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證明:原子彈輻射對健康影響被過分誇大

2020-12-01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8月16日報導 英媒稱,有科學家發現,人們對原子彈輻射導致癌症及出生缺陷的固有觀念被過分誇大了。

英國《每日郵報》網站8月11日報導,二戰期間,蘑菇雲在日本廣島、長崎騰空而起的那幅令人心有餘悸的畫面儼然已成為現代戰爭恐怖殘酷的象徵。

報導稱,1945年8月,原子彈瞬間奪去了這兩座日本城市20萬人的生命,而爆炸中心周圍三英裡(約合4.8公裡)範圍內的建築物也被夷為平地。

然而,有科學證據顯示,對那些在爆炸中倖存下來的人來說,核武器的長期影響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嚴重。之前人們一直認為,原子彈爆炸發出的射線會增加倖存者及其後代的患癌機率。

報導稱,十年後,原子彈的長期後果開始顯現,白血病患病率出現上升。

據悉,白血病尤為「青睞」兒童。爆炸兩年後開始有兒童罹患白血病。爆炸4至6年後患病兒童數量達到頂峰。日本放射線影響研究所估計,1950年至2000年間,爆炸發生地的白血病死亡病例有46%可歸咎於核輻射,而總共有1900例癌症死亡病例與原子彈爆炸有關。

然而,給二戰畫上句號的原子彈爆炸距今已有71年之久。有科學家發現,人們對原子彈輻射導致癌症及出生缺陷的固有觀念被過分誇大了。

報導稱,法國艾克斯-馬賽大學和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的分子生物學家貝特朗·喬丹說:「大多數人包括很多科學家都抱有一種觀念:原子彈倖存者將陷入健康受損、癌症高發的境地,其子女罹患基因疾病的概率也很高。」

然而,在人們的這種固有思維和研究人員所發現的現實之間存在著巨大差異。

報導稱,為了告訴人們這是一種誤解,喬丹對60年來針對廣島和長崎原子彈倖存者及其後代的醫學研究進行了分析。例如,研究清楚地表明,核輻射的確會增加患癌風險,但同時研究也顯示,相對於沒有暴露於核輻射的人群,倖存者的平均壽命只是減少了幾個月而已。

此外,研究還顯示,截至目前,核輻射沒有對倖存者子女的身體健康產生任何影響。

報導稱,當年在原子彈爆炸以及隨之而來的大火和劇烈核輻射中存活下來的幸運者中,有一半人接受了終生健康狀況跟蹤調查,因而這一災難性歷史事件並不缺乏相關數據。

報導稱,這些始於1947年的研究對10萬名倖存者、7.7萬名倖存者後代以及2萬名未遭受核輻射的倖存者進行了追蹤調查。目前,由日本和美國政府資助的放射線影響研究所正在對這些研究結果進行分析。

研究人員發現,受到輻射的倖存者患癌機率高於當時不在事發地的倖存者。倖存者患病風險與當時距離爆炸地點遠近、年齡和性別相關。事發時越年輕,以後患病的風險也就越大,且核彈對女性的影響大於男性。

不過,大多數倖存者遭受的核輻射劑量較低。而同時期那些接受了1戈瑞(相當於目前安全劑量的1000倍)這一較高劑量的輻射的倖存者患癌機率則高了44%。綜合考慮所有的致死因素,這一較高劑量的核輻射會令壽命減少約1.3年。

