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稈養蚯蚓 廢物變黃金

2021-01-10 大眾數字報

  秸稈、生活垃圾、蚯蚓……看到這些你會想到什麼?淄博市臨淄區皇城鎮崖付村瓦力蚯蚓養殖有限公司,他們給出了答案:有機肥料。該公司利用「日本大平2號紅蚯蚓」,結合先進的規模化高產養殖技術,將農村常見的廢物——農作物秸稈等農業廢棄物分解成為新型肥料,不但環保,而且解決了當地土壤板結等問題。
  挺能吃
一畝蚯蚓一年消耗1000噸秸稈
  日前,記者來到瓦力蚯蚓養殖有限公司時,只見園區內整齊地鋪設著一排排蚯蚓養殖床,一些工人正在往養殖床內填埋糞土、鋪秸稈。
  「蚯蚓雖小,食量卻驚人,1畝地的蚯蚓一年能吃掉1000噸秸稈。」瓦力蚯蚓養殖有限公司總經理劉芳告訴記者,蔬菜秸稈、大棚垃圾、糞便等農業生產廢棄物摻雜在一起經過發酵後,就成了餵養蚯蚓的好飼料。
  蚯蚓每天都可以消耗與自身體重相當的飼料,經過蚯蚓過腹,消化、吸收、排洩,這些原先汙染環境的農業生產廢棄物就變成了含有200多種微生物的蚯蚓糞,一種非常好的有機肥料。「我們利用蚯蚓糞生產的蚯蚓有機肥與普通的化肥相比,氮磷鉀含量更高,使用效果也更好。」劉芳說。
  據了解,蚯蚓養殖場成立於2014年的5月份,雖然時間較短,但是發展迅速,目前蚯蚓養殖面積達到400餘畝,年產10萬立方蚯蚓糞。
  大作為
一斤蚯蚓糞頂10斤農家肥
  蚯蚓糞作為一種高效有機肥料,營養成分全面,並且有利於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繁殖生長,可防止土壤板結,提高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和營養利用率。更重要的是,施用後能提高果品、蔬菜的品質和口感。「我們的試驗結果表明,1斤蚯蚓糞的效果,至少能頂10斤農家肥。」劉芳告訴記者。
  據悉,臨淄區當地主要是以農業種植為主,常年會產生很多的農業廢棄物。以前很多蔬菜秸稈、大棚垃圾隨地堆放在田間地頭甚至是馬路旁邊,對環境和道路交通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雖然當地政府每年都會花很多的財力物力進行集中處理,但是效果卻不盡如人意。淄博市瓦力蚯蚓養殖有限公司引進的這個項目不僅有效地解決了這些難題,同時還可以創造良好的經濟價值。
  目前,瓦力蚯蚓養殖公司已經開始進行分戶養殖,即在每戶大棚前面規劃出幾道蚯蚓養殖床,由公司負責給農戶提供蚯蚓種苗,這樣種植戶倒下來的農業生產垃圾可以就地處理。不但解決了農民的垃圾處理難題,還給他們帶來了額外的收入。
  「糞」效佳
破解了土壤板結等難題
  「過去,我們種的地,多肥啊,犁出來的土黑黝黝的,就像能冒出油來,現在這樣的地到哪找去?」「同樣的一塊地,10年前澆一次水能保持20天,現在澆一次水只能保持一星期。土壤的透氣性越來越差,保存水分的空間越來越小,土地越來越板結,越來越瘦弱……」崖付村蔬菜種植戶崔建強告訴記者。
