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題「作業」《山海情》由正午陽光操刀拍攝,時間短任務重,卻呈現出驚豔的效果。
男主角馬得福既是村民又是扶貧辦的基層工作人員,《山海情》的靈魂人物。
主角們原本居住的地方叫做湧泉村,馬喊水、李水花、水旺,從村名到主角姓名,充分展現大西北農民對水資源的渴望。農民靠天吃飯,遇上旱災意味著顆粒無收,生態資源差,農民本身又短視,湧泉村的窮超出觀眾的認知。
重要女性角色李水花的遭遇讓觀眾淚目,她是女性脫貧的代表人物。
90年代重男輕女的思想還是主流價值觀,李水花就是其中的受害者。
聰明、好學的李水花被迫終止學業,操持家務、種地忙生計成為家裡的主要勞動力,靠學習走出大山改變命運的獨木橋斷了。
李水花和馬得福青梅竹馬,互為對方初戀,又敗給了彩禮。19歲的馬得福農校畢業分配到單位工作,和他年紀相仿的水花卻被父親「賣」給了素不相識的男人,因為對方給了一個水窖(用於蓄存雨水、雪水的土窖),一頭驢,兩隻羊,兩籠雞作為彩禮。
女孩的命運掌握在父親手裡,迎來了李水花的第一次反抗。
逃離大山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離開,李水花和村裡的小夥伴集體離家出走,偷偷坐上火車憧憬外面璀璨的人生。
「離經叛道」的他們被馬得福抓住,小馬同學對初戀充滿同情,鼓勵李水花去大城市發展。
因為水花逃跑了,李老頭被對方打破頭,還不出彩禮又被綁起來,對方氣勢洶洶。
李水花因為心疼父親屈服於包辦婚姻,接受盲婚啞嫁。
李水花的第一次反抗失敗,終究還是心軟了。
李水花屈服於命運決心和丈夫好好過日子,所幸老天爺善待她,丈夫永富是個勤快人對她也不錯,但是厄運再次降臨,水窖塌方丈夫殘廢了。
家裡失去重要勞動力還要承擔醫藥費,日子苦不堪言。
李水花第二次反抗命運,她做出了驚人的舉動。
李水花拉著丈夫和女兒主動移民,帶著全部的家當步行400公裡,走了7天7夜來到金灘村。
唱著山歌滿臉希望的女人,躺在車上鬱鬱寡歡的男人,天真稚嫩的孩子,李水花成了這個家頂梁柱。苦水村的一畝三分地撐不起全家人的吃穿,只有尋求改變他們才有活下去的希望,玉泉營離鎮上近,打工機會多,種地+打工,收入多樣化。
迎著朝陽李水花拖家帶口來到了金灘村,金色的陽光灑在臉上朝氣蓬勃,美得像一幅油畫。
導演用鏡頭展現她的積極樂觀,石頭縫裡的野草生生不息。
馬喊水生怕兒子得福對李水花舊情未了,影響他的仕途,強烈反對她來金灘村。
但是馬喊水看見癱坐在地上的男人,生病的孩子,他心軟了,同為大山子民他深知水花的不容易。馬喊水叮囑土窩子需要修繕,否則有安全隱患,檢查孩子的病情,並叮囑他們去家裡吃飯。
昔日湧泉村來的移民,水花小姐妹秀兒在馬得福的號召下一起來幫他收拾土窩子。
李水花絕望的困境迎來轉機。
李水花去張主任那兒辦手續,主任連連誇讚她,第一次讓她感到自己是如此的金貴,露出靦腆羞澀的笑容。
李水花兩次反抗命運,第一次她失敗了,無奈接受婚姻,第二次她勇敢地走出了第一步。女性脫貧和男性脫貧有略微的不同,先天體力上相差懸殊,造成了先天性的不公平,千百年來男性凌駕於女性之上,女性脫貧困難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