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煙臺6月15日訊 (記者 邢晨) 全班38名學生,37人選擇考研,其中33人被錄取,考研成功率近九成。今日,記者走進了魯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2013級生物類2班,為大家揭開這個「最牛學霸班」的神秘面紗。
魯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2013級生物類2班合影
齊心協力:考研路上攜手向前
「考研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枯燥且艱澀,但因為有同學和老師的幫助,我還是一路挺下來了。」楊瑩瑩考上了中國海洋大學,在談到自己的成功之道時,她首先感謝的是自己的老師和同學。楊瑩瑩告訴記者,考研的道路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平坦,想要成功就必須付出巨大的努力。而每當自己感到疲憊想要停下來歇一歇時,她的室友和老師就會第一時間給她加油鼓勁。
「我們宿舍在考研前就立下了一條規矩,那就是考研的路上我們誰也不能掉隊。所以,我們只要看到同伴沒了勁頭,大家都會想盡辦法去幫助她。」楊瑩瑩回憶起自己考研的經歷很感慨,她表示,考研的氛圍對於備考來說特別重要,大家每天在一起相互鼓勵、相互支持,每個人把自己最大的潛力發揮了出來。
楊瑩瑩說到在考研期間幫助過自己的人很感激,而作為「學霸班」的班主任,劉小莉老師則把這種互幫互助的精神理解為一種生命科學學院的學風傳承。
班級同學們在一起做遊戲
學風優良:每人都是優秀班級的締造者
「其實,魯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歷年的考研成功率都保持在百分之五十以上,與其說我們是『學霸班』不如說我們是『學霸學院』,從一名教師的角度分析這個現象,我認為好成績得益於我們良好的學風建設。」談到學院的優良學風,劉小莉老師為記者講述了學院引以為傲的「馬扎」精神。
「宿舍一般晚上要求10:30熄燈,有的學生為了既可以繼續學習又不打擾其他學生休息,就搬著小馬扎到宿舍過道裡看書。慢慢地這麼做的學生多了,便成了一道學院風景。」劉小莉告訴記者,「馬扎」精神集中體現了學院濃厚的學習氛圍,大家置身其中便會自覺地投入到學習當中。而自己所帶的2013級生物類2班極好地傳承和發揚了學院精神。
劉小莉老師談到大家的學習精神很幸福也很驕傲,而作為班長,來湧凱同學則多了些使命感。
「我覺得我們每一位同學都是班級的一個細胞,而每個班級又是學院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我們每個人都變得優秀,班級和學院才能強大起來。所以,我們從入學至今,一直在班級裡倡導這種主人翁精神,每個人也都願意為班級的發展做出努力。」來湧凱是一個帥氣的大男孩,談到自己的同學和班級,他有一肚子的話要說。
「我們考研成績優秀和我們班級的團結精神分不開。我們班自發制定了考研自習計劃,並且不管誰遇到了困難,大家都願意伸出手拉一把,在這種班級裡學習生活真的是一種享受。」來湧凱告訴記者,在備考期間,同學們會在複習之餘組織各種文體活動,大家在嬉戲中,找到了「快樂學習」的真諦。
楊瑩瑩(左)和來湧凱在榮譽榜前
夢和遠方:做魯大精神的傳承者
再過十幾天的時間,2017屆畢業生就將離開校園奔赴人生又一個戰場。在這個充滿離彆氣氛的季節裡,大家總免不了有些傷感。
「他們是我帶的第一批學生,所以很有感情。我特別感謝學院領導對我的信任和大力支持,能夠讓我成為孩子們的班主任。我希望大家能夠在未來學習生活中一切順利。」劉小莉的不舍之情同學們感同身受。
「很捨不得大家,能夠在這麼優秀的班級裡生活很幸運。我們班已經獲得了省級先進班集體,我想我和同學們一定會帶著這份榮譽和驕傲去繼續深造的。」來湧凱告訴記者,前幾天學院舉辦畢業生晚會,很多同學都哭了,大家對學校、對老師的感情都非常深。「我們馬上就要離開了,但學校給予我們的那份責任與精神卻不會因為我們走出校門而消失,我們要做魯大精神的傳承者。」來湧凱說道。
「20多年來,生命科學學院始終堅持『促進學風建設、培養高層次人才、實現高質量就業』的教育管理理念,學院的考研工作一年一個新臺階。我認為與學院狠抓日常教學質量與管理、重視學生的全方面發展、堅持『以學生為本』是分不開的。今後,我們還將不予餘力地做好教學工作,為培養更多優秀人才而努力。」魯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孫虎山對記者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