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超級蚯蚓」的大學生曾經每天打遊戲18小時

2020-12-04 金羊網

金羊網訊 記者王倩報導:「用科學儀器對蚯蚓進行輻射,選取優質變異體的蚯蚓來分解農業廢棄物,得到蚯蚓糞並提純裡面的高活性黃腐酸。」2017年微創業項目金獎項目代表、奧創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CEO王維晨給在場的同學們介紹了他的「超級蚯蚓」項目。近日,在華南師範大學舉行2018年廣發證券微創業大講堂上,王維晨的創業經歷引起了現場大學生的好奇。

成功案例:用霍元甲戒毒激勵自己戒掉網癮

黃腐酸有著提升農作物的產量,培肥地力,修復土壤汙染的巨大作用。王維晨解釋說,「超級蚯蚓」項目打破了黃腐酸只能從煤礦中提純的技術壁壘,實現生產過程零汙染零排放。但科研與市場還有一定的距離,第一次產品推廣不太成功的經歷讓王維晨意識到只有將產品打造成品牌,樹立公信力,才能搶佔市場份額。他說:「當未來有一天,中國的農民們用的都是我們的高活性黃腐酸肥料,大面積的環境自然而然就會得到改善。」

王維晨在大講堂上還分享了自己創業經歷,令很多人沒想到的是,僅僅幾年前,王維晨還是一個每天打遊戲18小時的「網癮少年」。「我記得DOTA當時打到全聯盟國賽前16名,每個月打遊戲收入5000元。」但王維晨逐漸認識到電子競技不是他的夢想,他開始用霍元甲戒毒的故事激勵自己,逐漸戒掉網癮,「我當時在玩遊戲過程中,逐漸找到我討厭的一點,讓我去反感它,讓我對這種欲望有一種克制,我通過三個月的時間克制了欲望,然後用接下來一個月的時間全身心去學習,一直做到從每天打遊戲18小時,到每天學習18小時。」從幾乎放棄專業課學習,到全專業考試前三名,王維晨展現了驚人的毅力。

創業感悟:創業不是投機倒把要有危機意識

這場大講堂以「尋找網際網路夢想+」為主題,由KAB全國推廣辦公室、廣發證券社會公益基金會、華南師範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華南師範大學產教融合協同創新研究中心共同主辦。

從設計簡單的文化衫、明信片,到成立綜合型文化創意公司直接為20多家上市公司、旅遊景區做方案設計,2017年大學生創業英雄十強、武漢雅格創意文化傳播有限公司CEO錢立權對創業有著自己的感悟。「創業不是投機倒把,不是今年能做幾百萬的項目,明年就開不了張。」他說:「創業者要有危機意識,提前做足判斷與解決方案,做持續有效盈利的項目。」

目前,錢立權的團隊有8項軟體著作權,共獲得169項國內外各類設計大獎。在他看來:「21世紀信息的扁平化對知識提出更高要求,很多傳統行業都被人工智慧所取代,對創業者的技術性、科學性提出更高的要求。要保持一顆平常心,在創業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的競爭力。」

專家建議:無論是否創業都要有創新意識

華南師範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院長徐向龍強調,很多同學可能不會去創業,但不意味著不需要創業的意識和能力。對創新創業的精神、能力、思維的培養對每個人在職場、生活中的發展都有著重要的作用。

中國青年報社副總編輯董時介紹,KAB全國推廣辦公室落實共青團中央的任務,積極推廣KAB創業項目走進高校,至今已成功舉辦3屆,活動舉辦方共資助了150個微創業項目,獎金累計250萬元。

據了解,2018年廣發證券大學生微創業行動在北京啟動,活動面向在校大學生及畢業5年內的大學生個人或團隊,廣泛徵集微創業項目計劃書、已實施的微創業項目和網際網路金融服務項目計劃書,最終將評選出50個優秀微創業項目,分享廣發證券社會公益基金會提供的100萬元創業扶持基金。活動在哈爾濱、武漢、成都、杭州、廣州舉辦「微創業區域賽」,攜手百所高校舉辦微創業校內賽等一系列活動。