相關焦點

  • 關於WiFi輻射謠言,你知道嗎?
    很多小夥伴一直飽受wifi,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輻射的困擾,覺得這個世界太危險了,哪裡都有輻射!其實輻射並不是你想像的那樣,今天我們就來跟您說說輻射的知識:輻射一般分為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兩種。電離輻射是由直接或間接的電離粒子或者兩者混合組成的輻射通常對身體有害,非電離輻射是指能量比較低,並且不能使物質原子或者分子產生電離的輻射,通常對身體無害,我們平時使用的電腦,手機,wifi,微波爐等都屬於非電離輻射,這一下你可放心吧!除了這些,市面上還流傳了很多關於wifi輻射的說法,這些說法靠譜嗎,今天小編一併為大家解答。
  • 太空人研究:空間輻射暴露會影響健康嗎? | 《科學報告》
    論文標題:ContrapositiveBukhtiyarov, Galina I. Tikhonova, Steven M. Day, Igor B. Ushakov, Tatyana Y. U.Gorchakova 發表時間:2019/07/04 數字識別碼: 10.1038/s41598-019-44858-0 原文連結:http://t.cn/AiOA4Gqs 微信連結:https://mp.weixin.qq.com/s/8xqCTl6n_M6SKfpTC1xHuw 根據《科學報告》發表的一項研究
  • 拍X光片確有輻射,但幾乎不會危害健康
    「經常拍片輻射多,會影響健康」、「拍一次片會殺死好多細胞」……很多人都知道拍X光片會有一定的輻射,這就意味著不健康,不少人因此而抗拒做有放射性的檢查,害怕因此損害健康,甚至患上癌症。專家指出,確實,拍片存在一定的放射性輻射,但劑量很低,幾乎對健康沒有影響,切莫因噎廢食,耽誤疾病的治療。
  • 原子彈爆炸證明了質能公式?
    物理學荒唐10:原子彈爆炸證明了「質能互變」公式? (相對論物理學20大荒唐連載)科技日報2017年5月12日有美國普渡大學博導某教授的一篇文章,關於」科學探索無捷徑」, 說愛因斯坦的質能相當性公式E=mc^2被原子物理學的實驗廣泛證實,1945年美國的原子彈爆炸,把許多科學家對相對論的疑團一掃而光!
  • 原子彈爆炸後輻射駭人,百年內無法住人,為何廣島人卻繼續居住?
    在原子彈核心爆炸範圍內向外的將近半公裡區域內成千上萬的人類在一瞬間就化為了一個木炭,無數的建築在一瞬間全部化為灰燼。更可怕的是爆炸後,輻射更是駭人。第二,廣島和長崎居民的健康處於正常水平。有了這兩個事實基礎,任何的討論都可以在理性的心態下進行了。先來看看兩地的輻射水平。目前的長崎輻射水平是0.038usv/h,換算下來差不多是0.33msv/年。在聯合國原子輻射效應科學委員會提供的天然輻射源照射的世界平均值中,陸地輻射外照射年有效劑量為0.48msv。
  • 科學證明被炸死的人很痛苦
    在1945年的8月6日,美國向廣島長崎接投下三顆原子彈,瞬間奪走了將近10萬人的生命。至於剩下的倖存者,即使或者也是生不如死。灼傷,輻射都是他們即將面對的事情。而核武器的威力,也就這樣暴露在了世人的面前。而關於核的威力第二次顯現在世人面前,是1986年蘇聯車諾比核電站的一次核事故。
  • 闢謠: 「仙人掌能防電腦輻射」系謠言
    闢謠: 「仙人掌能防電腦輻射」系謠言 原標題:   日常生活中,我們大多認同這樣一種觀點:長時間使用電腦會對身體健康產生負面的影響,而電腦輻射就是「元兇」之一。
  • 核電站附近居住會受到輻射影響嗎?
    很多人認為核電廠的輻射會對周圍居民健康產生影響,並且核電站爆炸等同於原子彈爆炸,事實真的如此嗎?  居住在核電廠附近擔心輻射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王海洋介紹說,日常我們的身體時刻都在接受著來自環境的天然輻射,包括宇宙射線、空氣、水、巖石、土壤、食品、房屋建築等,都存在一定量的輻射,甚至人體內就含有一些放射性核素,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鉀-40。  全世界平均來看,每人受到的天然輻射劑量大概為2.4毫希弗(「希弗」是輻射劑量單位)。
  • 手機輻射對健康危害大嗎
    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放射科醫師張勁松吳嬌  手機輻射是手機通過電磁波進行信息傳遞時產生的電波。源於手機發射的無線信號,主要是由其發射的高頻無線電波造成的。人們使用手機時,手機會向發射基站傳送無線電波,而任何一種無線電波或多或少會被人體吸收,從而有可能對人體的健康帶來影響。
  • 基站信號輻射,到底會不會影響健康?
    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害怕「輻射」。一直以來,圍繞基站輻射的紛爭在各地時有發生,相關的新聞也是屢見不鮮。很多時候,運營商只得無奈拆除小區所有的基站設備,撤退離場。這樣一來,導致更多用戶的正常生活受到影響。
