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的認知提升」一文看懂色輪,可能是設計師的最後一節色輪課

2020-12-06 知更常青藤

每天十分鐘,系統學習設計,成為設計師。終生學習,受益終生。這裡是【知更常青藤】,歡迎你的到來,這是我和你一起學習設計的第六天。如果你不想丟失這個體系,可以關注我,轉發本文。

文/萬歲爺 校驗/君 圖/萬歲爺&動視暴雪 知更常青藤原創出品,轉載請註明出處,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main

寫在開頭

我曾經與Tom就色彩原理的重要性進行過討論,在這一點上我們從來沒有分歧,這可能是我與Tom在設計上唯一的共同點了。

不過新人設計師從來都不注重這些設計理論,一方面我震驚於新人設計師想要學習設計的決心,他們竭盡所能地尋找進入設計大門的課程;另一方面卻專注於實用工具、插件和資源的「採集」,他們像極了在網際網路上網羅資源的倉鼠,他們唯一與倉鼠不同的地方在於:倉鼠將儲存的食物在過冬的時候吃掉,而新人設計師從此不會打開這些課程。

「難道他們不明白吸收的知識才是自己的嗎?」

每次談到這個倉鼠效應的時候,Tom總是這樣氣急敗壞地說。他這麼氣急敗壞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他為新人提供的設計理論的文章無人問津;另一方面則是新人爭先恐後地向那些發資源的文章蜂擁而至。

「總是向人們提供所謂的資源,那些高閱讀量的文章作者深諳此道,至於是否對創作和設計有幫助,並不在這些作者的考慮範圍。」我總是這樣安慰Tom。

我在一次設計學習的分享演講中這樣說道:

「只有當新手需要尋求幫助或者遇到創作實際問題的時候,他們才會想起我。Photoshop和Illustrator不能幫助你解決創意問題。新手入門,基礎理論很關鍵,設計軟體可以放到最後,甚至可以不用太著急。大多數時候,設計軟體的使用需要基礎理論的支持,否則新人根本不理解這樣操作的意義何在。」

可能你想成為專業的設計師,或者業餘愛好,或是公司給你安排了你不擅長的設計工作,不過你都可以在我的文章中找到你需要的內容。

當你拿起相機或者手機的那一刻,是否敢於打開專業模式,就取決於你是否具備理論基礎。對於色相環這樣的課程,存在於相機、手機中;也存在於Photoshop的曲線中;當你打開視頻處理軟體的時候同樣需要對色彩進行調整......

有的設計師或者新人會提到濾鏡和懶人設定,但是濾鏡不能成為你懶惰的藉口,設計師是不能依賴這些預設的,除非這些預設是自己創作的。

也許你想要的是那些炫酷的效果,犀利的摳圖,完美的色彩曲線,符合時宜的配色,但是請記住,在這一切開始之前,你真正需要的是基礎體系構建。

所以,暫時忘記你收集的資源吧,跟隨我的腳步,從最基礎的理論開始。腳踏實地地往前走,只有這樣,你才會忽視知識和學習上的焦慮。

色輪

書歸正傳。

許多設計師將色輪奉為圭臬,不過對於新手的你,需要了解色輪並不是一個萬能的工具。色輪只是一種思維工具而已,並且色輪不是天然存在的。人們創造的色輪很好地將色相、飽和度、明度三者統一地結合,表達並且描述了色彩。任何其他方法都無法與這種圍繞原色、間色、複色建立的標準色輪的百年歷史相提並論。

關於色輪你需要知道的第一點是,在處理色彩的時候,色輪將是一個非常實用的工具,這種工具讓你免於在色彩的海洋中沉淪。你要明白,色彩有上千萬種,沒有這種工具的輔助你將淹沒在成千上萬的色彩海洋中,此時連選擇都將是一件代價昂貴的事情。

關於色輪你需要知道的第二點是,它並非真實存在。不同於彩虹,也非牛頓當年的色散實驗,你在自然界是看不到色輪的。

那麼到底什麼是色輪呢?它是一種藝術家和畫家認可的示意圖,這種示意圖經受了時間的考驗,並且這種示意圖是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組合的。

