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字,按明末閔齊伋在《六書通》中的考證,最早的寫法如:
一個人馱著另一個人,仰承其臉色。
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說:「色,顏氣也。」也就是說,「色」在中文裡,最初的含義是指人們的臉色。
現在說「色」,多以「色彩」這一含義為主,相對應的顏色詞,在全世界所有語言中也具有了一個詞彙類別。
然而,與現代人紅、黃、綠、黑……單調的顏色詞相比,古人對色彩的稱謂可謂花樣繁多。
比如,「茶白」、「鵝黃」、「朱唇」、「天青色」、「遠山如黛」、「青梅煮酒」,簡簡單單幾個字,便詩意瀰漫,仿佛有一幅水墨畫卷在眼前徐徐展開,奼紫嫣紅,青磚黛瓦……
那麼問題來了,古人所說的這些顏色真的是你以為的「色」嗎?
一起來看一下——
月白:我真的不是「白」
很多人聽到月白色,第一反應以為是白色,其實不是。
太一宰則衣紫及繡。五帝各如其色,日赤,月白。——《史記·封禪書》
月白色指的是月亮的顏色,古人認為月亮的顏色並不是純白,而是帶著一點淡淡的藍色。
所以月白色其實是淺藍色。
不同時期深淺略有不同,基本介於淡藍與中藍之間。
上圖,月白色泰西紗常服袍,清光緒,身長138cm,兩袖通長188cm,袖口寬24.50cm,下擺寬72cm,左右裾76cm。(故宮博物院藏。)
竹月:我很飄渺
竹月色是個什麼色?
就是竹林中的月色。是不是很飄渺朦朧?
沒錯,這個顏色描述的就是竹林中,月色清冷的感覺。
宋·王安石《次韻張子野竹林寺》之二:「風泉隔屋撞哀玉,竹月緣堦貼碎金。」
說了這麼多,那這到底是一種什麼顏色?其實就是淡淡的藍色加了點紫。
毛月:你猜吧?
這個名字真的有些讓人摸不著頭腦,毛月難道指長毛的月亮嗎?
毛月其實和月亮無關,而是與天空有關。
毛月色是天空的顏色,即藍色。
而且,毛月色還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的小滿的顏色。
「四月中,小滿者,物致於此小得盈滿」,「立夏天空澄淨綠蔭浮雲,故為毛月色描之」。
這個,就是毛月色——
青蓮:沒想到吧!
青蓮,多文藝,高大的名字!
什麼?你以為至少帶著點「青」?
NONONO!它並不是青色,而是紫色,不是淺紫,也不是深紫,而是紫中偏藍。
關於「青蓮」,熟悉的人知道李白號稱「青蓮居士」,還寫了不少有關青蓮的詩句。
比如:「戒得長天秋月明,心如世上青蓮色」;「了見水中月,青蓮出塵埃」。
青蓮與「清廉」諧音,加上宋人周敦頤的《愛蓮說》賦予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品格。
因此,青蓮成為清正廉明的象徵,備受人們的青睞,成為託物言志的對象。
除「青蓮」外,另一個帶「青」字容易被誤會的色彩是——「雪青」!
雪青既不是白色也不是青色,而是淺紫色。
看到這兒,你是不是覺得找到規律:只要有「青」就可能是「紫色」系列了?
來,看一看「花青」——
是的,沒想到吧!?花青是藍色。
再有——霽青色:
霽指的是雨過天晴,霽色就是藍色,雨過天晴後天空的顏色。
百草霜:不許,聯想!
百草霜這個名字,乍一聽容易讓人由霜聯想到白色,或是由草聯想到綠色……
但其實都不是。
百草霜是灰色,而且還是鍋底灰。
據《本草綱目》記載,它是刮下來熬藥喝的。
那為什麼叫百草霜呢?
百草霜其實就是由上百種草燒完後附於鍋底或煙筒中所存的一層跟霜一樣輕柔的煙墨,所以叫百草霜,可以入藥。
明明是鍋底灰,古人卻取了個這麼風雅的名字,不得不佩服!
