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養上億條蚯蚓每天消耗百噸垃圾,蚯蚓糞用於生態種植,網友:很有...

2021-01-10 北晚新視覺網

你是否見過養蚯蚓致富?在四川省西昌市高草回族鄉,一位叫羅景楊的女大學生辭職回鄉創業,建起一座「蚯蚓工廠」,養殖上億條蚯蚓。

它們每天要吃掉近百噸「垃圾」,生產出蚯蚓糞用於生態種植,實現經濟與環保雙贏。

網友評論

延伸閱讀

垃圾變身有機肥!高校教師利用小蚯蚓帶動鄉村土壤修復大工程

「俗話說『甲之蜜糖,乙之砒霜。』人們眼中所謂的垃圾,對蚯蚓來說卻能成為美味的食物。」中南民族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的教師李立忠擁有一支特殊的「生態工程師軍隊」——小蚯蚓。這群小蚯蚓正在鄂西山區的土壤裡一點一滴地織就他的土壤修復之夢。

2017年5月,李立忠在湖北宜昌市長陽縣掛職扶貧辦副主任,他在調查走訪中發現,當地家家戶戶有種植香菇的傳統,然而一旦到了多雨季節大棚內的菌棒容易長毛髮黴,丟在路邊又酸又臭,造成汙染。如何有效處理這些有礙美麗鄉村建設的農業廢棄物,改善因多年種植而日益酸化的土壤,長期困擾著當地百姓。李立忠憑藉著多年農業研究的經驗,很快就意識到這些常人眼中所謂的垃圾,對蚯蚓來說則是美味的食物。李老師介紹:「蚯蚓糞是一種有機肥,被當做緩解土壤酸化的良方。如果能將農業廢棄物通過碳氮配比,改良成蚯蚓的飼料,發展循環農業,那麼改變土壤環境、造福農民百姓的願望就指日可待了。」

很快李立忠將「高山蔬菜第一鄉」——長陽火燒坪選定為示範基地。通過土壤成分的檢測數據,他發現經過近30年的蔬菜種植,火燒坪鄉耕作土壤的PH值低於4.0,這意味著土壤酸化嚴重、肥力退化。若不及時採取措施,將大大影響當地的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

基地建設之初,李老師通過多地對接,利用廢棄的香菇菌棒、尾菜,養牛場廢棄的牛糞等多種有機廢棄物,以此作為蚯蚓生長所需的養料,藉助蚯蚓消化掉這些廢棄物,再利用其產生的蚯蚓糞改良土壤。

經過五個月的試驗,這種以蚯蚓為核心的生物技術初步實現了對土壤的修復改良。土壤ph值降低了21.05%,有機質含量提高24.36%,有效磷、速效鉀、鹼解氮分別提高23.29%、23.57%、24.83%。李立忠悉心培育的小蚯蚓終於有了「生態系統工程師」的樣子。

火燒坪蚯蚓養殖項目上的初步嘗試,引發了李立忠更多的思考:「一直以來,我國致力於將農業廢棄物加以資源循環利用,而如何高效、低成本地利用農業廢棄物中的能量,也是實現農業廢棄物能源化利用遇到的瓶頸問題。」因此,李立忠開始著手「校—地—企」的合作模式,堅持整市統籌、技術集成、企業運營、因地制宜的原則,著力探索構建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有效治理模式。

2018年底,李立忠選取恩施州利川市謀道鎮紅光村,開始了恩施州利川市土壤生態治理與修複試驗基地建設的項目。利川謀道,不僅是避暑的好地方,更是以種植業與養殖業為重要產業的小鎮。正因如此,解決此地存在的的土壤酸化、農業廢棄物堆放、動物糞便堆置等問題刻不容緩。通過走訪當地農業局、實地考察有關情況,李立忠更加深刻地意識到這些問題對當地農民所造成的困擾、對當地經濟發展所造成的阻礙。面對這樣亟待解決的困境,李立忠經過多方協調,很快便開始了新一階段的生態修復與治理研究。

2019年1月17日,李立忠帶領著自己的學生,協同多位農戶,完成了玉米秸稈、豬糞、廢棄的香菇菌棒的堆置。6月9日,正式引入了蚯蚓種,次日便建成蚯蚓棚,為蚯蚓生長提供了一個合適的生長空間。緊接著布施尾菜、餐餘垃圾。在這裡,李立忠注重因地制宜,講究「就地消納、能量循環、綜合利用」,利用當地種植業和養殖業所帶來的廢棄物,如玉米秸稈、香菇菌棒、牛糞等,作為蚯蚓養殖的基料。隨著蚯蚓生長,其產生的蚯蚓糞可與土壤調理劑一起發揮改良土壤的作用。有了火燒坪示範基地的經驗,紅光村示範項目的開展更加順利。