在我開始色輪的講解之前,我們先看看下面的內容。

從原色、間色、複色講起

在你開始繼續往下閱讀之前,我強烈建議你先閱讀我的前幾篇文章,它們是關於原色、間色、複色、加色模式、間色模式、CMY、RGB的。

《「每天十分鐘,成為設計師」揭開色彩的面具》《PS調色必備基礎,色彩的光與眼》《「色彩的特性」光源色、固有色、物體色、環境色》《「從Jesse的故事講起」新手設計師如何從本文獲得色彩基礎技能》《「色彩的認知提升」一文聽懂色彩,設計師的最後一節色彩屬性課》

這些文章是你理解色輪的基礎,當然,如果你不看這些文章依然可以理解今天的內容,不過恐怕沒有那麼深刻。我希望你看完這些文章能夠應用到實際工作中,相信我,這些文章可以幫助你達成這些目標。

【三原色】

你還記得紅、黃、藍嗎?在你小時候,它們是第一批出現在你眼中的色彩。我們稱它們為三原色,這三種原色是無法通過其他色彩混合而出的,這也是它們叫做原色(或者基色)的原因。這意味著紅色顏料中只有紅色色素,不含任何其他色素,同理黃和藍。

減色三原色

如上圖,在現代工業中人們使用的是品紅、青色、黃色三原色,色彩學是一門不完善並且還在發展的學科,它受制於科學技術的發展。有鑑於此,我們不應當將原色定性成紅黃藍或者紅綠藍,許多設計師接觸原色後導致他們固有思維認為這是固定的。三原色到底是紅、黃、藍還是品紅、黃色、青色?在這一點上人們一再打破原有的理論。美術實踐事實證明,品紅加上少量的黃可以調配出大紅色。這一實踐顛覆了顏料紅色是原色的觀點。

許多行業的原色系統不一樣,因此你不要糾結。目前印刷行業使用的原色就是品紅、青色、黃色。但是其他行業的原色不是這三者。目前美術行業也更改了原先的紅黃藍三原色,修正後的三原色為品紅、青色、黃色。但是我依舊使用紅黃藍來說明問題,這並不衝突,你需要知道的是原色的概念。實際上紅黃藍或者品紅、黃色、青色也不能完美地混合出其他色彩,只不過它們能夠混合出更多的色彩而已。

對於原色,你不必太過糾結,也不必選擇信仰。色彩的複雜程度限制了人們的實踐,對此,我的看法是:原色沒有唯一,需要考慮色域,實際情況適合什麼原色,就採用什麼。

讓我們回到紅黃藍上去。

紅黃藍三原色色輪

對於原色紅、黃、藍你還需要知道的一點是,三者的顏料均勻的混合,在理論上會變成黑色。至於為什麼會變成黑色?限於篇幅問題,我不能在詳細講解,請你參考我上述提到的文章。

簡單地將,紅黃藍理論上分別吸收了各自應當反射的色光,最終的結果就是理論上沒有任何色光被反射,也就是說,陽光或者其他光源照射到這樣的混合體上,不會反射光線,你當然就看不見它了,你的視覺系統對這種光線的缺席感知為黑色。

紅 + 黃 + 藍 = 黑

【間色】

接下來,我們看看間色的定義。

人們將這些原色兩兩相互混合,得到了由兩種原色混合的色彩,我們稱之為間色。

注意:在本文當中,所有關於色彩的知識都是理論上的。實際情況由於顏料分子的化學性質和物理特性導致我們無法混合出完美的、無瑕疵的色彩,但是不要緊。

間色

通過上圖你會發現這樣的一個原色混合公式:

紅 + 黃 = 橙紅 + 藍 = 紫藍 + 黃 = 綠

間色

我們將原色之間混合出的三種色彩稱為間色。不過請你注意,這不是絕對的,沒有什麼規則強制你只能使用紅、黃、藍製作色輪,任何色彩都可以,只有符合實際需求的設計才是有意義的。

基於間色的形成方式,你會發現,間色只有三種,即:橙、綠、紫。

輕鬆一刻:設計不是「好看」,它是一種人性的輔助,一種良知,設計首要解決的問題就是高度的易用性,其次才是美觀,實際上美觀也成為了一種實際需求。因此,不要認為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學會舉一反三,學會觀察,學會滿足。

【複色】

你理解了原色和間色,接下來理解複色就變得順理成章了。

間色和原色再次混合,就是複色,那麼間色可以和間色混合嗎?當然,請記住沒有什麼理所當然,不要讓規則束縛你的創造。不過人們最常用,最容易理解的方式通常是最有用的。總之,它們都是複色,你可以這樣無限地混合下去。

