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催化氧化技術在VOCs廢氣治理過程中存在的難點及對策

2021-01-15 環境邦

光催化氧化技術在 VOCs 廢氣治理領域有較為廣泛的應用。光催化氧化技術在 VOCs 廢氣治理過程中的效率和穩定性受汙染物吸附性能、光催化氧化接觸時間、溼度、催化劑活性、光子利用效率、催化劑附著穩定性等諸多因素影響。總結了光催化氧化技術在 VOCs 廢氣治理過程中存在的難點問題,並多角度探討了解決以上問題的相關對策。

揮發性有機汙染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簡稱 VOCs,是指沸點在50~260℃,室溫下飽和蒸氣壓超過133.3Pa 的易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包括醛類、酮類、烴類、滷代烴、芳香烴和多環芳香烴等。VOCs 常用處理方法包括吸附法、冷凝法、電暈法、膜分離法、催化燃燒法和生物處理法等。由於其處理效率較高、低能耗、高效率、無二次汙染等特點,近年來在 VOCs 處理應用的研究越來越多。

1 光催化氧化技術在降解VOCs廢氣過程中存在的難點及對策

光催化氧化法 VOCs 處理的主要機理如下 :

這些反應產生了多種具有高活性的氧化物和自由基,例如 H 2 O 2 、OH、HO 2 等。這些自由基和催化劑表面吸附的有機分子發生氧化還原作用,使有機分子部分氧化、化學鍵斷裂或完全降解為 CO 2 和 H 2 O,達到礦化有機物的目的。儘管光催化氧化法處理 VOCs 廢氣具有處理效率高、能耗低、無二次汙染等特點,但光催化氧化技術降解 VOCs 廢氣過程中同樣存在諸多難點,針對這些難點,總結了相關對策。

1.1 VOCs廢氣的傳輸

在 VOCs 處理過程中,如何將汙染物傳輸到光催化劑的表面是一個需要解決的重要因素之一,否則將影響到後續的氣體處理。特別是對於室內氣體來說,由於有太多的汙染源點,很難做出汙染源的判斷。大多數對室內空氣的光催化處理的裝置都是基於空氣的強制流動,通過使用各種鼓風機將汙染空氣傳送到光催化劑的表面附近。

大氣治理中,大多數都是採用固定床反應器,其中多數採用塗布膜反應器,少數採用流化床反應器。圍繞在塗布膜反應器中的光催化劑,大氣的流動可以採取各種裝置,包括 :蜂窩結構體、折貼纖維氈、塗有催化劑的柔性條帶等[1] 。

這些反應器的的結構設計都是為達到使塗層表面能夠獲得足夠的光照,汙染物的輸送更加容易,材料結構中光催化劑更接近汙染點源的目的。

1.2 汙染物的吸附

為了得到較好的光降解效率,揮發性有機物在光催化劑表面的吸附起到了一個重要因素。對於水汙染物來說,控制氣體汙染物的吸附似乎就變得更加複雜。有研究表明,通過改變二氧化鈦表面的酸度可以提高對氣體的吸附[2] ,從而提高光催化效率。

吸附作用通常可以通過使用特種複合材料而得到提高,氣體汙染物首先被吸附到複合材料中,然後再擴散到光催化劑上。這些吸附材料包括活性炭氈、合成纖維、碳納米管和二氧化鈦複合材料等[3] ,這些材料有利於協助光催化作用。

1.3 光催化反應的接觸時間

對於預先設計好的裝置,其光催化的最佳接觸時間很難得到保證。原因是因為不同位置的汙染物的濃度都是不一樣的。如果控制接觸時間,一種有效的方法是將光催化單元設置在進入到主空氣管路的旁路上,通過不斷地探索來確定氣體被照射的時間。

1.4 溼度對光催化的影響

水分子在整個光催化過程中,既參與吸附競爭,又是 OH自由基的重要來源。因此,很明顯,相對溼度的變化對光催化效率將會起到顯著的影響。研究表明,在甲苯和丙醇的降解過程中(不適合丁烷),該塗層可以有效地降低光催化劑對溼度的依賴性,例如三氯乙烯的降解過程。

1.5 光催化劑的失活

光觸媒的失活是在實際應用中遇到的最為重要的問題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光催化的實際過程遠比實驗室的模擬環境要複雜得多,因此,光催化活性問題的研究和解決將會在未來持續很長的時間。在所有能夠導致催化劑失活的化合物中,會有苯和其他芳香族化合物,三氯乙烯,以及最為重要的揮發性含矽化合物(VSCCs)。催化劑失活的問題也就是近幾年才被人們所重視,較低濃度 VSCCs 便會對光催化的性能產生重大影響。

