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樣調查數據顯示近三成大學生月生活費超1600元

2020-11-25 中國新聞網

  北青報記者對北京部分高校大學生月生活費進行了抽樣調查 數據顯示——

  近三成大學生月生活費超1600元

  本報訊(記者 劉旭 雷嘉 李夢婷 王曉芸)開學在即,各大高校即將迎來又一批新鮮「血液」。上大學的成本除了學費,更多的就是生活費。近日,浙江一位媽媽每月給1200元生活費卻被女兒懟問「是否是親生」一事引發熱議。家長擔心生活費給多了孩子學壞,但錢給少了又怕苦了孩子。一個在京的大學生,每個月的生活費究竟多少合適呢?北青報記者近日在北京部分高校的大學生中進行了抽樣調查。

  社交開支僅次於吃飯穿衣

  北青報記者近日在北京大學生群體中隨機發放135份調查問卷,其中女生佔調查人數的三分之二,男生佔三分之一。調查結果顯示,近三成在京大學生每月生活費超過1600元。

  每月生活費的主要開支又是哪些呢?通過數據在線分析不難發現,餐飲夥食所佔比例高達48.16%,是大學生開支的主要部分。此外,大學生在購買穿戴和社交娛樂上的開支比例位於第二、第三。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的男生小張告訴北青報記者,父母每月給他2000元,有時仍感覺「吃緊」。「吃飯一天大約40元,一個月1200元就沒了,」小張無奈道,「再加上健身聚餐零食這些,一個月至少得800元吧,有的男生抽菸一個月差不多300元」。

  據北交大多名大一新生反映,他們的大學花費主要集中在餐飲、置辦生活必需品及買書、買教材上面。北青報記者在採訪中還發現,新生中女生對生活費的預期普遍高於男生,主要原因在於相比於男生,女生普遍要從每月生活費中計劃出一筆「置裝費」,用來購買新衣服和化妝品等。「我的生活費大概在每月1500—2000元,計劃每月留出500到800元買衣服、化妝品吧。」北交大機械學院的安徽籍新生小文告訴北青報記者。

  調查數據還顯示,受訪的135人中僅有2人未曾有過網購經歷。網購已成為大學生生活費開支的重要渠道。不少大學生表示利用各大電商平臺主要購買穿戴(28.86%)、零食小吃(16.04%)、生活用品(13.97%)等,涉及種類廣泛。

  除了這些必需消費,不少同學表示要預留出錢進行社交,「剛認識新同學,大家肯定要在一起吃飯娛樂下的。」一位男生說。

  部分學生缺錢時使用「網際網路借貸」

  如果生活費超支會怎樣解決,是找父母要還是另尋其他辦法?針對這一問題,調查數據顯示,向父母要和兼職賺錢者佔到半數以上,是最為主流的方式,此外,約有10%的學生嘗試用網際網路金融產品來「江湖救急」。中國傳媒大學大二學生小熊一個月的生活費是1800元,在同學中間處於中等水平。「大頭用在吃飯聚餐上,剩下的錢用在衣服化妝品上。」小熊說,在食堂吃一頓飯要十元左右,加上買水果、酸奶和同學外出聚餐的費用,每月光花在吃上的費用就近1000元。

  雖然每月的生活費不算少,小熊也有捉襟見肘的時候。「每當錢不夠的時候就會找我媽,雖然會很不好意思開口。」小熊也曾試著用螞蟻花唄等網貸軟體來緩解「生存」之急,但有一次沒還上,只能尋求媽媽的幫助。「這算得上是死循環吧,這個月月底花了,下個月月初再還上,然後月底又不夠花了。」小熊估計,身邊有大約九成的同學在生活費不夠的情況下會使用網貸,「經常在朋友圈看到同學吐槽還不上網貸了。」

  不少學生希望父母能「一次性打款」

  北青報記者在調查中還發現,大多數學生表示父母是按月給生活費。但受訪的學生中有不少人提出,希望能夠有「財政自理」權利。「上了大學,家長應更相信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改變高中時期的管教方式。」

  黃勇(化名)是北京工業大學計算機學院的一名學生,開學上大二,北京人。他告訴北青報記者,大一時,他父母仍像他在中學時那樣,每月把生活費打入他的銀行帳戶。而且,這筆生活費僅限夥食費、校內生活雜費、電話網絡費、交通費等必需項目。他若想買衣服、鞋、電子產品等「大件」、交際吃飯、旅遊等等,都需要向父母申請。「雖說我爹媽通常都會同意給我錢,但眼看我20歲的大小夥子了,總伸手要,實在難受!」

  黃勇的解決方案包括兩部分。一是打工,二是向父母申請財政自主權。「我找了點兒寫小程序的活兒,賺不了多少錢,總算是手頭靈活一點兒。」同時,他積極向父母申請財政自主權,希望他們能「把一學期的生活費一次性給我,我自己靈活掌握」。黃勇把自己大一下學期的花銷寫了一筆比較詳細的帳給父母看,向他們說明自己並沒有亂花錢。經過一個暑假的爭取,現在父母已經把大二上學期的生活費一次性打入了他的帳戶。「一共9000元,是我上學期各項花銷的總和吧。」他說。