複色

不過,就連三原色之間的混合都變成了黑色,當你無限地混合顏料時,無異於三原色的混合,最終你得到的只能是類似黑色的雜色。

你注意到陽光經過稜鏡色散之後的可見光譜了嗎?它們是:紅、橙、黃、綠、藍、紫,我特意略去了青色,這不重要。請看下圖:

光的色散

如果你記不住原色混合之後的色彩,參照這個會很有用,唯一需要改變的就是將紅色和紫色首尾相連,實際上色輪正是這樣做的。你會得到了這樣的序列:紅橙黃綠藍紫-紅...,就是這樣。我們提取了紅黃藍,因此這個序列中紅黃藍之間的色彩就是它們的間色。

我們不知道這是否是巧合,不過色彩學是一個綜合學科,生物、物理、醫學、藝術都在共同研究它,因此色彩學是一個發展中並且不完善的學科。如果量子物理能夠有所突破也許能夠解開最深層次的謎題。

【色輪】

好了,現在你理解了原色、間色、複色,我們是時候將它們放在一起了。請看下圖:

三原色標準色輪

這是三原色組成的色輪圖,就像色輪這個名字一樣,它的確像輪子。所以,我們將原色按照色相組合成一個圓形,這就是所謂的色輪。

三原色+間色色輪

我們讓事情變得更加複雜一點,這一次添加它們的間色。請你注意這個規則,這十分重要,我們將間色填補在原色之間,這種組合方式能夠直觀地展現間色的一種現象:間色是由兩邊的原色混合而成。在此基礎上,藝術家和科學家們利用這種視覺思維為我們創造了色輪工具。

接下來,讓我們的色輪更加複雜。我們將複色填補完成,就是這樣,規則就是:複色是它自己相鄰的間色和原色混合而成。

12分色輪

現在,你完成了一個偉大的舉動,這個工具現在可以幫助你理解和運用色彩。不過正如我一直強調的,不要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這些規則是可以修改的,你可以完全使用同一色相創建色輪,而變化規則由你決定。因此,學習色輪關鍵在於學習規則和色輪的方法論,它是你設計道路上的一把利劍。

【色輪的補充】

我準備開始逐漸補充一點色彩位置關係的知識,這些知識本應該系統地呈現,不過現在提早釋出一點點並沒有什麼不好。而且這部分對於你理解配色至關重要,你放心,我後期會系統講解,事實上,後面兩個體系恰好是這部分內容。

現在你知道紅、黃、藍三原色組合可以形成黑色。我要求你時時刻刻都要以色輪的思維來呈現思想中的色彩。在色輪上,三原色兩兩成120°夾角,我們取出紅色,剩下的藍色和黃色中間混合出了綠色,如果將綠色和取出的紅色混合,應當是什麼色彩呢?

是的,黑色。這和直接混合紅、黃、藍沒什麼區別。不過,藍色和黃色混合的綠色恰好與紅色對立,呈現180°夾角,我們將紅色和綠色的關係定義為補色,同理:

黃 + 紫 = 黑色藍 + 橙 = 黑色

請看下圖:

補色

根據這幅圖我們來做一個數學算法,給出的命題就是:相互互補的色彩混合=黑色。

推導過程

最終我們是可以推導出一般情況的,不過你應該能夠明白為什麼互補色之間混合是黑色了。

你聽過的鄰近色、補色、單色等等配色名詞,都來源於這個不起眼的色輪。這個色輪還具備了色彩心理效應,為了防止你迷糊,我們就此打住。

【更加完整的色輪】

你明白了色輪的使用方式了嗎,如果上述的原理你理解了,並且能夠自己畫出或者腦補出這個關係,那麼接下來請你結合上篇文章中的色相、飽和度、明度。

人類在詞彙系統上對待原色,甚至是間色的命名是不會有問題的,並且原色總是那麼飽滿,以至於原色總是能夠最先吸引我們的注意力,其次才是間色,很顯然,複色的吸引力不那麼明顯。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儘管複色在經過混合之後,相互之間不明顯,但是複色最安全,不會產生誤解。如果你錯誤地在你的班級上譁眾取寵,就好比錯誤地使用了原色或者間色,結局是十分難看的,因為原色和間色是如此的明顯,以至於單獨駕馭它們變得困難;相反,對於複色,老師們不會太注意這些「平凡」學生,但是這些「同學」又是班級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因此,除非你掌握了原理,否則不要隨意使用高度飽和的原色或者間色,事實上,總是降低原色或者間色的明度或者飽和度在絕大部分情況下是安全的。

