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助力涼山脫貧攻堅」活動走進西昌蚯蚓糞生產基地

2021-01-10 騰訊網

來源:涼山州委宣傳部

「網紅助力涼山脫貧攻堅」活動12月6日走進位於涼山州西昌市高草回族鄉諶堡村的蚯蚓糞生產基地——西昌千丘潤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網紅們看見許多婦女在翻挖養殖蚯蚓的泥土,加工秸杆和樹枝枯草的機器在轟鳴,還在不少工人在操作著機器,這片104畝的土地上數不清的蚯蚓正在泥土裡活動。目前公司用蚯蚓已經處理各種糞便3萬噸,園林綠化樹枝秸稈2萬噸,實現生物資源循環利用,利用其糞便拓展種植養殖業,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的融合。

公司的銷售經理羅景楊說:「公司在西昌市政府及鄉鎮領導的支持下,在西昌高草養了幾十億隻蚯蚓。目前生產出來的第一批蚯蚓糞首先用於試驗地枇杷園,幾個月後跟壯,葉綠,到了產果期,產量明顯提高,口感香甜,目前使用在枇杷、石榴、藍莓、葡萄、辣椒等種植上效果很好。」

據了解,利用蚯蚓的食腐性能把動物糞便,餐廚垃圾與植物秸稈混合發酵後餵蚯蚓產生的蚯蚓糞粒,不僅可以給植物提供很好的養分,讓土壤形成團粒結構,疏鬆透氣,保水保肥,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大大降低化肥的用量。蚯蚓糞中的蚯蚓蛋白酶,還可以抗病蟲害。蚯蚓的吞噬能力驚人,每天吞噬量是它體重的10—20倍,繁殖能力強,養大的蚯蚓還可以做為動物蛋白飼料。

此外,當地習慣焚燒秸稈,造成了空氣汙染,並對航空安全有影響,公司處理地方農村的秸杆有讓利於環境治理。

高草回族鄉黨委書記陳琪介紹:「這是我們引進的一家環保企業。蚯蚓糞對於改良土壤土質效果比較明顯,減少了土壤板結現象,種出農產品口感 好,優質綠色的農產品有利於帶動農民增收。利用蚯蚓進行秸杆處理,有利於環保。」

