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國量子計算機「嬰兒」:製造連上帝都無法區分的光子

2020-12-05 IT之家

位於上海的中科院量子信息和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的一間實驗室內,三平米的實驗臺上看似毫無章法、密密麻麻地布滿大大小小的鏡片和古怪的器件,一些電線從上方的支架上垂落下來,旁邊的一臺儀器發出單調的「啾啾」聲。

這是近20位科研工作者經過4年多孕育出的中國量子計算機「嬰兒」,它也是世界上首臺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的光量子計算機,5月初才在世人面前首次亮相。

量子計算所依據的原理是微觀世界最詭異的量子糾纏現象。對古人來說,現代電子技術如同巫術,而開啟未來科技引擎的量子計算在當今世人眼中又何嘗不是。

製造上帝無法區分的光子

這臺初具雛形的光量子計算機的研製者之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年僅34歲的陸朝陽教授留著寸頭短髮,眼鏡片藏不住眼中露出的聰慧,人們稱他是操縱光子的「巫師」。

中國量子計算機發展路線圖。受訪者供圖

「世界上找不到兩片一模一樣的樹葉,但我們可以製造出兩個一模一樣的光子,可以開玩笑地說連上帝都無法區分,量子力學中叫做『全同』。兩個獨立的光子只有一模一樣了,才能讓它們產生量子幹涉,進而糾纏,否則兩個光子誰都不理誰。」陸朝陽說。

上帝也無法區分的光子產生於一個單光子源。發出鳴叫聲的是制冷機,為單光子源提供零下269攝氏度的低溫環境。

「我們這裡的單光子目前在國際上綜合性能最優,全同性比率達到99.5%,效率比國際上第二名高10倍以上。這是由於我們在2013年創新了一種激發方法,可以大幅度降低噪音。之前國外技術產生的單光子就好像一對玩了泥巴的雙胞胎,你可以通過他們身上的泥巴區分他們,而我們製造出的光子就像把雙胞胎洗得乾乾淨淨,你就分辨不出他們了。」陸朝陽說。

這些光子在實驗臺上的鏡片間跑來跑去,經過10多個波片,改變了偏振信息後被導入一個關鍵器件——多路分束器,它相當於這臺光量子計算機的CPU。在這裡,「巫師們」對光子進行操縱。

那些看似橫七豎八排列的反射鏡、波片、分束器和其他怪異的元器件,其實是「巫師們」獨具匠心地設計、組裝起來的。

「我們設計出的超低損耗量子線路效率達到99%,而國際上其他研究組的量子線路效率只有30%。」陸朝陽說。

陸朝陽和學生們討論光量子計算機的運行情況。新華社圖

這個「嬰兒」誕生以來,只做了一件事:玩了一個叫「玻色取樣」的遊戲。這是科學家專門設計出來讓量子計算機和經典計算機比賽的遊戲。

對著顯示屏上高低起伏的譜線,「巫師」說:「我們僅操縱了5個糾纏的光子,它就打敗了早期的經典計算機。」而「巫師們」在2016年底已可以操縱10個糾纏光子,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他們計劃今年年底實現操縱大約20個量子比特。

「雖然這臺光量子計算機還不如你握著的手機計算能力強,但它是一個裡程碑。人類歷史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有幾間屋子大,今天我們看它一文不值,但它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學意義,從科學到技術,再到應用,要一步步走來。」陸朝陽說,最初汽車剛發明時,性能很不可靠,還沒有馬車方便舒適。但隨著技術的發展,汽車終究超過馬車。

尋找通往「羅馬」的路

陸朝陽的導師、中科院院士潘建偉20多年一直致力於對微觀粒子的操控。他的團隊近期取得量子計算方面的突破得益於單光子源和超低損耗量子線路方面的進展。「我們早先的路非常艱難,而現在進展越來越快,這意味著量子計算研究就像雨後春筍,到了爆發式成長的節點。」

由於量子計算的巨大潛在價值,歐美各國以及一些大型高科技公司如谷歌、微軟、IBM等都在大力研究。如何實現量子計算,科學家們正在嘗試很多種方案,光量子只是其中一種。

從事超導量子計算研究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朱曉波說:「我所知道的各國在花大力氣做的就有七八種路徑,中國幾個研究團隊走在不同的路徑上。」