秋香:不是那個妹紙!
秋香。
這個可不是《唐伯虎點秋香》裡的秋香,而是確實是一種顏色的名字。
《紅樓夢》裡就有提及。賈母笑道:
那個軟煙羅只有四樣顏色:一樣雨過天青,一樣秋香色,一樣松綠的,一樣就是銀紅的。
秋香色其實就是暗黃色。
天水碧:這個名字不一般!
天水碧,顧名思義,是碧色或淺青色。這個名字是南唐後主李煜起的。
南唐時碧綠色非常流行,宮裡的妃子也爭著穿碧綠色的衣服,還自己動手染。
有一回有個妃子在染色的時候,把沒有染好的絲帛放在外面晾了一夜。
這本來是個失誤,但絲帛卻因為沾上露水,起了變化,染出了很鮮豔的綠色。
李煜覺得,這不能起個一般名。既然是天上的水染的,就叫天水碧吧。歐陽修有句詞就寫到:「夜雨染成天水碧」。
《韓熙載夜宴圖》中就有兩位女子穿著碧綠色的衣服。
說完了中國的顏色,我們再來說說外國的。
央視《國家寶藏》中曾介紹王希孟《千裡江山圖》時提到:古時候人們畫畫所用的顏料基本都是從寶石及礦石和中藥材中提取,異常珍貴。
比如紅色的原料是赭石,綠色的原料是孔雀石,青色的原料是藍銅礦,白色的原料是硨磲(chē qú)。
其實在西方也是如此,甚至有些顏料的來源你根本想不到。
01.木乃伊棕
在古時候木乃伊不僅能當藥吃,而且可以用來製作顏色。
16世紀到17世紀時人們通過白瀝青、沒藥和碾碎的埃及木乃伊殘骸(人類或貓科動物的木乃伊)開發出了棕色。
這種顏料一直從16世紀流行到了19世紀。
但到了1964年後,由於木乃伊逐漸短缺,這種顏料就停止生產了。
現代的木乃伊棕已經和木乃伊沒有關係了,是用高嶺土、石英、針鐵石和鐵礦粉製造的。
02.皇家紫
皇家紫又叫骨螺紫。
它是由腐爛的染料骨螺與木灰一起浸泡在餿臭的尿液中製作而成的。
埃及豔后克婁巴特拉非常喜歡這個顏色。
她讓手下人把沙發、布料都染成這個色。
公元前48年,凱撒大帝來到埃及,也迷上了這個顏色,並規定其為羅馬皇室專用色,拜佔庭的國王們把宮殿修成了紫色。
所以,「born in purple」就是指出身名門。
但這種顏色提取非常不容易,25萬隻染料骨螺中只能提煉出0.02千克這種紫色,剛好夠染一條羅馬長袍。
這種染料上色的衣服會帶有一股腥臭味,被當時的羅馬人認為是金錢的味道。
03.印度黃
印度黃,顧名思義,來源於印度。
這種顏色你可能想不到,它提取自母牛的尿液。
這些母牛隻被餵食芒果樹葉和水,由於牛不能消化芒果樹葉,尿液中會含有膽汁,蒸發過濾之後就可以得到印度黃。
但因為這些牛隻吃芒果樹葉而導致嚴重營養不良,印度政府在19世紀就取締了這一做法。
荷蘭著名畫家維米爾就很喜歡用印度黃。
04.群青
如果問歷史上最貴的顏色是什麼?
答案一定是藍色和綠色,因為這兩種顏料的來源都是純天然的寶石。
藍色,或者說群青色,來源於一種叫「青金石」的寶石;綠色則來源於孔雀石。
由於群青實在是太珍貴了。
畫家之間甚至形成了一個不成文的規定:藍色不能是一幅畫的主要色調,只有聖潔如聖母瑪利亞才能用昂貴的群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