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軸為什麼是傾斜的?

2020-09-14 中華大教

地軸是地球自轉的假想軸,現實中它並不存在,但是人類卻必須依靠它來區分地球的地理位置等信息,如地軸的北端與地表的交點是北極,南端與地表的交點是南極,我們的地球也始終不停地繞著這個假想的軸運轉。

相對於太陽的黃道而言,地球的地軸是傾斜的,在北半球它指向北極星的方向,和太陽的黃道面有66.5度的夾角,但它並不是固定的,而是有微小的移動,造成&34;。

地軸的這個傾斜度實際上在地球上的生態圈造就了很多的好處。首先就是地球上面可以讓生物生存的地方更多了,地球上絕對的寒冷地區少多了,地球絕大部分的表面都適合生物生存,而且在溫帶地區出現了春夏秋冬四季交替的現象,大氣環流也更加的活躍和廣泛,水汽和降雨也分布得更加均勻,這些無疑都是有利於地球上的生物生存和繁衍的。如果地球不是傾斜的,那麼地球的生態圈將會小很多。

那麼地軸為什麼是傾斜的呢?其實科學家們至今仍然眾說不一,一種說法是認為地軸傾斜的主要原因是南半球大陸板塊向北半球漂移的結果。由於南半球大陸板塊不斷向北半球漂移,造成北半球負荷較重,使北半球地軸下沉,形成向南傾斜的地軸,但是該學說不符合角動量守恆定律,因為在沒有外力的情況下,質點系轉動的角動量不變。也有說法認為地球是在和太陽赤道面大約23°26′夾角方向運行被太陽俘獲,變成繞太陽旋轉的行星,然而科學家普遍認為地球形成於太陽系中,所以這個說法也難成立。

最被廣泛接受的說法是小行星撞擊說,外來天體相對地球都是高速運動的,所以俘獲的過程就是劇烈碰撞。碰撞有正撞和側撞,側撞更容易形成地軸偏轉。所以科學家們認為很可能是在地球剛形成不久時,曾經有一顆巨大的天體撞擊了地球,這顆天體有火星那麼大,但兩者並不是正面相撞,而是以打擦邊球的形式撞擊的,這次撞擊改變了地球的自轉速度和地軸的方向,而且地球本身也被撞掉了一塊,前來撞擊的天體也損失了很多物質,這些物質一度形成了一個類似於土星環那樣的行星環圍繞地球旋轉,但是這個環後來漸漸凝聚在一起,形成了月球。

地球被撞擊後,地軸的方向就開始變得傾斜,並且曾經有過不規則的旋轉,但是擺動幅度並不大,不過這種擺動也讓行星環難以穩定,所以最終才成了一個球體,其實在行星環和月球形成之時,都對地球形成了一種牽引作用,地軸的方向才趨向於穩定,成了今天這個樣子,不過至今仍然是有小幅度的移動的。