「現在誰也不知道最後哪個技術路線能做成真正有實用價值的量子計算機,有可能條條大路通羅馬,好幾個方向都做成,只是解的問題不一樣,有可能會有不同類型的量子計算機。還有一種可能是,或許某一天從一條無人知道的路徑殺出一匹黑馬。」朱曉波說。

目前,潘建偉團隊在三個方向努力推進:光量子、超冷原子和超導。

潘建偉說,光量子系統是中國的傳統優勢。但最快能帶來實際價值的可能是超冷原子系統。「可能再過一兩年,我們的實驗室就能達到400個原子的相干操縱,這將是巨大的進步。」

量子計算機研究實驗裝置。受訪者供圖

而超導量子計算這條技術路徑也不能忽視。谷歌、IBM等公司在這一領域做了巨大投入。「這是因為超導量子系統的可集成性和相干性非常好,它的耗電量比經典超級計算機小得多,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這方面,中國也具有成熟的技術。」潘建偉說,不同的研究團隊應協同創新、相互借鑑。

潘建偉預計,2020年中國有望研製出50個左右量子比特的超導量子計算機,超越目前最強大的超級計算機,實現「量子稱霸」。

孕育中的另一個「嬰兒」

在量子信息和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另一間實驗室,超導量子計算機也在孕育之中。與光量子計算機五臟六腑一覽無餘地鋪陳開來不同的是,超導量子計算機的核心部件都包裹在一個懸在空中一米多高的圓柱形罐子裡。同樣有制冷機發出鳴叫,不過超導量子計算機需要的環境溫度更低,達到零下273.15攝氏度。

作為它的主要研製者之一,朱曉波說,他與浙江大學王浩華教授以及陸朝陽、潘建偉合作,用超導材料研製出世界上糾纏數目最多(即10比特)的超導量子晶片。

這個指甲蓋大小的晶片就位於圓柱形罐子的底部,巨大的罐子是為了提供晶片工作所需要的極低溫、極低噪聲的環境。

朱曉波認為,目前這套系統還不能稱為一臺超導量子計算機。他希望能做出平臺和接口,可以讓人去訪問它。「量子計算機是全新的,怎麼運算,很多最頂級科學家也不清楚。我們希望今年年底能做出10量子比特的演示機器。」

他說,目前最困難的是如何提高量子晶片的操控精度。量子晶片是非常脆弱的系統,蝴蝶扇動翅膀的能量都比操控量子的能量高萬億億倍,所以屏蔽震動、電磁波等造成的環境噪聲非常關鍵。「而這其中特別難做到的是,在提高操控的量子比特數目的同時,還要屏蔽噪聲。」

潘建偉認為,中國科學家10年內可以做到100個量子比特的操縱,這樣就可以研製出在某些方面有實用價值的量子計算機,它的計算能力可以達到現在全世界計算能力總和的百萬倍。

朱曉波介紹超導量子計算機晶片。新華社圖

人類對計算能力的需求永無止境。第一臺經典計算機剛問世時,IBM的創始人託馬斯·沃森曾說,全世界只需要5臺計算機就夠了。但現在每人都至少需要一臺。

那麼未來人人都會有量子計算機嗎?

潘建偉預測,全世界有幾萬或者幾百萬臺量子計算機。「但是我家裡肯定不需要有一臺,把手機、筆記本電腦造成低溫很困難。但我可以使用雲計算,通過量子通信把需要計算的任務發送到雲端。」

「傳統計算機已經能算得很好的問題,我們就不需要用量子計算機。我們要解決的是經典計算機解決不了的問題,例如破譯密碼、天氣預報、藥物設計。量子計算還能大力推動人工智慧的研究。」潘建偉說:「以後是否有通用的量子計算機,現在還很難說,可能將來的量子計算機跟我們現在想像的都不一樣。」

(原標題:揭開中國量子計算機「嬰兒」的神秘面紗)