「2019年7月在謀道鎮紅光村開展了蚯蚓處理餐餘垃圾試驗,處理時間6個月,處理效果良好;2020年5月8日在涼霧鄉老場村選取公路沿線40戶農戶開展蚯蚓處理農村餐餘垃圾推廣示範,效果很好;2020年4月15日在硃砂屯村3組朱康生玉米移栽地裡開展玉米秸稈腐熟作有機肥移栽玉米試驗。目前玉米已收穫,較泥土覆蓋增產7.8%……」每一階段成果的試驗成果李立忠都一筆一划用心記下,「我們計劃2020年底前處理禽畜糞便3000噸,菌棒400噸、餐餘垃圾8噸、汙泥1500噸。產生商品有機肥蚯蚓糞3000至4000噸……」在他的傾心培育之下,利用「生態系統工程師」進行土壤修復的方法走向產業化,為湖北省乃至全國範圍內提供生態治理藍本。未來李立忠的目標就是要把小蚯蚓培養成為合格的「生態系統工程師軍隊」,為改善與修復、穩定萬千國民的生計而努力。

(原標題:女孩養上億條蚯蚓每天消耗百噸垃圾,變廢為寶)

來源:綜合自@人民網、楚天都市報

流程編輯:U016

相關焦點

  • 「蚯蚓女孩」養上億條蚯蚓創業,每天消耗上百噸「垃圾」
    在四川省西昌市高草回族鄉,一位叫羅景楊的女大學生辭職回鄉創業,建起了一座「蚯蚓工廠」,養殖了上億條蚯蚓,大家都叫她「蚯蚓媽媽」「蚯蚓女孩」。在僅有百畝的養殖場內,平時不起眼的小蚯蚓卻牽出了一條生態產業鏈。人畜糞便、農業秸稈、園林樹枝、有害植物……這些都是蚯蚓們的「口糧」,它們每天要吃掉近百噸「垃圾」,生產出蚯蚓糞用於生態種植,實現了經濟與環保雙贏。
  • 「成都商報」西昌「蚯蚓女孩」養上億條蚯蚓創業 每天消耗上百噸...
    用蚯蚓糞種植的辣椒「蚯蚓女孩」羅景楊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養豬致富、養雞致富、養魚致富的案例早已不新鮮,可你是否見過養蚯蚓也能致富呢?在四川省西昌市高草回族鄉,一位叫羅景楊的女大學生辭職回鄉創業,建起了一座「蚯蚓工廠」,養殖了上億條蚯蚓,大家都叫她「蚯蚓媽媽」「蚯蚓女孩」。
  • 【案例】西昌「蚯蚓女孩」養上億條蚯蚓創業,每天消耗上百噸「垃圾」
    在四川省西昌市高草回族鄉,一位叫羅景楊的女大學生辭職回鄉創業,建起了一座「蚯蚓工廠」,養殖了上億條蚯蚓,大家都叫她「蚯蚓媽媽」「蚯蚓女孩」。 在僅有百畝的養殖場內,平時不起眼的小蚯蚓卻牽出了一條生態產業鏈。人畜糞便、農業秸稈、園林樹枝、有害植物……這些都是蚯蚓們的「口糧」,它們每天要吃掉近百噸「垃圾」,生產出蚯蚓糞用於生態種植,實現了經濟與環保雙贏。
  • 女大學生養幾億蚯蚓,每天吃幾百噸「垃圾」掙錢?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養豬致富、養雞致富、養魚致富的案例早已不新鮮,可你是否見過養蚯蚓也能致富呢?在四川省西昌市高草回族鄉,一位叫羅景楊的女大學生辭職回鄉創業,建起一座「蚯蚓工廠」,養殖上億條蚯蚓。在僅有百畝的養殖場內,平時不起眼的小蚯蚓卻牽出了一條生態產業鏈。
  • 化肥減量和重建土壤生態系統 急需蚯蚓和蚯蚓糞回歸
    蚯蚓糞+營養包種植技術,可作為標準化種植示範、生態循環農業、創業創新等項目申報。蚯蚓糞具有植保功能, 能減少作物土傳病蟲 ,提升農產品品質。蚯蚓糞在發達國家應用非常普遍,相關產業也比較壯大,產業鏈也比較完整、多元。在發達國家有很多小規模的農場、莊園,既養殖蚯蚓,又用蚯蚓糞作肥料種植植物,用蚯蚓作飼料養殖動物,再用植物腐殖物和動物糞便養殖蚯蚓。形成生態循環農業的完整模式,成為農業觀光的景點、科普教育的示範點。
  • 清鎮市流長鄉:小小蚯蚓執導生態產業大戲
