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稈、生活垃圾、蚯蚓……看到這些你會想到什麼?淄博市臨淄區皇城鎮崖付村瓦力蚯蚓養殖有限公司,他們給出了答案:有機肥料。該公司利用「日本大平2號紅蚯蚓」,結合先進的規模化高產養殖技術,將農村常見的廢物——農作物秸稈等農業廢棄物分解成為新型肥料,不但環保,而且解決了當地土壤板結等問題。
挺能吃
一畝蚯蚓一年消耗1000噸秸稈
日前,記者來到瓦力蚯蚓養殖有限公司時,只見園區內整齊地鋪設著一排排蚯蚓養殖床,一些工人正在往養殖床內填埋糞土、鋪秸稈。
「蚯蚓雖小,食量卻驚人,1畝地的蚯蚓一年能吃掉1000噸秸稈。」瓦力蚯蚓養殖有限公司總經理劉芳告訴記者,蔬菜秸稈、大棚垃圾、糞便等農業生產廢棄物摻雜在一起經過發酵後,就成了餵養蚯蚓的好飼料。
蚯蚓每天都可以消耗與自身體重相當的飼料,經過蚯蚓過腹,消化、吸收、排洩,這些原先汙染環境的農業生產廢棄物就變成了含有200多種微生物的蚯蚓糞,一種非常好的有機肥料。「我們利用蚯蚓糞生產的蚯蚓有機肥與普通的化肥相比,氮磷鉀含量更高,使用效果也更好。」劉芳說。
據了解,蚯蚓養殖場成立於2014年的5月份,雖然時間較短,但是發展迅速,目前蚯蚓養殖面積達到400餘畝,年產10萬立方蚯蚓糞。
大作為
一斤蚯蚓糞頂10斤農家肥
蚯蚓糞作為一種高效有機肥料,營養成分全面,並且有利於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繁殖生長,可防止土壤板結,提高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和營養利用率。更重要的是,施用後能提高果品、蔬菜的品質和口感。「我們的試驗結果表明,1斤蚯蚓糞的效果,至少能頂10斤農家肥。」劉芳告訴記者。
據悉,臨淄區當地主要是以農業種植為主,常年會產生很多的農業廢棄物。以前很多蔬菜秸稈、大棚垃圾隨地堆放在田間地頭甚至是馬路旁邊,對環境和道路交通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雖然當地政府每年都會花很多的財力物力進行集中處理,但是效果卻不盡如人意。淄博市瓦力蚯蚓養殖有限公司引進的這個項目不僅有效地解決了這些難題,同時還可以創造良好的經濟價值。
目前,瓦力蚯蚓養殖公司已經開始進行分戶養殖,即在每戶大棚前面規劃出幾道蚯蚓養殖床,由公司負責給農戶提供蚯蚓種苗,這樣種植戶倒下來的農業生產垃圾可以就地處理。不但解決了農民的垃圾處理難題,還給他們帶來了額外的收入。
「糞」效佳
破解了土壤板結等難題
「過去,我們種的地,多肥啊,犁出來的土黑黝黝的,就像能冒出油來,現在這樣的地到哪找去?」「同樣的一塊地,10年前澆一次水能保持20天,現在澆一次水只能保持一星期。土壤的透氣性越來越差,保存水分的空間越來越小,土地越來越板結,越來越瘦弱……」崖付村蔬菜種植戶崔建強告訴記者。
近年來,為了追求產量,不少農民都過量使用化肥,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土壤板結等到問題。「現在有了蚯蚓糞,這些問題都迎刃而解了,一開始我也報著試試看的想法來使用,沒想到,幾個月下來,效果這麼好。」崔建強高興地說,蚯蚓糞不僅提高了他家西紅柿的產量,讓他的西紅柿提前上市,而且西紅柿的口感要比之前好很多。並且大棚裡的土質明顯得到了改善,幾乎沒有死棵的現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