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後獨霸校園 近6成大學生每天用手機超5小時-大學生,手機 ——快...

2020-12-05 驅動之家

暑期已經接近尾聲,沉靜了近兩個月的校園又開始熱鬧起來。這個夏天,97年出生的小鮮肉們正式跨進了大學校園,據數據統計顯示,目前大學校園中出生在95年以後的學生佔76%,成為大學校園新生代主力軍。

近日移動社交軟體易信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針對大學生進行了社交習慣調查,約1500人參與。調查結果顯示,57%的大學生有「機不離手」的習慣,每天使用手機時間在5小時以上。在眾多類型的手機APP中,社交APP成為大學生們使用頻率最高的應用類型。54%的大學新生在開學前通過易信、QQ、飛信和微信等社交APP和同學提前聯絡,新生們表示,手機社交APP的普及可以有效緩解「開學綜合症」。

開學第一件事 先把ID和名字對上號

「『漢堡包』我六號到學,你幾號過來?」

「呼叫『烏鴉』,開學後找我一起去音樂會。」

開學季還沒來,同學們就開始在手機社交軟體中活躍起來,尤其對於大一新生,手機社交軟體已經成為和同學見面前就建立聯繫的主要渠道。據易信調查發現,54%的大學生在入學前就通過輔導員、校園論壇等渠道和新同學在手機社交APP中建立了聯繫。

武漢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的一名新生表示,自己是臉盲,今年開學第一件事就是把群裡的ID和同學的名字對上號。因為開學前都是通過手機社交APP聯絡,雖然對同學的社交帳號很熟悉,但是真正熟識還需要時間。但是通過網上聯繫後,對同學的陌生感減輕了,大家聚在一起有共同話題,一點也不覺得尷尬。輔導員會在手機社交APP的群裡發送新生入學的流程和注意事項,這些溝通都有效緩解了新生入學的緊張情緒。

近6成大學生機不離手 出門最怕沒WiFi

那麼,大學生對手機社交的依賴度到底有多高呢?易信發現,在手機社交的使用頻率上,57%的大學生每天使用時間超過5小時,日常生活基本「機不離手」。每天使用時間在3-5小時的佔28%,而每天使用不足一小時的僅佔5%。據易信相關負責人表示,在目前手機社交APP對大學生有很高的滲透率,具體使用時長很難明確界定,大多數人在沒有社交信息的時候,軟體在後臺仍然是開啟狀態,一旦有信息提示,學生們會馬上回復。學生們表示,手機社交的使用習慣也引發了WiFi熱,出門沒WiFi比沒帶錢更可怕。

開學季為了迎合大學生們的社交習慣,手機APP們出盡了各種招數,今年易信攜手夢幻西遊聯合推出免費流量和遊戲禮包等開學裝備。據易信相關負責人表示,易信裡的專線電話和免費簡訊等功能可以為學生節省通訊服務支出,此外「問一問」和「曬一曬」的新鮮時尚的社交模式也更適合學生群體,我們在易信「校園部落」公眾號裡推出了流量和遊戲禮包,在開學季為大學生提供娛樂、生活雙重福利。

對於手機社交APP在大學生活中的作用,易信數據顯示,81%的大學生認為最重要的是幫助自己找到合適的社交群體,64%的大學生傾向於用社交軟體建立深層社交關係,用於班級信息溝通和交作業的佔47%,通過手機社交APP獲取最新資訊的佔22%。手機社交已經成為在校大學生社交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開學經濟熱度不減 近3成學生有理財計劃

往年開學季,大學生們會一次性購置大量的學習用品,小到本子、鉛筆、文件夾,大到電腦、手機和平板電腦等。通過易信調查發現,新老大學生在購置開學用品上的花費差異較大,其中66%的大學新生開學季花費在1500-3000元之間,花銷在3000元以上的佔19%。這中間除了生活必需品還有數碼產品的費用。而高年級的學生對開學花銷則顯得較為冷淡,易信統計顯示,54%的高年級學生開學花銷在1000元以內,超過3000元的僅佔6%。

易信調查還發現,與新生「買買買」的消費觀不同的是,高年級大學生更注重理財。在新學期計劃的購置產品中,近3成高年級學生有理財計劃。此外,長途旅行、購買職業培訓課程等長期計劃在高年級學生中的受歡迎程度更高。

社交APP功能誰受寵?語音、貼圖、電話排前三

學生們的使用喜好不僅表現在使用目的上,還表現在各種社交功能的選擇上。據易信調查顯示,在各型各色的手機社交APP中,除了基礎的文字信息發送,發語音、用表情貼圖、和打免費電話成大學生們日常交流最受歡迎的功能,其中選擇使用語音功能的佔77%,喜歡打免費電話的佔56%,而表情貼圖互動佔45%,其後是朋友圈語音、待辦任務等新鮮功能。

有關專家表示,大學時期是青年人建立社交自信的關鍵時期,豐富的手機社交功能雖然拉近了社交關係中的物理距離也增加了社交效率,但是基於網絡平臺的文字、圖片社交仍不具有面對面交流的情感溝通能力。在眾多功能中,免費電話比文字和圖片功能更有利於年輕人建立完善的社交圈子,並樹立自信。

