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學生養幾億蚯蚓,每天吃幾百噸「垃圾」掙錢?

2021-01-14 選調生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養豬致富、養雞致富、養魚致富的案例早已不新鮮,可你是否見過養蚯蚓也能致富呢?在四川省西昌市高草回族鄉,一位叫羅景楊的女大學生辭職回鄉創業,建起一座「蚯蚓工廠」,養殖上億條蚯蚓。

在僅有百畝的養殖場內,平時不起眼的小蚯蚓卻牽出了一條生態產業鏈。人畜糞便、農業秸稈、園林樹枝、有害植物……這些都是蚯蚓們的「口糧」,它們每天要吃掉近百噸「垃圾」,生產出蚯蚓糞用於生態種植,實現了經濟與環保雙贏。

而蚯蚓生產出的蚯蚓糞已用於石榴、藍莓、葡萄、辣椒等農作物種植。如今,羅景楊不僅把蚯蚓糞賣到了西昌多個鄉村的種植戶手中,還吸引了涼山以外的農戶和企業前來購買。

蚯蚓糞對於改良土壤土質效果比較明顯,減少了土壤板結現象,種出的農產品口感好,優質綠色的農產品有利於帶動農民增收。同時,利用蚯蚓進行秸杆處理,有利於環保。

生物學家達爾文曾說:蚯蚓是地球上最有價值的動物。從21世紀70年代開始,人們就展開了蚯蚓處理垃圾的研究,於是蚯蚓處理城市生活垃圾與垃圾資源產業化的綠色環保路線應運而生。

近20 年來,利用蚯蚓生命活動來處理易腐的有機廢物,已受到世界各國的極大關注,各國對蚯蚓的研究和利用在更大範圍內進行,並發展為一項新型產業。

日本1978年建成佔地1.65萬平方米的蚯蚓養殖場,每月可處理有機廢物3000餘噸,而且1983年還研究發現從蚯蚓中可獲取具有抗血栓活性的蚓激酶,從而引發了蚯蚓生理生化研究的新突破。

我國自1980年開始從事蚯蚓露天養殖和蚯蚓處理有機廢物的研究工作;1983年在山東海陽縣設計並建成100 餘畝的露天養殖場;1984年北京清華大學環境系合作進行用蚯蚓處理北京的垃圾研究;1989年通過國家環境保護局和國家科委鑑定並獲獎。

在此期間又與上海農科所合作,用蚯蚓大面積處理上海奶牛場牛糞汙染實驗,獲得成功並通過上海市科委鑑定。1987年,為江西製藥廠提取蚓激酶,在江西南昌市建成大面積蚯蚓養殖場,成為全國第一家露天大量生產蚯蚓的養殖場,此後至今在北京已建蚯蚓場10餘處,總面積達500餘畝,1990-1998年,每年處理豬糞、牛糞、稻草等7000餘噸。

現在,利用蚯蚓處理有機垃圾在國內外已相當普及。2000年雪梨奧運會上,160萬條蚯蚓曾為奧運村的垃圾處理立下汗馬功勞。

而從環保角度來說,目前國家已不支持垃圾填埋,真正利用環保方法處理垃圾的方式有三類:垃圾焚燒發電、轉換成沼氣、通過添加劑製成有機肥料。所以利用蚯蚓處理垃圾,從理論上現在已可站住腳跟。

據悉,蚯蚓具有超強的「吃」汙泥能力,一條蚯蚓每天可處理0.3克的造紙汙泥,只要養殖3.3億條蚯蚓就可以每天處理100噸的造紙汙泥。此外,蚯蚓還可以處理酒廠、畜禽和水產品加工廠的廢棄物和廢水。

在美國,利用5億條蚯蚓每天可處理200噸工業廢物。用蚓糞中的微生物群來分解廢水中的汙泥,使之產生沉澱,可以達到淨化汙水的目的。蚯蚓對環保的貢獻,讓人無法想像。

去年因為垃圾分類政策的實施,全國各地居民為扔垃圾也是煞費苦心,你能想到有人竟然在家裡養蚯蚓來解決廚餘垃圾,然後再用蚯蚓糞和蚯蚓茶養花、種菜。勞動人民的智慧,省了買肥料的錢了。

理論上來說,一斤蚯蚓每天可以吃掉1斤廚餘垃圾來將其轉化為肥料,蚯蚓箱比單純的堆肥發酵法處理廚餘製造肥料的速度更快且更加衛生,從此養花種菜再也不用買土買肥料了!

