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靈獎得主姚期智:在中國製造量子計算機重要性遠超研究量子計算

2020-12-05 中國網新聞中心

  近年來,量子計算和量子計算機在科學界和工業界都引起了大量關注。科學家們期望利用材料的量子性質,來打破傳統計算機小型化的摩爾定律,進而建立起新型的量子計算機。量子計算這一概念是著名物理學家理察·費曼(Richard Feynman)在1981年首先引入的。該領域的早期創始人之一,圖靈獎獲得者姚期智先生在1993年曾為量子計算理論基礎的建立做出過核心貢獻。2011年,姚期智創建清華大學量子信息中心(CQI),旨在將後者打造成為世界級的量子計算研究中心。在近期與《國家科學評論》(National Science Review, NSR)的一次對話中,姚期智細數了量子計算的歷史,並表達了他對該領域未來發展的看法。他認為,量子計算機擅長的任務包括新材料設計、藥物設計以及化學反應模擬等方面,但在傳統計算機已經被證明高效的領域,是不太可能取而代之的。

  NSR:量子通信和量子計算受到媒體的廣泛關注。二者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嗎?

  姚期智:量子通信和量子計算是兩個相互關聯,但是彼此獨立的概念。量子計算所需的技術更為高級。驅動量子通信發展的主要目標是為保密通信建立密碼學保障,在量子通信中,從一地到另一地的待傳送信號不必是高度準確的。但量子計算卻要求信號的高準確性。在過去十幾年中,谷歌等大型公司開發出了一些量子計算相關的新興技術。一般的看法是,可用的技術將在未來五六年中出現。量子計算的理論基礎在20年前就已經建立了,現在的問題是如何實現它。

  NSR:量子計算已然成為熱點話題。它的基本原理是什麼?

  姚期智:半導體電路小型化的快速發展使得傳統計算機的性能不斷提升。然而,這個小型化存在一個固有極限——當晶片上電路元件的尺寸縮小到納米尺度時,量子力學效應將會佔據主導地位,並影響元件的性能。這將是摩爾定律的終點。

  對於傳統計算機來說,這是不可避免的命運;但是科學家們已經開始考慮,能否把這種情況下有害的量子現象轉變為有益的——構建一個利用由薛丁格方程描述的量子力學邏輯進行計算的計算機,而不再是利用布爾邏輯進行計算的傳統計算機。量子計算機這個理念是費曼在1981年首次提出的。他說,原則上,人們可以設計一種計算機,該計算機通過量子力學特性來工作,模擬量子系統並採用量子方程得到解。費曼的這個理念在學術領域引起了很大重視。

  傳統計算機通過集成電路利用雙值布爾邏輯(0和1)發揮功能。其計算是:把由比特表示的輸入點映射到更高層次,通過多重映射,得到輸出點以提供最終解。然而,量子計算機的量子比特可以表示1、0或者這兩個態的任意疊加。量子計算機系統的計算類似於固體的旋轉;在這個類比中,量子計算機的計算結果類似於測量固體旋轉所得到的讀數(旋轉角度可以是連續的任意角度)。傳統計算機的一個操作,對應一個確定的路徑;量子計算機的一個操作,可以沿著多個計算路徑進行,而最終達到的是同一個目標,因為量子波函數允許在同一時刻存在多個態。這個現象就是量子並行性。量子並行計算是量子計算機的速度可以遠快於傳統計算機的關鍵原因。

  NSR:就硬體設計而言,傳統計算機與量子計算機的主要區別是什麼?

  姚期智:量子計算機是一個相對閉合的系統,其計算幾乎能夠做到瞬時完成。基本上,量子計算機表現得十分「羞怯」:一經查看,計算就會被打斷並停止。此外,量子計算機是非常複雜的系統,其涉及到多重前沿性技術。例如,量子計算機的存儲單元、多個單元之間的通信、量子比特態的調製等,都需要用到雷射器。就量子計算機的材料與製造工藝而言,其不僅代表著過去三四十年中諸多先進技術的集成,還涉及到各學科間的緊密合作。

  NSR:量子現象的不確定性會影響量子計算的精度嗎?

