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志村福美
是當之無愧的國寶級藝術家。
在染織界,
她很早就被封為「人間國寶」,
甚至有女性願意一生只穿她做的衣服。
汲取大自然色彩,勾勒多彩人生
近日,上海人民出版社·光啟書局與拙考文化共同推出了日本染織藝術家、「人間國寶」志村福美的首部自傳性散文《一色一生》。這本書長銷日本近四十年,如今首次國際授權,問世中文版。
圖:志村福美源氏物語系列織和服(插圖翻拍)
光與色彩的詩人志村福美
志村福美從手工染織巨匠的視角,娓娓講述了從業研藝數十年的甘苦,記錄了從自然獲得恩惠,真切傳遞色彩之美,福澤人間的歷程。
該書初版於1982年,並在次年獲得「大佛次郎獎」,在日本長銷三十餘年,後推出單行本、文庫本、特裝本等,如今已成為日本學生必讀的散文佳作。
此次出版的《一色一生》不僅是志村福美的第一部中文版著作,也是這部經典的首次國際授權。2021年,還將陸續推出其《奏響色彩》《我的小裂帖》等作品。
圖:染織家志村福美在織機前(插圖翻拍)
今年96歲高齡的志村福美,是目前在世的唯一一位與柳宗悅、河井寬次郎等民藝運動家有過密切交往的大師,親身見證過一個輝煌的手工藝時代。她以使用草木染的線編織的紬絲織物而聞名,作品多藏於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滋賀縣立近代美術館、京都國立近代美術館等。
圖:新書實拍
1990年,她被認定為重要非物質文化遺產「紬絲織物」傳承人;2014年,她獲得了有「日本諾貝爾獎」之稱的京都獎,頒獎詞寫道:「她運用極其豐富多彩的植物染得的絲線作為自己的視覺語言,並發揮她獨有的想像力,在紬織和服上創作出無限的絢麗色彩組合。在與自然對話和個人的深入修行中,她逐漸形成了一種溫柔以待、靈活多變的思想,將人的現實存在與自然在紡織中融合在一起。」
圖:志村福美初期作品,左起分別為「鈴蟲」(1959年)、「七夕」(1960年)、「蘆刈」(1961年),現均為滋賀縣立美術館藏品。
川端康成盛讚的國寶級染織家
她學習日本傳統的植物染技藝,從真正的大自然中幻化出色彩——櫻木、松木、紅花、桂枝、蓼藍……
再利用這些色彩染就的絲線織出布料,製成衣物,成為聯結自然與人間的藝術家。她所製作的和服大多以自然事物命名,如秋霞、鈴蟲、七夕、光之湖……
圖:新書實拍
不論獲得多高的成就,她總是對給予自己靈感、惠澤自己色彩創作的自然懷有謙卑之心。川端康成形容她的作品在「優雅而微妙的配色裡,貫通著一顆對自然謙遜而坦誠的心」。僅藍染一色,志村就經歷過無數的失敗,「藍」似乎有自己的生命,稍稍不慎就會頹敗、黯淡。
即使染色成功,如何用這些色彩搭配出絢爛和諧的成衣也是一門學問。這大概是一條無盡的路,正如她所說:「曾經,我以為做一色會耗費十年;如今,我覺得做一色將用盡一生。」
圖:志村工坊以植物染料染色的絲線
《一色一生》是了解染織家與自然親近之真諦,明晰工藝之精髓的優秀之作。正如詩人大岡信在推薦序中所寫:「在這本書中,我們與一位染織家相遇,瞭然她的思想,領悟生命只有一次的真意。同時,通過對一色一生的凝視,我們能不可思議地從其深處,窺得多色一生的人生真相。」
《一色一生》
志村福美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光啟書局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吳波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吳波
廣州日報全媒體視頻記者 吳波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劉麗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