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相同的兩個電子,磁場引力能抵消電荷斥力嗎?

2020-12-06 飛魚科普

在真空中,截面積可忽略的兩根相距1米的平行而無限長的圓直導線內,通以等量恆定電流,導線間相互作用力在1米長度上為2×10牛時,則每根導線中的電流為1安培,這是從電流基本單位的國際定義。電流之間可以產生磁場力的作用,電荷之間也能產生電荷力的作用,速度相同的兩個電子,磁場引力能抵消電荷斥力嗎?

電荷之間的斥力沒有問題,同性相斥,異性相吸。電荷在磁場中的力稱為洛倫茲力,等於磁場強度×電荷量×電荷速度,在這裡,電荷速度的取值要認真選擇。

通常,我們直接用電荷速度來計算。但是按照定義,它是電荷在磁場中的運動速度,也就是相對磁場的速度,通常電荷速度是以地面為參考系的。

運動電子產生的磁場相和電荷以相同的速度運動,另一個電子在磁場中的運動速度,也是相對於運動電子的速度,。因為這兩個電子的速度相同,所以不會產生洛倫茲力,只有電荷力。

在導線中,因為電流是源源不斷的,產生的磁場時穩定的,並不隨著電流向前運動,所以通電導線之間存在磁場力,電流和電荷在這裡並不能等效。

相關焦點

  • 正負電荷為什麼能夠相互抵消?
    正電荷周圍空間的直線運動部分是以光速向四周發散的,速度是光速。負電荷周圍空間是從無限遠處向負電荷匯聚,速度也是光速。我們還要認識到,旋轉運動的相互抵消為零,和本來不存在旋轉運動是有很大的區別,不能將二者混為一談。那麼,靜止正電荷和負電荷周圍空間的旋轉運動會相互抵消為零,這個可以用數學嚴格證明嗎?
  • 非對稱機制對電磁力與引力的統一解讀
    ,儘管可以認為3級環內存在虛擬電子,但3級環的無能量屬性意味著其對磁場要求極低,相應的也使環內虛擬電子不會對外有任何影響,所以其不會抵消正電子具有的正電錶現.,因此圖3中背景磁場左側的電子即會形成環繞其存在的3級環.事實上,光子麻花閉環的高一級閉環運動生成電子也是基於磁場外圍可以生成電場發生的.所以,霍爾效應很大程度上為背景磁場可幫助確定正電子身份及光子2級閉環生成電子兩個推論提供了支持.
  • 為什麼會有正電荷和負電荷?
    我們還要注意到,電荷相對於我們觀察者靜止的時候,周圍空間的旋轉運動會相互抵消為零【不等於沒有旋轉運動,和正負相互抵消類似】,這個如同磁場的高斯定理。我們還要注意到一個事實:無論是正電荷,還是負電荷,其周圍空間都滿足於右手螺旋。就是我們用右手握住正電荷或者負電荷周圍空間的直線運動部分,大拇指指向直線運動方向,則四指環繞方向就是空間的旋轉方向。
  • 電荷不是粒子,但相信電荷存在,正是我們人類的明智!
    電荷間的作用總是通過電場進行的。只要電荷存在,它周圍就存在電場,電場是客觀存在的,它具有力和能的特性。6、磁場:磁場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特殊物質,磁場不是由原子或分子組成的,但磁場是客觀存在的。磁場具有波粒的輻射特性。磁體周圍存在磁場,磁體間的相互作用就是以磁場作為媒介的,所以兩磁體不用接觸就能發生作用。
  • 動書解析丨運動電荷在磁場中受到的力
    顯像管中有一個陰極,工作時它能發射電子,螢光屏被電子撞擊就能發光.可是,很細的一束電子打在螢光屏上只能使一個點發光,而實際上要使整個螢光屏發光,這就要靠磁場來使電子束偏轉了.使電子束偏轉的磁場是由兩對線圈產生的,叫做偏轉線圈.為了與顯像管的管頸貼在一起,偏轉線圈做成馬鞍形,如下圖.
  • 電荷也能「同性相吸」?違反基本物理定律嗎?
    英國科學家威廉·斯諾·哈裡斯曾在1836年進行帶電物體實驗後報告,有些時候帶同種電荷的物體之間的斥力會消失,轉而變成引力。 兩個本身導電效果足夠好的球體帶上同種電荷,通常它們會像人們預計的那樣表現出「同性相斥」現象。
  • 白矮星和中子星內部的哪種力抵消了自身引力的壓縮
    正是太陽的高壓力抵消引力的影響,使太陽不會產生坍縮。當恆星內部的壓力不足以支撐住引力的時候,恆星會向內縮小,而這種縮小又會加劇核聚變的發生,使之溫度更高壓力更高,知道能和引力抗衡。但是當恆星的核燃料耗盡時,它已無法核聚變產生高溫高壓了,此時這顆恆星就有可能坍縮成白矮星、中子星或黑洞。
