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綜述:光電轉換材料

2021-02-15 催化計

將分子光電轉換集成到各種材料中,為利用遠程光學刺激以高時空解析度控制其特性和功能提供了獨特的機會。由於在分子水平上利用幾何和電子的變化來調節宏觀和整體材料性能方面存在著根本性的挑戰,這些光響應系統的巨大潛力在很大程度上仍未被充分開發。

有鑑於此,柏林洪堡大學Alexis Goulet‐Hanssens、Fabian Eisenreich、Stefan Hecht等人重點介紹了近十年來在光致發光材料領域取得的進展。

在指出一些通用的設計原則之後,作者討論了集成光轉換單元的材料,其範圍從表面/界面的無定形設置集成到超分子、液晶和結晶相。最後,作者在結論中指出了一些潛在的未來方向,鑑於該領域令人興奮的最新成就,人們迫切期望光碟機動和光學可編程(交互)活性材料和系統的未來出現和進一步發展。

Alexis Goulet‐Hanssens, Fabian Eisenreich, Stefan Hecht. Enlightening Materials with Photoswitches. Advanced Materials. 2020

DOI: 10.1002/adma.201905966

https://doi.org/10.1002/adma.201905966

為加強科研合作,我們為海內外科研人員專門開通了多個催化以及能源材料化學交叉學科的專業科研交流微信群。加群方式:添加編輯微信 18965840059,備註:姓名-單位-研究方向(無備註請恕不通過),由編輯審核後邀請入群。