為了減少或阻止矽化合物對催化劑活性的影響,可以採用引入能夠分解矽化合物的摻雜劑的方法,也可採用添加二氧化鈦晶體,以防止在矽氧烷吸附到催化劑上的方法。另外一種阻止 VSCCs 鈍化的方法,是採用一個系統能夠在 VSCCs到達催化劑之前將其氧化。該系統包括吸附過濾器、能夠加熱過濾器的熱源、等離子體裝置、光催化劑和紫外光源。VSCCs 首先被吸附在過濾器上,在加熱器和等離子體關閉情況下,打開紫外光催化系統。到一定時間後,關閉紫外燈源而打開加熱器以此加熱過濾器,從而將預吸附 VSCCs 進行解吸附。這時等離子體源接通,從而將 VSCCs 氧化成二氧化矽並沉積在等離子體偏置電極上。

1.6 提高光子的利用率

關於優化光子效應的方法可以分為兩大類 :一是提高光子被轉換為電荷的效率 ;二是減少那些既不可被吸收又不能到達催化劑表面的光子數目。提高光子被轉換成電荷的效率是和有效地防止電子 - 空穴複合密切相關的。防止重組的主要機制是存在被吸附的氧氣,這是空氣淨化單元中基本存在的。第二個機理是提高電荷分離,該分離裝置由接近光催化劑的電子穴組成。

重組是一個二階過程關乎於電子的濃度,因為它依賴於兩個電荷載體的濃度。與此相反,羥基的形成是個一階過程。因此,當光子通量增加時,量子效率將下降。同樣地,由光子分流到一個更大的面積減少了光通量可以提高光催化活性。使用多組塗有二氧化鈦的玻璃介質是一種有效的方法。

在過去十幾年中,越來越多的研究是關於應用長波長的光催化劑,因而進一步地提高了太陽光子的使用效率。這種技術通常是通過摻雜氮,碳,或硫來進行的。摻雜離子通常位於氧位點(間隙位置),或二氧化鈦顆粒的晶界。

1.7 光催化劑在載體上的吸附

目前,關於如何將催化劑黏附在基體上的研究不多見。然而,當最終的產品有可能持續數年的情況下,產品的粘結就顯得非常重要了。好的黏結劑非常難的,一方面要能夠很好的黏結催化劑和基體,另一方面黏結劑本身也要防止被光催化劑降解。也有研究不採用黏結劑而是直接將催化劑注入到多孔材料或者纖維骨架中去的做法。一種做法是不採用任何黏合劑來直接製備催化劑薄膜。另一種做法是採用溶膠 - 凝膠法將有機鈦酸酯前驅體塗布在基體上,接著進行熱處理即得到最後的產品。

另外一種比較好用來黏附光催化劑的方法是採用快速加熱或者將光催化劑附著在電沉積金屬上面(比如樹狀或者泡沫狀結構)。也有直接採用鈦金屬自然形成氧化物的,不過這種材料的光效率比較低,而且所形成的二氧化鈦有部分是無定形的結構,同時比表面積比較低。

有機矽烷聚合物(有機矽),由於能夠形成無機鍵從而被用來作為二氧化鈦的黏合劑。雖然該有機殘留物有可能被光產生的氧化物進行攻擊,不過也已證明這種鍵合不受光催化劑化學活性的影響,因為這些聚合物的主鏈不含有可氧化原子。

2 結語

VOCs 廢氣的傳輸、汙染物的吸附、光催化反應的接觸時間、溼度、光催化劑的活性、光子的利用率、光催化劑在載體上的吸附是光催化氧化技術在 VOCs 廢氣治理技術上經常出現的難點和制約光催化氧化效率及穩定性的主要因素。本文分別闡述了這些問題,並針對以上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優化措施及對策。隨著光催化氧化技術研究日益成熟,光催化氧化技術設備在 VOCs 廢氣治理領域的應用會更加高效,應用場合也會更加廣泛。

