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期智到底有多牛?細數中國唯一圖靈獎得主在三大領域的學術造詣

2021-01-21 雷鋒網

提起姚期智,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會想到圖靈獎。如今作為國內第一名也是唯一一名圖靈獎獲得者,姚期智自 2011 年起擔任清華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長,為培養國內優秀人才做出了巨大貢獻。今天,雷鋒網AI科技評論就和大家一起細數姚期智院士的學術造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姚期智這個名字總與「圖靈獎」掛鈎,而如果你了解他的學術造詣,也會知道這一獎項也是實至名歸。

生於上海,遷居香港,又移民臺灣,姚期智在臺灣大學完成了物理學學士學位後,赴哈佛大學就讀物理學碩士及博士,師從 1979 年諾貝爾物理學獲得者 Sheldon Glashow。隨後,他只花了兩年時間就拿下了伊利諾伊大學的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師從劉炯朗。

自1975年畢業之後,姚期智分別在 MIT、斯坦福、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等世界頂級名校從事教學及研究。他的主要貢獻主要包括了三大領域,也大致可以分為三大階段:

第一階段:算法理論創新

早在博士就讀期間,姚期智提出了隨機化算法複雜度的論證,而如今已經成為研究者無人不知的重要工具。

在 1977 年的論文中,姚期智提出了 Yao's min-max principle,這一原理成為了推理隨即算法與複雜度的基本技術,也已經應用於屬性測試與學習理論等領域。

在 1978 年,姚期智對數據結構的創新做出了根本性的創新。在《Should tables be sorted?》論文中,他介紹了一種名為 cell-probe model 的數據結構抽象模型,目前已經被廣泛應用於創建算法的下限證明。

在這一階段,姚期智最重要的貢獻在於提出了理論計算機科學的重要次領域:通訊複雜性和偽隨機數生成計算理論。

第二階段:奠定密碼學基礎

1982 年,姚期智從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計算機科學系重回史丹福大學任教,研究的重心從原來的算法理論逐漸轉移到密碼學、計算機安全及隨機計算領域。而其中最為出名的一個問題,當數姚氏百萬富翁問題。這到底是何方難題,且聽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道來。

話說西晉時期,石崇與王愷爭豪。壓倒王愷的最後一根稻草,不是「並窮綺麗,以飾輿服」,而是他視若珍寶的二尺珊瑚樹卻被石崇用鐵如意擊碎,更碾壓的是,石崇還拿出了「條幹絕世」的珊瑚樹,讓王愷惘然自失。

一葉知秋,只從小小的珊瑚樹,就可一窺雙方家底深淺。然而如果難度再升一級,連珊瑚樹也不讓比,土豪們要如何炫富才能不著痕跡地一比高下?

而在千年之後的 20 世紀,姚期智也以「比壕」為主題,提出了馳名的「姚氏百萬富翁問題」:兩個百萬富翁如何在不向對方透露任何身家信息的前提下比較各自的財富?

這一問題後來也衍生為安全多方計算問題的起源:如何在一個互不新任的多用戶系統中,各用戶能通過網絡協同完成計算任務,但又能保證各自數據的安全性?

安全多方計算問題一經提出,吸引了不少學者研究,後來也成為了密碼學協議研究的基礎問題之一,目前已經被廣泛應用於解決數據挖掘、資料庫查詢、科學計算等許多計算領域的問題。而姚期智自然也成為了現代密碼學基礎的奠基人。在 1982 年,姚期智給出了一種解決方案:通過生成隨機數,加上公開密鑰與私有密鑰的加密再進行比較,避免了實數域的有序性和加減的可逆性帶來多餘信息的暴露。

而除了姚氏百萬富翁問題外,姚期智在加密和安全計算方面也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Dolev-Yao 模型」已經成為了大多數符號安全工作的起點,而《陷門函數的理論和應用》(Theory and applications of trapdoor functions)及《安全計算的協議》(Protocols for secure computations)等著作也成為了安全計算領域的重要著作。此外,還有去隨機化領域的基本技術 XOR-lemma 及解決安全多方計算的亂碼電路技術,也同樣由姚期智提出。