段春英在基地旁種了1.7畝海椒,當天正在採收。網紅們看見她家的海椒個子大,顏色綠,水靈靈的。這是用蚯蚓糞種出的海椒,據說味道很好。

「網紅助力涼山脫貧攻堅」是涼山州電商扶貧項目系列活動之一 ,該活動經過了雷波、美姑、金陽三站,西昌是第四站,在西昌團隊直播了西昌的溫暖陽光,又到蚯蚓糞生產基地。7日,團隊趕赴冕寧,8日起將到普格、德昌、鹽源等地開展活動,該活動由涼山州委宣傳部牽頭,責任單位為涼山州商務局、州農業農村局、各縣(市)委宣傳部。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網紅助力涼山脫貧攻堅活動進雷波,感受臍橙豐收氣息
    「網紅助力涼山脫貧攻堅」團隊11月30日在雷波開展活動,網紅們通過 短視頻和直播平臺展示臍橙的燦爛色彩和群眾蕩漾的笑臉,雷波豐收氣息感染了外界人們,助推了臍橙銷售和雷波脫貧後精神風貌的展現。參加本次活動的是涼山本土有一定影響力的網紅,他們是賣石榴、賣蘋果、賣葡萄等農產品的網絡好手,有推介涼山的音樂主播
  • 【案例】西昌「蚯蚓女孩」養上億條蚯蚓創業,每天消耗上百噸「垃圾」
    12月13日,在西昌市高草回族鄉諶堡村的蚯蚓糞生產基地內,不時傳來一陣陣臭味,大棚內的養殖床一壟一壟的,形式大小統一,羅景楊扒開陰暗潮溼的泥土,密密麻麻的紅色蚯蚓不斷蠕動。為了幫助家裡走出困境,她每天在網上查閱大量資料,看到了這樣一句話:世界上最著名的生物學家達爾文說「世界上除了蚯蚓糞粒別無沃土」。所以,她產生了養蚯蚓生產蚯蚓糞改良土壤的念頭。
  • 「成都商報」西昌「蚯蚓女孩」養上億條蚯蚓創業 每天消耗上百噸...
    在僅有百畝的養殖場內,平時不起眼的小蚯蚓卻牽出了一條生態產業鏈。人畜糞便、農業秸稈、園林樹枝、有害植物……這些都是蚯蚓們的「口糧」,它們每天要吃掉近百噸「垃圾」,生產出蚯蚓糞用於生態種植,實現了經濟與環保雙贏。
  • 首席V訪談 | 專訪涼山州委書記林書成: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全面帶動涼山脫貧攻堅工作
    省委召開十一屆七次全會後,涼山州委召開了八屆九次全會,對脫貧攻堅收官決勝工作進行全面部署,在此基礎上我們主動尋找戰略機遇,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在這個過程當中,涼山不能掉隊,不能喪失千載難逢的機遇。記者: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對涼山的脫貧攻堅工作,有怎樣的帶動、促進作用?
  • 「蚯蚓女孩」養上億條蚯蚓創業,每天消耗上百噸「垃圾」
    手捧蚯蚓的羅景楊家裡種植枇杷虧損她產生了養殖蚯的念頭12月13日,在西昌市高草回族鄉諶堡村的蚯蚓糞生產基地內,不時傳來一陣陣臭味,大棚內的養殖床一壟一壟的,形式大小統一,羅景楊扒開陰暗潮溼的泥土,密密麻麻的紅色蚯蚓不斷蠕動。
  • 江蘇花卉病蟲精準防控,助力脫貧攻堅
    11月17日,江蘇省花卉體系病蟲防控崗位專家沈迎春研究員帶領團隊調研宿遷市沭陽縣隴集鎮李徐村蝴蝶蘭和玫瑰切花基地,贈送「科技套餐」,助力脫貧攻堅。李徐村花卉基地由沭陽呈祥花卉研究開發有限公司投資建設,集品種研發、栽培種植、線上線下銷售於一體,直接增加村集體年收入91萬元。
  • 《求是》發表彭清華署名文章《涼山脫貧攻堅調查》
    8月16日出版的第16期《求是》雜誌發表中共四川省委書記彭清華的蹲點調研報告《涼山脫貧攻堅調查》。全文轉載如下:涼山彝區是全國脫貧攻堅主戰場之一,是影響四川乃至全國奪取脫貧攻堅全面勝利的控制性因素。
  • 農村道路助力宜賓屏山脫貧攻堅駛入快速路
    11月19日,交通運輸部「行在鄉村 遊在路上」脫貧攻堅自駕主題宣傳活動宜賓市市委常委、屏山縣縣委書記廖文彬介紹了宜賓市和屏山縣交通運輸助力脫貧攻堅等相關情況,隨著交通運輸部政策研究室二級巡視員李佔川宣布自駕遊車隊發車,自駕遊車隊從金通廣場出發,在遊覽壯美河山的同時,感受著貧困山區農村和貧困群眾自脫貧攻堅以來生產生活翻天覆地的變化。
  • 涼山州舉行「脫貧攻堅我有話說」全民閱讀主題演講比賽
    11月4日至5日,由中共涼山州委宣傳部主辦的「只爭朝夕 不負韶華」悅讀書香——涼山州脫貧攻堅我有話說全民閱讀主題演講比賽在西昌舉行。來自全州各縣市、各部門單位的27名參賽選手通過預賽的激烈角逐,有16名選手進入決賽比拼環節,最終評選出一、二、三等獎和組織獎。
  • 涼山西昌四合鄉彝族瑪牧經典文化傳習班正式開班
    下周六(7月21日)下午將開展最後一次現場報名活動,之後不再接受報名。學習、研究、推廣《瑪牧特依》倡導的精神,對提高全民道德修養和審美情操,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推進和諧文明建設、精神脫貧、禁毒防艾等工作具有有益的補充作用。
  • 涉農資金統籌整合,助推「小蚯蚓」做成大產業
    2020年度平陰縣農業農村局圍繞全縣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建設任務目標,統籌資金,提高財政支農政策效果和支農資金使用效益,確保了高質量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加快推進了鄉村振興。2020年共納入統籌整合範圍的縣級整合資金規模為28206餘萬元,鄉村生態振興產業總投資924餘萬元。