我們回到上面的問題,人們對待原色或者間色大多不會有疑慮,但是當你說出紅色的時候,每個人的思想中呈現的紅色都是不同的。因此,上一篇文章中提到了色相、飽和度、明度,這三者正是,並且始終都是定義每種色彩外觀的最好特質。

小貼士:學習色彩需要注重的一個問題就是,不要糾結色彩的精準度,人類感知色彩並不精確,因此,不要在色彩的精準度上鑽牛角尖。隨著合成顏料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色彩的精準度才有意義。在大部分情況下,你是安全的。

在上述色輪中,我們僅僅通過色相來排列這些色彩。現在我們就要添加另外的兩種特性到這個色輪當中。如下圖:

更加完整的色輪

如圖中最邊緣的色彩,我們將這些色彩按照飽和度逐漸降低的漸變方式往色輪的圓心靠近。按照這種漸變方式,我們將色輪上每一個色相都採取這種飽和度漸變方式展現。因此,這樣的色輪可以為你帶來更加豐富的色彩變化,在你選擇紅色的時候,你就可以從最深的紅色到最淺的紅色中選擇了。

那麼明度呢?是的,你會發現按照這個規則形成的色輪已經沒有明度變化維度的位置了。事實正是如此,沒有明度的位置了。有一個方法是你可以將紅色按照上述規則排列,不過這次是按照明度,而不是飽和度。這樣你有了兩個色輪,一個是飽和度色相色輪,一個是明度色相色輪。

如果我們要讓三者統一,那麼這種平面的二維構圖將無法呈現三者的關係,因此,在色輪的基礎上,人類添加了第三個維度來表示明度。不過很可惜,這種方式很難使用和描述。不過你不用擔心,軟體為你解決了這個問題,你最常使用的Photoshop中的取色器就是這樣一個「色輪」。設計軟體將其中一個維度,通常是色相單獨列出,你需要先選擇一個色相,然後在左面的面板中調整這個色相的明度和飽和度。

複雜的色輪-包含明度和飽和度

加色與減色

關於加色和減色你應當看我的上一篇文章。但是為了保持本文的色輪知識的完整性,我再次簡要地複述。

加色和減色是關於顏料和光線的。你需要注意的唯一一點就是它們沒有區別。這是本質,並且十分關鍵。你最終看見色彩一定是色光進入了你的視覺系統。

加色模式

簡單地講,你看到了紅色,如果你的視覺系統沒有毛病的話,一定是紅色光線進入你的視覺,被大腦感知為紅色表徵。所以,請記住,你看到了什麼色彩,就是什麼色彩的光線進入你的眼睛。無論這個色彩是物質的還是光線直接照射的。

你看到紅色這件事情具有了兩種情況,第一,你看到了紅色色光,所有能夠自發發射光線的光源都是這種情況,如手機屏幕、電視屏幕、顯示器、電燈等。當你看到手機屏幕上一個紅色區域時,就是這個區域發出了紅色光線。這是加色,最常用的是RGB模式(Red:紅色、Green:綠色、Blue:藍色,它們恰好是光線的三原色)。

第二是物質表現的色彩情況,物質需要藉助光線的幫助。如果你看到一輛紅色寶馬,那麼一定是紅色光進入視覺系統。但是紅色轎車不會發紅光,這些紅色光線是反射陽光中的紅色波長導致的,理論情況下這輛汽車吸收了除紅色光波以外的色光。因此,你只看到了紅色。這是減色,最常見的就是CMY(Cyan:青色、Magenta:品紅、Yellow:黃色,它們恰好是印刷的三原色)。

你注意到區別了嗎,一個是反射,一個是直接照射。如果紅光和藍光同時進入你的視覺系統,你一定看到了紅藍光線的混合。但是黃色顏料和藍色顏料一旦混合,將不會反射黃色和藍色光線,我借用上篇文章的解釋:

黃色物體不會完美地只反射黃光,實際上它反射了較多的紅光和綠光,吸收了藍光和紫光較多,紅光和綠光反射後混合在一起,我們看起來就是黃色的;對於藍色物體,它反射藍光、紫光、綠光多一些,二者混合,藍色物體吸收了黃色的紅光,黃色物體吸收了藍光和紫光,二者相互吸收,最終只留下了綠光,因此,它們之間的混合呈現出綠色。