  姚期智:會的,但是一個不確定的答案並不一定是錯誤的。事實上,有些量子計算總是能夠得出正確的答案。而且就實際計算而言,有一些誤差是可以被接受的,無需100%精確。

  NSR:量子計算機的概念早在1980年代初期就已經出現,但在之後幾十年中似乎進展緩慢。

  姚期智:的確如此。在費曼提出這一理念後,主要是物理學家在進行深入的理論探索。直到上世紀90年代初期,在物理學家基本上闡明了量子計算機的運行機制後,計算機科學家才開始進入這一領域——我本人也是其中之一。1994年,貝爾實驗室的Peter Shor設計了破解密碼的量子計算算法,引發了計算學界的廣泛興趣,美國政府和美國宇航局開始投入這一領域。多個相互競爭、嘗試製造第一臺實際量子計算機的研究團隊也開始出現。

  NSR:從那時開始,主要的進展有哪些?

  姚期智:自那之後的主要工作是對實現量子計算機的方案進行探討和選擇。在過去十幾年裡,為製造量子計算機,科學家們嘗試了各種材料,例如離子阱、超導體和鑽石。最近,拓撲絕緣體也因其自身優異的可校正功能而成為備選之一。但是前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主要困難之一是保持功能態的超低溫度。

  NSR:您認為第一臺量子計算機將在何時出現?

  姚期智:許多人預測第一臺量子計算機將在未來五六年中出現,但我認為,要製造出能夠在數千量子比特水平上進行可靠計算的量子計算機,絕非易事。谷歌和IBM等大公司都在量子計算機研發上斥入巨資。特別是谷歌,它招募了該領域中最重要的專家John Marinis以及他在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的整個團隊。

  NSR:在您的倡議下,清華大學在2011年建立了量子信息中心(CQI),這個中心的目標是什麼?

  姚期智:我們的目標是打造量子信息的世界級中心,並為該領域培養下一代科學家。因此,我們的當務之急就是招募高質量研究人員,例如我們招募到的美國密西根大學費米講席教授段路明。過去幾年裡,他在我們中心做出了優秀的工作。

  NSR:採用鑽石系統的優勢是什麼?

  姚期智:鑽石系統有兩個優點:其一,它可以在室溫下運行;其二,它具有固態晶體結構,如果系統能在幾個量子位水平表現良好,就有可能擴展到更大的尺度。除了鑽石系統,我們中心也在進行離子阱、超導體和光子網絡的研究,而且正在做出很好的進展。

  NSR:量子計算機性能卓越,它們是否將會替代傳統計算機?

  姚期智:我認為傳統計算機和量子計算機將會共存,因為二者各具優勢。傳統計算機具有量子計算機尚不具備的準確性和成熟度。但相比於傳統計算機,量子計算機將在解決涉及量子力學效應的問題上具備優勢。例如,在材料設計、藥物研發和物理化學領域,量子計算機將會展現出優勢,而使用傳統計算機則很難解決這些問題。

  NSR:量子計算機的硬體和軟體都與傳統計算機有很大不同。目前的主要挑戰是什麼?

  姚期智:量子計算是一個典型的跨學科領域,需要相關領域的科學家與工程師密切合作,尤其是量子物理學家與計算機科學家之間的合作。算法的突破將激發硬體的改進,反之亦然。例如,我在上文中所提到的Peter Shor教授,他不僅證明了量子計算可以解決密碼破解的問題,還解決了量子計算中的誤差修正問題。正是基於他的這一研究,物理學家們開始確信量子計算機的可行性。而當量子計算機發展到一定階段,將會需要計算機科學的變革。傳統計算機的數據存儲、運算系統和程式語言都需要被重新設計。目前尚不清楚這將怎樣完成,但這是一個重要的研究方向。許多IT行業的領軍公司早已構建了大量的項目來發展量子軟體。

  量子計算方法和算法的研究是一個具有巨大潛力的領域。過去數十年中已經出現了多個優雅的計算方法,理論上都很有吸引力。我希望看到更多與實際相契合的量子計算方法出現,諸如用於材料設計的方法。

  NSR:量子計算機似乎需要科學和製造技術的共同發展?

