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雅醫院基因治療慢性疼痛動物實驗成功

2021-01-10 中國日報網

據統計,受慢性疼痛困擾人口的比例在全世界發達國家人口中高達30%,在我國,至少有1億以上慢性疼痛患者。記者從湖南湘雅醫院獲悉,湘雅麻醉科鄒望遠博士在導師郭曲練教授的指導下,採用基因治療神經病理性疼痛的動物實驗研究獲得成功,這在國際上尚屬首次,「一種針對PKCγ基因RNA幹擾的重組慢病毒載體構建及其應用」已獲國家發明專利。

「慢性疼痛是一個世界性的醫療難題。」鄒博士介紹說,慢性疼痛是指持續一個月以上的疼痛,也有人將其比喻為「不死的癌症」,常伴有情緒和心理異常變化。而神經病理性疼痛佔到了各類慢性疼痛的30%以上。目前採用的藥物治療及介入手術治療效果均不太理想。

PKCγ基因是一個在慢性疼痛中樞敏化中起重要作用的致痛基因,如手術創傷後患者疼痛未得到有效治療而產生的慢性疼痛症,或者截肢後患者仍出現疼痛幻覺,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脊髓內的PKCγ基因導致的記憶作用。

該研究持續了3年多,課題組採用攜帶PKCγ基因shRNA的重組慢病毒載體(LV-shPKCγ)蛛網膜下腔注射,治療神經病理性疼痛及慢性嗎啡耐受。「嗎啡在使用過程中需要不斷加大劑量,最後可能還是會失效。這個重組慢病毒載體不僅對神經病理性疼痛大鼠有顯著持久的鎮痛作用,對慢性嗎啡耐受大鼠同樣有顯著的翻轉作用,也就是使嗎啡重新生效。」鄒博士解釋說。

至於原理,鄒博士以小船作比喻。載體就像小船一樣,將小髮夾RNA片斷運輸到大鼠體內,就是將通過生物技術合成的PKCγ基因的小髮夾RNA片斷,與容易導入神經細胞的慢病毒載體重組為重組慢病毒載體,然後將重組慢病毒載體注射到大鼠蛛網膜下腔,通過重組慢病毒載體上的小髮夾RNA作用於大鼠脊髓的PKCγ基因,以達到抑制疼痛的作用。

郭曲練教授評價說,課題組的研究成果為針對PKCγ的神經病理性疼痛基因治療及PKCγ調控神經病理性疼痛及慢性嗎啡耐受的分子機理打下堅實的基礎。

目前,該課題於不僅兩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獲國家發明專利,還有相關系列研究結果發表在《人類基因治療雜誌》、《基因醫學雜誌》等,受到國際權威專家的廣泛關注。美國史丹福大學研究人員和世界小核酸技術研發的先驅澳大利亞專家及相關工作人員,先後來到湘雅醫院考察,與課題組進行了交流與探討,並達成了相互合作並進行深入研究開展臨床前期慢性疼痛基因治療的意向和計劃。

