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中最令人驚異的一個預言是:不僅存在著物質、輻射和其他呈粒子形式的能量,而且也存在著引力輻射或者說是時空結構中的基本「漣漪」。這是最難理解的事物之一,帕特倫的支持者羅伯特·漢森想知道更多關於:
引力波是以光速傳播的微小的時空擾動。然而,時空可以比光速更快的擴張和收縮。壓縮波的定義是緊跟在收縮後的擴張所產生的波。這似乎產生了一個悖論:引力波以光速傳播,但似乎有一種理解它們是超光速的,如何解釋這一明顯的悖論?
首先,讓我們從這種輻射(及其產生方式)本身的概念開始。
圖片來源: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和哈勃遺產團隊(空間望遠鏡研究所 / 大學天文研究聯合組織),是來自M87星系的由帶電粒子加速產生的相對論射流。
在電磁理論中——甚至在經典電磁理論中——產生電磁輻射只需要兩個條件:一個是帶電粒子、一個是其穿過的磁場。該粒子可以帶正電(如質子),也可以帶負電(如電子),如果它通過磁場,則磁場將會加速此粒子,從而使其沿圓形或螺旋形的路徑運動。
磁場越強,粒子初速度越大,荷質比越大,則粒子的加速度(或運動的變化)越大。
圖片來源:歐南臺/左. 卡薩達,一顆脈衝星繞著其雙星同伴運行,在時空中產生了引力波(或引力漣漪)
但是像這樣的相互作用,既需要保持能量,又需要保持動量。而在作用過程中,只要電荷因外部磁場加速,那麼它就一定會發出輻射,電磁學正是以這樣的方式發揮作用。這種(電磁形式的)輻射以光子的形式出現,根據其產生方式的不同,可以分為為阻尼、回旋加速器或同步加速器輻射。
在牛頓經典物理學中,沒有中立輻射之類的東西,但是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改變了這一切。巨大的輻射源——像粒子之類的東西——類似於引力電荷,然而空間的彎曲結構本身就類似於引力場。在恆星,白矮星,中子星或黑洞存在的情況下,每當大質量的粒子通過彎曲的空間時,該空間可能會嚴重彎曲,它將發出類似電磁輻射的東西:引力輻射。
圖片來源:託德·斯特羅邁耶(戈達德宇宙飛行中心),通縮公鏈體系,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插圖:丹娜·貝裡(通縮公鏈體系)。
這種新的輻射形式既不是光子也不是任何其他形式的微粒輻射,而是在空間結構本身形成的漣漪:引力波。 對於像地球這樣質量的繞太陽運行的行星來說,其產生引力輻射,小到需要大約10 ^ 140宇宙年才能明顯地改變軌道,所以我們永遠都不會看到它。 但是對於質量更大、距離更近而且場更強的系統,作用的結果則會更加巨大:諸如脈衝星雙星系統、繞著我們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或者甚至正在合併的黑洞系統。 在這些情況下,可以觀察到軌道衰減,而且因為使能量守恆,我們知道某些物質一定會散發出來。
空間中獨一無二:當兩個中子星開始圍繞一個共同的重心旋轉時,他們發出了引力波(左)。因為這會導致兩個中子星持續地失去一部分軌道能量,他們在螺旋形軌道上互相緩慢靠近,並且環繞周期變短。右圖顯示了雙脈衝星PSR j0737-3039的一些條件。
該「物質」是引力輻射(又稱引力波)無疑,並且由於對脈衝星雙星系統的觀察,我們知道引力輻射的速度必須等於光速,可以精確到0.2%! 換句話說,引力波的漣漪實際上以與光子相同的速度在空間中移動。 二者主要區別在於:在引力輻射的情況下,這些漣漪是空間結構本身所固有的。
由快速繞行的恆星(中子星、白矮星或黑洞)產生的時空漣漪。圖片來源: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
那麼,回到羅伯特最初的問題,當這些漣漪不是在(近乎)靜態空間中產生的,而是在膨脹的宇宙中產生的時候,又會發生什麼?答案是:它們會像光子一樣被拉伸而且受到宇宙膨脹的影響。
當光子在膨脹的宇宙中傳播時,它們的波長隨著空間結構的膨脹而拉伸。它們的數量(和能量)密度會稀釋,儘管它們總是以光速傳播,但發射源和觀測接收器之間的距離會改變。例如,大約是138億年前,就在大爆炸開始時,在膨脹結束後10^-33秒:
今天到達我們這裡的光子,在138億年前離我們只有100米遠。
經過138億光年的旅程穿過膨脹的宇宙,這顆光子將旅行138億年,並將其波長拉伸大約28個數量級。
今天到達我們這裡的光子,其發射地點將會距離我們461億光年。
聽起來很瘋狂?好吧,引力波也是同樣的!引力波也必須穿過膨脹的宇宙,也必須以光速穿過空間(無論空間是膨脹的、收縮的還是靜止的),其波長的拉伸方式與光子的拉伸方式完全相同。引力波「駕馭」空間結構,就像水波「駕馭」水面一樣;如果有一塊石頭掉進河裡,漣漪不僅僅是徑向向外移動,它們在向外移動的同時也順流而下。
圖片來源:來自羅馬尼亞的巴喬,屬於c.c.-2.0的通用商標。
空間結構中的引力波有些類似於:漣漪以它們的固有速度(即光速c)在介質中移動,但有時介質本身也會移動。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引力波的速度超越了光速或者說比光子的速度快,事實上當過了138億年時,它們僅僅行進了距離其起點460億光年的路程;引力波的速度的確如人們所設想的那樣。請注意,將其類比成壓縮後再進行稀疏化實際上是一個非常非常好的形式。傳播過來的引力波將以非常特殊的方式拉伸和壓縮空間結構(及其中的所有物質/粒子),從而扭曲空間結構。
但是,無論空間結構本身是在:擴展,收縮或保持靜止,以光速在宇宙中傳播的方式是都最快的。這就是那悖論的解釋:無論你如何改變引力波正在穿過的空間結構,它們都以光速行進!
參考資料
1.WJ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 forbes- FrozenC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