    胡舉會邊演示邊說,這蚯蚓雖小,食量卻驚人,是個名副其實的「吃貨」,生活垃圾、樹葉、稻草、糞便等都是它的食料,其中糞便最好。一條蚯蚓每天要消耗體重等量的牛糞,也就是說100萬條蚯蚓每天要吃掉1噸左右的牛糞,一天能產出500至600斤蚯蚓糞。  對此,李奇也說:這小傢伙胃口特好,又不挑食,很好「伺候」,哪怕是高油高鹽的餐廚垃圾經分解轉化成的膠體物質,也敢吃。
  • 哈爾濱東郊有家「蚯蚓工廠」
    四和村蚯蚓養殖戶劉東升。在哈爾濱東郊的賓縣永和鄉,有一家「蚯蚓工廠」。這裡生活繁殖著1200餘萬條蚯蚓,每天可吃掉禽畜糞便、秸稈等農業廢棄物6噸,相當於這些蚯蚓的總體重。近日,記者探訪了這家「蚯蚓工廠」。
  • 秸稈養蚯蚓 廢物變黃金
    蚯蚓每天都可以消耗與自身體重相當的飼料,經過蚯蚓過腹,消化、吸收、排洩,這些原先汙染環境的農業生產廢棄物就變成了含有200多種微生物的蚯蚓糞,一種非常好的有機肥料。「我們利用蚯蚓糞生產的蚯蚓有機肥與普通的化肥相比,氮磷鉀含量更高,使用效果也更好。」劉芳說。
  • 黃粉蟲和蚯蚓混養,蚯蚓吃蟲糞沙,黃粉蟲吃蚯蚓糞,可行嗎?
    黃粉蟲不能和蚯蚓混養!雖然這二種蟲類都可以單獨餵養並發展成一個小產業,但是,若是將黃粉蟲和蚯蚓放在一起混養,不單二種蟲類的生存環境有一定的差別,僅僅是黃粉蟲卵、幼蟲、成蟲之間要分開對待就不可能讓二種蟲類混養。
  • 蚯蚓糞對土壤改良有著諸多的作用和好處
    在人類未來到地球之前,蚯蚓已耕耘了地球數億年。隨著人們對蚯蚓糞研究的不斷深入,發現蚯蚓糞不僅是蚯蚓的代謝廢棄物,其在促進作物生長、提高產量、抑制植物病害和改善土壤肥力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
  • 「網紅助力涼山脫貧攻堅」活動走進西昌蚯蚓糞生產基地
    來源:涼山州委宣傳部「網紅助力涼山脫貧攻堅」活動12月6日走進位於涼山州西昌市高草回族鄉諶堡村的蚯蚓糞生產基地——西昌千丘潤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網紅們看見許多婦女在翻挖養殖蚯蚓的泥土,加工秸杆和樹枝枯草的機器在轟鳴,還在不少工人在操作著機器,這片104畝的土地上數不清的蚯蚓正在泥土裡活動。
  • 兩年蚯蚓三年菜 種養輪作增收快
    記者走進菜地,發現部分田壟上覆蓋著一層黃色的稻草,掀開一看,只見下面是一群群正在蠕動的紅蚯蚓!  身為一家以蔬菜種植為主業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盛收為何放著蔬菜種植的「正業不務」,卻任由大片田地荒蕪,甚至養起了蚯蚓?該公司負責人徐雲山向記者道出了其中的原委。  徐雲山是南新鄉黃渡村人,2011年回到家鄉註冊了南昌縣和盛收農業有限公司,進行蔬菜種植。
  • 施肥用上蚯蚓糞,改土、提質、增產樣樣給力
    蚯蚓糞在草莓上的應用:肥沃土壤,提供營造良好的環境、充足的養分;提高產量,改善品質;改良草莓園生態環境,完善園內生態系統。蚯蚓在土表及土體內部產生的大量排洩物同樣大有作為,蚯蚓糞顆粒小、表面積大、無異味、保水保肥,而且富含多種有機質、腐殖酸、微生物、氮磷鉀以及鐵、錳、鋅等微量元素,可作為有機肥施入土壤。近年來,多項研究表明蚯蚓糞在農業生產上有著非常突出的作用。
  • 蚯蚓糞是金不是土,它的作用可能是好多人都想不到的!