  • 在弦論裡面的強力和弱力的作用效果可以類比引力
    即使間隔很長的距離,相互作用效果都不會消失,它們之間依然會相互斥力和引力耦合。而無法糾纏的相互作用比較弱,考慮到時間因素一般不發生作用,因此可以認為是不相互作用的。比如強子間可以用電磁相互作用耦合,弱子間可以用相互作用引力耦合等等。
  • 質能轉化時的物質波粒二象性:質量表現引力收縮,能量表現斥力膨脹
    真空中能量漲落物質表現出引力和斥力的內在機制,原來是真空零點能在調節起作用,真空在「基本態與激發態兩種存在狀態之間質能轉化時」的必然表現。電子衍射實驗:證實物質波粒二象性德布羅意的物質波,通過電子衍射實驗已經得到證明。
  • 壓力足夠大,碎片會通過分子間的引力吸到一起?
    摔碎的東西總是拼不回來,明明萬有引力擺在眼前,如果能通過壓力重建分子之間的引力就好啦,再也不用擔心摔碎東西。但現實中我們拼不回來,一定要刨根問底找找罪魁禍首,也作為上一章「太空金屬冷焊」的延伸,了解固體融合的冷知識。
  • 引力速度為什麼必須等於光速?
    所以這樣的宇宙觀,並沒有限制物體在空間中的傳播速度。光可以以無限的速度傳播,引力也可以,任何信息都可以。並且在牛頓的引力方程中,引力只跟兩個作用物體的質量、引力常數、以及它兩之間距離的平方有關係,這樣的引力必須是無限的速度。
  • 為什麼引力速度必須等於光速?
    所以這樣的宇宙觀,並沒有限制物體在空間中的傳播速度。光可以以無限的速度傳播,引力也可以,任何信息都可以。並且在牛頓的引力方程中,引力只跟兩個作用物體的質量、引力常數、以及它兩之間距離的平方有關係,這樣的引力必須是無限的速度。
  • 磁場在什麼情況下對銅、鋁起作用
    一旦電荷相對於我們觀察者以某一個速度V運動的時候,可以引起V垂直方向電場E的變化,電場變化的部分我們可以叫磁場B,統一場論和相對論都指出,E和磁場B滿足以下叉乘關係:B = V×E/c也就是說,磁場是電場的變化形式。磁場力的相互作用本質上就是運動電荷之間的相互作用。
  • 黑洞引力雖大,有什麼斥力能與之平衡?斥力與基本粒子有關係嗎?
    當引力大於物體的動能時,各種物體就會凝聚成團,形成各種天體。隨著天體的收縮,其內部溫度會逐漸升高。當達到數千萬度時,就會產生核聚變,對外輻射能量,成為普通的恆星。此時,支撐恆星避免進一步塌縮的,是各種輕原子的熱運動。隨著核聚變的進行,當輕原子越來越少時,恆星的內部再也無法由核聚變提供能量以維持其體積。
  • 論磁場強度H與磁感應強度B對電子運動描述的差異性
    (2)、通電螺線管內部的磁場。(3)、相隔一定距離的兩個平行放置的通電線圈中間區域的磁場。非均勻磁場與均勻磁場情況相反,即構成磁場的磁體空間形成的磁場強度大小和方向均不相同,自然界中的磁場大都是以非均勻的形式存在。
  • 運動電子過磁場有洛倫茲偏轉,若電子靜止,會發生洛倫茲偏轉嗎?
    根據慣性定律與最小作用量原理,自由電子的運動,例如太空中的等離子體電子,應該是作測地線循環運動,其運動速度遠低於約束電子,估計低於1600km/s。核外電子的繞核運動,即電荷運動,受到原子核質子固有磁矩/磁場的作用,勢必加速電子繞旋速度,估計在2200km/s。人造的勻強電場提供了大於質子固有磁場的能量,必然加快核外電子運動速度。不過磁場是無形的,你怎麼定義它的運動?
  • 引力波是什麼,它的速度有多快,能超光速嗎?
    在電磁理論中——甚至在經典電磁理論中——產生電磁輻射只需要兩個條件:一個是帶電粒子、一個是其穿過的磁場。該粒子可以帶正電(如質子),也可以帶負電(如電子),如果它通過磁場,則磁場將會加速此粒子,從而使其沿圓形或螺旋形的路徑運動。 磁場越強,粒子初速度越大,荷質比越大,則粒子的加速度(或運動的變化)越大。
  • 四種作用力中最弱的引力,為何能坍縮出宇宙無敵的黑洞?
    第一種是在大型強子對撞機裡,將兩束粒子按相反的方向加速到接近光速,讓其對撞從而敲開原子的外殼,這樣,兩個核子就能夠融合成一個新的物質.第二種就必須要通過核聚變,讓其在高溫或極高壓的狀態下,使核外電子成為自由電子,讓不同的核子融合在一起,以此來創造出新的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