相關焦點

  • 「傾斜地軸」的小知識
    傾斜的地軸,即為地球的軸,可假想為南北極連線,總是處於同樣的位置。它與鉛垂線大約傾斜成23.5度。地球繞地軸一圈即為24小時。地球自轉的同時,每年都繞著近似橢圓的軌道環繞太陽公轉。由於地軸的傾斜,才能讓地球在公轉的過程中,在不同的緯度接收不一樣的陽光。太陽光線將赤道直射,但隨著離赤道的距離增大,射向地球的太陽光線的角度也在增大,因此減小了太陽能量的強度,並使氣候產生了隨緯度變化的規律。
  • 地軸為什麼是傾斜的?和月亮的形成有關,你知道這樣有什麼好處嗎
    地軸是地球自轉的假想軸,現實中它並不存在,但是人類卻必須依靠它來區分地球的地理位置等信息,如地軸的北端與地表的交點是北極,南端與地表的交點是南極,我們的地球也始終不停地繞著這個假想的軸運轉。相對於太陽的黃道而言,地球的地軸是傾斜的,在北半球它指向北極星的方向,和太陽的黃道面有66.5度的夾角,但它並不是固定的,而是有微小的移動,造成"極移"。地軸的這個傾斜度實際上在地球上的生態圈造就了很多的好處。
  • 地球為什麼是傾斜的?
    地球為什麼是傾斜的?我們都知道,地球在公轉的同時還在自轉,且自轉軸與公轉平面並不是垂直關係,二者之間的夾角是66.5°,即自轉軌道面與公轉軌道面並不重合,而是有23.5°的夾角。
  • 地球自轉為什麼傾斜?這對人類生存很重要
    存在即合理,地球的傾斜對我們人類來說並沒有造成什麼不利的影響,相反的,如果地球不是傾斜著的呢?地球的自轉為什麼會傾斜,這對人類的生存很重要在此之前,有一個笑話跟大家分享一下,某局長在一個學校進行巡視時,拿一個地球儀問一個學生,這個地球儀為什麼是傾斜的?這個學生很驚恐的回答:「不是我幹的。」
  • 《地理提高》地軸是什麼意思
    地軸是什麼意思地軸就是地球斜軸,也被稱為地球自轉軸。
  • 為什麼地球要傾斜23°26'自轉?
    為什麼地球要傾斜23°26'自轉?
  • 為什麼月球能夠穩定地軸呢?
    地球自轉軸(地軸)的傾斜導致我們氣候的年度季節性變化,其方向的微小變化有助於冰河時代的進退。地球旋轉軸與其軌道平面的垂線所形成的角度現在是23.5度,但這足以帶來夏季和冬季,因為根據米蘭科維奇理論氣候和日照的變化有關。
  • 地軸旋轉一圈的周期是25786年
    而第二種(立竿見影)定義的年,本質是地球在水平方向上繞日公轉,因為運動是相對的,假設太陽圍繞地球轉一圈,這就是一個「回歸年」,這個軌道叫做「黃道」,這個軌道所在的平面就是「黃道面」,傾斜的面叫做「赤道面」,通過太陽高度定義的年,實際上就是由於地球的自轉軸不是正好垂直於「黃道面」的,而是有一個傾斜的角度(6633')的,所以地球的赤道面和黃道面,實際上是存在一個夾角的
  • 我們看到的地球為什麼是傾斜著的
    很多人家裡都有地球儀,大家觀察到地球儀上的地球的旋轉軸與水平面並不是垂直的,也就是說當把地球儀放在桌上的時候地球儀上的地球是傾斜的。其實現實的地球如果以黃道為基準面的話,地球確實是傾斜的,它自轉的地軸與黃道的夾角是66度34分。
  • 科普一下,假如地軸傾斜度變為90度,世界會發生什麼事情?
    因為地球每時每刻都在自轉,因此人們假想出地軸的存在,地軸並不是垂直於地球公轉軌道面的,和垂直線之間有23度26分的傾斜。今天我們提出一個有意思的話題,假如地球的自轉軸傾斜90度,我們的世界會怎樣?地軸的傾斜是產生四季交替的主要原因,有一種假說就是,在月球還沒有形成之前,地軸的傾斜角度是非常不穩定的,擺動幅度在0到85度之間,月球形成以後地軸就變平穩了。假如那個時候月球沒有形成,地軸變成90度傾斜,世界又會是另外一種景象。
  • 地球為什麼會是傾斜的?傾斜角度是如何產生?看完長見識
    但是世界就是這麼奇妙,我們生存的地球竟然是傾斜的。科普一下,我們的地球在自轉的同時其實也在公轉,並且自轉軸和公轉軸還不是垂直的關係,兩者之間的夾角竟然有66.5°;自轉軌道與公轉軌道也不重合,也有些23.5°的夾角。雖然這個傾斜的角度讓地球有了四季的變化,但是這個傾斜角是如何產生的呢?還是地球原本就是這樣?
  • 研究稱全球變暖可致地球傾斜角度改變
    《新科學家》雜誌網站8月20日報導稱,一項新研究顯示,氣候變化對地球運動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尤其是海洋變暖對地軸傾斜角度的影響遠比人們過去預想的要嚴重
  • 地球的地軸才發生傾斜?6
    後來共工氏(共工也是人首蛇身哦,也是個巨人)與顓頊爭奪帝位,因憤怒而碰到了不周山,折斷了頂著天的柱子,扯斷了拉著地的繩子,天往西北方向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向西北運動;地往東南方向下陷,所以江河湖水都向東南流淌匯集。 共工怒觸不周山帶來的後果很嚴重:支撐「天」的一根「天柱」斷了,「天」就往西北傾斜,地不滿東南,又引發了大洪水。
  • 地軸為什麼可以始終指向北極星
    在講地球公轉,描述地球公轉的基本特徵時,老師一定會說,地球公轉過程中,地軸始終指向遙遠的北極星。
  • 地軸在漂移
    地軸在漂移地球自轉就像一個旋轉的陀螺,自轉軸就是地軸。
  • 如果地球也像天王星那樣傾斜90度會怎樣?
    我們都知道,地球自轉軸傾斜了23.4度,也就是地球公轉軌道平面和赤道平面所夾的角度。這種傾斜會導致季節、晝長和日照角度的變化。在夏天,太陽高高掛在空中,地面獲得更多的光照,所以夏天的溫度較高。反之,冬天的溫度較低。
  • 原來地軸在不停的運動,北極星不是固定的一顆星星
    我們一直認為地球的自轉軸的傾斜角度是固定的,地軸永遠指向天空中的北極星。其實地軸的角度並不是一直沒有變動的,它也在緩慢的移動在漫長的時間中地軸的移動軌跡能形成一個頂角為47度的一個圓錐。這個運動就像是一個陀螺在自轉的同時它的軸在空中也轉出了一個無形的圓錐體。
  • 地軸傾斜度,橢圓率,誰造成了時間偏差?
    為什麼一年中最早的日落不是出現在最短的那一天呢?這個現象和地球在一月處於近日點這一事實有什麼關係嗎?我們的時鐘和「平均太陽日」是同步的,「平均太陽日」是太陽的一種運動,其假設地軸(或傾斜角)的傾斜度為零且地球軌道完全為圓形(即橢圓率為零)。因此,我們首先考慮傾斜度和橢圓率全部為零的情況。
  • 地球圍著太陽轉,傾斜的地軸為什麼不能垂直?令人不可思議
    根據新墨西哥州立大學的一位教授的說法,地球的軸向傾斜角度為23.5度。
  • 為什麼會有四季?為什麼在夏天,北極還是那麼冷?
    為什麼呢?很多人聽說過天文學家約翰內斯·克卜勒,知道他證明了行星軌道是橢圓的,以及太陽不是軌道的中心。幾百年他發現這些的時候,引起了巨大轟動。他的發現解決了很多天文學家在計算行星軌道時遇到的問題。儘管行星軌道確實不是正圓,但那些自然課本、電視和電影裡的,關於地球軌道的圖片,誇大了地球軌道的扁長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