  建議

  大一新生應上好人生第一節「財商課」

  大學生每月生活費究竟多少合適呢?北青報記者就此也採訪了部分家長和老師。

  有些家長對此也有些茫然和苦惱,「孩子沒有生活費了就向我們要,每個月給了多少我們也沒有一個數。雖說沒有節制肯定不好,但孩子開口要了,真怕孩子在外上學苦了自己,還是得給啊。」有些外地剛來京的大一新生家長更是生怕孩子吃不好。「我原先就打算1500元的。後來問了一圈在京上學孩子家長,也提前對學校的食堂價格進行了解,每月光吃食堂就得用1200元。得讓孩子吃飽吃好。看來生活費得上調了。」

  北京郵電大學一位來自四川的大一新生家長梁先生告訴北青報記者,他打算每學期開學一次性把一學期的生活費全給了,同時告訴孩子,用完了不會再給。「生活費按學期給,是孩子學會生活的第一步,我們建議他記一下日常開銷,做到心中有數。」

  北京師範大學一位輔導員老師告訴北青報記者,學生的消費行為,還是要根據每位學生家庭的實際收入水平來決定。她建議家長可諮詢學校的常規收費,包括學費、保險費等,並了解當地的消費水平,以及學校食堂價格,以量入為出的方式,有計劃地給予,給孩子上好人生的第一節「財商課」。

  同時她也表示,對於家庭比較困難的學生,目前,各大高校也會有完備的學生助學體系,家長可為孩子申請助學貸款解決學費和住宿費。學生在校期間的生活費問題,可走國家助學金,遇到突發困難的學生還可申請臨時困難補助。學校還有各種勤工儉學崗位提供給學生。