相關焦點

  • AM綜述:柔性鐵電材料
    有鑑於此,韓國延世大學Cheolmin Park等報導了目前軟鐵電材料,尤其是在鐵電轉化機理、人體連接智能電子器件等進展情況進行綜述。基於鐵電性原子/分子轉換,軟鐵電材料通過獨特的鐵電性質在各種人體連接電子器件,配置有可編程電場的情況。作者認為本綜述有望提升柔性電子學的發展。
  • ...大學張立軍教授團隊InfoMat綜述—半導體光電功能材料的計算設計
    開發新型半導體光電材料是提升光電器件性能的途徑之一。以材料功能為目標的計算材料設計已逐步發展成為發現新型功能材料的有效手段之一。結合半導體物理及化學理論、高通量第一性原理計算、智能優化算法以及材料資料庫結構,越來越多的新型半導體光電材料通過計算材料設計被發現並得到實驗證實。
  • 稀土上轉換納米螢光探針研究綜述
    稀土摻雜上轉換納米螢光探針:電子結構、光學性能和生物檢測 稀土摻雜上轉換納米發光材料具有高光化學穩定性、幾乎無毒性、窄線寬、長螢光壽命、可調諧螢光發射波長等優勢,是目前普遍看好且有望成為替代傳統下轉換螢光探針的新一代螢光生物標記材料
  • 新材料可提高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率
    新華網芝加哥1月28日電美國芝加哥大學的研究人員日前表示,他們合成的一種新聚合塑料材料可在低成本的條件下,將太陽能電池的效能大大提高。  芝加哥大學化學系的俞陸平教授等人一直致力於這種聚合塑料材料研究。
  • 美研發出高效光電轉換納米材料
    本報華盛頓1月13日電(記者毛黎)美國加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張勁(音譯)教授領導的包括中國、美國和墨西哥三國研究人員之內的研究小組日前在《物理化學雜誌》網站上發表文章表示,他們成功研製出一種能高效率將太陽能轉換成電能的納米薄膜材料。該成果不僅能極大地提高太陽能電池光電轉化率,而且可以用於其他能源技術中。
  • 綜述:無機-有機鈣鈦礦材料在新型薄膜太陽能電池中的應用
  • 用「超快相機」,南大團隊「揭秘」塑料材料光電轉換過程
    由於利用晶矽等無機半導體的傳統光伏造價昂貴,科學家們逐步把目光轉向了有機材料太陽能電池領域。   如何實現更高的光電轉化效率,設計製備新的有機光電材料,需要弄清楚發電的微觀過程。近日,南京大學物理學院團隊的一項最新成果揭示了高效有機光伏材料光電轉換過程的新機制,在線發表在《美國化學學會會志》上。
  • 應變光電子學:基於二維材料的光電探測器
    圖1 一種應變控制的基於矽光子電路的二維光電探測器的設計圖源:喬治華盛頓大學現代社會對數據的需求一直在不斷增長,人們開始追求更高效的光學數據信號轉換技術,從筆記本電腦或智慧型手機等電子設備到光纖網際網路。光信號到電信號的轉換過程是由光電探測器來完成的,光電探測器是光網絡的關鍵組成部分。
  • 探索 | 南大團隊用「超快相機」揭秘「塑料」材料光電轉換過程
    利用晶矽等無機半導體的傳統光伏發電造價昂貴,科學家便把目光轉向有機材料太陽能電池領域。 如何實現更高的光電轉化效率,設計製備新的有機光電材料,需要弄清楚發電的微觀過程。近日,南京大學物理學院團隊的一項最新成果,揭示了高效有機光伏材料光電轉換過程的新機制,在線發表在《美國化學學會會志》上。 什麼是有機光伏材料?
  • 新書推薦丨《光電轉換導論》
    光和電是物質重要的基本運動形態,它們相互轉換。光電轉換現象研究和規律的獲得,為光電功能器件的研製提供科學源泉,也是光電器件持續發展提高水平的根本依據。光電轉換現象的應用要通過凝聚態物質構建的器件來實現。半導體材料是實現光電轉換的最佳凝聚態物質。     今天小編向大家介紹這本褚君浩、楊平雄等著的《光電轉換導論》。
  • 張晗教授綜述:二維熱電材料研究進展
    熱電材料可以實現熱能和電能之間的直接相互轉換,在工業廢熱、汽車尾氣餘熱等低品質環境廢熱的回收利用領域展現出無可替代的優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近年來隨著新材料、新理論和新工藝的不斷開發和優化,熱電材料的性能也顯著提高。
  • Konarka研發可提高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率的新型材料
    發表於:2008-12-29 09:31:40     作者:索比太陽能來源:Solarbe.com  美國麻薩諸塞LOWELL消息,可將光源轉換為能源的PowerPlastic材料開發和商業化領域的創新者Konarka技術公司宣布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驗證得出結論-這種Konarka公司的柔性有機基太陽能光伏
  • 綜述:基於DTP結構的高效有機/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材料的設計
    有機太陽能電池(OSCs)和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VSCs)是通過關鍵有機光伏材料的分子設計實現溶液加工性和性能可行性的新興光伏技術。隨著稠環電子受體(FREAs)的改進,OSCs的光電轉換效率(PCE)已提高到18%。
  • 異質集成二維材料的全面綜述
    韓國成均館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在Nano上發表的論文中,對原子2-D材料庫的非均質集成二維(2-D)材料進行了全面綜述,這些材料具有可選擇的材料特性,對設計新型設備的新功能提供了非常大的可能性。自從Andre Geim和Konstantin Novoselov發現石墨烯以來,二維材料,例如石墨烯,黑磷(BP),過渡金屬二硫化碳(TMDC)和六方氮化硼(h-BN)受到了廣泛的關注,這些材料都具有優秀的物理特性使其在電子和光電設備中具有廣泛應用。
  • 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突破10%
    原標題: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突破10% 記者26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陳濤教授、朱長飛教授團隊與合作者合作,發展了水熱沉積法製備硒硫化銻半導體薄膜材料,並將其應用到太陽能電池中,實現了光電轉換效率10%的突破。這一成果日前發表在《自然能源》上。
  • 能量轉換材料與技術
    依據能量轉換的類型,可以把能量轉換分為光電光熱能量轉換材料與技術、熱電能量轉換材料與技術、壓電能量轉換材料與技術材料、電致發光能量轉換材料與技術、化學能-電能能量轉換材料與技術和磁能-機械能能量轉換材料與技術等。目前,全球日益嚴重的能源短缺和環境汙染問題,影響到人類的生存與可持續發展。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在開發探索清潔新能源的同時,提高傳統能源的能量轉換效率。
  • 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突破10%
    來源:科技日報記者26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陳濤教授、朱長飛教授團隊與合作者合作,發展了水熱沉積法製備硒硫化銻半導體薄膜材料,並將其應用到太陽能電池中,實現了光電轉換效率10%的突破。這一成果日前發表在《自然能源》上。
  • 哈工大冷勁松教授團隊《AM》綜述:形狀記憶聚合物及複合材料的機理、材料及應用
    >上發表名為『A review of shape memory polymers and composites: mechanisms, materials, and applications』(DOI: 10.1002/adma.202000713)的綜述文章,論文第一作者為課題組博士生夏宇良,通訊作者為
  • 新疆理化所發表新型紅外非線性光學材料綜述文章
    紅外非線性光學(NLO)晶體是一種重要的光電信息功能材料,能有效地擴展固態雷射輸出波長範圍,在國防、科研  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光電功能晶體材料團隊近年來致力於紅外非線性光學晶體的研究,近日於
  • 光電集成技術研究綜述
    目前基於納米光子波導、光子晶體、表面等離激元以及人工電磁超材料的微納光電子新型功能器件,能夠調控微納尺度下的光場,產生奇異電磁響應和色散特性,並已用來初步實現微納尺度的集成光源、全光交換器、光開關、光調製器等。在基於砷化鎵、磷化銦、氮化鎵等無機半導體材料的光電子器件基礎上,進一步發展新型複合納米光電材料和多種異質光電材料的微納加工技術和集成技術,是目前國際研究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