    有研究表明,蚯蚓糞中的微生物總量甚至會超過進入蚯蚓體時的數量。經檢測,蚯蚓糞有益微生物含量在2000萬個/克~2億個/克之間。 6、拮抗微生物 經檢測,蚯蚓糞中正常情況下含有至少兩株拮抗微生物(球孢鏈黴菌和丁香苷鏈黴菌),對土傳真菌植物病害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 茶人分享:蚯蚓糞的生物學特性
    秉承以人類為中心的理性生態倫理學思想,為復興茶產業而努力。自然界的各種有機廢棄物經發酵後,在蚯蚓消化系統蛋白酶、脂肪酶、纖維酶和澱粉酶的作用下,迅速分解,轉化成為易於自身或其他生物利用的營養物質,經排洩後成為蚯蚓糞。因此,蚯蚓糞從本質上講是大自然的產物,能真正全面地滿足植物生長中對各種營養成分的需求,產生令人驚嘆的神奇肥效。
  • 「有機肥之王」蚯蚓糞,不要花錢的肥料,但是「取之有道」
    蚯蚓糞,顧名思義蚯蚓的排洩物,具有「有機肥之王」的稱號,用來種植植物肥效堪比化學肥料,甚至比化學肥料更肥沃。不知道有沒有花友對蚯蚓糞不屑一顧?以前我也是不覺得蚯蚓糞能有多好,都是大家誇大而已。直到今年宅在家裡憋得慌,有次雨後出去散步,看到很多蚯蚓糞,閒著也是閒著,撿了大半袋,拿回家放在香草類等食用的植物花盆裡,長勢不錯,但是也有讓人苦惱的一面。因為蚯蚓糞在不同的土壤上撿到的,有黃泥地、紅土地,還有松樹下的蚯蚓糞,它們看起來外表沒什麼差異,但是使用起來之後,才會知道,蚯蚓糞也會造成土壤板結。那什麼樣的蚯蚓糞拿來養花好呢?分享一些個人經驗。
  • 李曉明:你養過蚯蚓嗎?以蚯蚓為鏈條的循環農業前景廣闊!
    1、養分全面純蚯蚓糞有機肥不僅有氮、磷、鋅等大量元素,而且含有鐵、錳、鋅、銅、鎂等多種微量元素和18種胺基酸,有機質含量和腐殖質含量都達到30%左右,每克含微生物有益菌群在1億以上,更可貴的是含有拮抗微生物和未知的植物生長素,這些有效成分是任何化學肥料,有機肥或其他微生物肥所無法達到的。
  • 安龍:蚯蚓養殖促進農業生態循環
    今年以來,安龍縣棲鳳街道安馬村依託良好的林地優勢,深挖林下資源潛力,積極探索「經果林+蚯蚓」種養殖新模式,目前效果明顯,養殖的蚯蚓預計在春節之後可進行銷售。發展經果林下養殖蚯蚓,利用家畜(牛、羊、豬、馬等)糞便結合農業廢棄物(如瓜果蔬菜、農作物秸稈、草皮修剪物等)經過簡單堆積發酵就可以直接養殖,且蚯蚓糞具有乾淨、衛生、無異味、通風透氣性好,保水、保肥性好,肥力持續時間長、促進農作物生長發育快、無汙染環境等特點,是種植瓜果和蔬菜最理想的生物有機肥。養殖蚯蚓不但有很高的經濟效益,同時還有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 利用有機物質、牛糞、EM原露分組養殖蚯蚓的研究
    不同餌料試餵蚯蚓對比增長效果 表1組 別餌 料放養基數(條)驗收蚯蚓(條)增長倍數驗收蚓卵(粒)孵卵/粒5條計(條)合計條數增長倍數50克重蚯蚓(條)最長蚯蚓(釐米)A組有機物質1046945.920810401509149.91518B組牛糞1056255.268234103972396.21369C組牛糞+EM原露1086985.9115257606629661.910611
  • 三農:蚯蚓養殖效益和前景分析
    現在我國蚯蚓養殖種類多為太平2號蚯蚓(文中主要以此種為例介紹蚯蚓養殖),為日本引進種,是採用美國紅蚓和日本愛勝蚓進行雜交選育而成的,一般成體體長不超過70 mm,成蚓1 200~4 000條/kg。這種蚯蚓適宜在我國多數地區養殖,喜吃垃圾和畜禽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