第三階段:量子計算領域

在 20 世紀 90 年代後,在普林斯頓大學 William and Edna Macaleer 工程與應用科學任教期間,姚期智開始著手開展量子計算、通信及信息理論方面的工作。在 1993 年的論文《Quantum circuit complexity》中,姚期智就將通信封複雜度擴展到量子計算領域,完成了量子計算機的理論基礎。在線路複雜性、計算幾何、數據結構及量子計算領域,姚教授提出了不少開放性問題,並開拓了不少富有建設性的創見。

在 1995 年,姚期智提出了分布式量子計算模式,後來成為了分布式量子算法和量子通訊協議安全性的基礎。

憑藉姚期智在計算理論的基本貢獻,包括基於複雜性的偽隨機數生成,密碼學和通信複雜性的理論,美國計算機協會 ACM 於 2000 年授予其圖靈獎及百萬美元獎金,以表彰姚期智在計算機界做出的巨大貢獻。

著作等身,名利雙收,如果一直在美國高校繼續教書育人,完善理論創新,姚期智誠然會是眾多華人學者中最為頂尖的一個,這樣的人生軌跡也算得上圓滿。但他在 57 歲時做出了一個決定:回到中國擔任清華教授。

「落葉歸根」,助力算法理論及交叉學科發展

在 2004 年,姚期智回國擔任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教授,原本計劃的是構建培養博士生的機制,並打造一支研究團隊。但隨即姚教授意識到,國內傳統比較重視計算機工程方面的學習,而為了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國際視野,姚期智開設了國內首門計算機理論課程,從根本上夯實了計算機本科課程的理論基礎。

隔年,姚期智開設了鼎鼎有名的「姚班」,桃李滿天下。曠視科技三巨頭、中國大學生計算機編程第一人「樓教主」、鄒昊等人都是「姚班」的得意門生,具體介紹可查看 AI 科技評論撰寫的《中國唯一的圖靈獎獲得者姚期智,在清華開設的「姚班」有哪些 AI 名徒?》。

據不完全統計,僅截至 2014 年,計算機科學實驗班學生本科期間共發表論文 110 篇,其中以學生為論文通訊作者或主要完成人的共 84 篇,有些文章甚至達到了博士畢業的水準。而截至 2016 年 12 月,姚班學生為論文通訊作者或主要完成人的已發表論文達 121 篇,並有 42 位優秀姚班學生被選派參加國際會議並作論文宣講。

2010 年 12 月,姚期智牽頭成立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並擔任院長,這是全國首個針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和物理學兩大學科方向的交叉建設學院,而這兩個領域正是姚期智在過去 20 年的科研歷程中所潛心鑽研的。

如果一定要總結姚教授回國後的最大貢獻,非百年樹人莫屬。不論是豐富了算法理論的研究多樣性,或是帶動了計算機科學與物理學之間的聯繫,姚教授對國內頂尖學術人才的培育功不可沒。而近日雷鋒網也曾報導姚期智已放棄外國國籍,從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轉為中國科學院院士,這一消息也坐實了姚教授將繼續留在國內繼續科研及教育事業的想法,相信在未來,會有更多的姚班學生在工業界與學術界發光發熱。