相關焦點

  • 強氧催化氧化技術在塑料廢氣治理中的應用
    摘要:本文重點以示範工程為例,論述了將強氧催化氧化技術應用於塑料造粒廢氣治理的可行性。系統採用「水噴淋吸收預處理+強氧催化氧化」組合工藝,利用臭氧在催化劑作用下表現出來的強氧化性,對塑料廢氣實現深度淨化治理。21家企業成功應用強氧催化氧化技術治理塑料廢氣的實例,充分說明了強氧催化氧化技術能夠對塑料廢氣做到深度徹底的治理。
  • UV光催化處理VOCs的技術要點及影響因素
    北極星VOCs在線訊:摘要:對於低濃度大風量的VOCs處理,目前廣泛採用了UV光催化處理方法,影響UV光催化效率的主要因素包括光源、催化劑、溫溼度和停留時間等,解決UV光催化處理VOCs的關鍵技術相應地需要從光源的選擇,催化劑的優化和設備的空間結構改善等入手,找到UV光催化處理VOCs的技術難點加以突破。
  • 國內工業VOCs廢氣治理的現狀及發展
    1.2氧化法採用氧化法對VOCs進行治理,需要一定的條件支持,例如熱能、催化劑、特定光源等,通過化學反應來對VOCs進行分解,使其分解為CO2和H2O。依據氧化法在處理VOCs廢氣中採用的工藝不同,可以進一步劃分為燃燒氧化、催化燃燒氧化以及光催化三種方法。1.2.1燃燒氧化法燃燒氧化法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有分為直接燃燒以及熱力燃燒。
  • 光催化氧化法處理塑料加工有機廢氣的技術分析
    北極星VOCs在線訊:摘要:光催化氧化法在有機廢氣的治理中已顯現出良好的應用前景。論文介紹了VOCs的來源及危害,概述了幾種常見的有機廢氣的處理技術,重點介紹了塑料加工行業有機廢氣的產生特點及光催化氧化法的原理及特點。
  • 光催化技術對VOCs的降解及應用
    光催化技術對VOCs的降解及應用北極星VOCs在線訊:光催化劑是指在一定能量光子激發下價帶電子發生躍遷,產生光生電子和空穴,光生空穴與空氣中的水分子反應生成羥基自由基,而光生電子與空氣中的氧反應生成氧負離子。
  • 淺談石油化工VOCs治理技術
    環保部印發的《石化行業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整治方案》中明確,到2017年,全國石化行業基本完成VOCs綜合整治工作,VOCs排放總量較2014年削減30%以上。VOCs治理已成為國內石化企業面臨的新課題,目前其技術路線主要分為源頭、過程控制和末端治理。
  • 大氣中VOCs的監測和治理技術現狀及應用進展
    2.3 在線監測大氣VOCs方法大氣中揮發性有機物活性較高,而且在採集和分析過程中存在很多的幹擾因素,因此影響了揮發性有機物的分析和檢測,導致分析誤差。在線分析技術避免了樣品採集過程中的一些幹擾因素,使檢測結果更為準確。
  • 低溫等離子體+光氧化技術在煉膠廢氣治理中的應用
    橡膠輪胎VOCs廢氣具有濃度低、氣量大、成分複雜等特點,國外VOCs廢氣治理技術分為物理回收技術和化學銷毀技術兩大類。物理回收技術包括壓縮冷凝、吸附、吸收等,化學銷毀技術包括熱力(催化)燃燒、(催化)氧化、催化轉化、生物轉化等。
  • 膠州定型機廢氣治理設備技術指導
    膠州定型機廢氣治理設備技術指導一、什麼是廢氣吸收塔設備:PP廢氣吸收塔是完成吸收操作的設備,按氣液相觸摸形態分為三類。類是氣體以氣泡形態渙散在液相中的板式塔、鼓泡吸收塔、攪拌鼓泡吸收塔;是液體以液滴狀渙散在氣相中的噴射器、文氏管、噴霧塔;第三類為液體以膜狀運動與氣相進行觸摸的填料吸收塔和降膜吸收塔。
  • 繁昌食品廠廢氣處理設備組圖
    繁昌食品廠廢氣處理設備組圖  工業vocs廢氣處理,處理vocs什麼工藝好,vocs廢氣治理設施,活性炭吸附脫附催化燃燒工藝,可廣泛應用於汽車、造船、摩託車、自行車、家用電器、鋼琴、貨櫃生產廠的噴漆、塗裝車間的有機廢氣淨化,也可與製鞋粘膠、印鐵製罐、化工塑料、印刷油墨、電纜、漆包線等流水線配套使用。
  • 製藥行業VOCs現狀及治理技術的比較與應用
    製藥行業是集多種化學成分和化學加工於一體的化工行業,在生產過程中會使用大量溶劑,特點之一是使用低沸點、高揮發性的有機溶劑;特點之二是惡臭汙染,對附近居民的生活有諸多影響。針對製藥行業的VOCs排放情況,我們對製藥行業VOCs排放特點、製藥行業標準以及華鈦高科在VOCs治理方面的優勢介紹和分享給大家。
