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提到『輻射』,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怕」
雖不至於「談輻色變」
卻也是唯恐避之而不及。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關於「輻射」的那些事!
1
到底什麼是輻射?
輻射就是輻射源發送的能量,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輻射源,也都接受著來自宇宙的輻射。當然,大部分輻射對人體是無害的,否則,我們也不可能生活的如此安然。
我們日常所說的輻射致癌,通常是指人造輻射,人造輻射通常分為『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
電離輻射通常用於醫療環境,比如:X光、CT、PET-CT等。其攜帶巨大的能量,會對人體的DNA造成傷害。
「
有人會問:那我們是不是不能做X光檢查了?
當然不是,只要不是天天做檢查,一次檢查帶來的傷害基本可以忽略不計。該做的檢查還是要做,千萬不要延誤病情。
」
而手機、wifi、微波爐等是非電離輻射,能量比電離輻射低。
非電離輻射可以讓物質內的分子運動,這也是微波爐能加熱食物的理論基礎。非電離輻射的輻射量很小,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2
防輻射的迷惑行為
1
睡覺時關wifi
一整天連著WIFI,手機電腦不離身,睡覺的時候把手機放在兩米外,半夜爬起來拔掉插座,一本正經的說手機和WIFI有輻射。這波操作,有點迷...
上面說到,WIFI和手機的輻射屬於非電離輻射,這種輻射量很小,基本不會對身體造成影響。
據研究,WiFi發射器的輻射極小,遠低於國家標準規定的最高限值,且隨範圍的變大逐漸減弱,1米外乃至隔牆外空間的輻射值微乎其微,對人體造成的影響可忽略不計。
2
電腦旁邊放綠植
電腦旁邊放綠植可以說是上班族的標配,但其實這盆綠植的裝飾作用要遠遠大於其防輻射的作用。
經過測試,緊貼顯示屏的輻射量為1.00μT,緊貼顯示屏側面為0.55μT;距顯示屏中央0.03米時,輻射量依然達到0.55μT,這樣看來,CRT顯示器的輻射量真的不小。
但距顯示屏0.2米時,顯示屏前面的輻射就衰減到了0.18μT,所以,0.2米即為使用電腦的安全距離。
至於怎麼衡量這0.2米,只要不是把臉貼在電腦屏幕上,就可以了。
3
微波爐加熱後放5分鐘才能吃
暫且不論剛加熱的食物燙不燙嘴,如果微波爐的輻射量足以對人體造成傷害,那它就不會上市了吧。
對於微波爐輻射到底有沒有危害,中央電視臺 《焦點訪談》的記者專門請檢驗部門去檢測微波爐在正常狀態下的輻射值。
實驗結果顯示微波爐的輻射值為278毫高斯,而真正對人體可以造成傷害的輻射值強度為833.3毫高斯,所以微波爐對人是不會造成任何傷害的。
4
「重金」購買孕婦防護服
所謂的孕婦防護服只是混編了一些金屬絲的布料製成的,這些金屬絲的確能夠抵禦非電離輻射。
但是,非電離輻射根本不用抵禦。與此同時,這些金屬絲卻也抵禦不了那些真正有害的電離輻射,想要扛住它們,還得依靠那種正規醫院中1cm厚的鉛衣。
講到這裡,感覺那件灰溜溜的孕婦防輻射服似乎有一絲絲的悲涼。不過它也不是毫無用處,至少穿上它,不愁沒人讓座。
現在,大家應該對輻射有所了解了
手機、電腦、wifi帶來的輻射雖不足以危害身體
但也不要肆無忌憚的透支休息時間哦
來源:科普中國
原標題:《科普 | 晚上睡覺要不要關wifi?關於輻射的4個真相!》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