相關焦點

  • 中國唯一圖靈獎獲得者—姚期智
    3月27日AMC又宣布了2018年圖靈獎的獲得者,美國的三位深度學習巨頭共同獲獎,圖靈獎這一計算機領域的「諾貝爾獎」,中國也有一位科學家也曾在2000年獲得過此項殊榮,這個人就是目前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教授姚期智。
  • 姚期智:圖靈獎得主
    姚期智,1972年獲哈佛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1975年獲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圖靈獎創立以來首位獲獎的華裔學者。清華大學教授。  圖靈獎得主姚期智印象  文/劉冬梅 圖/高海濤2000年,美國計算機學會把該年度的圖靈獎(公認為計算機領域諾貝爾獎)授予他,使他成為自圖靈獎創立以來首位獲獎的華裔學者。  2004年9月,姚期智正式加盟清華大學,任高等研究中心全職教授。他說,之所以要成為清華大學的全職教授,是因為他對清華有信心,也希望清華人看到他的信心。對自己的清華學生,姚期智只有一個要求:做世界一流的工作!
  • 放棄外籍身份,中國71歲圖靈獎得主姚期智:我要回去了,永遠的
    姚期智,世界頂級的科學家,在美國享有極高的聲譽,姚期智曾經獲得過計算機科學的諾貝爾獎——圖靈獎,可謂是功成名就。 但是當國家號召海外優秀人才歸國支援中國建設之時,71歲高齡的圖靈獎得主姚期智,毅然決然地放棄了美國的一切,永遠的離開了美國,致力於中國計算機人才的培養。
  • 放棄外籍身份,中國71歲圖靈獎得主姚期智:我要回去了,永遠的
    姚期智,世界頂級的科學家,在美國享有極高的聲譽,姚期智曾經獲得過計算機科學的諾貝爾獎——圖靈獎,可謂是功成名就。但是當國家號召海外優秀人才歸國支援中國建設之時,71歲高齡的圖靈獎得主姚期智,毅然決然地放棄了美國的一切,永遠的離開了美國,致力於中國計算機人才的培養。
  • 他是圖靈獎唯一華人得主,更是中國人工智慧引路人
    原創 木木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論壇 · 看點圖靈獎素有「計算機界的諾貝爾獎」之稱。自1966年設立以來,有超過70位計算機科學家獲此殊榮,其中僅有一位華人——姚期智。
  • 出走半生,巨匠歸來:圖靈獎唯一華人得主和他久負盛名的清華「姚班」
    而彼時,這則轟動一時的新聞讓這位計算機大師,有計算機界諾獎之稱的「圖靈獎」唯一華人獲獎者開始走入公眾視野。在此之前,姚期智先生已在清華園躬耕10餘載,目前,姚期智先生仍活躍在教學和科研的第一線。全身心投入在清華園的工作,是他表達愛國的最樸素的方式。
  • 華人著名計算機科學家劉炯朗逝世,圖靈獎得主姚期智為其得意...
    圖靈獎唯一華人得主姚期智為其得意門生。 消息稱,臺灣清華大學前校長劉炯朗7日因病過世,享壽86歲。 他是即時系統、電子設計自動化、離散數學等領域的開山祖師爺之一,更被列為國際知名學會IEEE及ACM雙會士及雙教育獎得主,不僅學術成就驚人,更是培育英才,桃李滿天下。 1998-2002年間,他放棄美國籍而返臺擔任國立清華大學校長。
  • 中科院院士、圖靈獎唯一華裔得主姚期智:為中國創建一流計算機學科
    央視《新聞聯播》系列報導開頭這樣說:我國知識分子歷來有濃厚的家國情懷。在當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築夢路上,廣大知識分子更是主動擔當,積極作為。 今天的《家國棟梁》系列報導,我們來認識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長姚期智。姚期智是世界著名計算機學家,是圖靈獎創立以來首位獲獎的亞裔學者,迄今為止獲此殊榮的唯一華裔計算機科學家,也是世界現代密碼學基礎的奠基人之一。
  • 華人著名計算機科學家劉炯朗逝世,圖靈獎得主姚期智為其得意門生
    圖靈獎唯一華人得主姚期智為其得意門生。消息稱,臺灣清華大學前校長劉炯朗7日因病過世,享壽86歲。 他是即時系統、電子設計自動化、離散數學等領域的開山祖師爺之一,更被列為國際知名學會IEEE及ACM雙會士及雙教育獎得主,不僅學術成就驚人,更是培育英才,桃李滿天下。
  • 大家| 專訪圖靈獎唯一華人得主姚期智:我要培養中國人工智慧...
    他,是世界現代密碼學基礎的奠基人,是圖靈獎唯一一位華人獲獎者;2004年,他放棄美國國籍,回國創辦了計算機天才雲集的「姚班」;去年,他創辦了培養人工智慧人才的「智班」;就在不久前,他將致力於研究最前端科技的「期智研究院」落子上海。下一步,他將為上海的人工智慧發展帶來怎樣的驚喜?
