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養豬致富、養雞致富、養魚致富的案例早已不新鮮,可你是否見過養蚯蚓也能致富呢?在四川省西昌市高草回族鄉,一位叫羅景楊的女大學生辭職回鄉創業,建起一座「蚯蚓工廠」,養殖上億條蚯蚓。
在僅有百畝的養殖場內,平時不起眼的小蚯蚓卻牽出了一條生態產業鏈。人畜糞便、農業秸稈、園林樹枝、有害植物……這些都是蚯蚓們的「口糧」,它們每天要吃掉近百噸「垃圾」,生產出蚯蚓糞用於生態種植,實現了經濟與環保雙贏。
而蚯蚓生產出的蚯蚓糞已用於石榴、藍莓、葡萄、辣椒等農作物種植。如今,羅景楊不僅把蚯蚓糞賣到了西昌多個鄉村的種植戶手中,還吸引了涼山以外的農戶和企業前來購買。
蚯蚓糞對於改良土壤土質效果比較明顯,減少了土壤板結現象,種出的農產品口感好,優質綠色的農產品有利於帶動農民增收。同時,利用蚯蚓進行秸杆處理,有利於環保。
生物學家達爾文曾說:蚯蚓是地球上最有價值的動物。從21世紀70年代開始,人們就展開了蚯蚓處理垃圾的研究,於是蚯蚓處理城市生活垃圾與垃圾資源產業化的綠色環保路線應運而生。
近20 年來,利用蚯蚓生命活動來處理易腐的有機廢物,已受到世界各國的極大關注,各國對蚯蚓的研究和利用在更大範圍內進行,並發展為一項新型產業。
日本1978年建成佔地1.65萬平方米的蚯蚓養殖場,每月可處理有機廢物3000餘噸,而且1983年還研究發現從蚯蚓中可獲取具有抗血栓活性的蚓激酶,從而引發了蚯蚓生理生化研究的新突破。
我國自1980年開始從事蚯蚓露天養殖和蚯蚓處理有機廢物的研究工作;1983年在山東海陽縣設計並建成100 餘畝的露天養殖場;1984年北京清華大學環境系合作進行用蚯蚓處理北京的垃圾研究;1989年通過國家環境保護局和國家科委鑑定並獲獎。
在此期間又與上海農科所合作,用蚯蚓大面積處理上海奶牛場牛糞汙染實驗,獲得成功並通過上海市科委鑑定。1987年,為江西製藥廠提取蚓激酶,在江西南昌市建成大面積蚯蚓養殖場,成為全國第一家露天大量生產蚯蚓的養殖場,此後至今在北京已建蚯蚓場10餘處,總面積達500餘畝,1990-1998年,每年處理豬糞、牛糞、稻草等7000餘噸。
現在,利用蚯蚓處理有機垃圾在國內外已相當普及。2000年雪梨奧運會上,160萬條蚯蚓曾為奧運村的垃圾處理立下汗馬功勞。
而從環保角度來說,目前國家已不支持垃圾填埋,真正利用環保方法處理垃圾的方式有三類:垃圾焚燒發電、轉換成沼氣、通過添加劑製成有機肥料。所以利用蚯蚓處理垃圾,從理論上現在已可站住腳跟。
據悉,蚯蚓具有超強的「吃」汙泥能力,一條蚯蚓每天可處理0.3克的造紙汙泥,只要養殖3.3億條蚯蚓就可以每天處理100噸的造紙汙泥。此外,蚯蚓還可以處理酒廠、畜禽和水產品加工廠的廢棄物和廢水。
在美國,利用5億條蚯蚓每天可處理200噸工業廢物。用蚓糞中的微生物群來分解廢水中的汙泥,使之產生沉澱,可以達到淨化汙水的目的。蚯蚓對環保的貢獻,讓人無法想像。
去年因為垃圾分類政策的實施,全國各地居民為扔垃圾也是煞費苦心,你能想到有人竟然在家裡養蚯蚓來解決廚餘垃圾,然後再用蚯蚓糞和蚯蚓茶養花、種菜。勞動人民的智慧,省了買肥料的錢了。
理論上來說,一斤蚯蚓每天可以吃掉1斤廚餘垃圾來將其轉化為肥料,蚯蚓箱比單純的堆肥發酵法處理廚餘製造肥料的速度更快且更加衛生,從此養花種菜再也不用買土買肥料了!
而且蚯蚓還能繁殖,對於喜歡釣魚的朋友來說更是用之不盡的魚餌。不得不說達爾文說的對,蚯蚓太厲害了,養花種菜的朋友可以行動起來了。
作者/來源:環保前線
#社會百態#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