而且蚯蚓還能繁殖,對於喜歡釣魚的朋友來說更是用之不盡的魚餌。不得不說達爾文說的對,蚯蚓太厲害了,養花種菜的朋友可以行動起來了。

作者/來源:環保前線

#社會百態#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蚯蚓女孩」養上億條蚯蚓創業,每天消耗上百噸「垃圾」
    在四川省西昌市高草回族鄉,一位叫羅景楊的女大學生辭職回鄉創業,建起了一座「蚯蚓工廠」,養殖了上億條蚯蚓,大家都叫她「蚯蚓媽媽」「蚯蚓女孩」。在僅有百畝的養殖場內,平時不起眼的小蚯蚓卻牽出了一條生態產業鏈。人畜糞便、農業秸稈、園林樹枝、有害植物……這些都是蚯蚓們的「口糧」,它們每天要吃掉近百噸「垃圾」,生產出蚯蚓糞用於生態種植,實現了經濟與環保雙贏。
  • 【案例】西昌「蚯蚓女孩」養上億條蚯蚓創業,每天消耗上百噸「垃圾」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養豬致富、養雞致富、養魚致富的案例早已不新鮮,可你是否見過養蚯蚓也能致富呢?在四川省西昌市高草回族鄉,一位叫羅景楊的女大學生辭職回鄉創業,建起了一座「蚯蚓工廠」,養殖了上億條蚯蚓,大家都叫她「蚯蚓媽媽」「蚯蚓女孩」。 在僅有百畝的養殖場內,平時不起眼的小蚯蚓卻牽出了一條生態產業鏈。人畜糞便、農業秸稈、園林樹枝、有害植物……這些都是蚯蚓們的「口糧」,它們每天要吃掉近百噸「垃圾」,生產出蚯蚓糞用於生態種植,實現了經濟與環保雙贏。
  • 女孩養上億條蚯蚓每天消耗百噸垃圾,蚯蚓糞用於生態種植,網友:很有...
    你是否見過養蚯蚓致富?在四川省西昌市高草回族鄉,一位叫羅景楊的女大學生辭職回鄉創業,建起一座「蚯蚓工廠」,養殖上億條蚯蚓。它們每天要吃掉近百噸「垃圾」,生產出蚯蚓糞用於生態種植,實現經濟與環保雙贏。網友評論延伸閱讀垃圾變身有機肥!
  • 「成都商報」西昌「蚯蚓女孩」養上億條蚯蚓創業 每天消耗上百噸...
    用蚯蚓糞種植的辣椒「蚯蚓女孩」羅景楊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養豬致富、養雞致富、養魚致富的案例早已不新鮮,可你是否見過養蚯蚓也能致富呢?在四川省西昌市高草回族鄉,一位叫羅景楊的女大學生辭職回鄉創業,建起了一座「蚯蚓工廠」,養殖了上億條蚯蚓,大家都叫她「蚯蚓媽媽」「蚯蚓女孩」。
  • 「蟑螂先生」馴蟲記:他準備養40億隻蟑螂,每天吃200噸垃圾,「為...
    李延榮的公司每天有300多人在餐廳吃飯,會產生大量的餐廚垃圾。大量餐廚垃圾倒在哪裡,成為李延榮的困擾。既然「小強」這麼厲害,它吃不吃餐廚垃圾?李延榮打起了蟑螂的主意。於是,他和女兒開始了實驗——他們在自家衛生間裡放了5個大玻璃罈子,裡面放上蟑螂,上面用網封住。一開始,他試著把公司泔水桶裡的餐廚垃圾弄來一些給蟑螂吃,發現吃得很乾淨。這讓他覺得,公司的餐廚垃圾似乎有著落了。
  • 養蚯蚓女博士的大農業情懷
    在這遼闊的舞臺和職場之上,活躍著一大批專注農業、智慧超群、敢於創新又認真細緻的新型職業女農民, 她們中有「土專家」「田秀才」「技術能手」,也有回鄉創業、下鄉務農的女大學生、女碩士乃至女博士。她們,可以用同一個名字來命名:「匠心女農人」。