  姚期智:沒錯。我已經強調過,在中國,製造量子計算機的重要性遠遠超過只研究量子計算——因為這將帶動相關技術行業的發展。這種大工程將激發科學家和工程師的潛力,他們會為了求解特定問題而創造出新方法和新技術,這些方法和技術可以在工業發展、國家安全等諸多領域中作出有益於社會的貢獻。

  在進行實際實驗時,還會有一些眼前的顧慮。例如,適合於量子計算機的鑽石材料依賴於國外進口。當競爭變得更加激烈,其他國家可能會拒絕將材料出售給我們。如果我們不自力更生發展這些材料,未來將很容易受到限制。另外,在該領域工作,無法在短期內發表個人評價和職位晉升所需的文章。除非我們改變現有的評價體系,否則很難激勵研究人員從事這種基礎性研究工作。這些都導致了我們目前仍然依賴於進口的材料和技術。(蒲慕明: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NSR執行主編;王玲:NSR特約撰稿人)

相關焦點

  • 姚期智:圖靈獎得主
    姚期智,1972年獲哈佛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1975年獲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圖靈獎創立以來首位獲獎的華裔學者。清華大學教授。  圖靈獎得主姚期智印象  文/劉冬梅 圖/高海濤1972年獲哈佛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1975年獲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他曾先後在麻省理工學院、史丹福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等從事教學和研究,1986年至2004年6月任普林斯頓大學計算機科學系教授。2000年,美國計算機學會把該年度的圖靈獎(公認為計算機領域諾貝爾獎)授予他,使他成為自圖靈獎創立以來首位獲獎的華裔學者。
  • 中國唯一圖靈獎獲得者—姚期智
    3月27日AMC又宣布了2018年圖靈獎的獲得者,美國的三位深度學習巨頭共同獲獎,圖靈獎這一計算機領域的「諾貝爾獎」,中國也有一位科學家也曾在2000年獲得過此項殊榮,這個人就是目前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教授姚期智。
  • 中科院院士、圖靈獎唯一華裔得主姚期智:為中國創建一流計算機學科
    今天的《家國棟梁》系列報導,我們來認識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長姚期智。姚期智是世界著名計算機學家,是圖靈獎創立以來首位獲獎的亞裔學者,迄今為止獲此殊榮的唯一華裔計算機科學家,也是世界現代密碼學基礎的奠基人之一。13年前,他毅然放棄了美國名校的終身教職,回到祖國,傾注所有精力,為中國創建世界一流計算機學科,培養拔尖創新人才。
  • 放棄外籍身份,中國71歲圖靈獎得主姚期智:我要回去了,永遠的
    姚期智,世界頂級的科學家,在美國享有極高的聲譽,姚期智曾經獲得過計算機科學的諾貝爾獎——圖靈獎,可謂是功成名就。 但是當國家號召海外優秀人才歸國支援中國建設之時,71歲高齡的圖靈獎得主姚期智,毅然決然地放棄了美國的一切,永遠的離開了美國,致力於中國計算機人才的培養。
  • 放棄外籍身份,中國71歲圖靈獎得主姚期智:我要回去了,永遠的
    姚期智,世界頂級的科學家,在美國享有極高的聲譽,姚期智曾經獲得過計算機科學的諾貝爾獎——圖靈獎,可謂是功成名就。但是當國家號召海外優秀人才歸國支援中國建設之時,71歲高齡的圖靈獎得主姚期智,毅然決然地放棄了美國的一切,永遠的離開了美國,致力於中國計算機人才的培養。
  • 他是圖靈獎唯一華人得主,更是中國人工智慧引路人