  • 圖靈獎得主姚期智:辭去終身教授,賣掉美國房子,毅然回到祖國
    在我國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那就是——「半國英才聚清華,清華半英在姚班」,意思是大半個中國的天才都聚集於清華,而那些天才中的天才,才有資格進入清華姚班,那麼這個「姚班」到底有多牛?姚期智,1946年出生於中國上海,由於父母工作原因,他從小在中國臺灣長大,進入學校以後,姚期智便表現出了過人的聰慧,各科成績均名列前茅,21歲那年便順利進入哈佛大學,他的老師格拉肖,乃197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得主。
  • 圖靈獎得主姚期智:人工智慧是一個跨學科的行業
    在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開幕式上,中國第一位也是目前唯一一位圖靈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姚期智發表了《人工智慧理論的新方向》的主題演講。他的第一個論點是AI理論很重要。在姚期智看來,AI現在面臨的挑戰,我們所面臨的這些問題,都可以通過理論來分析,這種分析能夠讓我們更清楚地知道我們面臨的到底是什麼樣的挑戰,從而獲得一些啟迪和啟示,找到尋求解決方案的方法。
  • 他是圖靈獎中國唯一得主,70歲棄美加入中國籍, 他說做回中國人萬分...
    不少人聽說姚期智,都是因為前一段時間他與物理學家楊振寧放棄美國國籍轉為中國國籍。但對於中國最聰明的孩子和世界頂尖的計算機研究院來說,姚期智和他的「姚班」,名頭如雷貫耳。  另外一位圖靈獎獲得者JohnHopcroft曾對「姚班」有過這樣的評價:「姚班有世界最優秀的本科生和最優秀的本科教育。」對於這一評價,姚期智驕傲地認為:當之無愧。
  • 72歲圖靈獎得主姚期智院士創業,建立南京圖靈AI研究院
    雷鋒網獲悉,4月20日,計算機科學最高獎圖靈獎唯一華裔得主(截至2017年)、中科院院士姚期智率領清華團隊組建新型研發機構——南京圖靈人工智慧研究院。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親自出席了研究院揭牌與項目籤約儀式。姚期智於2000年獲得計算機科學領域最高獎圖靈獎。
  • 圖靈獎得主姚期智:人工智慧絕對是一個跨學科的行業
    在開幕式上,中國第一位也是目前唯一一位圖靈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姚期智發表了《人工智慧理論的新方向》的主題演講。姚期智在演講中提到了三個觀點,他希望能通過自己的舉例說服大眾。他的第一個論點是AI理論很重要。
  • 圖靈獎得主姚期智:人工智慧絕對是一個跨學科的行業
    在開幕式上,中國第一位也是目前唯一一位圖靈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姚期智發表了《人工智慧理論的新方向》的主題演講。姚期智在演講中提到了三個觀點,他希望能通過自己的舉例說服大眾。他的第一個論點是AI理論很重要。
  • 圖靈獎得主姚期智:人工智慧算法的有限性有哪些
    巔峰贅婿原標題:圖靈獎得主姚期智:人工智慧算法的有限性有哪些「人工智慧(AI)對我們人類的生活帶來的巨大影響,已經非常顯而易見,但實際上AI還有一些目前無能為力的領域。我們需要思考的是,現在AI算法的限制是什麼,它的有限性在哪裡?接下來在機器學習以及AI的發展之中,還有哪些需要實現突破的地方?」
  • 2000年圖靈獎得主姚期智:我對科學創新的一點看法
    2000年圖靈獎得主姚期智:我對科學創新的一點看法 2020-11-25 15: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圖靈獎得主姚期智:深度學習、神經網絡、密碼學……人工智慧絕對是...
    本次大會共邀請到海內外近600位重磅嘉賓,涵蓋產學研用多個領域,包括7位圖靈獎得主、1位諾貝爾獎得主、39位院士在內的200多位專家學者以及國內外頂尖人工智慧企業領袖。在為期3天的活動中,他們將分享關於行業發展和人類未來的最新思考。
  • 圖靈獎得主姚期智:基礎研究對人工智慧的發展至關重要
    姚期智院士作學術報告。 同濟大學供圖 攝中新網上海8月11日電 (黃艾嬌 許婧)圖靈獎獲得者、中科院院士、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長姚期智教授11日在同濟大學作題為「人工智慧淺談」的學術報告時指出,基礎研究對於人工智慧的發展至關重要。