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物理學家富蘭克林世界上第一次發現電荷有正、負兩種。電荷為什麼會有正電荷、負電荷?等量的負電荷和正電荷碰到一起,電荷為什麼會相互抵消為零?
這些問題懸在人類頭上幾百年了,人類都沒有能力回答。
我是安徽廬江縣的一個農民,初中水平,1985年夏天去一個高度發達的外星球生活了一個月的時間。不但了解了他們日常生活情況,還掌握了他們許多超前的科學技術和宇宙奧秘。
我們來看看外星人是怎麼解釋以上問題的。
外星人認為物體粒子帶有電荷、電場,是因為物體周圍空間以圓柱狀螺旋式運動形成的。
注意,是空間本身的運動,不是說別的東西在運動。
這種圓柱狀螺旋式運動,在物體粒子周圍不是只有一條,而是分布了很多條,以物體粒子為中心,以光速向四周均勻發散運動。
我們知道,圓柱狀螺旋式運動,是沿一個平面做圓周運動,並且在圓周平面垂直方向又做直線運動。
簡單的說,就是圓周運動和圓周平面垂直方向的直線運動的疊加。
正電荷周圍空間的直線運動部分是以光速向四周發散的,速度是光速。
負電荷周圍空間是從無限遠處向負電荷匯聚,速度也是光速。
無論是正電荷還是負電荷,周圍的圓柱狀螺旋式運動,都滿足於右手螺旋,就是我們用右手握住這個圓柱狀螺旋,四指環繞方向和圓柱狀螺旋式旋轉方向一致,則大拇指指向和圓柱狀螺旋式中直線方向一致。
我們還要注意一點,就是一個電荷相對於我們觀察者靜止,周圍的空間旋轉運動全部累加起來,會相互抵消為零。
但是,對於我們僅僅只考察其中一條螺旋運動線時候,這個旋轉運動仍然是存在的。
我們還要認識到,旋轉運動的相互抵消為零,和本來不存在旋轉運動是有很大的區別,不能將二者混為一談。
那麼,靜止正電荷和負電荷周圍空間的旋轉運動會相互抵消為零,這個可以用數學嚴格證明嗎?
答案是可以的,證明和磁場的高斯定理類似,就是用一個微小曲面dS去截圓柱狀螺旋式運動的旋轉線,在一個有限的、大小確定的曲面上,有多少條旋轉線進去,就一定會有多少條旋轉線出來,二者相互抵消為零。把dS遍及物體粒子周圍全部積分,總結果是零。
兩個等量的正負電荷碰到一起,為什麼電荷會相互抵消為零?
上圖中,正電荷Q和負電荷q帶了等量的電荷。
電荷周圍的空間螺旋式運動直線部分以光速從正電荷Q出發,運動到負電荷q結束,空間的旋轉部分,也是從正電荷Q出發,運動到負電荷q結束。
旋轉部分相互接觸地方由於旋轉方向相反而相互抵消。這樣正電荷和負之間的周圍空間減少,有相互接觸的趨勢,表現為相互吸引。
一旦正電荷和負電荷非常接近,周圍的直線運動由於方向相反而相互抵消,旋轉運動也由於方向相反而抵消。
這個就是正電荷、負電荷碰到一起,電荷能夠相互抵消的原因。
一個正電子和一個負電子,帶著相同的電量,相互碰到一起,會使電荷相互抵消,而激發為光子,這種原因形成的光子是這樣的一種模型:
就是兩個電子,始終保持著直線對稱狀態,共同繞一個軸心旋轉,並且沿軸心的運動速度是光速。如上圖。
光子的運動也是右手螺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