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電事故是電氣事故中的主要事故之一,觸電是電流通過人體而引起的病理,生理效應。即觸電是一種病理效應或生理效應或二種效應的綜合體。直觀來說,觸電就是電流通過人體引起的病變、感覺或反應。反之,若電流通過人體未引起病理、生理效應及因為位觸電。 因我們討論的是人身觸電,所以未提及其他動物體,實際上其他動物體也存在觸電問題。
觸電可分為接觸觸電和非接觸觸電。而接觸觸電又包括直接觸電、間接觸電、送電電壓、剩電電壓四種類型,非接觸觸電包括進網觸電、靜電觸電、雷電觸電三種類型。
一、接觸觸電
人體接觸帶電體而造成的觸電。人體接觸帶電體必須形成迴路,才能有電流流過人體,所以形成迴路是造成接觸觸電的必要條件。當然,此迴路中的迴路元件兒也可能是絕緣電阻和分布電容,當絕緣電阻和分布電容達到一定值時,也可視為通路,即形成迴路。反之,當人體接觸帶電體而不形成迴路時,即不會造成觸電,因為這時沒有電流流過人體。例如帶電作業就是這樣。
1、直接接觸觸電
直接接觸觸電是人體接觸正常帶電的帶電體造成的觸電。直接觸電可分為單線觸電和雙線觸電。
(1) 單線觸電
人體只接觸一要帶電導線造成的觸電。
在工頻三相三線制或三相四線制的供電系統中,如果人體某一部位碰觸電源的一相,將有電流從該相經過人體流入大地或接地體,這種觸電稱為單相觸電。
單相觸電時,人體承受的電壓為相電壓,同時,單相觸電的危險程度還與電網的運行方式有關,一般情況下,接地電網中的單相觸電比不接地電網的危險性大。
(2) 雙線觸電
人體同時接觸兩根電位不等的導線造成的觸電,在上述電網中,如果人體的兩個部位,同時分別碰觸電源的兩相時,將有電流從電源的一相經過人體流入另一相,這種觸電稱為雙線觸電。
雙相觸電時,人體承受的電壓為線電壓,因為線電壓是相電壓的根號三倍,所以雙相觸電比單相觸電更易導致死亡。
這兩種觸電主要發生在電氣線路上,而且以單相觸電為多,雙相觸電案例很少見,這兩種觸電加在人體上的電壓都很高,因而通過人體的電流都很大,所以死亡危險也都很大。
2、間接接觸觸電
間接接觸觸電是人體接觸故障帶電的帶電體而造成的觸電。間接觸電可分為零線觸電、漏電電壓觸電、接觸電壓觸電、跨步電壓觸電和感應電壓觸電。
(1)、零線觸電 零線因故障帶電造成的觸電。
(2)、漏電電壓 漏電導體(如殼體因漏電而帶電的導體)不接地時所呈現的對地電壓。
電氣設備和用電設備在運行時,因絕緣損壞而使其金屬外殼帶電,當人們不注意碰上時,將有電流從帶電部位經過人體流入大地或接地體,這種觸電稱為漏電觸電。漏電觸電,使人體承受的電壓受漏電部位的接觸電阻所影響,一般情況下小於或等於電源的相電壓。
(3)、接觸電壓 人體接觸接地的漏電導體時,接觸點和人體著地點間的電壓,這種電壓所造成的觸電稱為接觸電壓觸電。
(4)、跨步電壓觸電
在帶電導線落地點或故障情況下的接地體周圍都存在電場,當人的兩腳分別接觸該電場內,不同的兩點時,兩腳間將承受電壓,這個電壓稱為跨步電壓。在這個電壓作用下,將有電流流過人的兩腿,這就叫跨步電壓觸電,跨步電壓觸電的危險程度決定於跨步電壓的大小。
跨步電壓觸電時,電流沿著人體的下身從腳精腿跨步到另一隻腳,並與大地形成迴路,觸電時電流雖未經過人體重要器官,但當人體承受較高的跨步電壓時,可使雙腳抽筋倒地,造成二次觸電,實踐證明人倒地後,電壓持續兩秒鐘就會遭到致命的觸電。
(5)、感應電壓 由於電磁感應導體上所呈現的電壓。因這種電壓所造成的觸電稱為感應觸電。其中漏電壓觸電和接觸電壓觸電較為常見,在觸電傷亡事故中所佔比例較大。
二、非接觸觸電
人體接近帶電體,人體與帶電體間發生放電而造成的觸電。所以也可以稱為放電觸電。不言而喻,要發生放電,則必須空氣間隙中的電場強度大於空氣擊穿的電場強度。而空氣間隙中的電場強度決定於間隙的大小和間隙間的電壓。因此,帶電體電壓足夠高和人體與帶電體間的距離足夠小是非接觸觸電發生的兩個必要條件。非接觸觸電造成的傷害主要是電灼傷、電烙印和皮膚金屬化。可造成傷殘。也可造成死亡。非接觸觸電事故多發生在高壓與超高壓系統。
1、近網觸電 近網觸電是人體接近電網時,電網對人體放電所造成的觸電。
2、靜電觸電 是人體接近靜電帶電體時靜電帶電體向人體放電所造成的觸電。
3、雷電觸電 雷電觸電是雷電直擊人體(即一次放電)或由於雷擊二次放電所造成的觸電。
近網觸電和雷擊觸電都可造成死亡。靜電觸電未見傷亡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