    姚期智是哈佛大學的物理學博士,師從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格拉肖(Sheldon Lee Glashow)。但在太太儲楓的影響下,他轉投計算機領域,最終憑藉對計算理論,包括偽隨機數生成、密碼學與通信複雜度作出的突出貢獻,獲得圖靈獎。功成名就之後,姚期智回到中國任教,並重新加入中國國籍。
  • 姚期智到底有多牛?細數中國唯一圖靈獎得主在三大領域的學術造詣
    提起姚期智,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會想到圖靈獎。如今作為國內第一名也是唯一一名圖靈獎獲得者,姚期智自 2011 年起擔任清華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長,為培養國內優秀人才做出了巨大貢獻。今天,雷鋒網AI科技評論就和大家一起細數姚期智院士的學術造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姚期智這個名字總與「圖靈獎」掛鈎,而如果你了解他的學術造詣,也會知道這一獎項也是實至名歸。
  • 圖靈獎得主姚期智教授創立VC基金,「科學家也可以做企業家」
    姚期智是全球頂尖的計算機理論科學家,博士期間曾師從 1979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格拉肖,2000 年成為第一位獲得圖靈獎的華人學者。他在計算機理論上的研究為發展如今炙手可熱的量子計算、區塊鏈技術奠定了重要的理論基礎。
  • 圖靈獎得主姚期智:人工智慧絕對是一個跨學科的行業
    在開幕式上,中國第一位也是目前唯一一位圖靈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姚期智發表了《人工智慧理論的新方向》的主題演講。姚期智在演講中提到了三個觀點,他希望能通過自己的舉例說服大眾。他的第一個論點是AI理論很重要。
  • 圖靈獎得主姚期智:人工智慧絕對是一個跨學科的行業
    在開幕式上,中國第一位也是目前唯一一位圖靈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姚期智發表了《人工智慧理論的新方向》的主題演講。姚期智在演講中提到了三個觀點,他希望能通過自己的舉例說服大眾。他的第一個論點是AI理論很重要。
  • 圖靈獎得主姚期智:基礎研究對人工智慧的發展至關重要
    姚期智院士作學術報告。 同濟大學供圖 攝中新網上海8月11日電 (黃艾嬌 許婧)圖靈獎獲得者、中科院院士、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長姚期智教授11日在同濟大學作題為「人工智慧淺談」的學術報告時指出,基礎研究對於人工智慧的發展至關重要。
  • 圖靈獎得主姚期智:基礎研究對人工智慧的發展至關重要
    同濟大學供圖 攝中新網上海8月11日電 (黃艾嬌 許婧)圖靈獎獲得者、中科院院士、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長姚期智教授11日在同濟大學作題為「人工智慧淺談」的學術報告時指出,基礎研究對於人工智慧的發展至關重要。報告中,姚期智闡述了人工智慧的科學基礎,介紹了作為神經網絡研究新視角的神經拓撲結構、隱私保護學習以及可控的超級人工智慧三個新方向。
  • 對話圖靈獎得主姚期智:AI 的突破口在算法,中國的機會很大
    極客公園近日在清華大學的交叉信息研究院對話了一位中國計算機科學領域重磅的人物——姚期智教授。姚期智作為圖靈獎唯一的華人獲獎者、現任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也是清華「姚班」的創辦人,他為人低調,但其門生早已遍布國內外 AI 產業和計算機科學研究的各個關鍵領域。
