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億年前,一個神秘的奇點發生了大爆炸,隨之宇宙誕生。奇點大爆炸瞬間產生的巨大能量轉化為氫等基本元素,這些元素後來又轉化為其它物質,這些物質又形成星雲,恆星,行星等各類天體。
早期的宇宙可能只有恆星,行星等這些基本天體,而像黑洞,中子星,脈衝星這樣特殊的天體可能都是後來形成的。相信朋友們都知道大質量的恆星壽命非常短,可能只有幾千萬年,當恆星生命走到盡頭發生超新爆炸後,其中心位置就會誕生中子星甚至是黑洞。
宇宙在不斷快速膨脹的同時也在不斷形成各種天體,現在的宇宙有多大,有多少恆星相信無人知道。除了人類現在已知的這些天體之外,宇宙是是否還存在超出人們認知的天體也是一個未知數。正所謂,宇宙之大,無奇不有,可能在我們觀測不到或還沒有發現的區域就存在著超出人類認知的奇特天體。
科學家猜測,宇宙中可能存在三種特殊的天體,每一個都讓人們大開眼界,到底是哪三種特殊奇特的天體?下面就隨小編一起去了解下。
首先是環狀行星,可能很多小夥伴都知道,人類現在已知的天體都是球狀的,不管是恆星,行星,中子星還是脈衝星,這些有著實體結構的天體,它們都是呈現球狀,當然有一些小行星可能長得並不那麼圓,但它們仍然沒有逃脫球狀的概念。
為什麼天體會呈現球狀呢?科學家認為主要還是引力的緣故,恆星,行星等天體它們基本都是形成於星雲之中,是星雲中的物質在引力的作用聚合而成,當質量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天體就會點燃內部的核聚變,演化為恆星,而質量達不到要求的自然就形成了行星,小行星等天體。
天體形成的過程是聚合物質的過程,所以它們都是由小不斷聚合變大,四周的引力都差不多,最後就聚合成一個球體,質量越是大的天體,它的球體往往越標準,像太陽系八大行星,它們基本都是非常規則的圓球形,只有像小行星這樣的小天體才有可能出現各種奇特的形狀。
雖然我們現在觀測發現的天體都是球狀天體,但是科學家猜測,在宇宙中可能還存在著一種特殊的環狀行星。既然是環狀行星,那它的中心位置必然是空的,而且整個行星還呈現扁的形態,看上去就像是一個手鐲。可能有人會說了:這樣的行星如果真的存在,難道不違反天體物理規律嗎?
雖然環狀行星非常獨特,但是它並沒有違反物理規律,也沒有違反天體形成的規律,正是如此,科學家才猜測它是有可能在宇宙中存在的。只不過這種環狀行星的形成條件肯定非常特殊,跟我們平常了解的正常行星形成過程有明顯的差距。
至於它是如何形成的,科學家也不知道,因為環狀行星現在只是處於理論之中,宇宙中是否存在還是一個未知數。只有我們真正觀測發現了它,或許才能夠揭開它的奧秘。也有人認為,環狀行星可能很難通過宇宙自然演變形成,但是如果是人造的那就完全有可能。當一個文明的科技力量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製造行星等天體也並不是難事,那個時候造一個美麗獨特的環狀行星也不是沒有可能。
其次是衛星的衛星,相信朋友們對於衛星並不陌生。大部分的行星都有至少一顆衛星存在,像地球有一顆衛星月球,火星也有衛星,土星和土星的衛星就更多了。目前已知的太陽系衛星數量有185顆,可見衛星是非常多的。
不管衛星有多少,在人們的認知裡,衛星是環線行星運行的,月球圍繞著地球轉,木星的79顆衛星也都圍繞著木星運行。可是你想過沒有會出現這麼一種情況:A衛星環境著行星運行,B衛星環境著A衛星運行。這種情況就是科學家猜想中的衛星的衛星。
可能不少人會說了,這怎麼可能?衛星怎麼背叛行星去環繞其它的衛星運行。這不是違反了天體運行規律嗎?如果衛星繞著衛星運動?行星會答應嗎?不過,從天體物理學來講,這種衛星環繞衛星運動的情況也是有可能存在的,它並沒有違反天體物理定律,只是在現實宇宙中,科學家目前還沒有發現這樣的系統存在。
衛星環繞衛星如果存在,也必然是在非常特殊的情況下才能夠形成,而且它們不大可能出現在內星當中,即使存在也是在星系的邊緣,比如太陽系邊緣的柯伊伯帶,就有可能有這樣的特殊天體運行系統存在。原因其實不複雜,如果天體離恆星較近,受到引力的影響就大,這個時候的衛星要同時受到恆星和行星的雙星引力影響,根本不可能擺脫雙引力的影響去圍繞衛星運動。
可是在星系的邊緣就完全不同了,這個地方離恆星較遠,受到恆星的引力影響非常弱,如果出現特殊的情況,比如天體碰撞,就有可能出現衛星環繞衛星運動的情況。如果存在這樣的情況,最有希望發現的一個區域可能就是柯伊伯帶,這個只有等未來科技更進一步,探測器能夠深入柯伊伯帶去探測尋找了。
最後是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相信不少朋友都知道,過去的太陽系有九大行星,後來科學家發現冥王星太少了,只能算是一顆矮行星,於是將它開除出了行星隊伍。自比太陽系由九大行星變為了八大行星。
後來科學家通過觀測海王星以及太陽系邊緣不少天體的時候,發現它們的軌道都非常怪異,尤其是太陽系邊緣柯伊伯帶內的不少天體,它們的軌道跟我們通過天體運行規律計算出來的軌道有很大的不同,這是怎麼回事?
天體運行規律不可能出錯,它通過了無數次的觀測數據證明是正確的。因此科學家懷疑在太陽系邊緣之外的深處空間有可能還存在著一顆大行星,而這顆行星的質量有可能是地球的10倍以上,是真正的超級地球。
如果太陽系邊緣的這顆大行星存在,那麼它將成為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只不過由於太陽系的光線太暗了,再加上有柯伊伯帶的阻擋,雖然這顆天體的質量很大,但是反射的光線可能非常弱,我們現在的天文望遠鏡可能很難發現它。
當科學家正在尋找第九大行星的時候,前段時間,又有科學家對第九大行星提出了另外一種可能,有科學家認為,第九行星有可能是一個行星級黑洞。如果是一個行星級黑洞,它的引力之強足可以影響太陽系邊緣很多天體的運行,所以我們才會發現很多軌道怪異的天體。
可如果第九行星是一個行星級黑洞,那觀測發現它將會更困難。如果在超大質量黑洞,由於有明顯吸積盤的存在,它會顯得非常明亮,即使相隔幾萬光年,幾千萬光年都會被我們觀測到。可是行星級黑洞在黑洞家族裡是小個子,再加上它處於太陽系邊緣外的星際空間,周圍沒有什麼物質可供吞噬,自然也形成不了明亮的吸積盤,我們正常的觀測技術根據發現不了這樣的黑洞。
不管第九行星是一顆大質量行星還是一個黑洞,以人類目前的技術都很難發現,或許只有等未來科技更進一步,我們可以派出探測器穿越柯伊伯帶,到達更遠的地方或許才能夠有所發現。
小夥伴們,你們對此有何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