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桕大蠶蛾是世界上最大的蛾類,別名霸王蝶、皇蛾、阿特拉斯蛾等,主要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如泰國、緬甸、西雙版納、臺灣和海南等地。因其數量稀少,所以彌足珍貴,屬於受保護的種類。
形態特徵
烏桕大蠶蛾屬於鱗翅目大蠶蛾科,翅膀展開一般長達180-210毫米。其外形以紅褐色為主,翅膀分為前翅和後翅,翅膀上有幾個透明且無鱗粉的三角形區域,周圍有黑色帶紋環繞。翅膀的末端形似蛇的頭部,因此也有蛇頭蛾的別稱。烏桕大蠶蛾花紋迷幻的翅膀有利於它們在野外躲避天敵,不同亞種的烏桕大蠶蛾,它們的翅膀也會呈現出不同的體紋和顏色。且雌雄兩性的形態也有略微差異,雌蛾的腹部較肥胖,翅膀形狀較為寬圓;而雄蛾的體型和翅膀都較小,但觸鬚比雌蛾寬闊稠密。
主要寄主
烏桕大蠶蛾主要寄生在烏桕、樟樹、柳樹、狗尾巴草和樺木等寄主上,它們會在寄主上產卵、結蛹、過冬,並會啃食寄主。
生活習性
每年一般有2代烏桕大蠶蛾產生,成蟲分別出現在4-5月和7-8月。每年烏桕大蠶蛾交配後,雌蛾會把卵產在樹葉的陰面,待其孕育。大約兩周後,幼蟲出生,會自動啃食身旁的葉子。幼蟲呈綠色,背部長著一列角刺,角刺上鋪著一層白色的蠟質。待幼蟲長到12釐米長,就會結蛹,約四周後,成蟲破蛹而出。烏桕大蠶蛾成年後,口器會自然脫落,從此不能再進食,它們依靠幼蟲時代儲存在身體裡的剩餘脂肪維持生命,一兩周後,它們便會死去,壽命短也是導致它們數量稀少的原因之一。
現在已經越來越難尋覓到烏桕大蠶蛾的身影了,但也據說有人曾在保亭呀諾達熱帶雨林景區幸運地一睹芳容。數量稀少的烏桕大蠶蛾是我國的保護動物,我們應攜手保護它,不要讓這有著美麗夢幻外表的蛾類滅絕。
來海南,買什麼? ——海南溼度調查報告(一)
來海南,買什麼?——海南溫度調查報告(二)
來海南,買什麼? ——海南水質調查報告(三)
來海南,買什麼?海南交通布局調查報告(四)
來海南,買什麼?海南空氣品質調查報告(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