易信是國內主流移動社交軟體之一,擁有專線電話、多人通話和國際漫遊等免費通訊服務,還有「曬一曬」、「問一問」和「偶遇」等生活社交功能。據易信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易信已經建立了社交和通訊相結合的全新互動體系,還有開放式社交、生活服務和明星娛樂平臺,除了這些功能的技術搭建,易信會努力推出更多適合青年群體的主題內容,滿足青年人的越來越豐富社交需求。

相關焦點

  • 大學生為何晚睡?三成熬夜因「熬夜久了睡不著」
    山東大學生為啥睡得晚?超一半在玩手機,男生比女生多  進入9月,各高校迎來開學季,一批批新生踏入大學校園,為高校增添了新的活力。為了解大學生生活狀態,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聯合申請方,將逐步推出《大學生校園生活調查報告》,用大數據解析大學生生活圖景。
  • 基於使用與滿足理論的大學生手機閱讀行為調查
    2013年上半年,網民人均每周手機上網時長達11.8小時,79.9%的手機網民每天至少使用手機上網一次,其中,近六成手機網民每天使用手機上網多次。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手機的便捷性使得人們可以利用自己的碎片化時間,另一方面豐富的手機應用佔據著人們越來越多的時間。     信息獲取類應用一直是手機端的主流應用,信息有「重信息」的新聞資訊,也有「輕信息」的網絡小說。
  • 拒做「肥宅」,大學生暑假該過得有意義
    日前,中國青年網校園通訊社就「大學生暑期生活」話題,對917名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超六成大學生暑假在家玩手機,近五成學生每天學習不足1小時,超三成學生0點後入睡,超四成學生暑期精神狀態欠佳,近四成學生對暑假生活不滿意,超四成學生暑假作息不規律、身體變差。
  • 重慶大學生利用廢舊手機改造成3D全息投影儀
    重慶大學生利用廢舊手機改造成3D全息投影儀 2018-08-12 11:43:00來源:央廣網
  • 普通安卓手機不能用?為什麼很多大學生都用蘋果手機?
    目前筆者手中一共兩款智慧型手機:蘋果iphone6s和紅米note4x。如果再從兩款機型搭載的作業系統角度來對該問題進行衡量分析,個人覺得不大合適。究其原因,無外乎蘋果ios系統和谷歌安卓系統之間的差距。
  • 大學生普遍選擇的手機型號,你中槍了嗎?
    大學生普遍選擇的手機型號,你中槍了嗎?最近幾年手機的普遍使用,使各大手機品牌也頻出新招紛紛改革。當然,也有那麼幾個機型,頗受大學生歡迎。魅藍Note5快的更漂亮,薄的更持久魅藍Note5採用了納米全金屬工藝,5.5吋高清1080p屏幕,全貼合是屏幕工藝。魅藍Note5採用了正面按壓式的指紋識別;在配置方面,魅藍Note5配備了聯發科八核Helio P10晶片,3GB大內存起,最高可以支持4G內存,另外16G/32G/64G存儲版本最大支持擴展內存達到128GB,優先支持Flyme6系統。
  • 哥大學生每天平均睡眠4小時?留學生研究分段睡眠
    是每天微信朋友圈裡的吃喝玩樂嗎?是在哈佛凌晨4點燈光下的埋頭苦讀嗎?紅網時刻記者來到紐約、波士頓、芝加哥、舊金山、洛杉磯等地名校,傾聽中國留學生不為人知的故事,了解他們的學習和生活,揭秘他們在美國的現狀。今天系列報導《看見——直擊美國的湖南留學生》為您帶來《哥大學生平均睡眠4小時?留學生研究出「分段睡眠法」 》。
  • 近八成受訪大學生願意支持國貨
    是情感流露,亦是理性選擇  近八成受訪大學生願意支持國貨  如今在我國消費市場,80後、90後已成為主力軍,Z世代(1995—2012年出生的人——記者注)人群正在大踏步進入。2017年,國務院批准5月10日為中國品牌日,一大批「國貨之光」如雨後春筍般湧出,在強大的內需驅動與國人日漸強大的自信下,更多中國產品成為國民好貨,獲得國人、尤其是年輕群體的認可。
  • 大學生入手即將發布的iPhone12Pro,還是安卓手機+iPad?
    首先大學生的主要任務還是學習,有一款手機日常使用也就夠了,如果你對上網學習有需求,買一款使用的筆記本比買一款ipad實用多了,因為手機和iPad的功能基本是一樣的,iPad只是屏幕變大了而已。其次,幾千元左右的預算買iphone12Pro估計有點吃力,如果從實用的角度來說買一款國產旗艦手機也是不錯的選擇,而且現在5G時代已經來了,大學校園也是最早普及5G網絡的地方,所以要買就買5G手機,沒必要再去購買蘋果的上一代產品了。
  • 超半數大學生月均花銷在1001~2000元
