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爐有輻射,是不是要離遠一點?
手機有輻射,睡覺時是不是要放遠點?
吹風機有輻射,離太近會不會影響大腦?
……
看不見摸不著的輻射,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卻常常引起很多人恐慌。事實上,輻射問題,你搞錯了很多!
Radiation
所謂輻射
生活中,輻射無處不在,任何能發光發熱的東西都有輻射,只不過強度和密度不同罷了。我們常說的輻射,主要指的是電磁輻射,而它又分為「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
我們常說的輻射致癌,就是「電離輻射」惹的禍。日本廣島和長崎被美國投放的原子彈轟炸70多年後,部分地區依然寸草不生,就是「電離輻射」帶來的毀滅性打擊。
日常生活中當然不會遇到這樣高劑量的「電離輻射」,但也有很多人擔心——在體檢時,當你抱著機器拍胸片、做CT時,到底「吃進去」多少射線?
答案是:
首先,醫院檢查中,B超和磁共振(MRI)是完全沒有輻射的。
其次,一般情況下,一張普通牙科或胸部X光片的輻射劑量是0.3-0.6毫希沃特,全身CT掃描一次是10-15毫希沃特,這些輻射劑量都遠在安全範圍內。
至於「非電離輻射」,我們最常見的就是雷電,每當打雷放電時,都會產生輻射。
此外平時在生活中接觸到的紫外線、可見光、各種電子屏幕、WiFi、高壓線、變電站、手機基站、電視廣播幾乎都有,但它們能量很弱很弱,比一次CT就差了近萬倍。
所以,簡單的說,「電離輻射」通常對人體有害,「非電離輻射」通常對身體無害。而且,離開劑量談輻射傷害的都是耍流氓!
關於生活中的輻射
你是不是有這些誤區?
1
手機一格信號,輻射增大千倍?
當信號很差時,手機的確會全力工作,加大發射功率以維持基本通訊功能,這就好比兩個人互相喊話,如果隔得太遠就會聽不清,需要放開嗓子大聲說。
不過大家可以放心,即使信號弱到一定程度,即使手機發射功率提高了很多,也是在國家安全限值標準以內的,否則工信部不會批准銷售。
另外,要明確一點,手機不工作的時候,輻射可以忽略不計。
2
微波爐輻射可致癌?
微波爐也是非電離輻射,說白了,微波爐和收音機是近親,微波爐中設置了金屬屏蔽反射結構,使得發出的微波不斷在微波爐中反射來反射去,從而達到聚集大量微波能量來加熱食物的效果,僅僅只有極少數的能量外洩,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也就是說,只要你還待在微波爐外面,也沒把臉貼上去,通常就不會有什麼傷害。
此外,電吹風也是家用電器中的一員,同樣屬於「非電離輻射」。無論是孕婦還是孩子,使用起來都大可放心。
相比之下,洗完頭不吹乾頭髮,不僅容易造成頭髮損傷,還會引起感冒、頭痛呢!
3
行李安檢儀輻射巨大?
現如今,坐地鐵、火車、飛機都要過安檢,讓很多人憂心忡忡。
其實我們平時通過的安檢門和工作人員手上的安檢儀都是金屬探測器。它並不使用X射線來生成圖像,而是使用非電離電磁感應的原理。當金屬靠近時,磁場會發生變化,導致安檢儀報警。
而那些行李掃描儀的X光輻射量比醫用的X光機低得多的多,外部還有厚重的鉛簾遮擋,以防輻射外洩。
4
家門口的基站輻射大?周圍千萬不能住?
近年,一些小區內建基站引來爭議,加重了居民對電磁輻射的恐慌。可能大家覺得基站如此龐大,動輒數十瓦的發射功率,功率越高輻射越大,要真是這樣,網速慢、信號差這些問題就不會再有了。
基站天線是向自由空間散射的,其功率隨著傳播距離是等比衰減的,往往距離基站幾十米外的功率,就已經衰減了幾百上千倍,達到了幾乎和手機一樣的功率,更不用說現代的鋼筋混凝土結構,還對信號有非常好的阻隔效果。
我國對基站的電磁輻射有嚴格要求,目前執行國家標準《電磁環境控制限值》遠低於國際標準限值。其實,通信基站由於功率小,離人體距離遠,所帶來的輻射強度微乎其微,足以保證基站周圍住戶的安全。
5
仙人掌防輻射?洗臉去輻射?
很多人用完電腦都會洗臉,覺得這樣能去輻射。所謂的清洗防輻射,指的是遇到原子彈爆炸或其它核洩漏事故時的應對方法,電腦的那點非電離輻射就沒必要了。
至於仙人掌,除了能扎人,真的沒有啥特殊的。
且不說電腦屏幕的輻射非常小,就這一盆小小的植物要是能防輻射,那我們還擔心什麼電磁輻射呢?
不過,既然買了就當做裝飾品好了。
內容綜合來源自網絡
舟山衛生監督
依法行政 守護健康
▲ 舟山衛生監督所期待您的關注
【來源:舟山衛生監督】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