來源:中國日報湖南記者(記者 馮志偉 實習生 楊茜)編輯:張少虎

相關焦點

  • 湘雅醫院基因治療慢性疼痛動物實驗成功,已獲國家發明專利
    昨日,湘雅醫院向外界公布一項重大科研成果:湘雅醫院麻醉科鄒望遠博士在導師郭曲練教授的指導下,通過3年多的努力,採用基因治療神經病理性疼痛的動物實驗研究獲得成功。    對大鼠實驗鎮痛效果顯著    課題組通過成功合成攜帶PKCγ基因的小髮夾RNA片斷,通過與病毒載體重組後注入大鼠蛛網膜下腔,研究發現,這種做法對大鼠神經病理性疼痛有顯著持久的鎮痛作用。
  • 湖南唯一一家!湘雅醫院上榜全球醫療機構科研實力100強
    2019年國內進全球前100(FC)醫院排名名次,湘雅醫院排名73位,為湖南唯一一家上榜醫院。最新自然指數中國排名前50醫院概況。湘雅醫院全國排名第四。該排行榜顯示: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在國內醫療機構排名中列第4位。在全球百強排名中,湘雅醫院入列全球73位,為湖南唯一一家上榜醫院,其名次較2個月前上升11位。自然指數分析是基於最近12個月各科研機構在Nature、Science、Cell等82種高質量自然科學期刊上發表的研究型論文數量進行計算和統計的,已成為評價科研機構高水平成果產出的重要指標。
  • 她出生就帶著使命,中信湘雅醫院用創新移植技術助她救親哥
    因為接受了中信湘雅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和湖南光琇醫院聯合進行的PGD-HLA配型出生妹妹的臍帶血幹細胞治療,這個重型β地中海貧血患兒即將迎來新生。劉樺妊娠成功了。成功:臍血+外周血,一袋健康的造血幹細胞流入哥哥的體內2019年4月,經中信湘雅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產前診斷,醫生進一步確認了劉樺腹中的孩子HLA基因型與哥哥全相合,雖然HBB基因存在IVS-II-654(C>T)雜合突變,但沒有患病風險),與此前PGD診斷相符。
  • 湘雅醫院確診全國首例FOLR1基因導致的原發性腦葉酸缺乏症
    星辰在線10月14日訊(通訊員 張慈柳)寶寶一次高熱驚厥就讓家人無比揪心,然而6歲半的浩浩(化名)4年來卻反覆抽搐甚至出現昏迷,輾轉多家醫院未能確診並得到有效治療。罪魁禍首真的是「」高熱驚厥」嗎?從那時起,他就反覆發作抽搐,每次都長達半小時甚至1-2小時,是個典型的驚厥持續狀態,對大腦損傷極大,輾轉多家醫院求診,都被診斷為「熱性驚厥」、「病毒性腦炎」等進行治療,但並沒有明顯的效果。6歲時,浩浩不小心摔了一跤,出現了嘔吐症狀,第二天凌晨開始頭痛、抽搐,甚至出現昏迷的嚴重情況,並緊急送入當地醫院ICU進行治療,但卻一直找不到病因。為明確病因,家人帶著浩浩來到湘雅醫院兒科求診。
  • 湘雅醫院團隊黑素瘤研究成果登上《治療診斷學》封面
    紅網時刻10月28日訊(通訊員 羅鍾玲 嚴麗)近日,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皮膚科、皮膚腫瘤與銀屑病湖南省重點實驗室、皮膚健康與疾病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陳翔、印明柱團隊在頂級雜誌《治療診斷學》(IF=8.579)發表BET抑制劑(NHWD-870)研究性封面論文。論文標題為「BET抑制劑通過非經典NF-kB/SPP1通路抑制黑素瘤進展」。
  • 湘雅八年制學生成果在《Science》雜誌發表;湘雅醫院團隊...
    湘雅八年制海外聯合培養項目學生成果在《Science》雜誌發表 近日,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全科醫學科主任張衛茹教授科研團隊成員、2011級臨床醫學八年制學生田雨子作為共同第一作者的研究成果,以原創論著形式在國際頂級期刊《Science》(影響因子:41.845)
  • 湘雅醫院團隊黑素瘤研究成果登上國際權威期刊《治療診斷學》封面
    近日,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皮膚科湘雅醫院鄧廣通及曾芙蓉博士後為論文第一作者,陳翔教授、印明柱教授為論文通訊作者,湘雅醫院為第一作者及第一通訊單位。該研究為臨床阻斷表觀遺傳新靶點BRD4有效治療黑素瘤為代表的實體瘤進一步提供了理論依據,也為接下來由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皮膚科陳翔教授、印明柱教授團隊與寧波文達醫藥科技有限公司聯合開發的1類創新藥NHWD-870 HCl片的1期臨床試驗提供了一個臨床篩選療效新靶標。
  • 湘雅常德醫院連續舉辦三場高水平學術會
    紅網時刻10月20日訊(通訊員 胡衛鋒 騰燕妮)連日來,湘雅常德醫院消化內科、神經內科、藥劑科分別主辦、承辦三場國家級、省級學術會議,吸引了600餘名省內外同行來院「論道」,共享多場學術「大餐」。醫院濃厚的學術氛圍、精湛的技術水平和先進的服務理念,給與會專家及同仁留下了深刻印象。
  • 湘雅常德醫院舉辦三場高水平學術盛宴營造良好學術氛圍
    #品質醫聲超能團##健康科普排位賽##學術研討#10月16日至18日,由湖南省醫學會內科學專業委員會幽門螺桿菌學組主辦,湘雅常德醫院承辦的《第五屆湖南幽門螺桿菌相關疾病及消化疾病診治論壇》在湘雅常德醫院開幕。
  • 從湖南老大到被降級,全因一念之差錯過湘雅醫學院 網友們又不淡定了
    熱點事件每天有,段子手在民間~每次爆出些熱點事件後,網友評論也是一個比一個精彩~下面就和大家一起看下引發了不少網友討論的【從湖南老大到被降級,全因一念之差錯過湘雅醫學院】,這條新聞短短1小時內已經收到了1038條評論,有人表示質疑,有人贊同,有人甚至還在評論區激烈討論了起來,來看看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兒吧~當然也不是所有高校都在這次高校大合併中有所建樹