  • 被原子彈轟炸後100年不能住人,為何廣島、長崎現在那麼繁華?
    日本廣島原子彈的波及半徑是16千米左右,長崎原子彈波及範圍約15千米,沿著長崎市內的浦上川向北,兩岸的建築 公路等基礎設施完好。再看看廣島,平坦的太田川三角洲上,秘密麻麻的房屋 港口,距離1945年兩顆原子彈投放才過70多年,可如今我們在看到的廣島和長崎,早已是繁華的都市。
  • 晚上睡覺,手機放多遠沒有輻射,是安全距離?
    圖為: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劃分諸如原子彈爆發、日本核洩漏、車諾比之類的事件產生的輻射,就是電離輻射。首先,手機輻射就屬於非電離輻射,它與癌症其實並沒有任何直接的關係。目前世界衛生組織把手機產生的的電磁輻射對人類健康影響的等級定為2B級,通俗的解釋一下就是「也許可以致癌」。如果我們把手機輻射帶來的危害和我們每天會接觸到的太陽光對我們的危害一比較,簡直可以說是微不足道了。
  • 國際權威機構ICNIRP宣布:5G輻射不會影響人體健康
    【來源:快科技】5G網絡商用還不到一年,國內外現在還在建網的初期,但是很多人都在擔心一個問題——5G輻射影響健康,就像是過去很多人在擔心4G、3G輻射一樣。對5G來說,擔心5G輻射的人還找到了更充分的理由,那就是5G頻段比以往的網絡標準更高,除了Sub-6G頻段之外,5G還定義了毫米波頻段,頻率在28GHz上下。28GHz頻段的5G尤其引人注意,也是歐美環保組織攻擊5G網絡的關鍵,認為5G不僅會影響人體健康,還會影響動物甚至植物,引發生態災難。
  • 同樣是核武器,原子彈和氫彈有何分別?原來是輻射問題!
    一提起核武器原子彈和氫彈是兩大核武器的代表作,不過這兩個核武器的原理並一樣,原子彈是採用裂變的原理將質量不穩定的元素釋放出能量,原子彈內部的不穩定的原子能夠同其他為數眾多的原子釋放出能量,它會在無數的原子中爆發巨大的能量。
  • 活石的功能被過分誇大,作用其實並沒有那麼重要?​
    沒錯,活石的作用被過分誇大,它更大的作用是造境、保持魚缸的生物多樣性。但對於處理營養鹽,它的作用有限。而且過多的活石,會影響魚缸內的水流貫通性,容易形成水流短路、垃圾沉積。所以活石的數量適可而止即可,根本就不需要大量的堆砌。
  • 健康科普|關於五花八門的生活輻射,這些你可能搞錯了……
    微波爐有輻射,是不是要離遠一點?手機有輻射,睡覺時是不是要放遠點?吹風機有輻射,離太近會不會影響大腦?……看不見摸不著的輻射,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卻常常引起很多人恐慌。事實上,輻射問題,你搞錯了很多!日本廣島和長崎被美國投放的原子彈轟炸70多年後,部分地區依然寸草不生,就是「電離輻射」帶來的毀滅性打擊。日常生活中當然不會遇到這樣高劑量的「電離輻射」,但也有很多人擔心——在體檢時,當你抱著機器拍胸片、做CT時,到底「吃進去」多少射線?
  • 太陽能光伏發電站有輻射嗎?會不會影響身體健康?
    太陽能光伏發電站究竟有沒有輻射,相信很多想安裝光伏發電站的市民都想了解的一個方面,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說明一下。 光伏太陽能發電站的所有組件在發電的時候是不產生任何的電磁輻射,不過,因為所發的電是直流電,而讓直流電轉變成交流電才能實現併網,在這個過程當中就需要一些的電力設備和電子器材,而這些設備在運行的時候是會影響周圍的電磁環境
  • 車載GPS被曝輻射超標 專家:不能證明對人有害
    武漢專家釋疑:不能證明對人體有危害  本報訊(記者佘暉) 國家質檢總局抽查發現:12個批次汽車GPS導航產品輻射超標。此事近日被央視等媒體曝光後,引起眾多車主對GPS導航儀安全狀況的擔憂。昨日武漢兩位專家發表看法,認為這並不能說明GPS產品危害人體健康。
  • 鄭強:我們過分誇大了英語在成長中的重量!李笑來:我來解釋吧!
    的確,作為漢語國家來說,我們過分強調了英語的重要性。現在的小孩子更是早早地開始英語啟蒙。剛剛學會說話,在母語還沒說好時就開始接觸英語了。在孩子剛可以坐得住就開始各種報線上、線下培訓班、外教1V1班。這一代的父母們也許是為了彌補自己當年吃了英語沒學好的虧,在孩子身上加足馬力,一定要讓其學出個模樣來。當然,學習一門外語對孩子來說本身沒有壞處。
  • 原子彈主要元素是鈾,直接用手去摸,手會因為輻射被廢掉嗎?
    原子彈之所以在引爆時會產生非常大的破壞力,一方面是因為原子彈內含有非常大的能量,這些能量在引爆時會被釋放出來,從而對周圍的建築物和人造成破壞。另外一方面原因則是原子彈裡含有放射性元素鈾,其在原子彈引爆後會擴散到空氣中,從而對周圍的環境造成輻射汙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