    超半數大學生月均花銷在1001~2000元近七成女生日常主要開銷為形象消費騰訊教育—麥可思大學生消費情況研究數據顯示,在校大學生每月平均花銷(不含學費、家庭與學校間往返交通費)在1001~1500元的佔比最高,為33%;花銷為1501~2000元的大學生比例也較高,為24%。
  • 誰動了大學生錢袋子——一份大學生消費調查報告
    ●75%以上每月日常消費在千元左右  ●電子產品消費不亞於白領  ●愛買書的大學生越來越少  ●品牌成為女生消費第一考慮因素  ●戀愛中男生消費佔七成  「眼下的校園生活太豐富多彩了,花銷也大。上網要錢,逛街要錢,同學生日聚會要錢,考計算機證也要花錢……其實對於我們來說,只要喜歡,錢倒不是問題。」
  • 女大學生摸黑玩手機致散光 或誘發青光眼
    事例  熄燈後玩手機 大四女生左眼散光了  微博稱「摸黑玩手機是會得青光眼的,嚴重的還會導致失明!小夥伴們,晚上刷微博要開燈啊!」長沙河西大學城大四女生李靜(化名)的眼睛雖沒嚴重到患上青光眼,但睡前玩手機的習慣著實讓她後悔不已。「我周圍的人80%都有睡前玩手機的習慣。」
  • 高校輔導員用公式計算大學生夢想爆紅網絡
    最近,網絡上一段《珍惜時間,助推夢想》的10分鐘視頻,在全國大學生和輔導員中瘋轉。視頻的製作者是武漢科技大學理學院2014級輔導員王媛媛,她設計了一個「夢想公式」,用量化的辦法教大學生尤其是新生,大學四年該如何規劃目標和管理時間。
  • 陝西大學生「校園貸」調查:女性佔比超99%,多為娛樂消費
    陝西大學生「校園貸」調查:女性佔比超99%,多為娛樂消費 「校園貸」雖然為大學生帶來了便利,卻也帶來不少危害,西安某高校學生就曾因無力償還「校園貸」而自縊身亡。
  • 眉山大學生手機丟失9小時損失過萬,還背上貸款
    吃完火鍋後,自己付了錢,之後下樓,準備在馬路對面買奶茶,但奶茶店打烊了。又去旁邊的便利店買紙,這時發現手機不見了。「當時我就懷疑不是掉了,是被偷了,因為手機連接著充電寶,小偷只偷走了手機,留下了充電寶。」接著,張靈在當晚11點04分的時候,用朋友的手機打電話,無法打通。返回到火鍋店詢問,被服務員告知沒有發現手機。
  • 大學生消費維權狀況調查報告
    大學生站在先進文化的最前端,容易接觸、也容易接受時尚,消費觀念也比較超前,消費觀念也變化比較快,比如對網上購物、對「花今天的錢圓明天的夢」等消費方式容易接受。在他們的錢包裡,除了就餐卡外,78%大學生有校園IC卡、交通IC卡、儲蓄卡、上網卡、運動健身卡等等,充分享受著「嘻唰唰」的便利。可以說當代大學生的消費方式已經進入了網絡電子時代。
  • 大學生兩極化:月消費八千與兩百的寫真(圖)
    編者按:一家民間商業調查機構發布的《2004年中國大學生消費與生活形態研究報告》表明,在受訪的9804名大學生中,有27%的大學生擁有個人電腦,19%的大學生擁有PDA(掌上電腦),12%的大學生擁有MP3,6.6%的大學生擁有數位相機。
  • 發明「超級蚯蚓」的大學生曾經每天打遊戲18小時
    金羊網訊 記者王倩報導:「用科學儀器對蚯蚓進行輻射,選取優質變異體的蚯蚓來分解農業廢棄物,得到蚯蚓糞並提純裡面的高活性黃腐酸。」2017年微創業項目金獎項目代表、奧創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CEO王維晨給在場的同學們介紹了他的「超級蚯蚓」項目。近日,在華南師範大學舉行2018年廣發證券微創業大講堂上,王維晨的創業經歷引起了現場大學生的好奇。
  • 速途研究院:2015大學生分期消費調查報告
    速途研究院分析師團隊聯合問卷網,通過對大學生的消費方式以及對於分期消費的態度看法等問題展開了問卷調查,解讀目前大學生分期消費模式在校園中的發展現狀。大學生一直都是對於新觀念接受較快的群體,分期消費模式的種種優勢使得其迅速在大學生群體之間廣泛流行,大學生分期消費市場開始展現出其巨大潛力,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 看看美國90後大學生是怎樣評價美國最流行的13個社交軟體的
    看看美國90後大學生是怎樣評價美國最流行的13個社交軟體的 【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編者按】在中國網際網路圈,90後已經不是一個新鮮的詞語,關於95後甚至00後網際網路使用習慣的討論也已經很多。在美國,關於這一特定人群的討論並不多。隨著新一代人開始使用網際網路,社交網絡受到的衝擊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