  近年來,為了追求產量,不少農民都過量使用化肥,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土壤板結等到問題。「現在有了蚯蚓糞,這些問題都迎刃而解了,一開始我也報著試試看的想法來使用,沒想到,幾個月下來,效果這麼好。」崔建強高興地說,蚯蚓糞不僅提高了他家西紅柿的產量,讓他的西紅柿提前上市,而且西紅柿的口感要比之前好很多。並且大棚裡的土質明顯得到了改善,幾乎沒有死棵的現象發生。

相關焦點

  • 女大學生養幾億蚯蚓,每天吃幾百噸「垃圾」掙錢?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養豬致富、養雞致富、養魚致富的案例早已不新鮮,可你是否見過養蚯蚓也能致富呢?在四川省西昌市高草回族鄉,一位叫羅景楊的女大學生辭職回鄉創業,建起一座「蚯蚓工廠」,養殖上億條蚯蚓。在僅有百畝的養殖場內,平時不起眼的小蚯蚓卻牽出了一條生態產業鏈。
  • 臨沂郯城:小夥樹下養蚯蚓「一舉三得」
    李龍 高軍   中國山東網臨沂頻道9月5日訊 (記者 李龍 通訊員 高軍) 在臨沂郯城縣馬頭鎮盛村,小夥子鄭慶晨在樹下養蚯蚓
  • 青島一農企牛糞裡養蚯蚓,一年純賺兩千多萬(圖)
    齊魯晚報 記者 宋祖鋒牛糞農作物秸稈 成了蚯蚓的美餐近日,記者來到青島昌盛日電太陽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光伏農業產業園內的蚯蚓養殖光伏大棚裡,陰暗潮溼的大棚內,掀開用草簾覆蓋的蚯蚓養殖床,只見密密麻麻的蚯蚓附著在用牛糞和秸稈搭配而成的養殖床上不斷蠕動。
  • 李曉明:你養過蚯蚓嗎?以蚯蚓為鏈條的循環農業前景廣闊!
    以蚯蚓為鏈條的循環農業,是利用蚯蚓自身的強大的消化功能,把農業廢棄物進行綜合利用來養殖蚯蚓,養殖原料很廣,家畜(牛、羊、豬、馬等)糞便結合農業廢棄物(如瓜果蔬菜、農作物秸稈、草皮修剪物等)經過簡單堆積發酵就可以直接養殖蚯蚓。尤其是瓜果和蔬菜廢棄物是最理想的原料。
  • 地產秸稈+畜禽排洩物+微生物製劑,發酵100天 -42℃秸稈變有機肥
    秸稈還田變肥料得腐熟,環境溫度很關鍵。咱黑龍江研製出了新技術,在寒冷的-42℃環境下,地產秸稈也可以發酵。利用這種新方法生產有機肥種植的大米,在「2018國際自然農法學術研討會」大米品鑑活動中獲得了金獎。
  • 養蚯蚓女博士的大農業情懷
    然而,春風得意的她卻在7年前選擇回到農田養蚯蚓,利用蚯蚓生態循環科技,開發蚯蚓產業,打造綠色循環的種養加模式……養蚯蚓的理念:深加工提升蚯蚓附加值「選擇蚯蚓產業,絕不是一時衝動。」法月萍告訴記者,2011年,在山東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的她因為一個項目對蚯蚓產生了好奇,通過查閱國內外600多篇論文,她發現了蚯蚓的獨特功能。
  • 最簡單的蚯蚓養殖辦法
    蚯蚓是寡毛綱中陸生環節動物中的任何一種,尤其指蚯蚓科中分布甚廣的身子逐漸變細分節的、雌雄同體的各種蚯蚓,目前已知蚯蚓有2500多種,1837年被生物學家達爾文稱之為地球上最有價值的動物,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最簡單的蚯蚓養殖辦法吧