  • 湘雅醫學院成功研製抗血吸蟲病天然分子疫苗
    湘雅醫學院成功研製抗血吸蟲病天然分子疫苗 由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與湖南景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聯合研發的抗血吸蟲病天然分子疫苗,將從阻斷傳播途逕入手,從根本上阻止血吸蟲的傳播。該疫苗的成功研製將可為血吸蟲病的綜合防治增加一種更為有力的預防措施。  血吸蟲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是血吸蟲卵,同時也是傳播病源的唯一因子。
  •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一針穿刺保膽囊取石手術成功—新聞—科學網
    近日,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資深內鏡專家阮景德教授運用獨創的「一針穿刺保膽囊取石」手術方法,在自己身上試做手術並成功取出了困擾他多年的膽囊結石。 「針對膽囊結石的保膽治療是令所有普外科醫師都感到頭疼棘手的難題。」 阮景德告訴記者。4年前,由他領銜的老年外科團隊開始潛心研究膽囊結石手術新方法,經查閱文獻資料和反覆論證,最終設計出一種被稱作「一針穿刺保膽取石」的新方案。 阮景德介紹,「穿刺保膽取石」技術是將微創經皮腎鏡下碎石取石的成熟技術運用於膽囊結石治療。
  • ...學生成果在《Science》雜誌發表;湘雅醫院團隊Genome Medicine...
    湘雅八年制海外聯合培養項目學生成果在《Science》雜誌發表 近日,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全科醫學科主任張衛茹教授科研團隊成員、2011級臨床醫學八年制學生田雨子作為共同第一作者的研究成果,以原創論著形式在國際頂級期刊《Science》(影響因子:41.845)
  • 【頭條】神經毒素治療慢性疼痛
    來自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疼痛醫學中心的Wallace,對神經毒素(neurotoxins)治療慢性疼痛的研究進展,進行了總結性回顧,其報告的主要內容如下
  • 湘雅醫院皮膚科陳翔教授、劉洪教授團隊在《Cancer Cell》發表研究...
    湘雅醫院皮膚科黑素瘤團隊查房合影。紅網時刻3月17日訊(通訊員 羅聞)3月16日,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皮膚科、中南大學湘雅個體化腫瘤免疫治療臨床研究中心黑素瘤研究團隊在國際頂尖刊物《Cancer Cell》(影響因子23.9)上發表題為《ADORA1 inhibition promotes tumor immune evasion by regulating the ATF3-PD-L1 axis
  • 附屬第一人民醫院臨床轉化研究院銀屑病幹細胞治療研究入圍科技部...
    其中,由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臨床轉化研究院王宏林教授任首席科學家,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廈門大學和湖南光琇高新生命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參與的「間充質幹細胞治療銀屑病及銀屑病型關節炎的臨床研究」項目入圍「幹細胞及轉化研究專項名單」,這也是上海市一醫院連續第二年獲得該重大專項。
  • 湘雅專家完成金字塔尖端手術 換60釐米「人造血管」續命
    就在一年前,因身患兇險的主動脈A型夾層,江西銅鼓小夥陳敏被當地醫院認為「只有半個月生命」。經過湘雅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專家團隊兩次手術的全力救治,採用國際最前沿技術為他完成了全胸腹主動脈的人工血管置換,成功地挽救了生命。據悉,該技術國內僅屈指可數的幾家醫院能開展,湘雅醫院為湖南省內唯一一家。
  • 華西醫院「卵巢癌基因治療實驗研究」成果填補國內空白
    華西醫院「卵巢癌基因治療實驗研究」成果填補國內空白 2002年8月21日04:10  四川在線-華西都市報   昨日,記者從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獲悉
  • 湖南省直中醫醫院引進株洲首臺PET-CT
    11月20日上午,PET-CT開機儀式在湖南省直中醫醫院舉行。湖南省直中醫醫院在株洲地區率先引進影像醫療中的「航空母艦」——數位化光導PET-CT,填補了株洲公立醫院核醫學領域的空白。儀式由院長徐偉輝主持,株洲市衛健委副主任姚智輝,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核醫學與PET中心主任胡碩教授,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核醫學與PET影像中心主任、湖南省PET質量控制中心主任王雲華教授受邀出席儀式現場。
  • 湖南冷凍治療腫瘤,湖南冷凍治療腫瘤醫院
    核心提示:那麼湖南冷凍治療腫瘤醫院技術如何呢?我相信許多患者都想知道,但我沒有明確的答案給你。我個人建議您去專科醫院或在腫瘤治療方面上經驗豐富的醫院看一下比較好。像廣州這樣的一線城市醫療水平都是挺好的。可以來廣州治療一下也是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