示警的叫聲,可以說犬羚從長相到叫聲都是相當可愛的了,只是目前很多人都不太了解它,所以還沒有成為網紅。但我相信是金子總會發光的,是萌物總會成為網紅的,遲早的事兒。
除了體型跟別的羚羊不同之外,犬羚在外表方面還有一處與大部分羚羊不同,那就是它的鼻子。我們仔細觀察一下上面這張圖(先忽略它的朋克髮型),是不是覺得犬羚的鼻子很與眾不同?沒錯兒,它不像大多數羚羊、牛甚至鹿那樣有一顆凸出來的鼻頭,而是一個心形的洞洞。
可別小看這種結構,用處大著呢。犬羚的鼻骨縮短,但是鼻腔被拉長,周圍布滿波紋狀的肌肉,可以通過大口喘氣來蒸騰來自胸腔的熱量,動脈血在這裡循環時也可以通過管狀鼻急促呼吸來對血液進行冷卻,在高速奔跑時能夠有效降低犬羚的體溫,顯著提高犬羚的耐熱性和奔跑時長。要知道非洲很多掠食動物雖然跑得快,但耐力都一般般,相比之下犬羚跑路時可以堅持更久。
在繁殖和生活方面,犬羚是在羚羊中較為少見的一夫一妻制,後代在達到性成熟時會被父母驅趕出家庭,去組建自己的家庭。雄性犬羚對伴侶有著異乎尋常的保護欲,每天都形影不離地守在雌性犬羚身邊,而且會將自己的排洩物覆蓋在雌性犬羚的排洩物上,幫助掩蓋雌性的蹤跡。雖然犬羚是有著領地意識的動物,但是同性之間卻很少出現為了地盤正面打架的情況,大都是象徵性對峙一番並進行自我展示,覺得自己不如對方的犬羚會在對峙後放棄這片區域。
犬羚個子很小,所以它們的生存處境也不比大型羚羊更安逸。非洲大陸能夠捕食犬羚的動物屬實不少:斑鬣狗、花豹、獵豹、獰貓、藪貓、胡狼、蟒、狒狒、大型猛禽等。面對周圍潛藏著的危險,犬羚有以下幾種優勢:
1.體色擬態環境(雄犬羚頭頂的朋克髮型豎立起來可以遮蓋住尖角),不易被發現;2.眼神兒好,聽覺靈敏,能夠時刻留意周圍的風吹草動;3.跑得快,時速能超過每小時40公裡,且擁有獨特的降溫措施,耐力持久;4.個頭小,動作靈巧,機動性較強;5.白天找掩體(灌木叢等地)歇著,晚上出去活動,能躲避日間掠食動物。
在飲食方面,犬羚是正兒八經的食草動物,吃植物的葉、嫩芽、細枝、花、種子、漿果等。由於犬羚的口鼻和舌頭很纖細,所以能避開金合歡樹枝上的尖刺,取食金合歡樹葉。犬羚很少喝水,因為一般來說成規模的水域周圍是很多食肉動物潛伏的所在,所以犬羚可以通過夜間植物葉子上的露水和富含水分的葉片、漿果、多肉植物中獲取足夠生存的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