編輯:林明鋒

相關焦點

  • 女大學生養幾億蚯蚓,每天吃幾百噸「垃圾」掙錢?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養豬致富、養雞致富、養魚致富的案例早已不新鮮,可你是否見過養蚯蚓也能致富呢?在四川省西昌市高草回族鄉,一位叫羅景楊的女大學生辭職回鄉創業,建起一座「蚯蚓工廠」,養殖上億條蚯蚓。在僅有百畝的養殖場內,平時不起眼的小蚯蚓卻牽出了一條生態產業鏈。
  • 95後獨霸校園 近6成大學生每天用手機超5小時-大學生,手機 ——快...
    近日移動社交軟體易信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針對大學生進行了社交習慣調查,約1500人參與。調查結果顯示,57%的大學生有「機不離手」的習慣,每天使用手機時間在5小時以上。在眾多類型的手機APP中,社交APP成為大學生們使用頻率最高的應用類型。
  • 英國大學生發明「半自行車」,每小時跑20千米!
    英國大學生發明「半自行車」,每小時跑20千米!在現代化發展的今天,各式各樣神奇的發明隨處可見,越來越多的交通工具改善了我們的出行,其中一名英國的18歲大學生就發明了一種半自行車,每小時可跑20千米!這種半自行車與傳統的自行車有所不同,遠遠的看上去它只有一個大大的車輪,不過在後面也有兩個小的車輪來支撐車輛的平衡,這種自行車對於一些騎自行車不熟練的人來說,也能很好的駕馭。
  • 「蚯蚓女孩」養上億條蚯蚓創業,每天消耗上百噸「垃圾」
    在四川省西昌市高草回族鄉,一位叫羅景楊的女大學生辭職回鄉創業,建起了一座「蚯蚓工廠」,養殖了上億條蚯蚓,大家都叫她「蚯蚓媽媽」「蚯蚓女孩」。在僅有百畝的養殖場內,平時不起眼的小蚯蚓卻牽出了一條生態產業鏈。人畜糞便、農業秸稈、園林樹枝、有害植物……這些都是蚯蚓們的「口糧」,它們每天要吃掉近百噸「垃圾」,生產出蚯蚓糞用於生態種植,實現了經濟與環保雙贏。
  • 【案例】西昌「蚯蚓女孩」養上億條蚯蚓創業,每天消耗上百噸「垃圾」
    在四川省西昌市高草回族鄉,一位叫羅景楊的女大學生辭職回鄉創業,建起了一座「蚯蚓工廠」,養殖了上億條蚯蚓,大家都叫她「蚯蚓媽媽」「蚯蚓女孩」。 在僅有百畝的養殖場內,平時不起眼的小蚯蚓卻牽出了一條生態產業鏈。人畜糞便、農業秸稈、園林樹枝、有害植物……這些都是蚯蚓們的「口糧」,它們每天要吃掉近百噸「垃圾」,生產出蚯蚓糞用於生態種植,實現了經濟與環保雙贏。
  • 臺中女大學生創意發明 短短1小時賺進100萬
    中國臺灣網9月3日消息 據臺灣TVBS電視臺報導,臺中一位女大學生,只花了短短1小時,就賺進人生第一個100萬元(新臺幣,下同)。  據報導,這名女大學生叫詹鈺釤,是彰化師大四年級的學生,對生活用品的創意發明很有興趣。她發明的「快速翻頁夾」,將文具資料夾側邊裝上夾鏈,要換頁時,只要撕起來再扣上,輕鬆完成,省時又省力。
  • 「成都商報」西昌「蚯蚓女孩」養上億條蚯蚓創業 每天消耗上百噸...
    用蚯蚓糞種植的辣椒「蚯蚓女孩」羅景楊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養豬致富、養雞致富、養魚致富的案例早已不新鮮,可你是否見過養蚯蚓也能致富呢?在四川省西昌市高草回族鄉,一位叫羅景楊的女大學生辭職回鄉創業,建起了一座「蚯蚓工廠」,養殖了上億條蚯蚓,大家都叫她「蚯蚓媽媽」「蚯蚓女孩」。
  • 女孩養上億條蚯蚓每天消耗百噸垃圾,蚯蚓糞用於生態種植,網友:很有...
    你是否見過養蚯蚓致富?在四川省西昌市高草回族鄉,一位叫羅景楊的女大學生辭職回鄉創業,建起一座「蚯蚓工廠」,養殖上億條蚯蚓。它們每天要吃掉近百噸「垃圾」,生產出蚯蚓糞用於生態種植,實現經濟與環保雙贏。網友評論延伸閱讀垃圾變身有機肥!
  • 新科狀元每天苦練8小時,三個月增肌18磅,太勵志
    想要成為一名NBA超級巨星,不僅要擁有過人的天賦,還要保持積極的訓練,35歲的詹姆斯依舊能夠叱吒全聯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自律,17個賽季如一日的苦練,在NBA停賽期間,詹姆斯依舊保持一周五練,為複賽做足了準備。
  • 4種超級實用又極具創意的生活小發明,讓你暢享4D效果玩遊戲開黑