  • 30元起步養蚯蚓,河間80後大學生回鄉創業闖出新路子
    有一次,他在《致富經》上看到一個養蚯蚓的創業故事,激動得一下子跳起來。「這正是我夢寐以求的項目啊!簡直是為我量身定做的!」劉延傑說。養蚯蚓投資小,見效快,需求大,最適宜在林下養殖,生態又環保。蚯蚓還是個名副其實的「吃貨」,樹葉、稻草、畜禽糞便、生活垃圾等都是蚯蚓的食料,尤其是動物糞便,是蚯蚓最好的飼料。
  • 發明「超級蚯蚓」的大學生曾經每天打遊戲18小時
    金羊網訊 記者王倩報導:「用科學儀器對蚯蚓進行輻射,選取優質變異體的蚯蚓來分解農業廢棄物,得到蚯蚓糞並提純裡面的高活性黃腐酸。」2017年微創業項目金獎項目代表、奧創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CEO王維晨給在場的同學們介紹了他的「超級蚯蚓」項目。近日,在華南師範大學舉行2018年廣發證券微創業大講堂上,王維晨的創業經歷引起了現場大學生的好奇。
  • 女大學生宿舍飼養寵物蛇 每天餵老鼠扎心了
    女大學生宿舍飼養寵物蛇 每天餵老鼠扎心了時間:2017-05-08 19:3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女大學生宿舍飼養寵物蛇 每天餵老鼠扎心了 在某女大學生宿舍桌子上,有三個保溫箱,裡面分別是小蟲子、十多隻倉鼠大小的老鼠和兩條蛇。兩條蛇是她的寶貝,每條都要幾千塊。
  • 想養蚯蚓餵雞,不知道如何操作?先弄清楚蚯蚓吃什麼再下手不遲!
    因為不管你管理得好與壞,每天都要供給它們吃,當然吃得越多成本就越大。所以就有聰明的農民朋友動起了腦筋,以種供養;以養合理消化粗糧而轉化為經濟效益。例如用紅薯藤與禽畜糞便養蚯蚓,再將蚯蚓餵雞;蚯蚓糞、雞糞當有機肥再次還田。如此循環利用,可降低成本,提高收益,養,也就就得"有利可圖"了。
  • 哲學專業大學生帶女友養蚯蚓 颱風刮不走樂觀堅持
    在公司老闆的指點下,從小就愛養小鳥、養龜的韋首突然發現了一個他感興趣的養殖項目——養蚯蚓。  蚯蚓可以入藥、可以用來做魚餌,蚯蚓糞更是優質的有機肥,而且蚯蚓養殖的周期短、見效快,符合環保可循環的社會發展趨勢。韋首一邊在公司上班,一邊去周邊成熟的養殖基地學習考察,去書店、網上搜索各種技術資料,花了8個月時間進行調研籌備。
  • 秸稈養蚯蚓 廢物變黃金
    秸稈、生活垃圾、蚯蚓……看到這些你會想到什麼?淄博市臨淄區皇城鎮崖付村瓦力蚯蚓養殖有限公司,他們給出了答案:有機肥料。該公司利用「日本大平2號紅蚯蚓」,結合先進的規模化高產養殖技術,將農村常見的廢物——農作物秸稈等農業廢棄物分解成為新型肥料,不但環保,而且解決了當地土壤板結等問題。
  • 江蘇村官徐曉旭:「瘋丫頭」成了養蚯蚓高手
    徐曉旭(右二)將蚯蚓產出的有機肥料送給村民種茭白。  「養蚯蚓,能致富?」當江蘇省丹陽市珥陵鎮積慶村大學生村官徐曉旭3年前四處遊說村裡貧困戶養蚯蚓時,遭到了大夥的嘲諷:「這是個瘋丫頭!」然而,一番努力之後,她竟然把養蚯蚓和致富這兩件事成功配對了。村民們先是傻眼、後是服氣。  徐曉旭,是個1989年出生的南京姑娘,2012年從南京醫科大學醫藥貿易與管理專業畢業後,來到丹陽當了一名大學生村官。  「這麼文弱的姑娘,到農村有啥用呀?」徐曉旭剛上任,不受村民們待見,「能給我們村換個學環保的或者學農的嗎?」