  • 彭清華在涼山州調研督導脫貧攻堅,強調要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收官之戰...
    該村已於去年實現整村脫貧,彭清華十分關心脫貧成效的鞏固提升,在村黨群活動中心與幹部群眾深入交流,詳細了解落實「四不摘」政策、建立健全返貧監測預警和應急救助機制等情況。  在社區健康小屋、戒毒(康復)工作站,彭清華強調,禁毒防艾是涼山彝區脫貧攻堅面臨的特殊課題,必須持續鐵腕禁毒、有效防艾,築牢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銅牆鐵壁。  點位:金陽縣  金陽縣地處涼山州東部邊緣,境內山高坡陡、溝壑縱橫,脫貧任務艱巨繁重。一年前,彭清華曾來這裡就脫貧攻堅作蹲點調研。
  • 追夢火焰藍丨脫貧攻堅先鋒村有支消防志願隊
    記者們走進這座脫貧攻堅戰中的先鋒村,也認識了5位穿著消防服的可愛彝族漢子。  綻放在涼山上的彝寨之花——火普村  火普村位於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在彝語中的意思是「山峰之巔的村落」,2014年在脫貧攻堅精準識別中,火普村識別建檔立卡貧困戶有79戶243人,屬於典型的高寒山區極度貧困村。
  • 凝聚社會力量 助力脫貧攻堅——桑植縣總商會參與脫貧攻堅典型工作...
    於2020年4月、6月組織開展了統一戰線助力決戰脫貧攻堅「六個一百」——發展百個產業項目和「凝聚非公力量 助力脫貧攻堅」活動,組織137個產業幫扶實施主體和137名非公代表人士,與111個貧困村和137戶邊緣戶、特殊困難群體結對。截至目前,已組織實施產業項目121個,其中發展產業面積4萬多畝,結對走訪貧困戶137戶,落實幫扶措施65項,工作進展良好。
  • 四川涼山:建設戒毒與就業的綠色家園
    ……2018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到四川涼山視察調研脫貧攻堅時特別強調。  牢記總書記的囑託,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公安機關緊緊抓住中央、四川省支持民族地區脫貧攻堅、加快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重大歷史機遇,禁毒攻堅與脫貧奔康同頻共振、同向發力,打響了一場力度空前的禁毒助脫貧攻堅之戰。
  • 聚焦脫貧攻堅最前沿!20多家央媒走進貴州 隨採隨發推出高密度鮮活...
    9月7日,由中宣部組織的「未摘帽貧困縣脫貧攻堅」主題採訪團走進貴州。來自人民日報社、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光明日報社、經濟日報社、中國日報社等20餘家中央媒體以及貴州媒體的84名記者奔赴我省未摘帽貧困縣,開展為期7天的脫貧攻堅主題採訪活動。
  • 養蚯蚓女博士的大農業情懷
    蚯蚓肥碩了,收購蚯蚓的客商紛至沓來,可法月萍卻一一謝絕,因為她深知:「雖然從牛糞轉化為蚯蚓糞,價值提升數十倍,用蚯蚓糞種植小麥、玉米等作物,畝產可增產10%以上,但是蚯蚓深加工的附加值遠遠不止於此。」在位於德州禹城的法博士蚯蚓標準化研究中心,記者看到,從高青運來的紅蚯蚓經過一系列複雜的程序,被提取成幾種神秘的液體。
  • 平涼市華亭市司法局「四大舉措」助力脫貧攻堅
    ,充分發揮司法行政職能作用,推行法治扶貧,用法治力量為脫貧攻堅保駕護航,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助力攻克最後的貧困堡壘。積極開展農村「法律明白人」的教育培養,利用村民代表會、村民集體活動等為契機大力宣傳婚姻家庭、扶貧政策、土地承包轉讓、外出務工勞動保障、法律援助等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涉農法律法規,並對群眾關心的土地權屬、婚姻家庭糾紛、鄰裡糾紛和自身權益維護等法律問題進行耐心的解答,引導群眾學法、做事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為全市的脫貧攻堅營造法治氛圍。
  • 四川大得很,西昌是唯一
    一路走來,多項榮譽加身,西昌這座城市卻不驕不躁,邁穩每一步,以淡定大氣之姿走進公眾視野,憑藉秀美山川、人文薈萃、歷史底蘊,在全國600餘個城市中脫穎而出,打響名號。 「小春城」「月亮城」「航天城」「太陽城」……都是西昌的標籤,現在,請允許「我」進行自我介紹。
  • 涼山州委書記林書成:涼山不涼 一片充滿希望的投資熱土
    林書成以「涼山不涼」,向與會嘉賓介紹了涼山得天獨厚的資源,並稱這是一塊充滿希望的投資熱土,他用一系列排比句描繪了涼山的美好。&nbsp&nbsp&nbsp&nbsp林書成向與會嘉賓簡要介紹了涼山的歷史和州情。涼山是全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四川民族類別、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區,是古「南方絲綢之路」必經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