    各種各樣的發明便利著我們的生活,才有了萬家燈火,更安全高效的工作環境,讓生活更有趣味性和體驗性。不是偉大的科學家才是科技的發明者,生活中其實藏著很多極具創意的小發明,讓我們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都更高。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4種超級實用又極具創意的生活小發明,你會驚豔不已的哦。OxSight-牛眼,是一種運用虛擬實境(VR)技術幫助視障人士更好生活的小發明。
  • 30元起步養蚯蚓,河間80後大學生回鄉創業闖出新路子
    北京有一個大客戶,要求每天早晨7點送到貨。由於時間緊迫,找不到合適的運輸渠道,劉延傑只好自己開車送貨。他白天忙完養殖場,晚上裝好貨,凌晨開車到北京;就這樣黑白連軸轉了近兩個月,沒在床上睡過一天覺。每天困得不行了,就躺在車上眯一會,醒過來就像打了雞血一樣繼續拼。「也不覺得累,每天都很興奮,感覺前途一片光明。」劉延傑笑著說。隨著養殖規模越來越大,劉延傑一個人明顯忙不過來了。
  • 超級記憶法教程完整版,18小時,提高記憶力
    前 言 為你開啟成功的大門第一部分 記憶奧妙探尋第1小時 有關記憶的幾個科學規律第二部分 超級記憶法的速成訓練一、 超級記憶法的理論基礎第2小時 超級記憶的可行性及其基本功訓練第12小時 超級記憶法的組合運用三、超級記憶法在實際中的應用第13小時 (一)應試寶典1、 填空題的超級記憶2、 單選題的超級記憶3、 多選題的超級記憶
  • 一起來捉妖:風屬性中論打蚯蚓的話,哪些妖靈的速度最快?
    軫水蚓這個妖靈目前在遊戲中算是擂臺中的一大「毒瘤」妖靈了,自身擁有著非常高的法術防禦,可以說直接將遊戲中大半的輸出妖靈給克製得死死的。不過在最近幾個版本中,官方為變向削弱軫水蚓的強度,也是直接連續上線了不少物理輸出妖靈。
  • 哥大學生每天平均睡眠4小時?留學生研究分段睡眠
    是每天微信朋友圈裡的吃喝玩樂嗎?是在哈佛凌晨4點燈光下的埋頭苦讀嗎?紅網時刻記者來到紐約、波士頓、芝加哥、舊金山、洛杉磯等地名校,傾聽中國留學生不為人知的故事,了解他們的學習和生活,揭秘他們在美國的現狀。今天系列報導《看見——直擊美國的湖南留學生》為您帶來《哥大學生平均睡眠4小時?留學生研究出「分段睡眠法」 》。
  • 上海崇明:幾百位老農每天下田抓蚯蚓,賺的竟比開滴滴的兒子還多?
    「早上6點,我就去田裡抓蚯蚓了,幾個小時共收穫50斤蚯蚓。送到合作社,每斤10元,就是500元。」62歲的黃付明,是附近三協村的村民,養蚯蚓、抓蚯蚓已有七八年。他告訴記者,自己下午再花兩三小時,還能抓40斤蚯蚓,這樣一天就能賺900元。
  • 養蚯蚓女博士的大農業情懷
    在這遼闊的舞臺和職場之上,活躍著一大批專注農業、智慧超群、敢於創新又認真細緻的新型職業女農民, 她們中有「土專家」「田秀才」「技術能手」,也有回鄉創業、下鄉務農的女大學生、女碩士乃至女博士。她們,可以用同一個名字來命名:「匠心女農人」。
  • 今年30,工作8年,每天玩遊戲3小時,沒有遊戲成癮
    我今年30,工作8年,每天玩遊戲,每天5點起床晨練,晚上夜讀一小時。 其實玩遊戲成癮,歸根結底,還是自控能力差。即使不玩遊戲,也會有愛睡懶覺,喜歡打牌,看小說這些藉口。該從自我管理上認識自己,而不是在自己沉迷遊戲上找藉口。
  • 每天2小時戶外光照
    「每天至少2小時戶外光照,青少年患近視的機率會降低一成。」在最近召開的中華醫學會第二十一次全國眼科學學術大會暨第五屆全球華人眼科學術大會上,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視光學組副組長、中南大學愛爾眼科學院博士生導師楊智寬教授發表最新研究成果。
  • 和平精英每天可以玩幾個小時
    沒有身份證認證的可以玩2小時,未滿18周歲的是3小時,滿18周歲的是5個小時,之後的話只要登錄滿一小時就會被要求強制下線休息至少15分鐘。
  • 國外大學生創意滿滿,發明「礦泉水球」,顛覆人們的飲水方式
    現在高考已經結束了,考生們總算是可以好好地放鬆一下,然後等到大學開學的時候成為一名大學生就可以了。大學的校園生活不像高中一般,除了需要學習課本上面的知識之外,還要培養自己的實踐動手能力。我們生活當中就有很多的生活用品,都是由大學生發明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