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朱廣滬在《人民日報體育》綠茵觀察欄目中表示,自己當時在健力寶隊時的每月生活費,只夠打20分鐘長途電話。
健力寶隊前後徵召了29個隊員,現在除了一名隊員由於家庭原因沒有做足球相關工作外,其餘28名隊員都沒有離開綠茵場,有的是職業教練,有的是青訓教練,還有的是幼兒園教練,都在做足球相關的工作。沒有任何一屆國家青年隊有如此高的比例堅守在足球工作的崗位上。
前後三次去巴西,歷時五年,這段經歷給他們深深打上了足球的烙印,大家這一輩子都永遠不會離開足球了,因為足球是我們的最愛。我們對足球的認識,對足球整體發展的理解都有了很大提升。包括所有球員、教練、工作人員在內,這段經歷對我們現在的工作都大有裨益,帶來了無窮無盡的知識,能力和意識也大幅提高。
我們從心裏面特別感謝當時中國足協組織、健力寶集團出資贊助我們這支隊伍去巴西訓練、比賽、生活。
當時組建這隊伍的目標是準備2000年雪梨奧運會,以及2002和2006世界盃,經過一年半的選拔最後確定了22名隊員,按每個位置兩名球員配置。在選定隊員前,專家組還選出了球隊的教練,有我、李輝等。
住在距離聖保羅市60公裡外的一座小城,駐地是高速公路旁的一個山莊,條件比較一般。訓練場地立著門柱,卻滿是很高的野草。我們全體人員要先把場地整理出來,才能進行訓練。
第一次去巴西,當時我們教練和工作人員在巴西的生活費是160美元,隊員每個月80美元。160美元是個什麼概念呢?就是只能打20分鐘從巴西到中國的長途電話。大家都不捨得打電話,所有人都盼著每星期二郵局送來的信件,後來,我們專門派工作人員去郵局取信,除了信件,還能看一些國內的報刊。所以,每周二都是我們興奮期盼的日子。
雖然訓練和住宿條件比價簡陋,但是隊員都抱著一顆愛國心,帶著為國爭光的信念來到巴西,就像我們在一面牆上寫下的14個字:「足球王國育球星,爭當球星效中華」。因此,簡陋的條件不在我們的思考範圍之內。
我們留洋的目的就是真正領悟巴西足球的精髓。也正是牆上那14個字不斷鞭策我們,戰勝自己,克服一切困難,也只有這樣,才可能在足球場上戰勝所有對手。
我們第一次在巴西待了整整20個月,共打了165場比賽,110勝25平30負,近30%的比賽是較強的對手,來自巴西、阿根廷、智利、哥倫比亞等國的青少年隊和俱樂部梯隊。通過大量的比賽,讓隊員積累了更多的比賽經驗,提高了隊員閱讀比賽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