想看到更多這類內容?去APP商店搜,天天都有小歡喜。IT之家

相關焦點

  • 比量子計算機穩定:中國科學家研製出新型可擴展光子計算機
    IBM的研究人員還發文表示:量子霸權這個詞擁有極強的誤導性,已經給很多人帶來了非常多的認知錯誤。現在量子計算機連個樣機都沒出現,僅僅是在實驗室裡產生了一種量子採樣程序的數據模型,一丁點的實際應用都沒有,這樣的還停留在紙上量子計算機又何談霸權?
  • 【科普】5分鐘看懂中國最新的量子計算機
    【科普】5分鐘看懂中國最新的量子計算機2017年05月11日 14:37:27來源:墨子沙龍 量子力學說不定會成為計算機系的必修課哦首先,兩個光子可能完全一樣,你根本區分不了誰是誰。  一開始有兩個光子進來,最後只能讓兩個光子出去,其餘的「分身們」都必須消失,這就是量子力學中的波函數坍縮。
  • 這篇Nature裡的「光子晶體」,讓量子計算機觸手可及
    圖丨Eli Yablonovitch自此以後的30餘年,科學家通過直接微加工方式成功製造了各種一維和二維光子晶體材料,但三維光子晶體塊狀材料及其潛在應用(譬如下一代計算技術)卻始終停滯不前。從基礎物理說起我們首先簡要了解一下光子晶體和半導體材料的物理原理。
  • 中國第一臺光量子計算機揭秘
    這幾年,中國科技樹長勢喜人,今天科技界又迎來了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世界上第一臺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的光量子計算機在中國誕生!這標誌著,我國的量子計算機研究領域已邁入世界一流水平行列。
  • 76個光子100個模式的量子計算機「九章」,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為此,本報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嘗試揭開「九章」神秘的面紗,了解量子計算機的原理。1什麼是量子計算機「量子計算機是用量子力學原理製造的計算機,目前還處於很初步的階段。相應的,現有的我們在用的計算機被稱為經典計算機。」
  • 這篇Nature裡的「光子晶體」,讓量子計算機觸手可及
    當光照射在蛋白石上時,能量(與顏色相關)處於能隙範圍內的光子無法進入晶體,導致近100%的反射。帶隙能量以及反射的顏色取決於入射光的方向,最終使蛋白石具有獨特的光學特性。最終,這些粒子自發地組裝成金剛石結構的高度有序的,穩定的光子晶體。當前,研究團隊已經能製造出包含約100000個顆粒,重量不到1μg的光子晶體,而且,進一步的拓展這個組裝過程也相對較為簡單。通過使用純矽或二氧化鈦(分別用於紅外或可見光)來填充這些晶體中的空白區域,然後溶解這些結構單元,以實現塊體的3D結構光子晶體材料的構建。
  • 推動量子光子學發展,離量子計算機的實現又將更進一步!
    量子計算機使用量子力學的基本原理,來潛在地加快解決複雜計算的過程。假設你需要執行在電話簿中搜索特定號碼的任務,經典計算機將搜索電話簿的每一行,直到找到匹配為止。量子計算機可以通過同時評估每一條線路同時搜索整個電話簿,並以更快的速度返回結果。速度上的差異是由於計算機處理信息的基本單元,在經典計算機中,基本單位稱為位,表示0或1的電脈衝或光脈衝。
  • 光子、量子計算機的研發,運算速度超乎想像,並將投入商用
    這些產品統統都是光子技術的革新。計算機的強大與否主要看兩個因素,第一就是計算機部件的運行速度,其二就是它們排列緊密程度。目前的電子計算機利用電子0到1的狀態變化,通過這樣的二進位運算並處理信息,電子的速度在理論上的是可以接近光速的,但我們的手機電腦裡,電子在矽片上運行的速度不到光速的百分之一,而且這是電晶體逐漸接近物理極限的今天。
  • 厲害了量子計算機!瞧瞧它是如何「秒殺」其他計算機
    近日,我國在量子計算機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據新華網報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教授以及其同事陸朝陽、朱曉波等,聯合浙江大學王浩華教授研究組,構建了中國首臺多光子可編程量子計算機——「嬰兒」,這也是我國首次實現10個超導量子比特糾纏。那麼,這臺名叫「嬰兒」的量子計算機有多大能耐?量子計算又會給我們帶來什麼?
  • 圖靈獎得主姚期智:在中國製造量子計算機重要性遠超研究量子計算
    姚期智:許多人預測第一臺量子計算機將在未來五六年中出現,但我認為,要製造出能夠在數千量子比特水平上進行可靠計算的量子計算機,絕非易事。谷歌和IBM等大公司都在量子計算機研發上斥入巨資。特別是谷歌,它招募了該領域中最重要的專家John Marinis以及他在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的整個團隊。
  • 超級計算機的100萬億倍!中國量子計算機「九章」為何這麼快?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羅亦丹)12月4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陸朝陽等組成的研究團隊構建了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該計算機處理特定問題的計算能力比目前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快一百萬億倍,比2019年穀歌發布的53個超導比特量子計算原型機「懸鈴木」快一百億倍。
