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智慧國家計劃」全面部署人臉識別

2020-09-09 證卡票籤中國雜誌

根據智能國家和數字政府辦公室(SNDGO)的預計,到2020年6月,新加坡部分政府部門將安裝攝像頭,屆時,新加坡民眾無需身份證,只需刷臉就能享受當地政府部門提供的服務。

事實上,人們已經能夠通過手機SingPass Mobile應用程式(該應用程式於2018年推出)掃描其面部或指紋以訪問電子政務服務。到目前為止,該應用程式已擁有一百萬用戶。


人臉識別系統是對「智慧國家計劃」的擴展,「智慧國家計劃」於2014年啟動,建立了一個覆蓋逾400萬新加坡人的生物資料庫。


《海峽時報》刊文稱,攝像頭會將掃描的人臉信息與資料庫進行比對,確定民眾的身份。新加坡的人臉識別系統可以與2018年推出的SingPassMobile實現互操作,民眾可以利用SingPassMobile在政府的生物信息資料庫中註冊自己的指紋和臉部信息。

此外,新加坡計劃在2023年之前使用面部識別軟體來處理用戶之間的轉帳和支付服務。


國家生物識別資料庫的當前使用僅限於官方目的,包括在邊境檢查站和某些政府建築物進行驗證以限制訪問。數字身份還將用於跨境交易驗證,但目前沒有確切信息。作為新加坡人臉識別部署的一部分,到2025年,所有出入境檢查站都將擁有指紋和面部掃描。