對於加色模式,光線都達到了你的視覺系統,它們好像在做加法;但是減色模式下,光線被混合後的物質吸收、反射,最終相互吸收,呈現了你看到的混合色彩,它們好像在做減法。

設計師大多工作在減色模式下,但是你還是需要理解加色模式。

好吧,不能再寫了,希望能幫助到你建立體系。我們逐步在走向色彩的末端,希望你能夠跟上腳步,當色彩完結的時候,就是我們繼續下一步設計理論的時候。

給讀者的話:你對我最好的支持就是關注我並且轉發,讓你有更多的同行者,也讓我能夠有流量並且產生收益,當然你也可以打賞,讓我有資可以繼續創作。

總結

新人需要快速吸收知識,而不要囤積知識。把書本讀薄。色輪不是天然存在的,它是一種使用色彩的輔助思維工具。原色不能通過其他色彩混合而出,這是原色的定義。原色之間兩兩混合得到間色,間色和原色混合得到複色。將原色、間色、複色按照混合位置放在色輪上形成色相環(色輪),每一種色相再次按照明度或者飽和度漸變。完整的色輪可以通過擴展第三維度(3D)來呈現色相、明度、飽和度三個特性。光的混合是加色模式,顏料的混合(物體)是減色模式。

下章內容

色彩的初步應用案例

如果文章對你有價值,讓你得到了提升,請你相信作者,並且關注他,轉發文章讓更多的人看到有質量的內容。或者用【打賞】餵食作者,讓他繼續為你奮鬥。如果你有疑問或建議,請留言告訴我。