  • 出走半生,巨匠歸來:圖靈獎唯一華人得主和他久負盛名的清華「姚班」
    而彼時,這則轟動一時的新聞讓這位計算機大師,有計算機界諾獎之稱的「圖靈獎」唯一華人獲獎者開始走入公眾視野。在此之前,姚期智先生已在清華園躬耕10餘載,目前,姚期智先生仍活躍在教學和科研的第一線。全身心投入在清華園的工作,是他表達愛國的最樸素的方式。
  • 量子科學家施堯耘加入阿里雲 推進量子計算落地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施堯耘是世界頂級量子科學家,師從計算機科學最高獎「圖靈獎」得主姚期智院士進行量子計算相關研究,後赴密西根大學任教。他的多個研究項目獲得美國國家科學基金的資助。此外,施堯耘教授在美國持有與量子科學相關的多項專利。在接受採訪時施堯耘說,加入阿里巴巴的原因很簡單,這家公司要做的也正是我要做的:讓量子計算落地。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云為客戶提供計算和人工智慧服務,不僅支撐量子技術的研究,也是未來量子應用的輸出渠道。雲計算本質是計算能力。
  • 他曾是中科大最年輕教授,現全職回國與姚期智合作量子信息
    如今,段路明做出全職回國工作的決定,與圖靈獎得主姚期智創建清華大學量子信息中心息息相關。昔日中科大的學術新星,輾轉近20年後全職回國,能否迅速提升清華量子信息中心的實力和水平,與中科大在這一領域分輝?2001年6月,他發表在《科學》上關於幾何量子計算的的論文,首次提出了一種能夠克服現有各種量子計算機方案中某些主要困難的、可行的實驗方案—幾何量子計算。2001年11月,段路明與合作者提出著名的DLCZ量子中繼方案,建議用原子系綜作為光子與存儲器之間的量子接口,在國際上引起強烈反響。
  • 他是圖靈獎中國唯一得主,70歲棄美加入中國籍, 他說做回中國人萬分...
    不少人聽說姚期智,都是因為前一段時間他與物理學家楊振寧放棄美國國籍轉為中國國籍。但對於中國最聰明的孩子和世界頂尖的計算機研究院來說,姚期智和他的「姚班」,名頭如雷貫耳。  另外一位圖靈獎獲得者JohnHopcroft曾對「姚班」有過這樣的評價:「姚班有世界最優秀的本科生和最優秀的本科教育。」對於這一評價,姚期智驕傲地認為:當之無愧。
  • 學量子計算機、量子通信大有前途!這方面,哪些大學比較牛?
    將來研製成功的量子計算機的數據處理能力將會是超快的,比現在我國的最厲害的超級計算機要快上不知道多少倍。現在大數據時代已經興起,量子計算機的應用將會非常廣泛,比如氣象領域、城市交通、宇宙開發等。與此相關的量子通信也是如此,與傳統通信相比,它能有效地保證信息安全,這項技術已經進入了產業化階段,將會大量應用。那麼,在量子計算機、量子通信方面,我國哪些大學比較厲害呢?
  • 國士無雙:姚期智與中國計算科學的崛起
    他的研究方向包括計算理論及其在密碼學和量子計算中的應用,在三大方面取得了開拓性的突出貢獻:1)創建理論計算機科學的重要次領域:通訊複雜性和偽隨機數生成計算理論;2)奠定現代密碼學基礎,在基於複雜性的密碼學和安全形式化方法方面有根本性貢獻;3)解決線路複雜性、計算幾何、數據結構及量子計算等領域的開放性問題並建立全新典範 。
  • 圖靈獎得主姚期智院士:人工智慧存在三大技術瓶頸
    今天下午舉行的2020浦江創新論壇全體大會上,圖靈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姚期智做了題為《人工智慧面對的一些挑戰》的演講。在他看來,人工智慧有三大技術瓶頸亟待突破,需要科學家「從0到1」的原創研究。 作為現代密碼學的奠基人,姚期智創立的上海期智研究院今年初在滬成立。目前,這家新型研發機構已匯聚4位兩院院士、20多位科學家和多所高校的青年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