  • 蚯蚓作為常用餌,所以我都是自己養,聊聊我的多種蚯蚓養殖方法吧
    蚯蚓在釣魚界裡俗稱萬能神餌,也是我們釣魚最常用的一種餌,不論春夏秋冬都可以使用,而且效果還不錯。蚯蚓所能釣的魚種也是非常多,有鱗魚除去鰱鱅魚外,其它常見的一些魚種基本都能用蚯蚓釣獲,無鱗魚更是喜愛,對蚯蚓餌可以說是情有獨鍾。那麼我們生活中如何來養殖蚯蚓呢?
  • 三農:蚯蚓養殖效益和前景分析
    蚯蚓養殖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養殖產業,用禽畜糞便、廚房垃圾等養殖蚯蚓,養出的蚯蚓是高蛋白產品,可作飼料,也可作釣餌;蚯蚓的糞便也是很好的有機肥料,還可直接飼餵雞鴨,真正是變廢為寶。可以說蚯蚓養殖非常符合現在的低碳、環保理念。和其他養殖種類一樣,要做到科學、高效地養殖,首先要選好適養的蚯蚓種類,然後根據其習性進行養殖。現對蚯蚓高效養殖技術及其養殖效益進行總結與分析。
  • 清鎮市流長鄉:小小蚯蚓執導生態產業大戲
    多彩貴州網訊(本網記者 王都安 周泓潔)這兩天,在貴州省貴陽市所轄清鎮市流長鄉的一些村寨,多了一種「顯擺」的話題:「你家養沒養蚯蚓?」村民們聊起養蚯蚓滔滔不絕,就像養寵物,要比一比誰家的更名貴。  村民們怎麼了?何以為蚯蚓談個不停?記者深入村內各家房前屋後、田邊地角尋找著答案。
  • 韋首:學哲學的小夥子養起了蚯蚓
    在公司老闆的指點下,從小就愛養小鳥、養龜的韋首突然發現了一個他感興趣的養殖項目——養蚯蚓。  蚯蚓可以入藥、可以用來做魚餌,蚯蚓糞更是優質的有機肥,而且蚯蚓養殖的周期短、見效快,符合環保可循環的社會發展趨勢。韋首一邊在公司上班,一邊去周邊成熟的養殖基地學習考察,去書店、網上搜索各種技術資料,花了8個月時間進行調研籌備。
  • 化肥減量和重建土壤生態系統 急需蚯蚓和蚯蚓糞回歸
    在獼猴桃園套養蚯蚓,一畝蚯蚓可降解150噸農業廢棄物(牛糞80噸,秸稈70噸),蚯蚓糞給獼猴桃果樹提供營養,蚯蚓糞有機肥特含拮抗微生物對土傳真菌植物病害有一定的控制作用,能提高獼猴桃果樹抗性、減少和降低發病率,蚯蚓的日常活動還能改良果園土壤,在獼猴桃果園中套養蚯蚓,既能提升坐果率,還能提高產量,獼猴桃口感也更香甜,品質更高。
  • 山東章丘十億小強「住豪宅吃大餐」,每天消化50噸餐廚垃圾
    在這裡,一種名叫美洲大蠊的蟑螂每隻每天要吃掉自己體重5%的餐廚垃圾,10億隻蟑螂靠著自己的看家本領——「吃」,每天能消化章丘區50噸的餐廚垃圾。10億小強「住豪宅吃大餐」走進黑暗、潮溼,有著30℃高溫的養殖間,一股熱浪與濃烈的氣味撲面而來。這裡佔地面積6300平方米,相當於一個滿足國際比賽標準的足球場大小。
  • 《流浪地球》裡為什麼大家都吃「蚯蚓幹」?真的可以吃嗎?
    弟弟在觀影的過程中,注意到特別有意思的一點,他們居然在吃蚯蚓幹!可是蚯蚓幹真的能吃嗎?而最最最重要的是:蚯蚓吃的是土,長的是蛋白質,你說6不6?其實,蚯蚓在中國已經被吃了幾千年。只不過不是當食物來吃的,而是作為藥材。它還有另一個名字叫做「地龍」,是一味常見的中藥藥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