  • 「蚯蚓女孩」養上億條蚯蚓創業,每天消耗上百噸「垃圾」
    2018年,她放棄了安逸的生活,辭掉成都的工作回到家鄉涼山,選擇在西昌市高草回族鄉諶堡村養殖蚯蚓創業。養殖基地的蚯蚓養殖床羅景楊介紹,回鄉養蚯蚓創業,主要是受家人影響。2014年,羅景楊一家人在德昌縣種了300多畝枇杷,預計四年能豐產盈利。但到了2018年,枇杷樹上結的果子不僅產量少,而且口感差。追根溯源,是土壤常年使用化肥導致土壤板結的問題。
  • 【案例】西昌「蚯蚓女孩」養上億條蚯蚓創業,每天消耗上百噸「垃圾」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養豬致富、養雞致富、養魚致富的案例早已不新鮮,可你是否見過養蚯蚓也能致富呢?在四川省西昌市高草回族鄉,一位叫羅景楊的女大學生辭職回鄉創業,建起了一座「蚯蚓工廠」,養殖了上億條蚯蚓,大家都叫她「蚯蚓媽媽」「蚯蚓女孩」。 在僅有百畝的養殖場內,平時不起眼的小蚯蚓卻牽出了一條生態產業鏈。人畜糞便、農業秸稈、園林樹枝、有害植物……這些都是蚯蚓們的「口糧」,它們每天要吃掉近百噸「垃圾」,生產出蚯蚓糞用於生態種植,實現了經濟與環保雙贏。
  • 小蚯蚓成農民致富「軟黃金」
    湖北日報訊(記者周壽江、通訊員劉卉卉)10月26日,丹江口市新港經濟開發管理處陳家港村蚯蚓養殖基地,通過機器,從泥土中篩出一條條粉紅色的鮮活蚯蚓。蚯蚓養殖基地負責人周文均介紹,2018年通過朋友介紹,來到陳家港村養殖蚯蚓,規模不斷擴大,目前,共在當地流轉土地60畝。「現每月可收穫七八千斤蚯蚓。」周文均介紹,產品被漁具店和藥材公司大量收購,部分銷往國外。
  • 化肥減量和重建土壤生態系統 急需蚯蚓和蚯蚓糞回歸
    在獼猴桃園套養蚯蚓,一畝蚯蚓可降解150噸農業廢棄物(牛糞80噸,秸稈70噸),蚯蚓糞給獼猴桃果樹提供營養,蚯蚓糞有機肥特含拮抗微生物對土傳真菌植物病害有一定的控制作用,能提高獼猴桃果樹抗性、減少和降低發病率,蚯蚓的日常活動還能改良果園土壤,在獼猴桃果園中套養蚯蚓,既能提升坐果率,還能提高產量,獼猴桃口感也更香甜,品質更高。
  • 喝完的剩茶葉飼,養蚯蚓可以使蚯蚓又紅又亮!
    喝完的剩茶葉飼,養蚯蚓可以使蚯蚓又紅又亮! 釣黃顙和鯰魚的好魚餌---極品蚯蚓飼養過程講的是用牛糞作為培養基飼養蚯蚓,飼養的蚯蚓又肥又大又粗,垂釣前幾天提前撒上「紫河車粉(胎盤粉)」和鱔魚血可以使蚯蚓變的極腥,是垂釣黃顙魚和鯰魚的絕佳魚餌,但是很多釣友很難搞到上述飼養蚯蚓的原料,下面就講一下用喝完的剩茶葉飼養蚯蚓的小技巧。
  • 「成都商報」西昌「蚯蚓女孩」養上億條蚯蚓創業 每天消耗上百噸...
    用蚯蚓糞種植的辣椒「蚯蚓女孩」羅景楊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養豬致富、養雞致富、養魚致富的案例早已不新鮮,可你是否見過養蚯蚓也能致富呢?在四川省西昌市高草回族鄉,一位叫羅景楊的女大學生辭職回鄉創業,建起了一座「蚯蚓工廠」,養殖了上億條蚯蚓,大家都叫她「蚯蚓媽媽」「蚯蚓女孩」。
  • 上海崇明:幾百位老農每天下田抓蚯蚓,賺的竟比開滴滴的兒子還多?