相關焦點

  • 人臉識別賽道再添新玩家:360 正式發布五款人臉識別終端產品,主打...
    4 月 15 日,360 公司召開人臉識別新品雲端發布會,宣布「亮劍」人臉識別科技領域,主打「安全牌」,推出了由 360 城市安全集團視覺科技打造的 5 款人臉識別終端硬體產品、5 套人臉識別管理軟體,以及 5 大智慧解決方案。
  • 人臉識別測溫一體機校園部署應用和方案流程介紹
    那在校園場景,人臉識別測溫一體機可以部署在哪些場景位置?方案流程要如何操作?終端設備部署在相同場景不同的位置,可實現不同的應用。那在校園場景,人臉識別測溫一體機可以部署在哪些場景位置?方案流程要如何操作?
  • 常見的四種人臉識別場景
    ,也是目前人們能夠感知到的人工智慧產品,人臉識別它是基於人的臉部特徵信息進行身份識別的一種生物識別技術,目前我們能夠在購物、安檢、出行、入駐、金融等領域看到人臉識別技術的應用,比如說人臉識別道閘、人臉識別門禁、人證對比接等。
  • 人臉識別行業分析
    2.1.2 政策推動長期以來,國家高度重視人臉識別產業落地的發展,出臺多項政策助推產業發展。2015 年以來,國家密集出臺了《關於銀行業金融機構遠程開立人民幣帳戶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給人臉識別普及打開;其後,《安全防範視頻監控人臉識別系統技術要求》、《信息安全技術網絡人臉識別認證系統安全技術要求》等法律法規,為人臉識別在金融、安防、醫療等領域的普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掃清了政策障礙。
  • Linkface人臉識別技術攜手神州信息打造智慧樓宇解決方案
    北京2018年1月9日電 /美通社/ -- 近日,Linkface與神州信息達成合作,在辦公樓宇門禁、考勤及訪客管理等方面使用人臉識別技術,實現樓宇的智能監控和管理。 神州信息一直以來都非常關注怎樣將新的IT技術應用於生活和工作中,以人臉識別為核心的技術解決方案相較於傳統的刷卡門禁考勤和紙質化訪客管理,可解決諸如易忘帶、提高通行效率、促進訪客管理自動化等問題,其獨特的優勢吸引了神州信息的關注。 近年來,人臉識別以其自然性、非強制性、非接觸性、並發性、唯一性和不易被複製等良好特性正在被很多智慧城市和智慧樓宇所採用。
  • 人臉識別通道的快速搭建技巧
    人臉識別通道屬於應用比較廣泛的一類人臉產品,在智慧社區、智慧校園、智慧樓宇等領域已經漸成主流。但人臉通道實現起來並不容易,涉及到人臉識別算法、性能,硬體適配調優等多個領域。所以這次專門針對人臉識別通道整理了一份實用文檔,希望能夠為需要的朋友提供一些思路。
  • 嘉興雲哲智能人臉識別機器人人臉識別身份證比對系統安全可靠-節約...
    嘉興雲哲智能人臉識別機器人人臉識別身份證比對系統安全可靠-節約成本雲棽哲智能科技公司是以機器人技術和人工智慧技術為核心,致力於商務/政務機器人應用,人工智慧應用,機構專業性機器人定製、智慧城市建設的企業。雲棽哲-商務/政務機器人領域的領先企業。
  • 我國人臉識別上市公司匯總
    人臉識別,是基於人的臉部特徵信息進行身份識別攝像機或攝像頭採集含有人臉的圖像或視頻流,並自動在圖像中檢測和跟蹤人臉,進而對檢測到的人臉進行臉部的一系列相關技術,通常也叫做人像識別、面部識別。人臉識別技術是人工智慧的典型應用。
  • 人臉識別的「囚徒困境」
    先是行業外BAT等巨頭攜著資本、品牌力量順勢攪局;緊接著身處於這個行業的老兵也不甘示弱,紛紛「揭竿而起」,一場人臉識別登陸戰就此拉開。對於人臉識別這個狹小AI賽道上的熱鬧景象,早在2017年3月份,李開復就驚嘆「國內出現了四家以人臉識別為主的創業公司現象不合理」,甚至還有投資人表示,2018年6月份可能就是AI的冬天。
  • UCloud優刻得推出人臉識別測溫平板和智能防疫一體機
    人臉識別測溫平板人臉識別測溫平板配備了高清攝像頭,利用調優過的戴口罩人臉檢測、人臉比對算法,將人臉關鍵點及口罩關鍵點進行比對,形成人臉圖庫。即使在佩戴口罩的情況下,仍能成功識別人臉,從而避免在人流密集場合,脫下口罩進行檢測的安全隱患,提高了公共衛生安全係數。此外,平板通過抗逆光攝像頭和算法補償,能應對強光、逆光等各種光照條件,提高室內室外適用性。
  • 人臉識別真的安全嗎?關於人臉識別技術發展的瞻望
    他同時表示,如今人臉識別技術已廣泛應用於各個行業,其中在安防行業的體現尤為「突出」;另外,該技術在國家安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是全球重點發展的高新技術。二維人臉識別是基於人臉平面圖像的,但實際上人臉本身是三維的,人臉平面圖像只是三維人臉在一個平面上的投影,在這個過程中,必然會丟失一部分信息,因此,動態的人臉識別需要依靠三維人臉識別技術。
  • 最近火爆的3D人臉識別,你想要了解的都在這
    人臉識別技術擁有一個不算漫長的歷史,該技術研究最早可追溯到 19 世紀法國人Galton的工作。現代研究始於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並隨著科學技術而發展。自90年代以來一直是研究熱點,各種算法層出不窮,相關雜誌上發表的有關論文數以千計。fNUesmc國內在這方面的研究起步於20世紀80年代,受到了國家 863計劃的大力扶持,發展很快。
  • 【乾貨】中國人臉識別產業鏈全景圖!
    隨著智慧城市的建設以及智慧家庭的發展,3D人臉識別將有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  近年來,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以及國家經濟發展、安全防衛的需要,我國人臉識別市場不斷擴大,技術水平不斷提升,在算法方面已取得世界領先地位。隨著智慧城市的建設以及智慧家庭的發展,3D人臉識別將有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 人臉識別開發技巧揭秘
    隨著人臉識別終端設備的廣泛應用,很多開發者在實踐中會產生疑惑:為什麼同一款主板,運行性能相仿的算法時,系統資源佔用會相差懸殊?為什麼同樣配備了活體檢測,防攻擊能力卻可以差好幾個級別?事實上,人臉識別算法在實際部署中存在一些編程開發策略,能對識別效果和識別速度產生顯著影響。
  • 晉城市立式測溫人臉識別一體機價格_歡迎來電
    晉城市立式測溫人臉識別一體機價格_歡迎來電深圳市捷易科技有限公司產品獲得CE認證、FCC認證、RoHS認證及軟體註冊權、商標註冊證、高新技術企業認證、榮譽證書。公司產品在產品性能、工業設計、用戶體驗等各方面均獲得全球客戶的一致好評!製造經驗豐富,技術力量雄厚,產品暢銷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
  • 西工大學子推出高科技產品:「紅色眼睛」能更精確識別人臉
    破技術瓶頸跨入行業前列第六鏡科技文化有限責任公司是由西北工業大學劉闖、葉雨桐等學生於2014年以學校創業實踐基地為平臺創立的,自主研發了深度學習框架、圖像處理庫與數學計算庫,擁有基於深度學習的人臉識別、視頻結構化分析、視覺導航、物體識別、文本識別、行為分析、機器視覺等多項應用及核心技術,擁有國家專利48件,國際專利37件,其中計算機視覺技術先後斬獲國內外相關領域獎項39次
  • 建鄴區立式測溫人臉識別一體機多少錢*行業新聞
    2.人臉識別門禁考勤機應用到寫字樓大門口,員工上、下班刷下人臉,系統自動比對登記信息,系統記錄員工考勤籤到,完全杜絕一般讀卡、打卡、人工籤到等所存在的代打卡管理漏洞。3.寫字樓使用人臉識別攝像頭,人臉驗證+門禁聯動+考勤統計+軌跡分析,保證人員安全的同時還能考勤記錄。禁止陌生人進入寫字樓。
  • 虹軟開放平臺算法上新 助力全面拓展人臉識別細分化場景
    自虹軟視覺開放平臺ArcFace3.0上線以來,憑藉對人臉識別、活體檢測、年齡檢測、性別檢測等核心算法模型的全面升級,其算法魯棒性大幅提升,接入門檻顯著降低,並繼續秉承了免費、離線的核心,進而成為了廣大開發者落地AI應用的利器。
  • 人臉識別的商業應用
    每當您識別某人的臉部時,便會使用內部形式的人臉識別。在幾毫秒內,您的大腦就會分解出人臉的各個部分,將它們重新組合在一起,然後將總和與已經存儲在內存中的那些人臉進行匹配。當流程無縫運行時,您甚至都沒有意識到它的發生。
  • 法度筆錄智慧審訊系統如何應用人臉識別技術?
    法度筆錄智慧審訊系統人臉識別的應用,主要體現在非接觸智能情緒分析、智能測謊上。什麼是非接觸智能情緒分析、智能測謊?針對實時審訊視頻,系統實時捕捉、檢測人體頭部、頸部肌肉細微變化,然後基於海量臨床腦電、肌電、心電數據分析構建的數據模型、基於生物統計學和深度學習分類算法的融合(非微表情識別技術),實現對被審訊人異常情緒狀態(激動、抑鬱、壓力、焦慮等)的動態分析,幫助辦案人員實時掌握被審訊人情緒狀態,及時調整審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