  • 蓄熱氧化技術在含氯有機廢氣處理上的應用
    針對排放廢氣中含有苯、氯苯、多氯苯等有機物,排放氣量及濃度波動較大,治理達標標準高,氧化處理過程中存在氯化氫等氣體,對設備管道腐蝕嚴重等問題,採用了中國石化撫順石油化工研究院開發的有機廢氣蓄熱氧化成套處理技術,進行集中收集及達標排放治理。
  • 山西:向低溫等離子和光催化氧化技術亂象說NO(附深度解讀)
    北極星VOCs在線訊:井噴式爆發的VOCs市場,召喚出了大小不一、參差不齊的治理公司,至於治理技術,也算是重溫了「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盛況。在VOCs治理這件事上,南北方還是有一定的默契,一改因粽子、月餅和餃子等吃法差異就吵得不可開交的毛病。毫無疑問,活性炭吸附、光催化氧化與低溫等離子技術絕對妥妥得承包VOCs治理市場份額的前三甲,但光環籠罩下的陰影更值得注意。
  • 華鈦高科:光催化技術在實際應用中的控制事項
    針對工業廢氣處理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學法、生物法,包括吸附、直接燃燒、催化燃燒、化學氧化、生物濾池等處理手段,現階段我國目前針對有機廢氣處理工藝主要有:高溫燃燒法、吸收法、低溫等離子、催化氧化法、吸附法、光解光催化法等。每一種VOCs處理技術均有其特定的使用條件,只有明確了技術應用的邊界條件,才能發揮出技術本身的優勢來。
  • VOCs廢氣處理核查與治理的那些事兒
    後來隨著認識深入,有感而發,增加了兩個沒有: 【沒有治理技術】理論上VOCs治理技術很多,有回收(吸收、吸附、冷凝)和破壞(化學氧化、生物氧化、熱力或催化燃燒)兩大類別。
  • 中國VOCs治理現狀綜述
    例如,在鍋爐、加熱爐和焚燒爐等設備的加熱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燃燒煙霧廢氣;在物質進行催化和裂化時,會產生SO2、CO2 以及CO等廢氣;在對瀝青進行氧化時,會產生氧化瀝青廢氣;在回收尾氣時,對含硫尾氣汽提以及氣體脫硫和加氫精制的過程中,都會產生廢氣。
  • 解析RT0如何將VOCs廢氣高溫(760℃以上)氧化成CO2和H2O
    即使同一物質,由於風量不同、濃度不同,所需技術路線也不一樣。當前VOCs處理方法有數十種,VOCs的末端處理技術包含兩類,第一類是非破壞性方法,即採用物理方法將VOCs回收;第二類是通過生化反應將VOCs氧化分解為無毒或低毒物質的破壞性方法。具體方法上,前者包括冷凝法、吸附法、吸收法和燃燒法。後者有生物法、膜技術、光催化降解和等離子技術。
  • 沸石(分子篩)轉輪濃縮技術在治理軟包裝VOCs廢氣的應用
    軟包裝的VOCs來自印刷和複合過程對油墨、膠水的烘乾環節,主要成分有乙醇、異丙醇、丙醇、醋酸乙酯、醋酸丁酯、乙酸丁酯等。目前國內大部分軟包裝企業沒有經過處理或只使用等離子、光催化等低效設備簡單處理,把VOCs廢氣通過印刷機、複合機的排氣管道直接排向大氣。
  • 六大常見的有機廢氣(VOCs)及處理技術
    大氣環境問題日益嚴峻,廢氣治理也越來越得到政府、社會各界的關注。有機廢氣作為工業廢氣的主要組成部分,對大氣環境和人體影響較大,同時因其來源及成分複雜,處理難度及採取的處理方法也有所不同。本文簡要分析常見有機廢氣種類、成分,以及常見有機廢氣的處理技術。
  • 東莞| 不鼓勵使用光催化氧化和低溫等離子等低效處理技術
    徵求意見稿指出,各企業應對濃度和性狀差異大的廢氣進行分類收集,合理選擇廢氣末端治理工藝路線,不鼓勵使用光催化氧化和低溫等離子等低效處理技術。其中,印刷行業中的高濃度、溶劑種類單一的有機廢氣,應採用吸附法進行回收利用;高濃度但難以回收利用的有機廢氣,應採用催化燃燒、蓄熱焚燒等銷毀技術進行治理;低濃度、大風量的有機廢氣,應採用吸附濃縮+催化燃燒、生物法或其他組合技術等進行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