    現在,他們在崇明推廣的項目是「稻田秸稈蚯蚓原位處理模式與循環產業技術集成示範」。但2008年,他們剛開始研究時,其實是探索如何在菜田裡用蚯蚓改良土壤,主要做法是:在菜田四周挖上水溝,往土裡投放一定比例的蚯蚓小苗,上面再覆蓋畜禽糞、秸稈等廢棄物,水溝裡則放養了黃鱔……一兩年後,板結的土壤變鬆了,生物活性增強,肥力增加,蔬菜長勢明顯變好了,而水溝裡的黃鱔以蚯蚓為餌料,既安全又肥美。
  • 釣魚餌料:用什麼方法養蚯蚓又紅又亮
    釣魚餌料:用什麼方法養蚯蚓又紅又亮 相信釣魚的朋友好多也喜歡養蚯蚓,就算不養平常沒有釣完的也可以這樣做
  • 生物質炭化:秸稈變煤炭,遍地秸稈遍地金
    《秸稈收儲運體系建設規範》推廣培訓邀請函 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秸稈收儲運體系建設規範》行業標準已發布,為了推進全國秸稈收儲運體系建設的標準化發展,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農林廢棄物綜合利用分會將舉辦系列活動進行推廣,現誠邀各地秸稈管理機構及利用企業聯合舉辦秸稈收儲運體系建設及秸稈綜合利用會議及活動
  • 韋首:學哲學的小夥子養起了蚯蚓
    在公司老闆的指點下,從小就愛養小鳥、養龜的韋首突然發現了一個他感興趣的養殖項目——養蚯蚓。  蚯蚓可以入藥、可以用來做魚餌,蚯蚓糞更是優質的有機肥,而且蚯蚓養殖的周期短、見效快,符合環保可循環的社會發展趨勢。韋首一邊在公司上班,一邊去周邊成熟的養殖基地學習考察,去書店、網上搜索各種技術資料,花了8個月時間進行調研籌備。
  • 「鄉村振興姐妹同行③」法月萍:養蚯蚓女博士的大農業情懷
    為此她放棄高薪回鄉養蚯蚓,養了蚯蚓卻不賣,她的目標是——利用蚯蚓生態循環科技,降低農業生產成本,提升農產品質量,實現農業生產的綠色循環發展……穿過一條陰暗的地道,中國婦女報·中國女網記者跟隨法月萍,來到了位於山東省禹城市倫鎮的法博士蚯蚓生態循環農業示範園,在西紅柿蚯蚓立體種植養殖大棚裡,一排排綠意盎然的秧苗間,西紅柿的清甜味道瀰漫,在棚裡勞作的婦女臉上洋溢著笑容。
  • 小蚯蚓「養」出大產業
    原來群聊規模雖小,卻是內有乾坤:群成員中既有省會城市的大學校長和老師,也有州市市長與農業局局長,還有世代耕種的農戶,看似八竿子打不著的關係卻因為一條條小蚯蚓而聚集到一起。李立忠正是通過這個微信群時刻關注著千裡之外的利川市,關心著示範基地上的「生態工程師」——小蚯蚓,這群小蚯蚓正在鄂西山區的土壤裡一點一滴地織就李立忠的土壤修復之夢。
  • 蚯蚓家庭式養殖方法與注意事項
    蚯蚓家庭式養殖:盆養 這是一種常用的蚯蚓飼養方法,如許多家庭個人等少量飼養時,常採用此方法。盆養的容器有臉盆、花盆等。養殖時先在盆內裝1/3菜園土,再加入1千克腐熟的牲畜糞,拌均勻,澆水後,放入種蚓500條,經常澆水保持溼潤,水分含量為60%左右,上面可用花盆倒過來蓋在上面,大約兩個月左右,蚯蚓就產卵,孵化出大量幼蚓後,即可分盆養殖,每2個月根據需要可分盆1次。2.箱養這也是個人或家庭等滿足少量需求常採用的一種養殖方法。原種復壯也多採用箱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