  • 超級計算機的100萬億倍!中國量子計算機「九章」為何這麼快?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羅亦丹)12月4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陸朝陽等組成的研究團隊構建了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該計算機處理特定問題的計算能力比目前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快一百萬億倍,比2019年穀歌發布的53個超導比特量子計算原型機「懸鈴木」快一百億倍
  • 中國科學家實現18個量子比特糾纏 為量子計算機奠基
    這是史無前例的每光子3個量子位,以及通過量子糾纏相互聯繫的量子比特數的記錄。這個新紀錄的取得者是物理學家潘建偉和他的來自中國東部安徽省的中國科技大學的同事。此前,關於量子糾纏態的紀錄保持者也是這個團隊,他們在2017年實現了穩定的10個量子位糾纏的狀態。那麼,這為什麼令人興奮呢?
  • 世界首臺光子量子計算機 已在雲平臺上使用
    基於光子學的量子計算機相對於基於電子的量子計算機具有關鍵的優勢。為了從這些優勢中獲益,量子計算初創公司Xanadu首次在雲端公開了光子量子計算機。基於光子學的量子計算機相對於基於電子的量子計算機具有關鍵的優勢。為了從這些優勢中獲益,量子計算初創公司Xanadu首次在雲端公開了光子量子計算機。
  • 揭秘「量子計算機」工作原理
    D-Wave量子計算機  量子計算機是一種遵循量子力學規律,進行高速運算、存儲及處理量子信息的物理裝置,其運行的是量子算法,處理速度驚人,比傳統計算機快數十億倍。阿里已經和中科院共同成立了一個量子計算機研究室,其中中國科學院在量子信息技術方面處於國際先進水平。該實驗室計劃,到2025年,量子模擬將達到當今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的水平。
  • 世紀之光——量子計算機
    這個話題不但是民科超級喜歡吹,就連官方也是超愛的話題;什麼中科院的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實現在固態系統中對三維量子交纏態實現量子存儲,也就是「量子U盤」;美國大學研發的抗幹擾的「量子雷達」;德國開發在磁場下實現的「量子傳感器」;俄羅斯量子中心測試的「量子區塊鏈」系統;就連谷歌也開發出了72量子比特通用「量子計算機」、、、等等一系列成果。是不是感覺量子世界立馬就要來了,是不?
  • ​美物理學家為中國量子計算機寫了首詩,中國科學家的翻譯絕了!
    >中國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的問世。12月4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陸朝陽等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構建了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a light-based prototype quantum computer which manipulated 76 photons to do calculations) 。科學家們根據中國古代數學專著《九章算術》將計算機命名為「九章」。
  • 美物理學家為中國量子計算機寫了首詩,中國科學家的翻譯絕了
    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中國在科技領域取得許多成就,其中一個裡程碑式的突破是中國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的問世。12月4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陸朝陽等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構建了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a light-based prototype quantum computer which manipulated 76 photons to do calculations) 。科學家們根據中國古代數學專著《九章算術》將計算機命名為「九章」。
  • 中國量子計算機有新進展,美國稱,要加力抗量子技術
    近日,「中國量子計算機運算速度超過最快的經典超級計算機」的新聞刷爆了朋友圈,可謂震驚世界,而這,也讓美國心急不已,美國相關部門隨後表示,要加力研發抗量子技術。在線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上的論文顯示,其結果是76個被探測到的光子,這遠遠超過了先前創下紀錄的5個被測光子以及經典超級計算機的運算能力。與利用矽處理器構建的傳統計算機不同,「九章」量子計算機是一個由雷射器、反射鏡、稜鏡和光子探測器組成的精密桌面裝置。它不是有朝一日可以發送電子郵件或存儲文檔的通用型計算機,但它卻可以展示量子計算技術的潛力。量子技術的潛力是有目共睹的。
  • 什麼是量子計算機?「九章」確立的「量子計算優越性」有多厲害
    12月4日,包括本報在內的許多媒體報導了一個量子計算的大成果: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潘建偉、陸朝陽等人構建了一臺76個光子100個模式的量子計算機「九章」,它處理「高斯玻色取樣」的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富嶽」快一百萬億倍。也就是說,超級計算機需要一億年完成的任務,「九章」只需一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