相關焦點

  • 投影學堂:DLP投影機的色輪是什麼?
    今天我們就來著重談一下「DLP投影機的色輪是什麼」這一問題。DLP投影機中的作用是色彩分離和處理,只有單片式DLP和雙片式DLP投影機需要安裝色輪,三片式DLP投影機則不需要色輪。三片式DLP晶片的投影技術的原理是色彩通過分光鏡將白光分解為紅綠藍三原色後,分貝投射到對應的DLP晶片上,每個DLP晶片只負責一種原色的分配任務,最後在通過透鏡將這三路光合成到一起輸出至屏幕上,有點類似於3LCD技術。
  • 年度話題色每年一個足夠了!
    關於潘通推出的年度色方面我寫過一個帖子,巨長,有興趣可以前往去看Look。除此之外,每年還會推出跟隨服裝周的流行報告四輪左右。每次都一組色彩,10多個顏色,設計師可以選擇單色或隨意組合,根據自己的品牌再擴展,採用的方法非常自由。根本不會照單全收,有時候只是掃上一點色相(比如淡綠色為推薦流行色,設計師選了相似綠也算是掃到邊了,不會追求色號完全一致。)
  • 世界那麼「色」,我想去看看
    為了能分辨出顏色,他在頭上裝上天線(電子眼),於頭蓋骨內植入晶片,能夠把眼前的顏色拍下來轉化為特定的聲波從而「聽見」顏色。他還因此成為第一個被政府承認的 Cyborg (電子人)。▲色盲藝術家 內爾·哈維森眼睛是我們的心靈之窗,它不僅點綴我們的臉龐,還幫助我們認識這個世界的繽紛。然而有小部分人因為眼睛有色彩認知的障礙,以致於他們對色彩的觀點與大部分人截然不同。
  • 趣談「色」,一文看懂古代顏色
    圖為《鶴頂茶》「色」字,按明末閔齊伋在《六書通》中的考證,最早的寫法如:一個人馱著另一個人,仰承其臉色。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說:「色,顏氣也。」也就是說,「色」在中文裡,最初的含義是指人們的臉色。現在說「色」,多以「色彩」這一含義為主,相對應的顏色詞,在全世界所有語言中也具有了一個詞彙類別。然而,與現代人紅、黃、綠、黑……單調的顏色詞相比,古人對色彩的稱謂可謂花樣繁多。
  • 「最美應用」Nihon :一款451種色彩展示調色工具,還上了 App Store
    日系元素的色彩,給人一種充滿哲學思想的感覺,我們的最美開發者「 Byzantine General 」帶來了一款擁有451種色彩展示的調色工具,讓我們看看日系色彩的搭配方式。小美在 App Store 的新鮮 App 區塊裡,偶然發現了一款這樣的應用:因此,小美特意聯繫了這款應用的作者「 Byzantine General 」,看看他是怎樣介紹自己的這款應用的。
  • 專訪一加設計師:手機設計要「無負擔」,想通過電光紫表達一加氣質
    一加 6T和這些產品相比,產品形態相對「常規」的一加 6T 難免少了一些噱頭,不過一年只發布兩款旗艦機、每一款產品都可能直接決定公司命運的一加似乎並不在意。發布會上,一加創始人劉作虎提得最多的依然是「手感」、「無負擔」、「快」等一加粉絲早已經熟得不能再熟的詞彙。
  • 從伸展臺走向街頭:攻佔2019春夏,就用這五樣Pantone趨勢色票
    還記得先前編輯介紹過的2020年度最潮色票「薄荷綠(Neo Mint)」嗎?這款由趨勢預測機構WGSN發布的低飽和綠色,融合「自然」與「科技」主題,無論用在服裝、配件或建築設計上,皆能營造柔和寧靜卻時髦有型的摩登格調。
  • 你不知道的投影13 色輪技術演變知多少
    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我們知道色輪這個部件了。投影機光源的白光,通過色彩的分色,然後在照射到DMD投影晶片上,再通投影機鏡頭,形成我們看到的投影機畫面。對於DLP投影機來說,色輪是必不可少的部件。當然LCD投影機猶豫是利用三個液晶片來形成不同顏色的畫面,所以就不需要色輪了。
  • 業內 | Pantone再度公布三種「神秘色彩」!
    Pantone 公布2019 年度代表色「活珊瑚橘Living Coral」有人諷刺「活」珊瑚橘本身就是諷刺,更有設計師主張「悲慘白」才是現在最能代表珊瑚的色彩。針對海洋環境面臨的嚴峻形勢,Pantone最近再以色彩回應,與Adobe Stock、非營利組織The Ocean Agency聯手推動「Glowing Glowing Gone」計劃。
  • 探究色彩搭配基礎!色系
    文/張曉景 色彩可分為無彩色和有彩色兩大類。①無彩色。黑色和白色以及由黑白兩色混合而成的各種灰色系列,其中黑色和白色是單純的色彩,而灰色卻有著各種深淺的不同。例如:在純紅色中加入一點白色,飽和度下降,而明度提升,變為淡紅色;繼續增加白色的量,顏色會越來越淡,變為淡粉色;如果加入黑色,則相應的飽和度和明度同時下降;加入灰色,則會將光澤失去。
  • 你知道日語中的「玉蟲色」是什麼顏色嗎?