  文/本報記者 劉旭 雷嘉 李夢婷 王曉芸

  實習生 袁嘉潞

相關焦點

  • 超半數大學生月均花銷在1001~2000元
    超半數大學生月均花銷在1001~2000元近七成女生日常主要開銷為形象消費騰訊教育—麥可思大學生消費情況研究數據顯示,在校大學生每月平均花銷(不含學費、家庭與學校間往返交通費)在1001~1500元的佔比最高,為33%;花銷為1501~2000元的大學生比例也較高,為24%。
  • 大學生生活費多少?有濟南女生一月花了4000!咋花的
    最近,一微博大V對濟南大學生生活費做了個小調查,最低的都1500!甚至,有女生第一個月花在宿舍裝修和日常用品上的錢就4000!天吶,感覺自己生活在一個假濟南。首先,咱先看看網友們啥生活標準吧。@日落省體:在讀 800,我打球完還能喝喝飲料啥的,還有富餘...
  • 陝西大學生「校園貸」調查:女性佔比超99%,多為娛樂消費
    陝西大學生「校園貸」調查:女性佔比超99%,多為娛樂消費 「校園貸」雖然為大學生帶來了便利,卻也帶來不少危害,西安某高校學生就曾因無力償還「校園貸」而自縊身亡。
  • 95後獨霸校園 近6成大學生每天用手機超5小時-大學生,手機 ——快...
    暑期已經接近尾聲,沉靜了近兩個月的校園又開始熱鬧起來。這個夏天,97年出生的小鮮肉們正式跨進了大學校園,據數據統計顯示,目前大學校園中出生在95年以後的學生佔76%,成為大學校園新生代主力軍。近日移動社交軟體易信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針對大學生進行了社交習慣調查,約1500人參與。
  • 騰訊:2015年中國大學生分期網貸研究報告
    大三女生唐曉最近成了班裡的紅人。她拿著剛買的iPhone 6在宿舍走了一圈之後,「唐曉是土豪」的說法就傳遍了同學們的社交圈。有人調侃她「有錢任性」,但事實上,這臺iPhone 6是唐曉用網絡分期貸款購買的。
  • 長沙上大學生活費多少才夠 1000元至1500元比較合理
    上大學每月生活費1000元夠不夠?錢都花在什麼地方?對於大學生來說,生活費是心中永恆的痛。近日,記者通過採訪部分高校學生的生活費發現,大部分學生月均生活費在1000元至1500元之間,月均支出2000元以上的是極少數。   其中,餐飲、通訊等方面的費用佔了大頭,達80%以上。
  • 大學生兩極化:月消費八千與兩百的寫真(圖)
    一個是月消費8000元不以為然,一個是月消費200元卻已超支。有人說這是當今大學生消費的絕對寫真。一份來自西安的大學生消費調查顯示,等級化和兩極化的鮮明特徵正成為目前大學生心理問題叢生的主要誘因之一。然而,這個結論距離貧困的大學生還很遙遠。  「八千大少」的貴族生活在朋友圈裡,大學生劉超(化名)被戲稱為「八千大少」。說起這個稱謂,劉超顯得很不以為然:「不就是每個月生活費有8000多塊錢嘛。」略一沉思,他笑著說:「難怪,是比其他同學多花了些!」  劉超目前的身份是西安市某高校灃峪口校區大三在讀學生。
  • 超半數受訪大學生為人情消費苦惱
    或出於禮貌,或出於功利目的,人情消費成了大學生日常開銷中的一筆重要支出。日前,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1570名大學生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55.4%的受訪大學生為人情消費苦惱。58.9%的受訪大學生認為人情消費會在學生之間形成關係圈和小團體。69.7%的受訪大學生建議引導學生樹立理性的消費觀念。
  • 報告:英語水平和薪資成正比 超4成用戶通過APP學英語
    首頁 > 數說 > 關鍵詞 > 網易最新資訊 > 正文 報告:英語水平和薪資成正比 超4成用戶通過APP學英語
  • 京大學生消費兩極分化 戀愛消費與飲食不相上下
    月消費1000-3000元佔六成    認可實際600-700元就足夠    調查顯示,二外大學生消費從月300元以下至4000元以上均有,兩極分化鮮明,月消費1000元至3000元的佔到六成,請看10人的每月消費額——    300元以下1人    300
  • 極光大數據:報告顯示成人英語學習離不開背單詞的魔咒
    極光大數據《2018年6月成人英語學習用戶研究報告》新鮮出爐。從行業背景、總體情況勾勒成人英語教育行業圖景,並就職場人士和大學生兩大學習群體的用戶畫像及英語學習情況、培訓班偏好、培訓機構偏好等進行全面解析。
  • 大學生為何晚睡?三成熬夜因「熬夜久了睡不著」
    山東大學生為啥睡得晚?超一半在玩手機,男生比女生多  進入9月,各高校迎來開學季,一批批新生踏入大學校園,為高校增添了新的活力。為了解大學生生活狀態,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聯合申請方,將逐步推出《大學生校園生活調查報告》,用大數據解析大學生生活圖景。
  • 71%大學生單身 近半數男生談戀愛為解決生理需求
    >六成以上大學生尋覓真愛近半數男生談戀愛為解決生理需求半數大學生初戀發生在大學之前近九成戀愛群體消費增加基本發現單身孤單寂寞冷?不,他們可能很享受71%大學生目前單身 人際圈小成單身主因超四成主觀不想談戀愛
  • 廣州大學生現時尚千元族 收入頗豐成另類消費群
    本報訊(記者薛冰實習生張莉莉)記者近日在廣州高校採訪發現,時下,隨著物質生活的富裕,大學生打工的意義正在悄悄發生變化:由過去的「勤工儉學」,轉而變成為「時尚消費積攢資本」,大學生中崛起的「時尚一族」,已逐漸發展成一個不容忽視的消費群體。
  • 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超五成主人購買寵物洗浴美容服務
    近十年來,我國寵物美容相關企業(全部企業狀態)年新增數量穩定上升。天眼查專業版數據報告顯示:2017年寵物美容相關企業年度註冊增速高達50.68%,2019年新增相關企業近1.8萬家,分別為增速最快、增量最多的年份。
  • TCL稱Mini LED TV佔有率超90%,十大數據看本周顯示!
    【原創】TCL稱Mini LED TV佔有率超90%,十大數據看本周顯示! 摘要本周你應該知道的新型顯示行業十大數據 超40家企業傾情贊助高工LED年會12月14日-15日,2020高工LED年會將在深圳機場凱悅酒店舉行。
  • 「大一新生向父母索要4500生活費」不要把父母的愛當作理所當然
    每年到九月份是大學生開學的日子,而這個時候,新生們就要收拾行囊遠離家鄉去往理想的學校,開始了嚮往的大學生活。然而有一個問題很現實,新入學大學生沒有任何的經濟來源,每個月都需要父母給生活費才能夠生活,那麼作為父母來講,每個月應該給自己的孩子多少生活費才算合適呢?
  • 去哪兒:暑期機票價格近五年最低多條熱門航線預訂超去年
    去哪兒大數據研究院院長蘭翔表示,目前國內民航業已經恢復至去年九成水平,部分熱門航線預訂人數甚至超過去年同期。然而,預訂的增加並未帶動機票價格的上漲,部分航線經濟艙機票價格同比下降近五成,今年暑期的出行成本為近五年來最低。
  • 國內機票再次跌成「白菜價」,49元能從深圳飛重慶
    以西安前往深圳為例,在2月19日該航線最低票價一度達到1600元(8.1折),自2月27日後,該航線票價開始持續走低,目前3月9日最低票價僅為450元(2.3折),攜程網顯示,該航線未來一周最低票價均低於500元。
  • 大學生「月消費」生活等級出爐,你在哪一層,結果有人歡喜有人愁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大學生都是有錢人,所以他們的生活費等級也不一樣! 最近,有一項大學生生活費等級排行榜在網上火了,調查對象主要是大學生群體,讓大家了解一下,現在的大學生月消費大概平要花多少錢,800元只是打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