    常關注日本新聞的小夥伴可能會發現,最近在日本的新聞裡經常出現「玉蟲色」一詞,比如——國や都の「玉蟲色」コロナ対策で現場混亂國家和東京都的「玉蟲色」新冠防治對策導致現場混亂政府の大型在鎌倉時代的《貞丈雑記》、《吾妻鏡》等書籍中已有「玉蟲色」一詞,它代表紡織物的顏色,據說是用綠色和紫色的絹絲縱橫交疊織成,從而使其在不同光線下呈現出不同的色彩。這種「玉蟲色」的布料現在也可以見到。另外,奈良法隆寺有一件珍貴的藏品——玉蟲廚子。廚子(ずし),既佛龕。據說這件珍品是以玉蟲的翅膀雕刻而成,每一面都描繪著佛教故事的場景,五彩斑斕,歷經千年也不褪色。
  • 色| 世界七大彩色沙灘
    文|湯海洋與陸地的邊界往往會形成沙灘。它們看上去似乎大同小異,平淡無奇,但事實上,沙灘有著許多不同的類型與特質。茫茫大海之中,尤其是熱帶的海域中,隱藏著眾多瑰麗奇特的彩色沙灘。白色的細沙悄然從腳趾縫隙中流過的奇妙感覺用語言難以形容,放眼望去,海水呈現層層的漸變色,美不勝收。長灘島白沙灘分三個區域,分別叫做S1、S2和S3。其中,S1屬於高檔酒店區,白沙最軟最細,質量最佳。S2的D』Mall 是長灘島最熱鬧的商業區,聚集著大大小小的Bar。S3的沙子雖然相對粗糙,遊客較少。但漫步S3,會有種獨享整個沙灘大海的暢快感。
  • 最後一英裡交付初創公司「iMile」獲 1000 萬美元 A 輪融資,想成為...
    「iMile」官網據外媒報導,近日,杜拜的最後一英裡交付初創公司「iMile」完成了 1000 萬美元的 A 輪融資,投資人尚未透露。「iMile」由阿里巴巴和 Meeras 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合資企業的首席技術官 Rita Huang 於 2017 年創立。「iMile」主要為阿聯和沙特的電子商務公司,提供不同的 B2B 和 B2C 物流解決方案。「iMile」的定位是中東的「順豐」,專註解決最後一公裡派送和代收貨款。
  • 說說2017 年的手機年度之色:紅
    (OPPO R7S 玫瑰金和香檳金,圖源:detikGadget)在 2014 年的「香檳金」一色被驚豔推出之後,2015 年手機圈掀起了「玫瑰金」熱潮。2016 年,蘋果發布了「亮黑」和「磨砂黑」兩種 iPhone 的新配色,而 Android 陣營的華為、三星、OPPO、vivo 等大廠都陸續推出「綠、紅、藍」等衍生新配色。與此同時,在國產智慧型手機迅速發展的這兩年(2015 年~2016 年)黃金時間裡,也正式開始了手機廠商之間的「顏色戰爭」。
  • 大自然的顏色搭配,時尚界必備技能,髮型與發色
    我們眼中無色透明的太陽光,在自然裡有萬千顏色,自然將光分解,提煉出無數個點線面,將色彩的單純美感,呈現在人們眼前,光與色彩相互映襯,生發出靜謐和諧的氛圍,在潤物細無聲中傳達愛與希望。大自然是神秘的,大自然的色彩亦是如此,除了斑斕絢爛,它還滲透著生命,瀰漫著生機與氣息。而從大自然中,我們能學會最佳的色彩搭配。
  • 《一色一生》|汲取大自然色彩,染織出花的生命
    汲取大自然色彩,勾勒多彩人生近日,上海人民出版社·光啟書局與拙考文化共同推出了日本染織藝術家、「人間國寶」志村福美的首部自傳性散文《一色一生》。這本書長銷日本近四十年,如今首次國際授權,問世中文版。川端康成盛讚的國寶級染織家她學習日本傳統的植物染技藝,從真正的大自然中幻化出色彩——櫻木、松木、紅花、桂枝、蓼藍……再利用這些色彩染就的絲線織出布料,製成衣物,成為聯結自然與人間的藝術家。
  • 色調配色:將彩虹色用得好看的秘密
    比如說:好電影、好音樂、美食、美景、彩虹色……提醒我們這個世界是鮮活且趣味的。今天給大家介紹色調配色,解鎖將彩虹色穿在身上也能好看的秘密。01什麼是色調配色?色調是指色彩的總的傾向。色調配色是指某種具有相同性質的色彩搭配在一起,色相越全越好,最少也要三種色相以上,比如說我們見到的彩虹色,就是典型的色調配色。
  • 幾個簡單且效果顯著色彩色感的訓練方法
    色彩體驗絕大多數人是能夠通過練習來提升的,首先大伙兒要對色彩有親近感,西方國家當代藝術鼻祖六種練習色感的方法,期望對大伙兒有所幫助!一、練習用幾種簡單的色彩來分配豐富多彩色彩的能力。相對於一個訓練有素的學生來講,調配色彩毫無疑問是基礎的能力其一,通過五到十節課的練習,熟練掌握調色的基本定律,可以用八九種顏色體現豐富多彩的色彩三要素。 色彩大師們作畫,用色通常很少,但色彩通常很豐富多彩、到位。大伙兒通常要經過這樣一個練習過程:開始練習,色彩種類不容易過多,練習調色能力。中間階段很有可能要練 習任何的常用色,避免對哪一種色彩太過偏愛,最大限度掌握每一種色彩的特性。
  • 一文了解DLP投影技術
    其原理是將光源藉由一個積分器(Integrator),將光均勻化,通過一個有色彩三原色的色環(ColorWheel),將光分成R、G、B三色,再將色彩由透鏡成像在DMD上。以同步訊號的方法,把數字旋轉鏡片的電訊號,將連續光轉為灰階,配合R、G、B三種顏色而將色彩表現出來,最後在經過鏡頭投影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